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泰安市寧陽縣東疏鎮抓住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有利契機,大力實施「四大工程」,精準發力、靶向發力,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逐步構築黨員幹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有效機制,打造縣域政治生態示範區建設的「寧陽樣本」。
以落實「兩個責任」為主線,大力實施管黨治黨工程
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受到汙染,根子就在從嚴治黨沒有做到位。寧陽縣東疏鎮以管黨治黨責任落實為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構建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一體落實的良性互動局面。
一是責任落實精細化。成立鎮黨委主體責任辦公室,制定《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清單實施方案》,細化責任清單,以單定責明責。突出「關鍵少數」,建立「黨委書記談廉、分管領導談責、紀委書記談紀、支部書記談心」季度約談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做到全鎮無禁區、全覆蓋。
二是政治畫像動態化。研發「大數據」建設落實「兩個責任」監督系統,涵蓋幹部個人信息、分管部門及人員、崗位風險點、個人廉潔指數等內容,圍繞管權管事管人,對黨政班子成員和鎮屬部門站所以及49個村級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遵守黨規黨紀、主題黨日、「三重一大」事項決策落實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動態管理,精準查找政治偏差,量化評估政治生態狀況。
三是機構建設規範化。深入推進鄉鎮紀檢監察機構規範化建設,以監察體制改革為契機,掛牌成立縣紀委派出東疏鎮監察室,投入專項資金20萬元完善基礎設施,選優配強6名專職紀檢監察幹部,全鎮49個村全部配齊村級紀檢委員,通過開展全員培訓、輪崗鍛鍊、實戰練兵等方式,提升履行監督責任的能力素質。
以作風建設為關鍵,大力實施正風肅紀工程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必須從轉變幹部作風做起。寧陽縣東疏鎮堅持以作風建設為著力點,持之以恆、持續發力,推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持續好轉。
一是打好糾治「四風」「組合拳」。把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務,領導幹部發揮「頭雁效應」推動作風轉變,真正騰出精力和時間真正抓落實。緊盯重要時間節點,聚焦「四風」隱形變異問題扭住不放,對享樂主義、奢靡主義問題露頭就打。去年以來,全鎮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起2人。
二是優化營商「軟環境」。堅決維護公平公正市場競爭環境,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要求黨員幹部既清清爽爽用權,又傾情傾力服務,主動關心、及時回應企業的合理訴求、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切實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添薪續力,把市場主體活力更好釋放出來。截至目前,全鎮累計出動130多人次,開展各類隨機察訪 46次,督促解決重難點問題29個,營商環境得到全面優化。
三是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出臺《關於強化監督保障,激勵黨員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通知》,明確穩慎精準問責的「八看標準」「凡問四必」「四個不得」工作機制,以及容錯糾錯10種從輕減輕情形和4種免責情形,加大查處誣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力度,旗幟鮮明地為黨員幹部撐腰鼓勁,推動形成激濁揚清、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以群眾滿意為導向,大力實施「懲貪護林」工程
淨化政治生態,贏得的是黨心民心,夯實的是執政基礎。寧陽縣東疏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堅決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挺紀於前管住「大多數」。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及時治「病樹」、拔「爛樹」,維護「森林」健康。把談話函詢作為實現「第一種形態」的重要手段,對發現的苗頭傾向性問題「提醒談」,對有信訪反映問題的「重點談」,對存在違規違紀問題的「專題談」,並要求黨員幹部在民主生活會上把廉政談話、函詢等情況進行說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推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二是搭建平臺盯緊「關鍵點」。抓住涉農項目資金這個關鍵,依託「兩個責任」監督系統,搭建集扶貧脫貧、涉農資金、集體「三資」處置、分析預警為一體的涉農監管平臺,通過數據互聯、共享,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對扶貧、財政、經管、民政等10多個部門涉農資金的全流程監管,讓涉農項目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同時,東疏鎮群眾都能通過該平臺查詢到各項涉農政策,隨時隨地通過網際網路、「美麗東疏」微信公眾號、手機APP關注補貼發放情況,增強監督工作的信息化、公開化。
三是重拳出擊懲治「微腐敗」。堅持問題導向,創新開展農村財務「推磨檢查」,查資金管理、查債權債務、查合同籤訂、查「一事一議」、查惠農資金,問責有關村幹部15人。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紮實開展扶貧、民生等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微腐敗」,全力護航脫貧攻堅。去年以來,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6起11人,其中扶貧領域3起8人;立案審查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人,協助縣監委辦理全縣首例留置案件,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以廉潔文化為引領,大力實施揚清固本工程
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必須重視培厚積極健康的文化土壤,以廉潔文化溫潤滋養黨員幹部的思想和靈魂。寧陽縣東疏鎮突出教育、陣地、家風等建設,融合共生,推動廉潔文化直達「神經末梢」。
一是廉政文化+網際網路。將廉潔文化建設列入意識形態工作重點,融入黨員幹部日常工作生活,加強黨紀國法和思想道德教育,在「美麗東疏」微信公眾號適時推送廉政工作信息、黨規黨紀、警示教育視頻,讓鎮村幹部的手機化身為24小時講廉潔的「掌上課堂」。
二是廉潔文化+組織生活。在機關,利用每周二「廉政課堂」,紀委書記講廉政、分管領導講責任、部門負責人講風險,重要時間節點通過飛信平臺,向全鎮幹部發送廉政提醒簡訊,做到警鐘長鳴;在農村,把主題黨日作為學習教育基本載體,突出常態長效,開設村級「紀檢委員小課」,通報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紀典型案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三是廉潔文化+陣地。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元素,設計打造「廉」譜文化,製作多功能展廳植於寧陽縣鄉村振興學院·花園裡校區,串聯胡茂村「扁擔文化」、劉茂村「工匠文化」、趙茂村「和文化」等教育陣地,打造「學思踐悟線」「風清氣正線」「文化倡廉線」,藉助一村一場戲、一村一場電影、荷花豫劇團等平臺,「唱念做打」,「說」廉「唱」廉,進一步擴大廉潔文化輻射力,推動廉潔文化走進群眾、融入生活,廉潔陣地紮根基層、全域覆蓋。
四是廉潔文化+家風。將廉潔文化和傳承優秀家風相結合,定期舉辦手寫廉政家書、籤訂廉政承諾書、廉潔家庭評選等活動。豐富家風活動載體,依託陣地建設「中華24孝石雕」長廊,石雕形象生動、文字通俗易懂,讓廣大村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受到感染,營造以家風帶民風、以社風促黨風政風的濃厚氛圍。(寧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