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流媒體VS傳統影院:未來你更喜歡哪種觀影模式?

2020-12-09 熱眼觀天下

新冠疫情的爆發使整個影視行業被迫按下「暫停鍵」,電影產業鏈上下遊遭受重創,從拍攝製作、營銷宣發一直到院線放映,都呈現了斷崖式下跌。國內,春節檔、情人節檔影片集體撤檔,暫時無緣大熒幕;國外,整個 3 到 5 月份,甚至到下半年的電影都紛紛宣布撤檔,擇期上映。那麼,有哪些電影被延期上映了?它們是否會放棄院線、轉向流媒體平臺作網絡首播呢?

院線觀影模式

近年來,美國Netflix、Disney+、Amazon Prime Video 等流媒體服務平臺的線上觀影模式打破了人們傳統的觀影習慣,為電影行業帶來了巨大變革。在中國,影院觀影仍然是許多觀眾的第一選擇。但 2020 年春節檔電影《囧媽》由線下改為線上放映,使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在線首播的春節檔熱門電影,這也引發了許多國內電影人對流媒體進入電影產業賽道的思考。

電影《囧媽》由線下改為線上放映

好萊塢正深陷困境。由於新冠疫情,許多製片公司不得不推遲其主要影片的發行。儘管此時直接在線上公映可能看似順理成章,可一些專家表示這些影片不太可能會在 Disney+ 等流媒體平臺首映。這些即將上映的電影包括迪士尼出品的《花木蘭》、派拉蒙的《寂靜之地 2》以及環球影業「速度與激情系列」的新作《速 9》,由於當前形勢不容樂觀,它們都被推遲上映了。

「像《花木蘭》這樣的電影預算很高,只把它投放到 Disney+ 平臺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Boxoffice.com 網站的首席分析師肖恩·羅賓斯對 CNN 財經頻道這樣說道,「迪士尼花了上億美元投資那樣一部大片;在那種規模的製作的中,片方只有將其在院線上映,才能回本。」

《花木蘭》海報

對於流媒體平臺是否會給傳統影院帶來巨大衝擊,有行業人士認為,「網際網路為電影產業帶來了增量,網際網路與影院線上線下互為補充,可以共同做大產業蛋糕。」而影院從業者則認為,「大片線上首映會對影院觀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帶來影響,院線恐將面臨更大的運營壓力。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將會給全國影院帶來巨大衝擊,因此院線要早做準備。」

觀影流媒體平臺模式

同時,去院線看電影具有極大的社交屬性,人是群體性活動動物,在正常情況下觀影除了影片本身,更重要的是滿足人們的溝通交流要求,不管是夫妻、家庭或是情侶,這不是單純一個人宅在家裡通過流媒體平臺觀影能夠取代的。其次,院線的觀影效果無論是從音效還是屏幕都不是在家庭環境下能夠比擬的。

只從近期看,因新冠疫情延期上映的電影有的會轉向流媒體平臺,但還要長期觀察流媒體平臺對傳統院線的影響,至於是否會出現替代性的變化,最好先別急著下結論。

相關焦點

  • 革新觀影模式 友加檢票打造影院生態圈
    日前探訪中獲悉,全國多地影院正在普及推廣「電子檢票」的舉措。據了解,擁有國家電影專資的「電子檢票」授權的「友加檢票」,也在智能化時代全面整合各項資源,支持推廣影院的「電子檢票」及線上管理,為疫情期間的觀影保駕護航,同時提升影院管理效率,為影院、檢票、用戶等多維圈層注入新的動力。
  • 華納兄弟2021年電影同步影院上線流媒體
    12月3日,華納兄弟影業宣布一項史無前例震驚好萊塢的操作:其2021年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即北美院線上映當天也上線流媒體,院線失去提前上映窗口期。少了優勢只能同步競爭。而在國際市場仍將保持院線同步上映!(HBO Max目前只開放北美區。)
  • 線上線下觀影模式比較研究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喜愛電影的人們不得不從影院轉移到線上。事實上,線上觀影由來已久,它不過是網絡用戶基於一些流媒體平臺,以個體方式自主進行的觀影行為。較之線下模式,線上觀影獲得了傳統模式欠缺的互動性、獨立性和私密性,但也同時失去了線下觀影的儀式感和沉浸感;加之附屬設備和功能有限,其影像的畫質和音質都與影院觀影相差甚遠;至於觀看3D、VR等一些特殊種類的電影在目前條件下更難以實現。  於是,為破解院線停擺困局和普通線上觀影缺陷,一種被稱為「雲觀影」的新模式異軍突起。
  • 傳統影院存兩大弊端,愛奇藝如何定義「未來影院」?
    釘科技注意到,在日前舉辦的2018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提出了未來影院的概念,發布了iQUT戰略和奇遇VR一體機。那麼,究竟什麼是未來影院、iQUT戰略又會如何落地呢?所謂的未來影院,一定是和當下的影院有所區別,有所進化。當下,提起影院這個概念,人們一般都會聯想到萬達、耀萊這些大熒幕線下影院。
  • 從轉型再到轉形——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的想像力
    但,如果我說這段話出自二十多年前一本論述網際網路科技的書,你也許會有些吃驚。1995年的《未來之路》中,比爾·蓋茨所說的VR技術及「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暢想,在當下如火如荼地展開著。那麼,我們能否設想一下,從現在開始的二十年後,傳統媒體的媒介融合之路會是怎樣的一幅圖景呢?
  • 成都這15家購物中心的影院 哪家會是你的觀影首選?
    贏商網梳理了部分市中心商圈、三環以內商圈以及三環以外一些新興商圈的購物中心裡的影院,從軟硬體設施、觀影體驗等多維度進行分析,希望給有觀影需求的你們提供一些參考。   市中心商圈   觀影體驗:衛生環境挺好但設施實相對陳舊,座椅非常的軟,坐下去整個人都會往下陷,喜歡這種感覺的人會覺得舒服,票價便宜。
  • 影院推電子檢票模式:機器取代人工勞動
    叫「自助觀影」更恰當,好適合「社交恐懼症」  「無人影院」:機器取代人工勞動  網上選位、購票、影院取票、觀看電影———如果說大多數人如今的觀影消費過程是一個「半自動化」的觀影流程,那麼「無人影院」要追求的則是幾乎全自動化的智能模式。
  • 影院觀影,哪些位置最佳
    記者採訪影院專業人士發現,無論普通影廳還是巨幕影廳,整個影廳最中間的位置都非最佳位置,影廳從銀幕往後三分之二處及周邊位置,才是最好的座位。  部分觀眾喜歡影院最靠前的位置,這些座位最大的優點是畫面有衝擊感。
  • 直播觀影 在線影評 「雲端影院」創新之處在哪裡?
    在豆瓣上,也有不少人發起「雲觀影」話題,招募同伴分享交流。這種方式其實並不新鮮。大象點映早在2016年底就通過「眾籌點映」方式舉辦觀影活動,來自全國446座城市的8253名喜歡電影並具有行動能力的發起人,讓445342名觀眾走進3424家影院,完成真實的相遇和觀影、交流。這種線上「雲」集觀眾、線下放映的方式也可以看作「雲觀影」。
  • @雨花人,聖誕、元旦觀影指南&雨花區影院大賞請你查收~
    親子廳:專門為兒童設計的獨立觀影廳,設有兒童座椅,觀影更舒適,廳外更是別出心裁的增加了兒童閱覽區,孩子們除了觀影還可以選擇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首創頭等艙影院概念,定位以小型私密專屬空間,區別於傳統商業影院。
  • 私人影院悄然盛行 青檸影咖開啟主題觀影時代
    人們期待一種更加高效便捷、舒適私密的觀影方式能夠早日出現,作為傳統公共電影院的補充,私人影院就出現了。     私人影院作為一種新型觀影模式,其「私人訂製」的特性一經推出就廣受年輕群體的追捧。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截至2015年底,全國私人影院就已發展到4500家,而國內較早出現的私人影院品牌「青檸影咖」,其加盟門店更是用僅僅1年多就發展到了170餘家,實現了真正的異軍突起。
  • 為何說DC《神奇女俠1984》,應該放棄影院上映,改為流媒體觀看?
    到目前為止,考慮到許多人都被隔離在家中,我們除了偶爾玩個遊戲之外,我們或許更喜歡直接坐在電腦或者電視機面前觀看一些影視作品。所以打破傳統模式,提前發行藍光和流媒體格式的電影的呼喊聲越來越大,比如我們都希望能夠儘快,也更安全地看到蓋爾·加朵主演的《神奇女俠1984》。
  • 媒體解析「觀影黃金座位」:中間靠後區域更舒適
    媒體解析「觀影黃金座位」:中間靠後區域更舒適 日前,一條圖解「電影院最佳觀影位置」的微博,被網友熱轉。微博裡傳授的選座竅門靠譜嗎?2D電影、3D電影選座有啥不同?哪些座位會傷害視力?不妨聽聽影院經理與醫生怎麼說。  微博觀影最佳位置在第8、9排?
  • 救世主或異教徒,日本「是枝裕和們」眼中的流媒體
    其中最無法避免的自然還是「電影就是屬於電影院」的傳統看法,當然對於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可以理解,畢竟整個行業的困境都看在眼裡。日本的流媒體市場競爭較美國有過之無不及,在當下這個時刻即便再保守的日本電影人也很難忽視流媒體對電影產業造成的影響。
  • 直擊大地時代廣告媒體發布會——「玩轉影院」成焦點
    與會嘉賓中很多感慨,沒有想到影院會有這麼巨大的潛質和創新空間,「玩轉影院」的概念很新穎,也很符合觀影受眾的氣質,這群80、90後的消費力是巨大的,他們正處在積累資本,引擎未來的關鍵階段他們享樂著生活的同時也將面對當下不得不提及的物質現實,影院是他們的娛樂休閒場所,通過品牌與他們建立一種良性的柔和的關係,將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 打造客廳觀影遊戲區,小戶型也能擁有的家庭影院
    此外,他們二人空閒時間都喜歡在家裡看電影、打遊戲,屬於妥妥的「影音控」,所以在家庭影音娛樂方面也會有一些特別的要求。從毛坯房到入住,以及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他們的家反覆進行了多次增改,特別是客廳,小到裝飾畫大到投影儀,家裡發生了很多新的改變。並且特別記錄下了他們打造的客廳觀影遊戲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種家庭影院級別的體驗。
  • 疫情加5G催生影院變革,GOOVIS頭戴影院或成行業新寵?
    用戶體驗將全面升級,電影內容消費在線化走向主流,超高清和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升級,電影消費場景走向多元化,觀影選擇愈加豐富多元。與此同時,觀眾對於優質內容的付費意願也逐步增強。根據《2020上半年度電影市場數據洞察》顯示,73%觀眾曾進行過線上觀影消費。線上視頻行業發展至成熟階段,付費模式的建立有助於片方、平臺、用戶三方獲益,促進健康的商業循環。
  • 金逸影院總裁李曉東:影院的未來就是差異化或者再見
    隨著人民群眾對文化消費需求的提高,高品質連鎖影院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成為觀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增長的原因之一。因此,電影院線也成為了近幾年中國熱點產業之一。據悉,僅在2015年全國就新增銀幕約有8000多塊,全國總數已經達到3萬多塊。
  • 華納把《神奇女俠》的影院部分放在流媒體平臺,迪士尼也打算效仿
    在2020年陷入困境的好萊塢老牌電影,紛紛將主要的目標投入到流媒體平臺,畢竟有些公司「熬不到」影院全面開放。在正常情況下,華納兄弟宣布其2021年的全部電影將同時在HBO Max和美國影院上映——這是該公司第一次徹底打破了影院的櫥窗,不過這也是應對特殊時期的好方法。
  • 巴可Escape觀影會啟動:《星際迷航》三聯屏觀影
    巴可Escape觀影會啟動:《星際迷航》三聯屏觀影 來自各大院線、影院的用戶與行業媒體代表200餘人出席活動。此次活動主要向外界展示了全新的沉浸式觀影環境——巴可Escape三聯屏格式,讓現場的嘉賓們體驗到未來影院帶來的前沿科技。  《星際迷航3》作為今年最受期待的巴可Escape版本的電影,與傳統單屏的觀影模式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