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無故哭鬧,並不全因餓困悶熱冷尿,家長要警惕這種症狀

2020-12-18 兜媽愛叨叨

上周六,兜媽去早市買菜,正好碰到同事小劉。

疫情期間,小劉碰巧在家坐月子,疫情得到控制後,小劉也剛好坐完月子,這運氣,嘖嘖嘖,兜媽都有點羨慕。

不過,看小劉的臉色有些不對勁,兜媽就問道:

「哎,你怎麼臉色不太好?孩子怎麼樣?」

「別提了,我家孩子總是哭鬧,怎麼哄都不行!有時候一哄就到後半夜,你看我這黑眼圈。兜媽,你在這方面有經驗,孩子總是哭鬧,到底啥原因?」

嬰兒哭鬧,可能是這6點原因——餓困悶熱冷尿

0~1歲的嬰兒,還不會說話,或者只會咿咿呀呀,這時候他們朝外界表達自己想法的唯一途徑就是哭。

嬰兒通過哭聲,來向外界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餓了。

兜媽的閨蜜喬喬,剛生下孩子時,就不懂得孩子哭鬧的含義。有些時候,甚至還會搞出笑話。

有一天晚上,孩子突然在床上哭鬧起來,喬喬以為孩子睡不著,就一直抱著他,哼起兒歌來,「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請你吃年糕……」

結果,喬喬搖了半個小時,孩子不僅沒有停止哭聲,反倒是哭得更大聲了,後來她才打電話給兜媽,兜媽給她支招。

「莫非是餓了?」

於是,喬喬就給孩子餵奶,沒過五分鐘孩子就不哭了。

其實,嬰兒哭鬧,無外乎6點原因——餓困悶尿熱冷,這6點原因在《愛情公寓5》中也曾經有所提及。

餓了就是想喝奶;困了就是想睡覺;悶了就是無聊了;尿了就是該換尿布了;冷了熱了就是字面含義。

只要寶媽學會判斷嬰兒為什麼哭,就可以輕鬆應付這種情況!

但是判斷嬰兒哭泣的原因,並不算簡單,這需要寶媽積攢足夠的經驗。

譬如,如果嬰兒哭聲特別大、響亮,就可能是無聊了或者餓了;若是嬰兒哭聲的音調較低、斷斷續續,那嬰兒就可能是想睡覺了。

寶媽也可以根據嬰兒的生活習慣來判斷,如果孩子剛吃完奶就哭,那肯定排除餓了,利用排除法做選擇題,蒙中的概率也很高吧?何況冷了、熱了根據嬰兒的穿著就可以判斷出來。

「哎,兜媽,你說的方法我都試過了,不行啊!孩子就是無故哭鬧,怎麼哄都不行,連續好多天了。」

聽到小劉的話,兜媽覺得事有蹊蹺,於是建議道,「這樣的話,你還是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下吧,別耽誤了。」

幾天後,小劉就給兜媽打了電話。

「兜媽,找到孩子哭的原因啦,是腸絞痛!」

腸絞痛不是病,發作起來真「要命」

兩個月前,遼寧瀋陽,一位寶媽就抱著2月大的嬰兒衝進盛京醫大。

「醫生,我這個娃總是哭。奶也餵了、尿布也換了,該做的都做了,可這娃就是連續哭得不停,是不是身體哪有問題了?這是化驗單,您給看看。」

李醫生看完一系列化驗單後,擺擺手道:

「你家孩子沒有病,只是有些腸絞痛的症狀。」

「腸絞痛?這名字這麼嚇人,還沒有病嗎?醫生你別嚇我!」

醫生的話,把寶媽嚇得眼淚都流出來。

「這位媽媽,你冷靜一下,腸絞痛真的不是病,它只是一種嬰兒身體健康但無法控制哭鬧的症狀,我教你一些方法,回去後照做就可以緩解腸絞痛了。」

嬰兒無故哭鬧、面部漲紅、雙手緊握、皮膚緊繃,這就是腸絞痛的表現。

數據顯示,我國大約有20%的嬰兒會發生腸絞痛的症狀,通常從2-4周大 開始。

其中,有60%的嬰兒會在3個月左右好轉,90%的嬰兒到4個月的時候基本就沒有症狀了。

引起嬰兒腸絞痛的原因有5種:

①嬰兒吃奶時吸入太多空氣,導致胃痙攣;

②寶媽吃了太多脹氣的食物,例如土豆、板慄、紅薯等,這就容易導致嬰兒胃腸功能紊亂而出現腹脹、腹痛;

③對配方奶粉過敏;

④外界環境刺激;

⑤添加輔食過早,正常應該在嬰兒6個月後才添加輔食,不過有些新手媽媽不懂得育兒知識,過早添加輔食,這就容易導致嬰兒對食物過敏,出現腸絞痛症狀。

雖然腸絞痛不是疾病,但是嬰兒發作起來也非常難受,父母看在眼裡,痛在心中!

嬰兒腸絞痛別擔心,父母做好4點輕鬆應對

1. 腹部按摩

把嬰兒放到床上,一隻手把嬰兒的腿彎曲抬起,另一隻手用2-3隻手指按揉嬰兒肚臍四周,順時針給他按摩,堅持10-20分鐘,你就會發現嬰兒不怎麼哭了!

2.襁褓抱或飛機抱

寶媽可以買一個襁褓型睡袋,給嬰兒裹進去,這種束縛感會讓他們覺得重新回到了子宮裡,非常有安全感。當然,沒有睡袋,用小被子輕輕包裹起來也可以哦。

另外,飛機抱,就是讓嬰兒面部朝下,側著或趴在寶媽的肚子邊,讓嬰兒的頭稍微偏下低一點,但不是垂直哦,這樣就會讓嬰兒的肚肚輕鬆許多。

3.製造「白噪音」

寶媽可以在嬰兒的耳邊製造「白噪音」,通過吹氣嘶嘶聲等形式給予嬰兒安全感,這樣他們也會覺得重新回到媽媽的肚子裡,緩解腸絞痛。

4. 餵奶

寶媽可以通過給嬰兒餵奶的方式來緩解腸絞痛。

嬰兒在吃奶時,會通過吸吮緩解肚子的不適。

不過要注意的是,寶媽不能過度餵奶,每天不要超過8次。

注意:這四種方式只能緩解,不能根治,想要根治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嬰兒快快長大,屆時這種症狀就會慢慢消失。

當然,如果這四種方式效果不大的話,也可以去醫院,讓醫生開一些脹氣的藥、益生菌等等,也會有用。

總而言之,嬰兒無故哭鬧,原因並不一定就是餓困悶熱冷尿,家長別忽視了腸絞痛。

它不是病,但卻會給嬰兒和父母帶來傷害與困擾!

各位寶媽,你家孩子得過腸絞痛嗎?你們是怎樣緩解孩子症狀的?不妨在評論區分享下你們的高招吧!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

相關焦點

  • 孩子哭鬧、嘔吐?家長要警惕了!這些症狀可能是腸套疊,可導致腸道壞死
    但是,有時候孩子年齡太小,不能清楚地描述發病時的不適症狀,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儘可能配合醫生及早發現病情,減少因為耽誤病情給孩子造成不必的要痛苦。 一、小兒腸套疊的典型症狀 腸套疊多見於嬰兒期發病,尤其是 4~10 個月齡的嬰兒。
  • 破解嬰兒無故哭鬧千古之謎!如何安撫才是對的?
    為何寶寶會這樣哭鬧呢?又該怎麼做才好又該怎麼辦?我們今天來說個明白。剛出生的新生兒,只會吃飽睡、睡飽吃,不太理其他人,爸爸媽媽可能會有變成餵食與換尿布機器的感覺。出生後2周至3、4個月,許多小孩開始出現莫名其妙的哭泣,這種哭泣可能撼動大地,讓父母親不知所措。更無奈的是,找醫師也檢查不出什麼問題。
  • 嬰兒夜裡哭鬧 嬰兒夜裡哭鬧吐奶是什麼原因
    嬰兒夜裡哭鬧1、生理性哭鬧:寶寶的尿布溼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寶寶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讓寶寶舒適入睡。2、環境不適應:有些寶寶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若將寶寶抱起和寶寶玩,哭鬧即止。
  • 寶寶哭鬧不止,還拉這樣的便便,要警惕危險的「腸套疊」!
    腸套疊的寶寶中,有60%~65%是1歲以下的,其中以4~10個月的嬰兒最為多見, 80%~90%的發病年齡小於2歲。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一般不會說話,給父母和醫生判斷病情帶來困難。2歲以後發病率呈下降趨勢。所以,家有2歲以內的寶寶,家長要尤為警惕!
  • 嬰兒連續吐奶切不可大意!有可能是患了這種要命疾病
    陳琦說,腸套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腸梗阻,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急性腹痛症,僅次於便秘,而這種病常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身上,尤其是6個月齡到24個月齡的嬰兒最多見,不過,孩子2歲以後患病率就會明顯下降。
  • 寶寶半夜總哭鬧?兒科醫生教你正確應對嬰兒腸絞痛
    ▎遇到哭鬧不安的患兒應該從哪些方面評估?評估哭鬧的嬰兒時,醫生應進行徹底的病史和身體檢查,以評估潛在醫學疾病並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根據臨床症狀選擇必要的檢查,如血常規、便常規、B超,必要時完善腹部X線、內分泌或內鏡檢查。
  • 孩子夜間總無故哭鬧很抓狂?寶寶可能正在經歷「生長痛」
    文|秘籍君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一到夜裡就開始無故哭鬧,沒有尿床情況,也沒有外界的幹擾,可就是哭個不停,讓媽媽們很是抓狂。除了月齡較小的嬰兒會因為安全感未建立,引起無故哭鬧外,稍大一點的寶寶在夜間出現哭鬧不止,很有可能是正在經歷「生長痛」。
  • 寶寶無故哭鬧怎麼都哄不好?可能是這個地方出問題了!
    其實,寶寶無故哭鬧,大部分的原因是腸脹氣或者是腸絞痛了,所以,爸媽要做的是區分這兩者的區別,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哦!一、什麼是腸脹氣和腸絞痛?腸脹氣指的是寶寶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如果吸入了過多的空氣,又不能順暢的排出去,就會累積在寶寶的腹部腸道裡,形成脹氣。
  • 寶寶老是無故哭鬧多半是腸脹氣,寶媽別慌,先試試這招
    寶寶老是無故哭鬧多半是腸脹氣,寶媽別慌,先試試這招好友妙妙最近剛剛生了寶貝,我去探望她的時候發現整個人毫無精神,眼下一片烏青,於是便問道妙妙是不是照顧寶貝太過勞累。她立刻向我吐苦水,說她的寶貝自從滿月起,每天半夜都不停哭鬧,任誰哄都沒有用,一直哭到天色發亮才沉沉睡去。並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個月了,還沒有好轉趨勢,妙妙感覺心裡非常崩潰。聽了她的描述,我感覺寶貝可能是腸絞痛。聽到這個詞語就感到心頭一陣苦痛的寶媽一定很多,因為大多數寶貝都有腸脹氣的情況出現,其中程度較為嚴重的就是腸絞痛。
  • 寶寶吐奶,腹瀉、便血、哭鬧,警惕牛奶蛋白過敏
    寶寶吐奶,腹瀉、便血、哭鬧,警惕牛奶蛋白過敏 2020-08-25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孩子無故哭鬧,爸媽應該怎麼辦?
    很多孩子在情緒得不到滿足時容易出現哭鬧的現象,這讓家長陷入苦惱:哄吧,好像越哄有時哭的越兇;不哄吧,那就哭得更兇……似乎怎麼處理都是棘手的。小編有幾句建議,孩子哭鬧要分情況,有不合理的地方有及時糾正,如果確然事出有因,那就應該第一時間安撫孩子的情緒。總之,孩子的情緒管理差,寶爸寶媽要對不同情況有所區分。以下是幾點較為可行的方法,家長們可以結合孩子的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 吃太多這種食物寶寶易消化不良 寶寶消化不良的症狀
    原標題:吃太多這種食物寶寶易消化不良 寶寶消化不良的症狀   無論你的寶寶是母乳餵養或配方奶餵養,都可能會出現煩躁、脹氣、便秘、腹瀉等腸胃不適的症狀。什麼原因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
  • 寶寶半夜總哭鬧?兒科醫生教你正確應對嬰兒腸絞痛!
    功能性胃腸病,是一組消化道症狀或症狀群,患者常無生化學及結構性異常,普通人群中患病率高(因此消耗了大量醫療資源)。其常見症狀包括總體消化不適、溢奶或吐奶、腹絞痛、便秘、腹瀉等。  評估哭鬧的嬰兒時,醫生應進行徹底的病史和身體檢查,以評估潛在醫學疾病並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根據臨床症狀選擇必要的檢查,如血常規、便常規、B超,必要時完善腹部X線、內分泌或內鏡檢查。▎臨床上根據哪些症狀判斷腸絞痛?
  • 「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家長要注意,別存僥倖心理
    導讀:「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家長要注意,別存僥倖心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嬰兒搖晃症候群」多是這個動作造成,家長要注意,別存僥倖心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容易哭鬧怎麼辦?教你幾招解決孩子的無故哭鬧
    很多孩子在情緒得不到滿足時容易出現哭鬧的現象,這讓家長陷入苦惱:哄吧,好像越哄有時哭的越兇;不哄吧,那就哭得更兇……似乎怎麼處理都是棘手的。小編有幾句建議,孩子哭鬧要分情況,有不合理的地方有及時糾正,如果確然事出有因,那就應該第一時間安撫孩子的情緒。總之,孩子的情緒管理差,寶爸寶媽要對不同情況有所區分。
  • 寶寶這3種屁家長要警惕!
    寶寶這3種屁家長要警惕!小曼講迷糊雖然新生兒無法與父母溝通,但他們可以通過喝牛奶、睡覺甚至放屁來告訴父母他們的成長情況。因此,這些信號是健康的指標。當他們不舒服的時候,他們會「報警」。今天,讓我們來學習一些有關寶寶和爸爸媽媽放屁的知識。讓我們知道哪些是正常現象,哪些是家長應該警惕的現象。這也有利於新生兒的成長,減少了爸爸媽媽的後顧之憂。
  • 嬰兒無故夜啼 可能是腸絞痛
    晨報記者曾昊然  通訊員廈童宣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 最近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消息:一名一個多月的嬰兒經常焦躁不安、無端啼哭,怎麼哄都哄不住。家長用母乳和蛋清揉搓孩子的後背、前胸和四肢,竟然搓出了很多黑色硬毛,摸上去刺刺的。有網友說,那是胎毒。這真的是胎毒嗎?
  • 藥物流產不全的症狀
    藥物流產雖然簡單,但是使用不當就會產生藥物流產不全的症狀,藥物流產不全的症狀有哪些?藥物流產的優缺點又有哪些呢?  藥物流產不全的症狀?  一、噁心、厭油膩  藥流不乾淨還有個典型的症狀就是噁心、厭油膩及發生小腹酸痛,陰道持續出血的症狀。
  • 小兒推拿李波:冬春兒童急性喉炎高發,不容小覷,家長們要警惕
    小兒發生喉炎後,因其喉腔狹小,喉部黏膜下組織鬆弛,黏膜淋巴管豐富,極易產生水腫並阻塞喉腔。小兒喉炎,又因小兒喉部神經敏感,受到刺激後會發生痙攣,加之咳嗽功能不強,不易排出喉部氣管內的分泌物,這就更容易引起呼吸困難症狀,如鼻翼扇動、吸氣時出現胸骨上提,出現「空空」樣咳嗽等症狀。
  • 寶寶經常吐奶警惕是肺炎
    華龍網5月14日11時40分訊(記者林楠 通訊員劉嘉)家住重慶渝中區的軒軒剛剛出生一個多月,每次吃奶後就容易吐奶、嗆奶,還特別嚴重,昨(13)日,軒軒因為呼吸急促、哭鬧不停,被父母帶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斷軒軒患上了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