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老人全身紅疹,浙二醫生找到病因:免疫抑制劑惹禍
浙江罕見病例登上全球頂級醫學雜誌
昨天,有粉絲私信@浙江微博醫生報料:你知道嗎,杭州有個病人登上了1月25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這本雜誌以臨床論文為主,是國際四大著名醫學周刊之一,其SCI影響因子是30.01分,與《自然》、《科學》雜誌類似,屬於全球頂級期刊!
記者循微博提供的地址,找到這份雜誌,發現其作者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鄭敏主任和滿孝勇副主任醫師。
他們告訴記者,確有此事。病人姓朱,85歲。
朱老先生則笑說,登上雜誌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2年來第一次過了一個舒坦年。
之前的2年裡,老人全身不明原因地發起紅疹子,瘙癢難當,連出門見人都成為奢望,更不用說和家人一起歡度春節了。
莫名紅疹遍布全身
這是怎麼了?
朱老先生翻出當時的照片:從頭皮上,到軀幹,再到四肢,小米粒大小的小紅疹子無處不在,凡是有皮膚的地方,幾乎隔1釐米左右就會出現一顆。最難過的是癢,四處抓撓,還得提防抓破皮膚引起感染。
這紅疹子來得蹊蹺:2年前,朱老先生感覺皮膚瘙癢,當時他以為只是老年人常見的皮膚瘙癢症或者皮炎,並未在意,只是上醫院開了一點藥膏塗塗。
可慢慢地,瘙癢的範圍日益增大,而且開始出現小紅疹子。到了去年春節前後,朱老先生發現,自己全身都開始起這樣的紅疹子,難過得連春節都沒心情過。
這是什麼怪病?
追根溯源抓出「真兇」
朱老先生四處求醫,但沒有一個醫生說得清楚。
2011年上半年,老人找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主任鄭敏:「有辦法救我一命嗎?」
他說,自己已經看了省內不少大醫院,但都找不出病因;各種皮膚藥膏用過,都沒有效果。他好幾次都覺得,日子再也過不下去了:「看起來不像絕症,卻比絕症還讓人絕望。我已經80多歲了,該享的福也享過了,好幾次我都想,就這麼去了算了。」
在問診過程中,鄭敏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狀況:朱老先生患有風溼病,5年來一直在服用一種糖皮質激素,這種激素具有全身免疫抑制的作用,可能對本病的發生起到關鍵作用。
他建議老人做一次皮膚病理活檢。
「這種特殊的皮膚病,我們一般認為有兩個可能:第一是特殊病原體感染,第二是皮膚淋巴瘤。病理活檢可以幫助確定我們的判斷是否正確。」鄭敏告訴記者。
在取皮膚樣本準備進行病理活檢的過程中,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滿孝勇又有了新的發現:在老人的真皮深層到皮下組織之間,有一些白色粘稠物流出,像凝固的豬油。這種東西,在皮膚科醫生看來,與感染的關係很大。
滿孝勇特地在顯微鏡下對這些「豬油」進行了特別仔細的觀察:其中有非常肥大的真菌菌絲和孢子。
隨後的病理檢查進一步發現,這些真菌周圍包裹有很多吞噬細胞,這是人體企圖消滅外來病菌的一種免疫反應。
病理科的專家們還特別對老人的皮膚樣本做了特殊染色,結果發現:他身上的真菌,其菌絲和孢子,都在真皮中繁殖;而正常人感染表皮癬菌後往往僅在表皮上繁殖。
醫生們判斷,老人身上的小皮疹,其實是深層真菌感染在皮膚上的體現,是吞噬細胞聚集形成的肉芽腫。
免疫抑制劑是誘因
「人的年齡越大,皮膚屏障就越薄弱;加上病人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免疫力低下後,即便遇上侵襲能力一般的真菌,其感染也會輕而易舉突破表皮層,深入皮膚深層繼續擴大感染。」滿孝勇說。
幸運的是,鑽入朱老先生皮下的真菌,尚未突破血管壁的屏障,「如果真菌進入血液,會發燒,導致敗血症。前段時間,網上很流行的一個微博曾經提到,爺爺下巴上一顆瘡,感染小孫子後導致寶寶敗血症身亡,就是同樣的道理。」滿孝勇表示。
在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後,朱老先生的皮膚小紅疹慢慢地消退了。
在此前的醫療實踐中,曾經有病人被發現局部皮膚深層受到真菌感染,但像這樣遍及全身的皮膚深層真菌感染病例,除了愛滋病患者外,國內外醫學文獻上從未報導過。
提醒全球醫生警惕
也正是因此,1月25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特地刊登了這個來自杭州的病例,提醒全球醫務工作者注意:對於長期口服激素,或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如果出現長期不愈的皮膚損傷時,要去專業的皮膚科看看,是否存在特殊感染的可能性。
《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編輯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案例,值得全球醫務工作者警惕。(記者 林丹 通訊員 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