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師傅們的根本原因,是他打贏了

2020-12-22 和訊

  這個雙休日裡,最好看的電影肯定是《葉問4》,這不僅僅是葉問系列的完結篇,據說也是甄子丹的最後一部功夫片。

  這片子的內容肯定是編劇自己想出來的,大概講的是葉問晚年次子葉正因為好打架,被學校開除了,他跑去美國給兒子找學校。

  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當地歧視華人,尤其針對唐人街的中華功夫協會。

  有個海軍陸戰隊的軍士長有嚴重的種族歧視傾向,他先後派空手道高手踢場子,自己又親自上,打傷了包括會長在內的所有教功夫的師傅們。

  最後,葉問親自上,孤身前赴海軍陸戰隊,當眾把軍士長打翻了,從此功夫進入海軍陸戰隊的常規教授課程。

  大概就這麼個故事。

  當然,裡面有一段是李小龍街頭爆揍老美的橋段,非常精彩,很多年看不到李小龍了,這是個驚喜。

  當然這個故事不真實。

  首先葉問沒有去過美國,他一生中與日本憲兵隊交手是真,其它都來自改編。

  其次關於葉問次子葉正在學校裡好打架這件事我表示存疑。

  因為我記得葉問長子葉準接受採訪的時曾經說過,說他一生從不與人打架,包括小時候。

  採訪者很驚奇,覺得武功大師怎麼能一輩子從不與人動手打架呢?

  他就笑著說,因為沒人敢跟他動手。他小時候,別人離的遠遠的就在後面指指戳戳,這是葉問的仔,這是葉問的仔。

  你想嘛,他爹是誰?誰吃了豹子膽,敢跟他動手?

  我想,葉準如果是這個待遇,葉正肯定更甚。因為是他弟弟呀,出生的更晚,那時候他爹名氣更甚。

  當然真真假假的不重要,金庸小說裡那些武功基本都不是真的,可我們依然很喜歡。

  我小時候關於武俠和我父親發生過很多爭論,他不喜歡功夫類型,對整個所謂的武功體系都不感冒。

  我小時候,8,90年代他喜歡看類似《神探亨特》這種美劇,他一直都是美劇迷,從錄像帶時代開始就這樣。

  因為他覺得武功是不存在的,就算有也沒有徐克拍的那麼誇張,而真實的武功怎麼可能比子彈快呢?

  他畢竟軍人出身,對於那些看起來大開大合,漏洞,空檔很多的武功,不相信能有實戰作用。

  當然對這一點,我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我對武俠,武功,江湖,武林的理解並不是那些具體的武功名稱,比如太極拳,詠春什麼的。

  我對武的理解,是好鬥。這一點與主流觀點不一樣。

  我知道武俠裡面講的是什麼,講的實際上是一種俠義精神,就像韓國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其實重點也在道,不在於打架。

  大師們通常都認為拳腳小功夫,容人大丈夫,關鍵在於道,拔高到精神層面才能真的服人。

  《葉問4》也是這個主旨,葉問覺得習武之人,當維繫公義,所以才為功夫協會出頭打這一架。

  但這一切都是站在大師的角度想問題。

  我不知道你想過沒有,假如葉問打不贏,那他與那些做陪襯的功夫協會裡的師傅們的區別是什麼?

  其實你腦子裡假想一下這個鏡頭,就會發現我說的是關鍵。

  假如先出場一堆的師傅,都輸了,後來出場了一個很有禮貌,很有涵養,也很正義的葉師傅,他也輸了。

  那你覺得這場電影還有教育意義麼?

  所以,葉師傅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師傅們的根本原因,是他打贏了。

  我們的傳統裡不太喜歡強調這一點,但這一點其實才是所有一切的根源。

  我是聽過跆拳道課的,老師通常開始就會給你講,重點不在於拳,在於道,在於文化。

  他不僅會教你拳,更會教你韓語,教你做人的道理等等,也就是所謂的道。

  但我的理解,是反過來的。

  無論是跆拳道,空手道,包括李小龍創建的截拳道,都是先有拳頭,後有道理。

  我要先用拳頭把你揍趴下,然後跟你講道理。

  當你發現打不過的時候,才有學習的意願。

  公元663年,倭軍(4萬2千,有戰船1000餘艘),唐軍(1萬3千,戰船170艘)在百濟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

  最終,倭軍戰船全部被焚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村江之戰。

  從此之後,日本積極派遣遣唐使,前來學習上國文化,來學習那個「道」,此後900年,直到豐臣秀吉之前,再也沒有挑釁的想法。

  這就是歷史上非常典型的用拳頭講道理的典故。

  《葉問4》有兩點和我的觀念不一樣的地方。

  其一,唐人街這幫教功夫的師傅們居然沒有一個能打贏的,這讓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

  葉問是李小龍邀請去美國的,機票都是李小龍給買的,假如沒有這個巧合,難不成咱在海外的這幫師傅們,就讓人家一直欺負麼?

  就算你打不過,那咱找李小龍幫忙唄,這也算一條路,何至於非但不找李小龍幫忙,還內部鬧彆扭,和李小龍之間不睦。

  其二,整個主題依然是寄託於天降神兵,主持公道。

  葉問就是那個神兵,他來了,當眾揍了種族歧視的白人軍士長,其他人得救了。

  這真的很不好,這和我理解的武就是鬥,是背離的。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當空手道高手來踢場子,下面的人衝上去把他揍的連他媽媽都不認得。

  那畢竟是在唐人街,下面圍觀的都是華人,三五個人跑來砸場子,咱人多衝上去,群毆也把他打成人頭豬腦。

  但遺憾的是沒人上去,大家都在等,等神兵,神兵就是葉問。

  我知道我的思想境界不怎麼高,我想我一輩子也沒法到電影裡葉師傅那個涵養。

  但我覺得我的想法,更適合普羅大眾,更適合現實。

  人要好鬥,好鬥不見得是欺負別人,好鬥也可以是主動捍衛自己的權益。

  電影裡那個中華武術協會的會長,太極高手,居然都教自己女兒忍,一忍再忍,直到忍無可忍。

  一方面是忍,一方面是內部也不抱團,又整天寄希望於天降神兵,最後還特別喜歡「講道理」。

  你把這幾點綜合起來,不被欺負才怪,尤其移民是個少數群體,更是如此。

  我記得有一本電影裡講黑幫,講的很逗B。

  電影裡的老大說,如果黑幫每次收保護費,都要靠打,那早崩潰了。因為打的成本實在太高了,醫療費不要錢麼?喪葬費不要錢麼?

  如果回回靠打,幫會早解體幹不下去了。

  所以他們主要靠嚇,所謂殺雞給猴看,打一架就要形成嚇唬一大片的效果,這樣才能收回成本。

  所以你反過來想,如果你不想被欺負,怎麼辦?

  答案就是像刺蝟一樣,甚至是一群抱團的刺蝟,結陣的刺蝟,讓對方覺得你們特別不好惹,破除他們的成本。

  我覺得這才是海外華人要做的。像印度人那樣抱團,像黑人那樣刺頭。

  我知道這番話很多人不喜歡。

  已經有很多人批判過我的思想了,他們覺得我是趙忠祥老師的動物世界看多了。

  這一點我不否認,我打小最喜歡看的確實是動物世界。

  我覺得人首先是動物,其次才是人,就如同我覺得武俠首先是武,其次才是俠一個道理。

  道理本來就是依託於實力達成的某種平衡。

  說白了,是你打成了勢均力敵的局面,大家才不得不坐下來講道理。

  你想想看,時光往前推幾百萬年,我們和牛羊是徹底對等的,你是牛,我是猴嘛,大家差不多。

  可是現在我們能吃牛排,牛並不能吃人排,道理對等麼?不對等。

  不對等是我們打出來的嘛。

  我們猴從萬物中脫穎而出,達到了如今的力量對比,那道理自然也就發展到今天的道理。

  今天的道理就是我們可以吃牛排,牛認不認同不重要,咱們自己認同就行了。

  你看到了,先有拳,後有道。

  一直如此。

  換句話說,即便你要講涵養,講忍讓,那也是咱們華人內部的事情,對內可以講這個,終究自己人,大家都受過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共識教育。

  但對外,你首先得讓人家看到咱有兩把刷子,讓人家看到咱們是不好惹的,讓人家看到咱們刺頭的一面。

  等真的佔盡上風,你說再裝個樣子,表演下以德服人,那也不是不可以。

  但在這些都沒有達成之前,我更欣賞李小龍那種性格。

  我們未見得都有他的武學天賦,傳播機遇,但性格是相通的,就像我說武不見得等於拳頭。

  巴爾扎克曾經發誓:拿破崙沒有用劍完成的事業,他要用筆完成。

  這就是告訴你,能打的不只有拳頭。

  我們需要勇武的精神,尤其是團結在一起,對外勇武的精神。

  我覺得葉問葉師傅如果還活著,他希望的肯定是我們這些人,像刺蝟一樣活著,而不是成天等著他來救。

  我覺得這才是對武俠裡的武,最好的註解。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葉問4:完結篇》中,葉問打贏了巴頓,那李小龍打得贏巴頓嗎?
    最後葉問贏了,帶著傷帶著病贏了,那麼如果李小龍能不能打贏巴頓呢? 《葉問3》的時候李小龍,李小龍既沒有學過詠春拳,更沒有發明截拳道,所以第三部的時候李小龍根本碰不到葉問!
  • 為什麼說《葉問2》裡的龍捲風能打贏《葉問4》裡的巴頓?
    關於龍捲風和巴頓的實力,有不少人覺得葉問是使用了「踢襠」和「插喉」,才贏的巴頓,而沒有對龍捲風使用這些招數,所以巴頓比較厲害。這個說法並不能證明巴頓比較厲害,因為當時葉問已經是老年了,七十歲左右的他,體力遠不如《葉問2》時的巔峰時期,不出狠招的話,葉問是必敗的。
  • 從《葉問4》看中式英雄和美式英雄的打法,葉師傅的謙讓贏了
    都只知道,葉偉信導演的《葉問》系列有長達十一年的跨度,終於在不久前落下了帷幕,而葉問本人這個IP不用多說,就是火了火活的。不同於美式的英雄人物,葉問的英雄事跡很中式,很謙和,很懂得該出手時就出手。劇中的所有唐人街的師父,包括李小龍,以及幾個美國空手道大反派,都是圍繞著葉問來服務於他的功能性人物。
  • 《葉問4》太極打不贏,為什麼詠春可以?
    小秋一直是《葉問》系列粉絲,在武俠片越來越不景氣的近幾年,葉問系列實在是一股清流,都以為《天下第一》是武俠劇的開始,卻沒想到已經是巔峰了,曹公公這一退武俠劇也跟著退不了(哈哈哈開個玩笑).爛片橫行讓喜歡武俠的小秋很是惱火,整天都是小鮮肉加兩毛特效,這是來圈錢的吧?
  • 李小龍和師傅葉問反目成仇?一段秘聞曝光,葉問兒子親自回應了
    當年李小龍為什麼會和自己的師傅葉問發生不和?坊間傳聞,當年,李小龍曾想以一間豪宅作為代價,換取師傅的一段視頻錄像——葉問全套詠春拳打木樁的打法。但是,師傅葉問對於這個交換嗤之以鼻,後來李小龍自立門戶,創立截拳道,被認為是"詠春叛徒",最後甚至傳出當年師傅葉問過世時,李小龍都沒有出現在葬禮上。
  • 《葉問4》父愛如山,葉正屢次不接葉問電話,卻不知父親得了癌症
    《葉問4》已經上映半月有餘了,相信喜歡看武打電影的小夥伴都已經去電影院看過了,這部電影算是近兩個月來最優秀、口碑最好的電影了。《葉問》系列電影一直由甄子丹主演,之前已經演過3部。《葉問4》是這個系列的最終章,四部加起來剛好講述了葉問從初入社會到去世的一生。晚年的葉問並沒有過得如其他武館師傅那樣風光,反而鬱鬱寡歡,這部電影充分的展示這一點。
  • 《葉問4》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好想再看葉師傅打一次桃木樁
    如果說前期電影《葉問》講的是動蕩時期「愛情」、「友情」那麼《葉問4》終結篇,就是在講訴和平年代下的家國之情。不是只有亂世才會出現英雄英雄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會為了衣食住行而擔憂;也會為了孩子的學業問題遠赴他鄉。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因為不論他們在哪一個時代都有「習武之人所堅守的正義。」
  • 「人怎麼可能不愛自己的國家」,葉問打到美國是導演的夢想
    而他作為李小龍的師傅,因為愛徒傳授外國人功夫而被唐人街的中華總會集體刁難。以萬宗華為首的武學大師們認為詠春一脈不能全權代表中國功夫,向「強敵」傳授功夫更是壞了規矩,堪比叛徒。葉問必須約束李小龍的行為,才可拿到推薦信。一番「文雅」的內功切磋之下,以圓桌玻璃爆裂而結束,大家不歡而散。
  • 葉問:羅師傅打架沒贏過,吵架沒輸過,網友:柯鎮惡的傳人
    他在香港和其他門派師傅平起平坐,開館授徒,門下弟子還是蠻多的,但是他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十分深刻。因為他嫉惡如仇,出場時永遠都是自信滿滿,雖然實力不強,但從來沒有慫過,他就是我們的羅師傅。
  • 葉問4:葉問最後一戰!65歲年紀擊敗美國自負軍官,維護國人尊嚴
    他的兒子也是功夫的愛好者,但是也因為喜歡打架被香港的學校退學,因為這件事葉問不希望他兒子學習功夫只希望他能認真學習,此時的葉問師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晚期,為了能讓兒子接受好的教育,他決定送兒子出國讀書,於是他先只身前去美國了解當地學校的情況。
  • 扒扒《葉問4》裡功夫不咋地,實際上武力值不輸甄子丹的師傅們
    《葉問4》裡那些戰鬥力很弱的師傅,其實個個都是武林高手文/一床情書《葉問4》票房突破10億,成為中國影史上最賣座的功夫電影,更令網友津津樂道的是戲中武林高手們的武力值。第一名當然是葉問,邁入老年,身患絕症的他依然憑藉詠春拳,把」大塊頭「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巴頓打趴在地。排名第二應該是李小龍。他在唐人街開館教洋人習武,華人武師不敢惹他,美國人沒人敢找他的麻煩,戲中雖非主角,但表現很出彩,比如他一腳踢飛挑釁者,然後用雙截棍將對方打到求饒。
  • 葉問4戰鬥場面解讀:萬會長能打平葉問,為何卻敗給美國大兵?
    《葉問4》中華人街的總會長萬宗華是四部《葉問》電影中唯三跟葉問打過平手的高手(另外兩位是洪師傅和泰森)。但面對海軍陸戰隊的軍官巴頓時,萬會長和葉問的表現卻截然相反:練太極的萬會長倒在了巴頓的鐵拳下,葉問卻打倒了氣焰囂張的巴頓。
  • 《葉問4》太極宗師萬宗華和葉問打成平手,為何會被特種兵吊打?
    《葉問4》萬宗華根本不是葉問的對手,當時葉問是有求於萬宗華,沒故意敗給他就不錯了,怎麼可能去贏他。最後葉問與外軍特種兵那段,葉問最開始是比武的招式去和他打,結果被暴打,後面也是知道這個辦法不能教訓老外,才使殺人技。
  • 《葉問》:IPman,日本武術與中國武術的碰撞
    第一場切磋,廖師傅在佛山新開設武館,為了提升知名度向葉問發起了挑戰,葉問知道他不是自己的對手,為了廖師傅的武館能更好的開下去所以閉門切磋,幾個回合之後廖師傅便心服口服。大家都希望能拜在葉問門下,但是葉問對教徒傳學並無興趣。七七事變,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的戰爭,佛山也難逃一劫被日軍所佔領,日軍燒殺搶掠佛山遭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葉家大宅也被日軍所侵佔,變成了日軍總部。葉問一家住在了一間小破屋裡和其他佛山人一樣在為食物而擔憂,無奈在李釗的煤廠裡工作,每天葉問只吃一半午飯剩下一半帶回家給老婆孩子。
  • 《葉問4》中如果葉問不使用狠毒三連,能否擊敗斯科特阿金斯?
    縱觀葉問4部電影裡,葉問也只有面對自己嚴重打不過的對手的時候才會用「狠毒三連」。所以,個人認為,如果年邁且身患絕症的葉師傅,不使用狠毒三連,多半是打不過斯科特阿金斯飾演的軍官的。而縱觀葉問四部曲裡,也只有泰森和巴頓軍官逼的葉問用過三連。
  • 葉問同輩高手,李小龍都是他晚輩,江湖人稱:拳腳無眼-羅師傅
    《葉問》系列,如今也已完結,其中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一身正氣的葉問、狂傲自大的巴頓、目中無人的龍捲風、為求正統的張天志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一個可愛而又調皮的武學宗師,更是在葉問系列中出場了三次之多,與葉問老婆比肩的羅師傅。
  • 《葉問4》之後,再無葉問!
    電影《葉問4》以終結篇的名義上映,影片的結尾也以葉問師傅的去世進行緬懷,自08年《葉問》第一部上映至今,終於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如果談起這部系列電影,就不得不說兩個人物:一是葉問師傅,二是演員甄子丹。葉問師傅出生於1893年,當時正值滿清末年,社會動蕩,習武熱潮遍布全國。
  • 《葉問》搞笑擔當嘴炮羅師傅!63歲羅莽有真功夫,反差萌逗笑觀眾
    《葉問》這部電影,最出彩的自然是甄子丹出演的葉問。不過,電影中也有很多配角,也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羅師傅就是其中的一個。他一出場,很多網友都被逗笑了。
  • 《葉問4》一代宗師的落幕
    每次看葉問打,都不像是打架,而是一種寫意的藝術。甄子丹所飾演的葉問,無疑是非常出色的。甚至於現在人們想到了葉問,就想到了甄子丹,就如同說起終結者,那就只能是施瓦辛格。只是,讓人嘆息的是,終結者再也不會回來了,宗師,也即將落幕了。從2008年《葉問》的第一部,到即將上映的第四部,過去11年來,《葉問》拍了四部。
  • 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學成歸來的李小龍和葉問誰厲害呢?
    本身李小龍身體條件就是比他自己的師傅好,而且在西方學成歸來,也有自己的拳法,本身西方也是注重肌肉的培養,我們可以當年的李小龍身體肌肉是非常強大的,在加上李小龍本身出拳的速度也快,相信打敗年老的葉問應該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