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母愛是為了分離。然而,即使分離兩地,愛卻不離不棄。
青春年少,憧憬外面的世界,想出去闖蕩。
我懷著一腔熱血,滿腔抱負,要去遠方的城市打拼,想要開闢一番新的天地。
臨行的前一晚,母親給我準備好了所有的東西,包括能用的不能用的,凡是她覺得有用,覺得我會用得上的東西,全部都備好,直到背包實在放不進去東西了,她才「罷休」。
備好東西,她還是覺得不在我身邊照顧不放心,於是開啟了所有母親都經常用的「專利特權」母愛版開掛式「嘮叨」,什麼吃飽穿暖,注意身體等等,諸如此類關懷的話說了一籮筐,真可謂是千叮嚀萬囑咐。
以前每當母親開始嘮叨時,我就會不耐煩的說「知道了知道了真囉嗦,」雖然知道母親是因為關心我才嘮叨,但我還是嫌煩。
這一次我沒有,我只是重複地回答著,「媽,放心吧!我已經長大了,能照顧好自己了」。
這是我第一次沒說她囉嗦,因為我在母親慈祥的眼神裡,看到了隱隱的擔憂,我知道那是來自母親對我的愛。
俗話說:「兒行千裡母擔憂」。
第二天,我如願以償地,踏上了開往遠方的列車,母親親自去送我。
雖然這次遠行是我期待已久的,同行的也有好幾個夥伴,但是當列車出發的瞬間,心裡卻是那樣的五味雜談。
當我回頭望去,看見的是母親惦念的眼神,和遲遲不肯放下的搖擺的手,聽見的是母親一句句「照顧好自己」那關懷的話語。
母親站在站臺上,依依不捨、目斷魂銷地目送著我乘坐的列車漸漸遠去。
我看見母親單薄的身影,越來越遠也越來越小,但母親的手卻還在空中揮舞著。我知道母親是因為牽掛我,所以才遲遲不肯離去。
外面的世界,紛繁璀璨,充滿著驚喜與誘惑,吸引著我想去闖一闖看一看。
在外拼搏的日子是艱苦的,每當夜晚來臨看著窗外的月亮,就會想起遠方的母親。除了漆黑的夜晚,每當過節或年末都會更加想家。
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種感覺身在他鄉的人都會深有體會。
空閒時我會給母親打電話報平安,每次她都會問我過得好不好,我會回答說:「媽,我挺好的。」
但她還是會不放心的囑咐:「多注意身體,累了就休息一會,多吃飯才有力氣幹活,天冷了別忘了多穿件衣服」等等。
雖然每次她都會重複相同的話,但我都會耐心地聽完,並告訴她我記住了。
時光一點點流逝,轉眼又是一年。春節前夕我打電話告訴母親,今年我會回家過年。母親回答說:「好」。簡簡單單的一個字,我卻聽見她的聲音有些顫抖。
我訂好車票啟程回家,路上母親多次打電話詢問走到哪裡了,什麼時候可以到家,我知道這是因為她擔心我。
到家已是晚上,母親準備了一桌子的飯菜等我,並且都是我愛吃的。我看到飯菜都是熱的,不知母親熱了多少遍,只為讓我吃口熱乎飯。
我放下行囊坐下吃飯,母親不吃卻在一旁微笑的看著我,我抬頭看見,母親的眼神是那樣的慈祥與溫暖,充滿了慈愛。
感恩母愛伴隨著我成長,願世上所有無私的母親都能安康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