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昆:藝術教育機構要轉變傳統的思維 讓發展「在線」,標準「在線」

2020-12-27 騰訊網

央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教育系統經歷了一次全面檢驗,全國教育系統通力合作、克服困難,教育教學秩序平穩有序恢復。在此背景下,教育行業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後疫情時代,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近日,節奏嘟嘟智能音樂教育CEO張崑崙接受採訪時表示,傳統的藝術教育要想更長遠的發展下去,就要抓住這種變革,跟上時代的腳步。

疫情期間通過線上教學 贈送課時等方式確保生源不流失

2020年突如其來的這場疫情,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教育行業,面對這次疫情,很多機構都顯得手足無措,面對長時間的停課,招生困難,無法消課,退費等問題,同時房租和人力成本的支出都讓機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1.面對一系列突發問題,機構首先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去應對,並做好持久戰的準備,第一時間做好家長和學生的溝通工作,取得諒解,通過線上教學,贈送課時等方式確保生源不流失。

2.眾所周知,大部分藝術教育機構都是線下培訓,因此選擇適合的線上教學工具,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讓學生和老師都有課上,讓課消轉起來,才是重中之重!

3.通過線上直播,免費課,社群營銷等形式招新,轉化生源,注入資金。

4.同時,機構也要做到不斷的開源節流,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我們誰也說不準疫情還會不會捲土重來,所以我認為機構想要更長遠的發展,一定要做出適合自己的改變,讓危機變成常態,當真正的危機到來時,才能更好的應對他!

相對於學科類的機構,藝術教育影響更大,尤其是音樂舞蹈類的培訓,更注重參與度和體驗性,很多時候只有經過體驗才會有轉化。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讓學生在家也能進行線上體驗,如1對1或者是小班課的直播,強調高頻互動,用高效的溝通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豐富的線上教學工具不但能滿足日常的教學所需,讓學生在家也能動起來,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哪怕是疫情期間也可以達到生源的轉化,幫助機構逐步恢復正常運轉。

藝術教育機構要轉變傳統的思維 讓發展「在線」,標準「在線」

其實隨著80後,90後成為新生代的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對於教育的投資,以及政策的紅利,都使得藝術教育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然而多年來藝術教育的市場雖然很大,但大多還是傳統的線下小作坊式的培訓機構,缺乏標準化,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缺乏在線化的發展。

尤其是這次疫情,我們可以看到,在線化的教育模式帶來的極速發展,面對龐大的教育需求,錄播,直播,雙師課堂等諸多在線模式都得到了驗證,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師資不足,和師資質量不平衡的問題。而標準化的課程內容,也確保了教育水平相對落後地區的孩子也能夠享受和高水平教育地區的孩子一樣的課程。所以藝術教育機構也要轉變傳統的思維,讓發展「在線」,標準「在線」。

未來的音樂教育 更傾向於AI技術和智能化培訓

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是傳統文化課,但是新興的藝術教育也同樣面臨著變革的挑戰。就拿音樂教育舉例來說,傳統的樂器學習,大多是線下枯燥式的技能培訓,和填鴨式的樂理知識灌輸,這種方式顯然已經跟不上現在教育變革的速度。未來的音樂教育,更傾向於AI技術和智能化培訓,比如單調的樂理知識通過趣味的動畫形式展現,孩子喜歡,他就會感興趣,有了興趣,才有動力學下去,再通過AI技術,分析演奏中的節奏,音準等數據,加以課後的智能陪練,效果會比單純的線下練習更明顯,孩子也更能堅持下去。傳統的藝術教育要想更長遠的發展下去,就要抓住這種變革,跟上時代的腳步。

相關焦點

  • K12在線教師標準研討會召開 掌門教育開創性打造在線教師培訓標準...
    他指出,開展中小學在線教育教師標準開發與素養提升專題研究,是在過去20年周南照教授帶領的教師專業標準研究團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的深化研究,特別是要探索信息化條件下教師專業化發展新路徑。他認為,如今的在線教育對教育教學產生了六大衝擊:一是對教學理念、人才觀的衝擊,要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的發展,尊重學生的選擇權;二是對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產生衝擊,知識的單向傳遞變為多向傳遞,教師的角色遷移,師生的關係轉為「學習夥伴」,未來要構建師生共同體;三是對傳統學習過程帶來衝擊,要持續深化教學改革、課程改革,倡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四是對學校的管理機制產生衝擊,教學管理機構
  • 標準真的要來了?他們在這裡召開了中小學在線教育專題研討會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誌社副社長付剛等專家學者和一線機構代表,圍繞「中小學在線教育教師標準開發與素養提升」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因此,在線教師提升素養的首要一點就是要轉變教育理念,對課堂互動和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和組織,並運用信息化手段復盤教學效果,了解學生的學情反饋。
  • 圖解教育丨在線少兒數學思維,下一個教育風口?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南方周末《2019中國中小學普惠型在線教育白皮書》數據顯示,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三線地區對數學的重視程度都高於一二線城市。市場發展擁有巨大潛力的同時,政策的東風更在助力在線數學思維崛起。首先,一輪輪監管加碼後,由因升學要考杯賽,因考杯賽而學奧數的焦慮邏輯被喊停,少兒數學培訓也逐漸轉向興趣教育的軌道。
  • 在線數學思維風起之年
    許多傳統的K12教育機構早有線下數學思維培訓,如好未來摩比思維館、精銳教育至慧學堂等,由於成立時間較早,課程不僅包括數學思維及邏輯訓練,還有語言思維、STEAM思維等新興品類。而線上數學思維培訓機構卻還很「年輕」。2015年成立的成長保已算是先行玩家,該賽道多數機構誕生時間不滿一年,如火花思維、天賦通、麥斯數學、一休數學思維等,多處於起步期。
  • 六一教育CEO李偉:中國在線兒童教育平臺發展
    課程體系方面,畫啦啦引進美國K‑12核心藝術課程標準,打造符合中國孩子的少兒在線美術教育課程,用國際化教學理念和現代教學方法培養孩子發現美的能力。教學模式方面,畫啦啦首創3T式立體教學方法:TEAMMATE夥伴,1對6小班教學;TEACHER教師,經驗豐富的全職教師在線授課;TUTOR導師(班主任),全流程跟進學員學習效果,讓家長了解教學進度。
  • 《K12在線教育行業自律公約》籤署,在線教育首個企業標準發布
    9月2日, K12在線教育服務與評價標準研討會在京召開,51Talk、網易有道、猿輔導、作業幫等在線教育企業代表、教育專家等共同探討如何提升在線教育服務水平,規範在線教育行業健康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只有在規範中發展,在線教育行業才可以『春風可勁,未來可期』,只有在規範中前行,在線教育行業才可能打開更為廣闊的新天地。在線教育企業必須改變相互攻擊、惡性競爭的行業生態,加強聯合溝通共享,從內容質量、信息安全、客戶服務等方面制定在線教育行業的團體標準,提升在線教育行業自律能力。」
  • 與傳統培訓機構相比,在線教育怎麼定價?
    市場調查顯示「超過90%的白領選擇在晚上學習,希望學習時間能控制在一小時以內,每周學習2-3次」——能滿足這種學習方式的非在線教育莫屬。在市場調查中顯示,大學生由於有更多的空閒時間,所以他們更願意選擇傳統的線下小班教學去提升自己。所以,在線上教育的初期發展階段,主力消費人群將會是工作族,工作族會願意為自己的者職業技能(口語,編程,銷售等)提升而購買線上教育服務。
  • 火花思維拓科英語 全學科布局或成在線教育常態|在線教育|英語|...
    但是,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以辦公廳名義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表示要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奧賽熱漸漸降溫。數學奧賽輔導熄火,以數學為載體,引導孩子養成數學底層思維能力的數理思維培訓自然受到了更多關注。
  • 從STEM轉變為STEAM,藝術教育在AI時代的紅利與機會
    國內傳統的藝術教育僅培訓技能和淺層的審美,在教授孩子的過程中,多半是模仿為主,抑制孩子發展創造力。我們發現新形態的藝術教育,則是符合美國STEAM的理念,沒有標準答案,鼓勵孩子自由發揮,引導其感知事物、鍛鍊其想像力、並加強自信表達能力03 藝術教育是否具有外部紅利?
  •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考研-中國教育在線
    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有悠久的傳統。 蔡元培先生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時候,就大力提倡和實施美育與藝術教育。一方面,他本人親自在北大開設美學課,並著手編寫《美學通論》;另一方面,他在北大組織 「畫法研究會」、「書法研究會」、「音樂研究會」,聘請徐悲鴻、陳師曾、蕭友梅、劉天華、胡佩衡、陳半丁等一批著名藝術家到北大授課和指導學生的藝術活動。由於蔡元培 先生的努力,北京大學成了一所藝術氣氛十分濃厚的大學,並且很快成為全國的美育和藝術教育的中心 , 形成了重視美育和藝術教育、重視美學研究和藝術研究的寶貴傳統。
  • 在線教育蓬勃發展 hellokid憑實力成在線英語教育機構C位大咖
    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將推進"網際網路+教育",鼓勵符合條件的各類主體發展在線教育,為職業培訓、技能提升搭建普惠開放的新平臺;同時加快建設教育專網,到2022年實現所有學校接入快速穩定的網際網路,這對在線教育來說無疑是好消息,將促進行業進一步發展。
  • K12在線教育行業發展SWOT分析
    1.2 內部劣勢分析(Weaknesses)1.2.1 K12在線教育水平良莠不齊當前階段我國K12在線教育行業發展尚未成熟,缺乏相關的行業標準和要求,入局門檻偏低,師資力量不足,對教學研發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因此不同機構教育水平良莠不齊。
  • 中小學在線教育教師標準開發與素養提升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
    他認為,如今的在線教育對教育教學產生了六大衝擊:一是對教學理念、人才觀的衝擊,要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的發展,尊重學生的選擇權;二是對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產生衝擊,知識的單向傳遞變為多向傳遞,教師的角色遷移,師生的關係轉為「學習夥伴」,未來要構建師生共同體;三是對傳統學習過程帶來衝擊,要持續深化教學改革、課程改革,倡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四是對學校的管理機制產生衝擊,教學管理機構
  • 傳統機構如何搭上OMO在線教育快車道
    KESION在線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積極響應政策,為教育機構提供一站式在線教育解決服務方案。7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3個部門印發紅頭文件《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
  • 瘋狂的在線教育:投資機構湧入,在線少兒英語領跑
    金融去槓桿大背景下,VC/PE機構正值「錢荒」。但在線教育領域卻風景獨秀,吸引著大批投資機構不斷湧入。  十一長假後,多家在線教育機構宣布獲得融資。專注美術、設計、藝術領域的在線教育公司「美術寶」於近日宣布完成1500萬美元B3輪融資,本輪由華聯長山興資本領投,微光資本、藍馳創投、創致資本跟投。  桃李資本發布的《2018上半年教育行業融資併購報告》顯示,截至5月20日,今年上半年在線教育領域已完成融資182起,披露金額的融資總額已達152.73億元,兩項數據均遠超去年同期的水平。
  • 央視採訪未名天,淺析傳統機構如何做好在線教育
    (時長:1分04秒)   報導稱,網際網路+教育這兩年來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但是,傳統教育機構轉型做網際網路教育似乎並不簡單!未名天日語教育機構董事長楊勤龍(以下簡稱:楊老師)向記者表示:把各種課程和教學方法直接從線下搬到線上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這種簡單的複製也無法滿足在線學習者的需求。
  • 香港貿發局專訪六一教育CEO李偉:中國在線兒童教育平臺發展
    課程體系方面,畫啦啦引進美國K‑12核心藝術課程標準,打造符合中國孩子的少兒在線美術教育課程,用國際化教學理念和現代教學方法培養孩子發現美的能力。教學模式方面,畫啦啦首創3T式立體教學方法:TEAMMATE夥伴,1對6小班教學;TEACHER教師,經驗豐富的全職教師在線授課;TUTOR導師(班主任),全流程跟進學員學習效果,讓家長了解教學進度。
  • 建立「在線教育師資標準」,教培行業的新戰場?
    01建立師資標準在線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方式,需求量大,教師供給端必須做到有效平衡並保持供給質量,這就需要監管部門、學術機構、學校、教育機構等多方攜手制定在線教師標準。今年7月份,網易有道也發布了自身的網課老師標準,主要從「名校門檻」、「教學課時數和學生數」、」分層教學」、「跨界能力」四個方面對網課老師做出評價。而新東方、好未來等傳統教育巨頭則通過各種途徑公布自己的「好老師」標準。由此可見,在線教育對相關師資標準的建設已經成為在線教育領域一個新的競爭點。
  • MOOCs辨析與在線教育發展
    cMOOC強調人機互動的學習模式,把課程設計者、學習資源、教學者、學習者和自發組建學習共同體等作為一個整體,並基於已經大眾化的社會性交互工具平臺,促進不同思維類型和學習方式的學習者在人—機、人—人交互模式下切磋學習,引發知識遷移和知識創造,使面向信息類聚、整合理解、遷移運用、批判思維和知識構建等的「深度學習」真正發生,從而對傳統大學教學模式和組織形態提出了革命性挑戰,所以學術界充分肯定了cMOOC的理論創新
  • 蕃茄田藝術發布「創造力思維系統藝術統整課程」引領素質教育發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蕃茄田藝術發布創造力思維系統藝術統整課程,引領素質教育發展 日前,上海市教委出臺《義務教育項目化學習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為導向,以項目化學習的實踐和研究為著力點,以活動項目、學科項目、跨學科項目為載體,促進義務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