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本周報導,日本全家正在起訴全家中國及其股東頂新國際集團。日本全家主張,頂新並未公平分配連鎖店迅速擴張所帶來的收益,要求頂新和中國全家放棄其60%的股份。作為日本三大便利店集團之一,日本全家於2002年和頂新合資成立了全家中國,頂新負責在中國經營全家便利店,雙方共享利潤,同時頂新需要向日本全家支付權利金,作為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代價。經過十多年的擴張,全家在上海已有1000多家門店,在大陸則有逾2500家門店。
相信說起全家便利店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這是一家中國企業,或者說這是一家來自於中國上海的企業。根據啟信寶的數據顯示,全家便利店的運營機構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於2004年,註冊地在上海普陀區。然而實際上全家便利店它是一家日本企業,但是它又是一家很特殊的中國企業。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全家便利店,實際上它在中國的經營商並不是日子,而是臺灣的頂新集團,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康師傅牛肉麵的主要經營商。
這次日本開始跟臺灣頂新集團進行這樣子的一個大糾紛,甚至於不惜以法律手段來進行來處理問題,其實能看出來的就是日本原先並不看好中國的便利店市場。但是日子完全沒想到,從2000年開始,中國便利店市場蓬勃發展,全家便利店能夠在頂新集團的帶領之下從上海出發,以一家店到現在2500多家店。一瞬間成為了中國最有名的便利店連鎖企業之一,所以表面上是雙方分潤問題沒有談攏,實際上則是日本企業這個時候想來採摘勝利果實,奪取鼎鑫集團對於全家便利店的控制權。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頂新集團一定不會願意將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全家便利店的控制權轉交給日本方,雙方這場關於全家便利店的持久戰,將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不過這也逐漸看出來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我們看到原先的很多,只是外商授權在中國由中國企業來進行經營的公司,由於中國龐大的市場都已經成為了整個集團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舉例來說大名鼎鼎的味千拉麵,他在日本可能就是熊本縣一家非常不知名的拉麵鋪,但是在中國卻是一個龐大的上市拉麵集團。再比如說優衣庫,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優衣庫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甚至於優衣庫為了迎合中國市場的需求,為中國專門設計和改變自己的IP。這都是中國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整個市場的變遷,以及中國市場在全世界產業當中的重要話語權地位。
這次全家便利店的股權和分潤體系之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對中國市場的控制權之爭。從中國企業經營中國市場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可能會更加支持,由頂新集團來繼續經營全家便利店。當然,也更希望的是有大量中國的本土企業能夠真正崛起起來,因為只有中國的本土企業才是中國的民族品牌,從中國品牌建設的角度來看,只有支持本土企業的發展,才有可能更好的將中國的品牌走出去,讓中國的品牌可以成為世界知名的產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