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家與頂新糾紛後,加盟商的未來猜想 | 樂言商業

2020-12-20 第一財經

最近在零售業界最受矚目的事情就是日本全家與頂新集團的風波了。

原本雙方是授權合作關係,日本全家授權頂新集團在中國市場發展全家便利店,然而因經濟糾紛,雙方對簿公堂,日本全家稱頂新試圖將品牌使用費從1%降至0.3%或更低,稱頂新集團已7個月未繳納授權費,因此希望終止雙方合作。

頂新方面則表示日本全家在近期發布的聲明內容,與事實有所出入,恐使外界產生誤解,日本全家近日對此事件的一系列聲明,頂新集團認為並不是妥適的做法。雙方的交涉應參照國際上的商務慣例進行。

在筆者看來,這場糾紛說到底就是雙方的合作中,發生了利益分歧,比如進入盈利期後,雙方如何分配利潤,還有一些相關費用等問題。雖然此前必然都有合約,但很顯然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並沒有讓雙方都滿意,日本全家認為頂新集團繳費少了,而頂新集團則認為自己並沒有少交費用。且雙方在具體的管理經營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理念分歧。

目前的進展是日本全家敗訴了。然而這並不代表這一糾紛就此結束了,因為根據業內授權合約的一般規則,合作期限大約是20年,以此推測,在幾年內,雙方應該即將進入合約結束時間,而有過如此大的矛盾後,雙方的續約似乎存在一定的難度。

於是,問題來了——如果雙方沒有續約,那麼日本全面相當於收回了「全家」品牌的使用權,如今在頂新集團的經營發展下,中國市場約有2500家全家便利店,其中有75%~80%都是加盟店,這些門店都是交了費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衝著「全家」品牌和體系而來的,如果日本方面在未來收回品牌使用權,那麼這數以千計的加盟店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為,這裡有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加盟商繼續與頂新集團合作,但是撤換品牌,這對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會有影響,畢竟全家已是知名品牌,而頂新集團如果再打造一個新品牌則需要投入巨大的營銷成本,且培育數年才有可能見效。目前全家有不少日系商品,一旦日本全家與頂新集團不再續約,則後臺供應鏈、貨品等都會發生變化,加盟商需要在後臺貨品管理方面做全面的調整。

不過好處在於,這些現有的加盟店佔據了不錯的商業地理位置,持續經營應該有位置和客流優勢。而且頂新集團也有打造自有商品和自建供應鏈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加盟商的經營。

第二種可能則是加盟商結束與頂新集團的合作,改與日本全家籤約合作。如此一來,品牌的使用是沒有問題的,供應鏈和貨品也全面使用日系模式。但如何操作「改嫁」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因為加盟商與頂新集團的合約中對於雙方的合作和權益都有細則規定,而且一些相關的證照、許可文件等應該都在頂新集團手中,如果要「拗斷」與頂新集團的合作,則會有不少掣肘和制約。

對於日本全家而言,如果真的結束與頂新集團的合作,則糾紛停止,可是兩者從合作夥伴變成了競爭對手。接下來日本全家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中國市場一家一家開店,這是非常具有難度的,畢竟一線城市的選址越來越困難,且各類成本高企,要快速進入盈利是不太現實的。所以收編現有的加盟商是個捷徑。然而,要讓加盟商先「離婚」再「改嫁」,其中的紛爭、手續、合約處理等並非易事。

第三種可能是加盟商結束與頂新集團的合作,改與其他便利店品牌合作。這裡有一個微妙的差別,同樣是「改嫁」,從頂新集團的角度而言,如果加盟商一定要重新選擇,與其「嫁給」日本全家,那還不如「嫁給」其他競爭對手,則感受上略好一些。因此,加盟商「改嫁」其他便利店品牌的難度或許要小於「改嫁」日本全家。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期發布的「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報告顯示,2018年,便利店百強企業銷售規模同比增長21.1%,門店數量增長18.0%,新增門店11944家,佔百強新增門店總數的62.5%。加盟是便利店門店拓展擴張的主要方式。2018年百強新增門店的加盟店佔比超過三分之二,加盟店的平均投資回報期23.3個月,比上一年略有縮短。

由此可見便利店正飛速發展,這也意味著競爭加劇,拓店的難度加大,優質選址會越來越少。如此背景下,如果有大量的加盟商要改頭換面,加入其他品牌便利店,那麼筆者相信,其他品牌便利店都會極度歡迎這些加盟商。不過這樣一來,頂新集團和日本全家的壓力都變大了,因為原本的這些合作夥伴突然都變成了競爭對手。

綜上所述,對於日本全家和頂新集團,尤其是數以千計的加盟商而言,續約合作是相對損失最小的方式,且大家也不用太折騰。但續約談判的難度在於,雙方在新合約中的利益分配能否一致,大家都要考慮收支平衡與一旦結束合作後的市場格局變化評估。這是一場才剛剛開始的博弈,加盟商和其他同業者都在靜觀其變。

相關焦點

  • 重磅| 起底日本全家與頂新的恩怨情仇
    日前,由於經濟糾紛,日本全家與頂新集團對簿公堂,日本全家甚至擬收回對頂新集團授權的中國市場2500家全家便利店的經營權。一時間震動零售市場。緣何經營得風生水起的全家便利店會引發如此巨大的糾紛?那麼問題來了,官司結束後,或許在未來幾年內,頂新集團即將面臨日本全家的續約談判問題。
  • 全家便利店中國市場陷授權糾紛 頂新回應:以事實和合同為準
    外資三大便利店之一的全家便利店如今在中國市場陷入授權糾紛。據彭博社日前報導,日本全家(日本全家FamilyMart株式會社)在開曼群島法院起訴了其中國合作夥伴頂新集團,要求頂新集團方面放棄在中國全家合資公司中持有的近60%股份。
  • 全家與頂新曝出品牌授權紛爭
    日前有消息稱,日本全家FamilyMart與中國的合作夥伴頂新集團關係破裂,對簿公堂,緣由是日本全家與頂新集團爆發經濟糾紛,日本全家擬拆夥終止對頂新的品牌授權,並收回中國市場2500家全家便利商店的經營權。對此,頂新集團方面5月15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關情況均應以事實及合同為準,基於合同保密原則,不便多做評論或說明,但是對中國全家的經營前景充滿信心與決心。
  • ...中國全家命運幾何?頂新與日本全家對簿公堂 20年品牌授權面臨到期
    頂新集團攤上事了,日前有消息稱,頂新集團與日本的合作夥伴日本全家FamilyMart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本全家」)關係破裂,對簿公堂。雙方的合作產物中國全家未來將走向何處至今尚未有定數。一時之間,雙方從合作夥伴變成了仇人。
  • 「爭奪」中國全家:日本全家與頂新集團隔空互嗆 2500家便利店歸屬...
    近日,在中國市場經營近20年的便利店品牌「全家FamilyMart」陷入授權糾紛。日本全家在官網上發布聲明稱,由於日本全家與中國全家的運營方頂新集團以及合資公司存在利益衝突,以及頂新集團長期延遲支付權利金,造成難以挽回的信賴關係的破裂,日本全家於2018年10月請求解散合資公司,並要求頂新集團放棄所持合資公司全部股份。
  • 這家日本公司要100%收購全家!全家中國門店未來何去何從?
    從這個資本紐帶關係來看,中國大陸市場的全家便利店與日本全家乃至伊藤忠商事不無關係。然而去年,日本全家與中國合作夥伴頂新集團關係緊張,甚至雙方一度對簿公堂。有接近人士向筆者透露,主要是費用問題,頂新集團應向日本全家支付品牌使用費等一系列費用,同時也要按股權比例分配股東共有利潤。
  • 日本與臺灣頂新搶奪全家便利店,中國大陸市場到底誰才是正宗?
    據彭博本周報導,日本全家正在起訴全家中國及其股東頂新國際集團。日本全家主張,頂新並未公平分配連鎖店迅速擴張所帶來的收益,要求頂新和中國全家放棄其60%的股份。作為日本三大便利店集團之一,日本全家於2002年和頂新合資成立了全家中國,頂新負責在中國經營全家便利店,雙方共享利潤,同時頂新需要向日本全家支付權利金,作為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代價。經過十多年的擴張,全家在上海已有1000多家門店,在大陸則有逾2500家門店。相信說起全家便利店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這是一家中國企業,或者說這是一家來自於中國上海的企業。
  • 全家便利店中國授權協議續籤,伊藤忠擬100%收購日本全家
    經歷訴訟官司,以及在違約、道德層面的相互公開指責之後,知情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掌管全家便利店中國連鎖業務的頂新集團與日本全家,在年初續籤了全家品牌中國市場授權協議。
  • 伊藤忠全資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對中國門店有何影響?
    此次收購結束後伊藤忠的持有率將提高到100%。對於這一消息,中國全家便利店授權運營方頂新集團方面尚未做出官方回應。中國全家便利店公關回復紅星資本局稱,伊藤忠此事與中國全家無關。分析人士指出,如今日本全家易主,雖然對中國門店運營暫無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對包括品牌授權問題在內的方方面面都是好事。2019年年初,頂新集團被曝出與日本全家就品牌授權問題對簿公堂。
  • 全家便利店的罩門
    便利店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全家與日本全家總部的合作,應該屬於品牌授權。最近三四年來,羅森在華大幅試行「大加盟商」制,藉此快速下沉二三線城市,並實現在區域「緊追」全家的逆襲。全家便利店當時還在職任總經理的朱宏濤曾跟羅森相關高管坦言,全家很羨慕羅森中國能有的靈活性、自主權。全家也想做這樣的模式創新,但全家苦於並沒有在華的品牌授權資格。
  • 伊藤忠400億all in全家,便利店行業風雲再起
    文|晨哨併購  王浚柯伊藤忠此番入場,一方面拯救處於危機中的日本全家,另一方面要著手處理日本全家與臺灣頂新的品牌授權糾紛,保證中國大陸全家的穩定發展。畢竟,中國便利店市場上的挑戰者已經越來越多了,馬上羅森和7-11就要超過她了。
  • 頂新集團、康師傅和他們的日本股東
    據報導,頂新集團證實,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副總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託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  「康師傅」品牌自打從中國大陸誕生,就經常成為受關注的熱點。
  • 日本全家便利店要升級,伊藤忠來收購
    2019年5月16日,全便利店在開曼群島法院起訴其中國大陸合作夥伴頂新集團,要求頂新集團方面放棄合資公司近60%股份。原因是日本全家認為,頂新有7個月未繳納授權費,並試圖降低授權費。甚至想要收回中國大陸的授權,因此將牽連2500家全家便利店。2020年的消息是雙方和解,籤署了新的合作協議。
  • 日本全家便利店可能易主,估價近400億元
    昨天,有媒體報出消息,日本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可能會被收購,收購方為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下稱伊藤忠商事)。今天,有更多渠道證實這一消息,並有更多細節被披露。對於這一消息,全家便利店大陸授權運營方頂新集團方面尚未做出官方回應。中國全家便利店官方統一對媒體回覆:此事與中國全家無關。
  • 伊藤忠400億all in全家 便利店行業風雲再起
    豐富的業務門類加持下,在日本及中國大陸,伊藤忠完全可以充當全家便利店的供應商。  當然,伊藤忠對中國大陸市場全家便利店的改進,需要得到頂新的支持。  後起之秀登臺,全家「疾速備戰」  事實上,伊藤忠全資擁有日本全家,勢必進一步增加其在中國大陸全家的股份,與頂新集團的品牌授權糾紛或可得到圓滿的解決。
  • 全家便利店加盟商欠薪32萬,總公司先墊付再追債
    全家便利店加盟商拖欠員工工資的風波,以全家便利店中國區總代理商墊付32萬元工資暫告一段落。據《新民晚報》報導,2018年11月底,曾在全家便利店寧波路店、人民廣場二店、新金橋廣場店等三家門店打工的20多名務工人員稱,老闆人間蒸發、離奇「失蹤」,使他們幾個月的工資「打了水漂」。這三間全家便利店的加盟商是上海晴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伊藤忠商事計劃全面收購全家便利店_首都食品安全周刊
    本報訊 7月8日,有外媒報導稱,日本大型綜合貿易商伊藤忠商事計劃通過要約收購全面控股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 ,預計收購金額在5000億至6000億日元(約326億元至392億元人民幣)。收購成功後,全家便利店將成為伊藤忠的全資 子公司,其持股比例將從目前的50.01%提高至100%。
  • 100%收購全家便利店,代價400億元,這家日本公司圖什麼?
    文/ 何己派 編輯/ 譚璐疫情衝擊線下零售業態,全家便利店也考慮「賣身」了。日前,有市場消息稱,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計劃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獲得對其全面控制權。截至今年2月底,伊藤忠持有日本全家50.1%的股份,本次收購結束後其持有率將提高到100%。創辦於1972年的全家,目前是日本第二大便利店品牌,規模僅次於711便利店。截至5月底,全家在日本擁有超過1.6萬家門店,每日的客流量上千萬。受疫情影響,公司今年3月-5月的門店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一成左右。
  • 全家中國20年授權即將到期,日系便利店進入卡位戰
    近日,據悉,全家中國控股方臺灣頂新集團與日本FamilyMart株式會社籤署的品牌授權合約即將到期。雙方正在協商後續事宜,其結果將影響開設於大陸地區的2000多家全家便利店。據了解,日本FamilyMart株式會社與頂新集團在2000年前後籤署了為期20年的品牌授權合作,共同在臺灣、大陸等地區開設全家FamilyMart。
  • 品牌授權矛盾爆發,中國全家執行長林建宏發信:迎難而上
    5月16日,AI財經社獲悉一份中國全家執行長林建宏《致中國全傢伙伴的一封信》,信中表示,集團對於繼續經營中國全家充滿信心與決心,並且號召大家「我們齊心協力守護眾人胼手砥足的成果」,林建宏表示,無論市場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要回到基礎工作,經營好每一家門店,服務好每一位顧客,面對外部變局,我們已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