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便利店加盟商拖欠員工工資的風波,以全家便利店中國區總代理商墊付32萬元工資暫告一段落。
據《新民晚報》報導,2018年11月底,曾在全家便利店寧波路店、人民廣場二店、新金橋廣場店等三家門店打工的20多名務工人員稱,老闆人間蒸發、離奇「失蹤」,使他們幾個月的工資「打了水漂」。這三間全家便利店的加盟商是上海晴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這些被欠薪的員工來自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在3家全家便利店工作了數月至兩年不等的時間,此前討薪半年多無果,於是向黃浦區勞動監察部門求助。一名被欠薪的員工稱,老闆此前強調全家便利超市的名氣大,讓他們先幹活後籤合同,而對工資的支付則是採取「拖延戰術」。
上海市黃浦區勞動監察大隊根據報案當事人筆錄和實地走訪,確認了雙方的勞動關係,但找不到加盟商,只能聯繫全家便利店中國區總代理商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
經溝通,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已經於2019年1月2日,代墊結清了加盟商拖欠的工資。該公司回應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上海晴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個人因素,在合作經營期間拖欠其公司原15名僱傭員工共計約32萬元工資未支付。經黃浦區勞動監察大隊協調,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基於踐行社會責任的立場,先行代墊全部拖欠的工資給予員工,並將通過法律手段向上海晴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追回為其所代墊工資款項。」
全家便利店新聞發言人王意文強調,該事件屬於個案, 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將持續要求合作經營者遵守國家勞動用工規定。而涉事的三家門店已更替合作經營者,現正常營業。
同時,上海晴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張晴的行為已構成惡意欠薪,黃浦區勞動保障部門已依法將此案移送至公安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在接受《北京商報》採訪時表示,加盟模式在國際上是便利店企業盈利的一個關鍵因素,不過放到中國來看,由於誠信環境體系還不是很好等各種因素,便利店發展加盟的程度並不是很高。「一些加盟主加盟後可能自己並不經營,轉包好幾道手,這樣一旦出現問題也很難找到責任主體」,因此不少零售企業開始探索「合伙人制」的擴張模式,一方面更能調動員工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比加盟模式更好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