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諾亞方舟」——走進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2020-12-19 央廣網

新華社挪威朗伊爾城2月28日電 通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諾亞方舟」——走進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新華社記者梁有昶 張淑惠

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永久凍土深處,有一座冰封地窖存放著100多萬份生物種子「備份」樣本,以防人類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因災難而絕種。

世界各地的基因庫可以把農作物種子送到這裡免費保存,庫內所存種子樣本的所有權仍完全屬於各個基因庫本身。科學家對這座地窖將要應對「災難」的設定包括自然災害、疫病、戰爭,甚至「世界末日」。有人因此還把它稱作「末日種子庫」。

27日下午,在種子庫設立十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探訪了這個旨在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諾亞方舟」——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它位於斯瓦爾巴群島首府朗伊爾城附近的一座山體內部。

二月底的朗伊爾城剛從極夜中走出,下午能見度依然不高。記者乘坐的汽車頂著凜冽的極地風雪走在盤山路上,隱約能看見半山腰處一座閃著綠光的小型建築。

這座三角形混凝土建築就是全球種子庫入口,最高處僅8米左右,寬度不過2.5米,像一把楔子直插入雪山。存放種子的庫房,就在裡面約160米深處。

入口頂部鑲有一件方形燈光雕塑,由數百塊三角形鋼片和變色玻璃組成,泛著璀璨綠光。作品出自挪威女藝術家迪弗克·桑內之手,題為《永恆的反射》,寓意既是光的反射,也是種子庫對人類未來的反射。

打開入口的金屬門,只見一條幾米長的狹窄走廊,遠處有一道緊鎖的門。天花板上安裝著兩根巨大的排氣管,右邊還有一座簡易樓梯,通往樓上的大型空氣壓縮機和其他電器設備。這裡的凍土層能使溫度維持在零下5攝氏度左右,而長期儲存種子最佳溫度——零下18攝氏度,就需要機器來實現。

穿過走廊盡頭的門,是一段長達90米左右、略微向下傾斜直通大山深處的圓形隧道。來自北歐基因資源中心的種子庫協調人阿斯蒙德·阿斯達爾對記者說,去年入口處凍土層部分融化,隧道前端出現滲水。挪威政府目前已宣布撥款1億挪威克朗(約合1270萬美元)對種子庫進行修繕升級。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於2008年2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該種子庫由挪威政府出資建造,其運營合作夥伴還包括總部設在德國波恩的全球農作物多樣化基金會和總部設在瑞典阿爾納普的北歐基因資源中心。

打開隧道盡頭的門,眼前赫然出現一個空蕩蕩的巨型山洞。不規則的牆壁和洞頂布滿雪白的冰霜。除了頂上一排吊燈外幾乎空無一物。山洞對面還有3扇鐵門,當中那扇門幾乎全被冰霜覆蓋,冒著陣陣寒氣。門後就是種子儲藏室。

北歐基因資源中心執行主任利塞·斯特芬森介紹,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共有3個儲藏室,每個儲藏室可放置150萬份種子樣本,目前只有當中的儲藏室投入使用,溫度保持在零下18攝氏度。

斯特芬森說,種子庫啟用10年來,每年會進行3次左右的種子入庫工作。平時種子庫大門緊鎖,也無人值守。工作人員在朗伊爾城通過攝像頭和傳感器等監視。

打開當中那扇冰封的鐵門,眼前仍是一扇冰封的鐵門。只有走過這道門,才能最終進入儲存種子的地窖。

承載著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重任」的這個地窖同樣顯得非常原始和簡單——27米長、9.5米寬、5米高,不規則的牆壁和洞頂滿是白色冰霜。

在一排金屬防護欄後,依次擺著8排架子,整齊放著形形色色的箱子,有些是塑料箱,有些是紙箱,還有一些是木箱,大小都在46升左右。每個箱子裡一般有400到500份種子樣本。

據介紹,目前已有世界各地的73家基因庫機構把將近106萬份種子樣本送來保存。這些種子源自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數將近6億顆。儘管目前還沒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機構在這裡儲存種子,不過來源地為中國的種子已經超過1000萬顆。

阿斯達爾指著其中一批黑色箱子說,這批種子是國際乾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寄存的。該中心曾因為敘利亞戰亂從這裡提取過種子樣本,經過培育生長後現在又把部分新長出的種子送回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保存。

全球大大小小的種子庫數以千計,但這些「保險箱」並非完全保險,不時因天災人禍遭受損失。例如,菲律賓的國家種子庫曾毀於洪水,重建後又因火災被毀;在阿富汗、伊拉克等戰亂地區,當地種子庫損毀嚴重。因此不少種子庫都在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儲存備份種子。

斯特芬森說,選在斯瓦爾巴群島修建種子庫,是因為這裡地處偏遠極地,氣溫足夠低,同時還擁有機場等便利基礎設施。另外,根據《斯瓦爾巴條約》,這裡還是永久非軍事化的地區。

「它不是為了末日而建,實際上是一張『安全網』。它們是世界各地基因庫的種子備份樣本,是一種額外安全措施,」斯特芬森說,「如果其他地方的基因庫出了問題,你可以來這裡找到種子。」

相關焦點

  • 位於挪威的「世界末日種子庫」隧道入口被淹 因全球氣候變暖
    ,致使人類和地球上其它物種的滅絕,人類建造了體型龐大的方形船隻「諾亞方舟」。以幫助人類和地球其它生物在末日來臨那天,得以繼續生存下去。故事原型來自《希伯來聖經·創世紀》,在原故事中人類花費了120年才建成「諾亞方舟」,藉助「諾亞方舟」保護,人類逃過一劫。
  • 為生物物種打造「諾亞方舟」
    這朵神奇的花由1500根種子亞克力杆組成,而這些種子全部來源於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庫)。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依託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世界上兩個按國際標準建立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藏設施之一,被稱為中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的「諾亞方舟」。
  • 保護飯碗裡的生物多樣性
    在非原生境保護即遷地保護方面,最著名的案例便是斯瓦爾巴種子庫,它坐落於北極圈內距離極點1000多公裡的山體中,於2008年2月26日建成投入使用,被稱為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和「末日種子庫」。斯瓦爾巴種子庫保護的種子包括作物品種、農民的地方品種、育種材料和作物的野生近緣種。
  • 數百張全球種子庫樣本照片,通過 X 射線記錄植物多樣性
    種子庫(Seed Banks)在確保物種遺傳多樣性上具關鍵作用,多為預防區域性或全球性危機帶來基因丟失而設,尤其利於政局不穩或環境面臨威脅的國家,被稱「糧食諾亞方舟」。全球現共有 1400 個種子庫。2008 年,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群島上,挪威政府建造一所用於保存全世界農作物種子的貯藏庫,「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e frhvelv),耗資 900 萬美元,可承受地震與核子武器攻擊,允許各國用戶免費存放,能隨時取出。主要資金來源為比爾蓋茨基金會及全球各國政府。
  • 中國諾亞方舟「載」百萬動物
    據介紹,深圳國家基因庫資料庫統一檢索系統將公開發布癌症數據集成與整合分析平臺、人體微生物資料庫、罕見病資料庫、免疫資料庫、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等。  生物活體庫打造諾亞方舟  深圳國家基因庫定位於「三庫兩平臺」功能,擬實現資源、科研到產業全覆蓋,形成全球網絡基因庫。
  • 揭密挪威全球種子庫 防止農作物種子滅絕(組圖)
    第1頁:這些彩色房子屬於挪種子庫的一部分建築 第2頁:挪威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的惟一入口 第3頁:工人在靠近種子庫的惟一大門 第4頁:施工小組種子庫的主要隧道裡作業 第5頁:庫中的這些冷卻設備開始工作 第6頁:庫內的這些架子用於存放種子盒
  • 【國科快資訊】保護種子生物多樣性,這27家組織名單值得收藏!
    異地收集保存代表了目前最廣泛的保護策略,包括冷藏的種子,活的植物,或者離體保存的組織、DNA、胚胎或花粉樣本。 致力於保護作物生物多樣性的業界領先者Crop Trust表示:「基因庫提供了一種手段,可以長期經濟有效地獲得獨特的生物多樣性。」
  • 打造海洋生物「諾亞方舟」
    原標題:打造海洋生物「諾亞方舟」  新華社福州9月19日電 (記者許雪毅 逯寒青)國家海洋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18日在福建廈門正式啟動建設。有關專家認為,這相當於中國在打造海洋生物「諾亞方舟」,也有利於推動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復刻版「諾亞方舟」登陸上海 芙莉美娜(primera)中國上市發布會
    上海2019年8月23日 /美通社/ -- 2019年8月22日,韓國代表美妝企業愛茉莉太平洋旗下高端自然主義品牌芙莉美娜(primera)在上海舉行中國上市發布會,攜手天貓Club打造復刻版諾亞方舟再現全球種子庫,強勢登陸上海市中心的800秀產業創業園區。
  • 挪威種子銀行慶祝成立10周年 堪稱農作物「諾亞方舟」
    原標題:挪威種子銀行慶祝成立10周年 堪稱農作物「諾亞方舟」 據瑞士資訊2月27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為了保護全世界的農作物免於天然災害,挪威的「世界末日」種子銀行當日慶祝成立10周年。
  • 留住希望的「諾亞方舟」——探訪亞洲最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昆明12月9日電題:留住希望的「諾亞方舟」——探訪亞洲最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新華社記者安曉萌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地下,有一座「熱鬧」的冷庫。珙桐、喜馬拉雅紅豆杉、彌勒苣苔……包括許多珍稀瀕危植物在內的上萬種野生植物的種子,一同棲身於這座位於昆明的「諾亞方舟」。這處設施便是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全國唯一一座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庫。穿過兩重厚重的金屬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陳列架,形形色色的種子分類整齊地躺在透明密封罐內。不管春夏秋冬,冷庫溫度恆定在零下20攝氏度。在這裡,植物種子有望存活幾十年,甚至上千年。
  • 英媒:再造諾亞方舟 對抗全球變暖北極圈內保藏種子
    據英國媒體近日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科學家已著手做一件像聖經中諾亞方舟的事情,即在寒冷的北極圈內實驗保藏種子的工程,來對抗全球變暖問題。到2008年時,科學家們將會在挪威的斯瓦爾巴德群島上開始運作這個工程,同年10月份前安裝好各項系統,開始運作。在之後的兩年內,科學家將會在那裡對種子進行冷藏和分類隔離。
  • 《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探險隊找到疑似殘骸,能否證明它的存在?
    在諾亞600歲那年,上帝開啟了大招,毀天滅地的洪水蜂擁而至,淹沒了整個大陸,全世界只有諾亞方舟的生物倖存下來,而他們就這樣漂著,直至一年後,陸地上的水才退淨,方舟的所有動物才得以在地面繼續繁衍。那麼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諾亞方舟嗎?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按照「一宮一線多園」的規划進行建設,展現雲南省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雲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擁有從熱帶到寒帶的不同生態系統類型。在雲南分布的1000種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瀕危和特有植物。
  • 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
    雖然很多網友小時候都聽過這個故事,但是諾亞方舟再一次受到熱議應該是在2012年,瑪雅人預言2012年12月世界末日只有諾亞方舟可以拯救人類。但是很多人對於諾亞方舟也許並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吧。
  • 全球規模最大的水族館,外形酷似「諾亞方舟」,非常值得一看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座海洋館,是可以觀賞多次的,他堪稱全球規模最大的水族館,外形酷似「諾亞方舟」,非常值得一看。如果家裡的孩子比較喜歡類似的地方,可以帶著孩子到這裡去看看,相信孩子一定會很喜歡的。全球規模最大的水族館,外形酷似「諾亞方舟」,非常值得一看這個堪稱全球規模最大的水族館,就是位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奧林匹克百周年公園北側的美國喬治亞水族館。它是集娛樂性,教育性和科研性為一體特點的世界頂級展覽中心。
  • 挪威要建「世界末日庫」 收集所有農作物種子
    環球在線消息:據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挪威昨日起建設一個耗資300萬美元「世界末日庫」,選址在北極附近。攝氏零度以下保存世界上所有已知的農作物種子,一旦地球發生重大自然災難或爆發核戰,可維持種子供應。預計倉庫將於明年9月啟用。
  • 真實諾亞方舟?這個全是獵奇故事的城市,終於被中國導演發現了!
    它就是地處挪威北極圈內,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和新奧爾松南部的朗伊爾城。北極圈內的新奧爾松,是中國北極黃河站的所在地,而它南部的朗伊爾城,更是因為種種奇特規定,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首先,是因為這裡不準「生死」。
  • 挪威建末日種子庫貯藏全球農作物種子
    「每天我們都在失去農作物的生物多樣性,」負責管理這個種子庫的全球農作物多樣性基金會的負責人卡裡·福勒(Cary Fowler)說,「我們必須保存種子,從而讓農業適應諸如氣候變化和農作物疾病等挑戰。」
  • 不用去芬蘭,斯瓦爾巴群島可看極光!三文魚帝王蟹管飽,2019免籤
    這裡就是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極地區和挪威大陸之間,是挪威最北的屬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它壯美又神秘的風光。國人之所以無須籤證是因為中國政府於1925年籤署了由海牙國際法院主持的「斯瓦爾巴條約」,根據條約規定,所有籤字國的公民在斯瓦爾巴擁有平等的經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