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快資訊】保護種子生物多樣性,這27家組織名單值得收藏!

2020-12-10 騰訊網

縱覽農業發展,請關注國科農研院

作者:城食有農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數據,全球已種植了6000多種食用植物,但只有9種作物佔總產量的絕大部分。FAO發現,由於不可持續的農業實踐、工業化和日益加劇的城市化,全球作物多樣性持續下降。

收集和整理種子的遺傳多樣性作為一種保護策略始於20世紀60年代,一直在確保世界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種子保全組織在敘利亞內戰時,安全保存了100,000多顆種子;在英國,保存了70多種本土樹木的1300萬顆種子;在紐西蘭,為田園農業貢獻了超過7700萬美元的收入。

隨著氣候危機的持續,種子保存可能幫助農民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對相關研究和創新也是至關重要。

種子保存可以在農田或保護區內進行,稱為「就地保存」;也可以在非現場收集中進行,稱為「異地保存」。異地收集保存代表了目前最廣泛的保護策略,包括冷藏的種子,活的植物,或者離體保存的組織、DNA、胚胎或花粉樣本。

致力於保護作物生物多樣性的業界領先者Crop Trust表示:「基因庫提供了一種手段,可以長期經濟有效地獲得獨特的生物多樣性。」

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的數據,包括國際和本地的異地種子庫,世界各地共有1750多個,保存了700多萬個種子和遺傳物質的樣本。「城食有農」選擇了27個種子保存組織以饗讀者。他們盡最大努力通過種子庫、交換網絡和教育項目來促進和保持地球上的種子生物多樣性。

1

荷蘭ASEED Europe

通過團結、平等、環境和多樣化行動,ASEED Europe旨在通過基層組織、教育和行動實現社會正義和環境完整性。ASEED Europe成立於1991年,致力於組織國際活動,重點關注農業生物多樣性的下降、種子可獲性和農食體系中的企業集中度。他們提供有關種子、氣候變化、貿易和糧食主權等主題的教育材料和培訓。

2

澳大利亞PlantBank

澳大利亞PlantBank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本土植物種子庫,收藏了10,000個種類的植物,儲存了超過1億粒種子,已然成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種子庫之一。

位於新南威爾斯州的PlantBank利用種子庫、冷凍貯藏和組織培養進行保護、園藝、修復和研究工作。另外,還提供教育旅遊,向遊客傳授重要的種子保存工作。

3

美國Bot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xas

位於德克薩斯州的Bot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xas(BRIT)成立於1987年,其使命是通過教育公眾了解植物的價值來保護自然遺產。BRIT運營著種子保存實驗室和種子庫,屬於德克薩斯植物保護計劃的一部分。

2017年,BRIT加入植物保護中心(CPC),幫助德克薩斯州的保護和保存稀有和瀕危的本土植物。通過社區教育計劃和研討會、研究計劃和活動,BRIT旨在提高人們對可持續管理和植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

4

美國Cherokee Nation Seed Bank

Cherokee Nation Seed Bank是由切諾基原住民原生物種花園和本地植物保護園地維護。該種子庫從切諾基地區收集稀有的本土植物,代表了當地幾個世紀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延續原住民祖先傳統的機會,並教育年輕人了解切諾基民族的農業歷史。

社區成員可以要求獲得種子,品種包括原生玉米、菸草和葫蘆。此外,該組織還提供種植指南等教育材料,幫助種植者保持植物的遺傳完整性。

5

美國/秘魯Camino Verde

Camino Verde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非營利組織,在麻薩諸塞州康科德和秘魯馬爾多納多港設有辦事處。Camino Verde的使命是植樹,並通過教育項目和公眾意識鼓勵種植樹木。從2007年到2016年,Camino Verde致力於建立一個包含400多種樹木的活種子庫。

用這些種子,他們創建了一個森林修復中心,種植了超過2.5萬棵樹。這些樹木的苗圃現在每年生產超過20萬棵樹苗。Camino Verde還與秘魯亞馬遜地區的農民和當地社區合作,幫助將森林帶回因農業、礦場和牧場而退化的地區。

6

德國Crop Trust

Crop Trust是一個國際組織,其使命是確保世界範圍內糧食安全的作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可獲取性。通過其作物多樣性捐贈基金,Crop Trust為世界上最大的遺傳庫提供資金,包括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遺傳庫平臺、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和支持撒哈拉以南非洲五個種子庫的Seeds for Resilience項目,而且還致力於制定政府自然保全戰略。

7

俄羅斯Federal Research Center All-Russian Institute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位於聖彼得堡的聯邦研究中心全俄植物遺傳資源研究所,或稱瓦維洛夫研究所,成立於1921年,此後擴展到俄羅斯各地的12個研究站。作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種子庫,它們總共容納了6萬個種子品種,大約有25萬個栽培植物標本和野生近親。

8

美國夏威夷Hawai'i Public Seed Initiative

美國夏威夷Hawai'i Public Seed Initiative(HPSI)由The Kohula Center於2010年創立,並由Ceres Trust提供資金。HPSI致力於識別和保存最適合夏威夷地區土壤和氣候的種子品種。

通過社區種子網絡和研討會,HPSI教導人們選擇、種植、收穫、儲存和改良那些能夠加強國家糧食安全的種子品種。HPSI在全州範圍內舉辦活動,培養種子領袖,包括夏威夷島、考艾島、奧胡島、毛伊島和莫洛卡島。

9

愛爾蘭Irish Seed Savers

愛爾蘭Irish Seed Savers種子庫於1991年在卡洛郡成立,然後搬到愛爾蘭的斯卡裡夫。愛爾蘭種子庫旨在提高公眾對愛爾蘭農業生物多樣性脆弱性的認識。

他們為學校和社區團體提供教育研討會,旨在促進政府、大學和基因庫之間的對話。愛爾蘭種子庫擁有一個公共種子庫,擁有600多種非商業用途的傳統原種種子,包括稀有蔬菜、軟果、花卉、穀物、土豆和蘋果。

10

哥倫比亞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opical Agriculture(CIAT)

CIAT總部設在哥倫比亞,是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的一個研究中心,專注於促進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農業生態系統。

CIAT利用其廣泛的基因庫進行作物研究,擁有全球最大的豆類、木薯和熱帶牧草收藏。CIAT免費向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個人或組織提供種子樣本,用於研究、育種或培訓。

11

美國Louisiana Native Plant Initiative(LNPI)

LNPI是一項幫助保護路易斯安那州本土植物的多機構參與的項目。路易斯安那州國家資源保護服務局與許多合作夥伴合作,收集種子,保存當地品種,增加植物豐富度,並為未來的植被重建項目研究植物材料。

該倡議項目已經帶頭開展了好幾個保護項目,以保護長葉松、柳枝草、大藍莖、小藍莖、光滑線草、東部加拿草和鷓鴣豌豆等物種。

12

英國Millennium Seed Bank

位於英國韋克赫斯特的Millennium Seed Bank是現場保護野生植物物種的世界領先者。大部分的Millennium Seed Bank是由規模更大的Millennium Seed Bank Partnership管理的,是活躍在世界80多個國家的種子網絡。目前,該種子庫有9.25萬多個種子收藏,代表了4萬多個物種。

13

美國National Laboratory for Genetic Resources Perseveration(NLGRP)

NLGRP位於科羅拉多州柯林斯堡的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校園內,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植物基因庫之一。NLGRP的使命是通過獲取、評估、保存和分發關鍵遺傳資源來支持美國農業生產高質量的食品、飼料和纖維生產。在植物部的實驗室管理著10000多種長期儲存以及田間、果園和自然保護區的植物物種。

14

美國Native American Food Sovereignty Alliance(NAFSA)

NAFSA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經營著名為Indigenous Seed Keeper Network (ISKN)的倡議,旨在利用資源支持原住民部落的糧食主權項目,其使命是滋養和協助不斷增長的種子主權運動。

ISKN在種子政策問題上提供教育資源、指導培訓、推廣和宣傳支持,並組織召集會議,將從事這項工作的社區聯繫起來。ISKN的一個非營利性姊妹項目「Sierra Seeds」也利用教育,通過分享基本的實踐技能和促進當地人民的種子素養,在糧食和種子系統中創造更大的可持續性。

15

美國Native Seeds/SEARCH

總部設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Native Seeds/SEARCH(NS/S)旨在保護和促進美國西南部適應乾旱的作物多樣性。自從1983年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組織成立以來,NS/S已經建立了原生種子保護領先者的聲譽。

它的種子庫擁有近2000種適應從科羅拉多州南部延伸到墨西哥的景觀作物品種。這些品種包括阿帕奇、哈瓦蘇派、霍皮、馬裡科帕、梅奧和許多其他原住民部落使用的傳統作物,如玉米、豆類和南瓜。

16

印度Navdanya

Navdanya是由世界知名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Vandana Shiva博士創立的以研究為基礎的倡議組織。Navdanya是一個由種子保育員和有機生產者組成的網絡,在印度22個邦開展工作。

在過去的30年裡,Navdanya幫助建立了150多個社區種子庫,保護和推廣了小米、豆類和偽穀類等被低估的作物,拯救了4000多個水稻品種。他們還對可持續耕作做法進行研究,並向75萬多名農民提供了關於糧食和種子培訓。

17

美國New York City Native Plant Conservation Initiative

紐約市的Native Plant Conservation Initiative始於2008年,最初始於布魯克林植物園和紐約市政府之間的合作關係。為了應對由於日益城市化而導致的本土植物數量的下降,這項倡議項目致力於最大限度地長期保護多樣化的本土物種。從34個瀕危物種開始,保護工作包括收集種子,準備和實施恢復和管理本地植物種群的草案,以及提高公眾對紐約市本地植物狀況的認識。

18

美國Pima County Seed Library

美國皮馬縣的種子庫是包含自由授粉種子和原生種子的集合。種子庫致力於創建適應沙漠氣候的當地種子庫,並支持豐富和遺傳多樣性的景觀。這些收藏品有助於支持當地的園丁,並教育社區成員如何種植、收穫和保存種子。由近250種種子組成,品種包括豆類、花卉、草藥、甜瓜等。

19

美國Rocky Mountain Seed Alliance(RMSA)

RMSA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致力於在美國落基山脈西部地區創建一個由種子種植者、分銷商和教育工作者組成的網絡。RMSA成立於2014年,強調分享種子保全知識,以保存和促進使用適合地區的作物、草藥、野花和原生草籽。

為了創建一個更具彈性的食品體系,RMSA提供種子教育資源,運營一所在線種子學校,主辦國際種子節,運營著一個地區種子庫,等等。

20

加拿大SeedChange

SeedChange致力於為全球農民獲得公平工資、土地和種子的權利。通過與非營利組織的夥伴關係,他們支持3萬多個小型農場恢復退化的土地,分享種子,開始創業。SeedChange項目植根於種子生存理念和方法,強調本地種子和當地知識的重要性。

他們支持大約70個由所在社區運營的種子庫,以及數百個由農民在自己家裡照顧的家庭種子庫。SeedChange的一個項目「Bauta Family Initiative On Canada Seed Security」正通過與農民、種子生產商、研究人員以及來自民間社會、政府和企業的100多個合作夥伴合作,在加拿大各地開展一場具有彈性的種子系統運動。

21

國際種子庫網絡(Seed Library Network)

國際種子庫網絡由一群加州社會正義和食品倡導者於2012年發起,由美國48個州和15個國家的600多個種子庫組成。他們提供資源,幫助任何人建立種子庫,組織種子交換,發展社區種園等等。國際種子庫網絡通過他們的社區種子網絡,鼓勵網絡成員之間的聯繫,創建姊妹種子庫。

22

美國Seed Savers Exchange

美國Seed Savers Exchange是愛荷華州溫尼希克縣的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專注於管理和分享美國各地大量的自由授粉種子品種。該組織成立於1975年,致力於確保多樣化的原生種子保存,以保證未來的糧食安全。今天,Seed Savers Exchange擁有2萬多個植物品種和1.3萬名會員。

23

美國Southern Exposure Seed Exchange

位於維吉尼亞州中部的Southern Exposure Seed Exchange專注於在大西洋中部和美國東南部生長良好的種子品種。該組織作為一個合作社,提供800種蔬菜、藥草、花卉、穀物和覆蓋作物的種子。

他們60%的種子品種是經過認證的有機品種,超過60%的種子來自小農戶。他們提供的一些獨特的南方原生品種包括花生、秋葵、天然彩棉、黃豆和玫瑰花。

24

挪威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由挪威政府於2008年開放,是世界上最大的種子儲存安全設施。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也被稱為「末日保管庫」,保存著來自其他地區、國家和國際基因庫的種子樣本副本,作為緊急情況下的後備儲存庫。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有能力儲存22.5億粒種子,相當於為450萬個作物品種保存500粒種子。該種子庫由挪威農業和糧食部、北歐基因資源中心和全球作物多樣性信託基金運營。它目前擁有4000多種植物的種子。

25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成立於2004年的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已經從1萬多種野生植物中收集了8萬多份種子樣本。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運營,包括種子庫、DNA庫、微生物庫、動物種質庫和種子生物學研究中心。

據悉,截至2018年底,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佔全國野生植物物種總數的三分之一,成為亞洲最大的種子庫,也是全球第二大野生植物種子庫。

26

世界蔬菜中心

世界蔬菜中心成立於1971年,前身是亞洲蔬菜研發中心(AVRDC)。今天,該中心進行研究,建立網絡,並開展培訓活動,以提高人們對蔬菜在改善全球健康和扶貧方面的作用的認識。

世界蔬菜中心的基因庫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種質庫,擁有超過6.1萬份種質,從155個國家不同地區收集的植物材料。

自成立以來,世界蔬菜中心已向至少180個國家的公共和私營部門的研究人員分發了60多萬份種子樣本,造就了在世界各地發布的數百種蔬菜品種,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世界蔬菜中心基因庫是全球種質網絡Genesys的一部分。

27

印度Vrihi

Vrihi是梵語中「水稻」的意思,由生態學家Debal Deb博士創立,現在是印度最大的民間水稻種子庫。1997年,Vrihi始於跨學科研究中心(CIS)和Vandana Shiva博士的RFSTE基金會之間的全國性民間作物保護運動。自2000年以來,Vrihi一直是一個獨立的組織,致力於促進民間水稻品種的培育,並重新建立非商業性的種子交換。

來源:城食有農

相關焦點

  • 保護飯碗裡的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不可避免地引發了食物多樣性危機,而其中作為口糧的糧食作物多樣性危機尤為突出而重要,這主要體現在糧食種類多樣性危機和糧食作物基因多樣性危機兩個方面。我們食用的糧食種類正逐漸變得單一化。歷史上,人類曾食用超過7000種的作物,如今,人們從植物中攝取能量的一半主要來自小麥、大豆、玉米和水稻這4種糧食作物。
  •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紅河實踐
    紅河是雲南省林業資源大州,全州有林地面積211萬公頃,全州3.293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64.07%的國土面積是林地,是雲南兩大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之一,是國家南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紅河州林業和草原局 供圖各級林草部門深刻認識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意義,堅持保護優先護綠、多元投入增綠、發展優化用綠、創新機制活綠,多措並舉保護生物多樣性,採取加強保護管理體系建設、制定自然資源保護法律法規和保護機制、組建專業管護隊伍、提高公眾保護意識等有效措施。
  •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諾亞方舟」——走進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新華社挪威朗伊爾城2月28日電 通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諾亞方舟」——走進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新華社記者梁有昶 張淑惠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永久凍土深處,有一座冰封地窖存放著100多萬份生物種子「備份」樣本,以防人類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因災難而絕種。
  • 昆明市第九幼兒園開展保護生物多樣性行動
    為迎接將於明年在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12月5日,昆明市第九幼兒園全體教職工走進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通過「破冰、自然名問候」「種子大發現」「尋寶九宮格」「自然裡的獨處」等自然體驗活動,旨在提高廣大師幼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營造「保護生態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昆明用「雲力量」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圖為活動現場 杜瀟瀟 攝中新網昆明5月22日電 (杜瀟瀟)22日,第27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昆明市啟動「2020·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系列活動,邀請全民一起參與守護生物多樣性,用「雲力量」助力昆明生物多樣性保護
  • 儀隴縣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定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工作,鼓勵和支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志願者及當地群眾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法規、保護知識、利用技能的宣傳、普及和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營造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良好氛圍。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法規和有關保護知識的宣傳,對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0285種野生植物種子亞洲第一植物種子庫  「種子盛宴」「十餘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依託種質資源庫對國家重要野生生物種質資源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啟程儀式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宏偉介紹道,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共收集保存植物種子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一般將植物分為四大類群,分別是_____植物、______植物、______植物和種子植物;其中種子植物又可分為被子植物和_______植物,而被子植物可分為_______植物和_______植物。     (2)動物分類的依據:動物的分類除了比較_______,往往還要比較動物的_______。
  • 地球一小時丨清華大學教授:與自然共生,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在高價值保護地將設保育區,嚴格限制人類活動,保護動植物原有棲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樣性。城市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根據聯合國統計資料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全球城市人口已達到42億,佔人口總數的55%;預計到2050年,城市人口將佔到68%。城市的發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
    作者:於文軒(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亦面臨生境退化、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遺傳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問題,這對國家生物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生物安全法的調整範圍中,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在行動
    西豁子小學少工委組織開展「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活動,師生一起來學習了解學習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發出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資源。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糧食、能源5大危機,這些危機的解決都與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有著密切關係。過去的物種滅絕大都是自然災害造成的,而當代則多是由人為破壞造成的。我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又是生物多樣性受到最嚴重威脅的國家之一。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需要你我從身邊做起!1.
  • 英國《自然》雜誌: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寶貴經驗值得世界聆聽
    英國《自然》雜誌: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寶貴經驗值得世界聆聽 2020年09月25日 21:56: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9月23日,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社論認為,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中國科學家有值得全世界傾聽的寶貴經驗。
  • 高中生物《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教師引導:還有哪些因素造成了生物多樣性銳減?(三)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教師: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呢?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頒布相關法律法規。教師提問我國有哪些自然保護區和遷地保護的實例。教師:保護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困難和日常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 湘西州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宣傳活動
    紅網時刻湘西5月25日訊(通訊員 陳蓉 王琛)2020年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7周年,也是我國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27周年,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答案在自然」。為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促進全社會關注並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5月21日,湘西州生態環境局到古丈縣通過走進校園、走進集市、走進農村的方式,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宣傳活動。走進校園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
  • 大自然保護協會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在廣州設立了第一個保護區,到現在已經有2600多個保護區,這2600多個保護區是做生物多樣性保護唯一有效的工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保護區就是為了所有的人把這些生物多樣性資源保留下來。2600多個保護區,已經劃定了中國最好的地方,和中國最好的資源。
  • 一圖看懂 | 文山州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
    一圖看懂 | 文山州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 2021-01-13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奧林匹克塔東方明珠塔昨晚熄燈,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
    奧林匹克塔東方明珠塔昨晚熄燈,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 實習生 孫聖起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9-03-31 14:24
  • 【聚焦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生物如此多嬌
    為迎接COP 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以積極行動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春城之約」,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於2020年11月30日—12月6日舉行,本報記者跟隨採訪團深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澄江化石地博物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探訪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原來,生物如此多嬌。
  • 綠會BASE秘書長薩拉·普拉圖應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國際會議...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12月27日,中國綠髮會生物與科學倫理工作委員會(BASE)秘書長薩拉·普拉託(Sara Platto)應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BCF)邀請,將發表約1小時的線上科學演講。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亦面臨生境退化、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遺傳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問題,這對國家生物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生物安全法的調整範圍中,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