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2月24日,河南省政府召開全省基礎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總結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新時代基礎教育重點任務和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基礎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是重大基礎工程和民生工程。省長尹弘在批示中指出,進入新時代,邁向新徵程,需進一步補齊發展短板、完善育人體系、提高育人質量、提升治理水平,紮實辦好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
尹弘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加快發展素質教育。要持續加大投入,優化布局結構,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多樣特色發展。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共享。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育評價體系,做好校園安全防範各項工作,營造教師舒心、家長放心的校園環境,讓孩子們健康成長。要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基礎教育,共同託起未來的希望。
近年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實現了較好較快發展,圓滿完成了收官交帳任務。「變革是深層次的、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許多做法是開創性的。」副省長霍金花在講話中指出,一是普及程度大幅提高,二是資源配置不斷優化,三是整體質量顯著提升,四是教育保障更加堅實,五是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霍金花表示,基礎教育的發展生態發生了深刻變化,地位作用更加凸顯,群眾需求更加迫切,發展目標更加明確。準確把握和科學踐行新時代基礎教育的形勢任務,要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六個統籌」:統籌好推進綜合改革和堅持辦學方向的關係,統籌好教育全面發展和基教優先發展的關係,統籌好強化素質教育和抓好考試升學的關係,統籌好促進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質量的關係,統籌好嚴格學校管理和激發辦學活力的關係,統籌好強化公辦教育和規範民辦教育的關係。
會議強調,今後一段時期,特別是「十四五」期間,全省基礎教育的一個總體方向是構建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體系,兩個重要著力點是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三個分類目標是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高中教育多樣特色,五個重點指標是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學前教育普惠率、義務教育鞏固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市、區)的比例和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都將有明確的量化要求。
為實現以上目標,下一步要做好四項重點任務:一是堅持「五育」並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一批「五育」並舉典型實驗區、實驗校,繼續實施中小學班主任素養提升工程、研學實踐教育「五個一」精品工程及系列德育活動,堅決防止學生學業負擔過重,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通過勞動培養自立意識、磨鍊堅強意志、鍛鍊執著精神。二是加快短板補齊,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一要解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不夠問題,提升學前教育治理水平;二要解決義務教育「鄉村弱」「城鎮擠」問題,推動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進程;三要解決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問題,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優質化發展;四要解決特殊教育辦學能力不足問題,推動特殊教育全納融合發展。三是強化隊伍建設,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根基。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解決好教師配備問題,解決好教師能力問題,解決好教師動力問題。四是深化綜合改革,破除阻礙發展的瓶頸障礙。要注重教育評價改革、課堂教學改革、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
就近期工作安排,會議強調高標準做好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問題整改工作,毫不鬆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及高度警惕特殊時期的校園安全工作。會上,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和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代表雙方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