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深化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

2020-12-17 騰訊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要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重大部署,系統謀劃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努力為建成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基礎、當好先導。

在領會五中全會重大意義上強化四個「深刻認識」。

一是深刻認識「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的結果,充分展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宏闊的戰略眼光、非凡的政治定力、強烈的歷史擔當、高超的領導藝術。這些重大成就進一步堅定了黨員幹部「四個自信」,強化了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

二是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階段性的新特徵新要求,面對發展環境的深刻複雜變化,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進一步把握基礎教育總體發展環境,開闊基礎教育工作視野,強化基礎教育使命擔當。

三是深刻認識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個堅持」重要原則、「十四五」和2035年兩個階段性目標的關係,全面分析準確理解新階段人民群眾對優質公平教育的新需求新期盼,增強黨員幹部辦好人民滿意基礎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民服務的強大精神動力。

四是深刻認識「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為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指明了方向,對基礎教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找準基礎教育發展目標任務,明確發展思路,進一步精準謀劃「十四五」和面向2035年基礎教育工作具體舉措。

在「十四五」基礎教育思路上把握三條基本要求。

一是立足新發展階段。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基礎教育實現全面普及,即將完成歷史性收官交帳任務。中央關於基礎教育的「三文一會」,已確立基礎教育的「四梁八柱」,基礎教育進入到更加注重內涵發展、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新階段。走過「十三五」,「有學上」問題基本解決,進入「十四五」,「上好學」需求日益強烈,推進高質量發展成為基礎教育最緊迫最核心的任務。

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以創新為動力,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推動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堅持協調發展,統籌城鄉和學段,補齊基礎教育發展短板,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堅持綠色發展,落實五育並舉、全面育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實現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堅持開放發展,強化實踐育人,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營造良好育人生態。堅持共享發展,牢牢把握基礎教育公益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政府保障,擴大優質資源,努力讓群眾共享公平而有質量的基礎教育。

三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強化部門聯動,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工作合力,為基礎教育創造有利條件。強化環節銜接,系統推進課程、教學、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改革,增強改革的銜接性系統性,整體提高育人質量。強化力量統籌,充分發揮校長、教師和教研隊伍在提高育人質量中的關鍵作用。

在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上推進五項重點任務。

一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的領導是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的根本保障。要推動完善中小學領導體制,進一步強化黨組織領導作用。完善德育工作體系,挖掘和發揮學科育人功能,確保中小學上好思政課、開展好德育活動。推動中小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四史」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

二是持續提高普及水平。普及水平是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的根本基礎。要在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兩端延伸。構建更為嚴密、精準的控輟保學制度,進一步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大力發展公辦園,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擴大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進一步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著力解決「縣中塌陷」問題。

三是統籌推進均衡發展。均衡發展是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的根本取向。要積極構建優質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健全服務項目,提高服務標準,完善政策保障,加快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制定並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標準、裝備配備標準,基本實現校際資源均衡配置。加快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穩步推進基礎教育班額標準化。

四是全面提升育人質量。育人質量是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的根本目標。要確保中小學開齊開足國家課程,豐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補齊勞動教育短板,提高課程實施質量。系統建設課程教學資源,豐富專題教育資源,統籌利用社會教育資源,促進教育資源有效整合。深化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推動線上線下教學有效融合,提供時時處處可在線學習的服務。強化作業管理,提高考試命題和作業設計質量。健全基礎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發揮診斷、改進、激勵等功能,引導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五是系統完善治理體系。治理體系是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的根本路徑。要強化省級統籌責任,加強地市協調責任,突出縣級主體責任,完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發揮集團化辦學制度優勢,完善公辦學校託管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制度。全面落實中小學辦學主體地位,保證教育教學自主權,擴大人事工作自主權,落實經費使用自主權,充分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外負擔和家庭教育支出負擔。

(作者系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相關焦點

  • 呂玉剛:深化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要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重大部署,系統謀劃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努力為建成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基礎、當好先導。在領會五中全會重大意義上強化四個「深刻認識」。
  •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督導調研濟南秋季開學情況
    9月1日上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督導調研濟南秋季開學情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楊峰陪同調研。在歷城二中,呂玉剛實地查看了學校科技館、聞韶藝術館、陶藝館、書吧、特色課程功能室等,了解了學校科技教育、藝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開展情況。在濟南市輔仁學校,他重點聽取了關於秋季開學準備、校園文化、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情況的匯報,實地查看了教師學術研究環境和學生特色社團、科技作品展示。
  •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破解普通高中「唯分數論」頑疾
    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國辦剛剛印發的《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了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長期以來普通高中存在唯分數、唯升學的現象,《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化育人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的改革,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解決普通高中階段教育中存在的這些頑疾。
  • 呂玉剛帶領教育部調研組來我市調研基礎教育工作
    9月16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帶領調研組一行在我市調研基礎教育工作,省教育廳廳長吳俊清、副廳長任月忠,副市長辛琰陪同。  調研中,呂玉剛一行分別到晉中市第一幼兒園、榆次九中、晉中市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榆社縣河峪中心校調研學前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情況、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情況、研學實踐的課程開發情況和農村寄宿制學校辦學情況。
  • 「五大任務」並舉 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教育部近日舉行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走過『十三五』,『有學上』問題基本解決,進入『十四五』,『上好學』需求日益強烈,推進高質量發展成為基礎教育最緊迫最核心的任務。」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基礎教育將發生哪些變化?什麼樣的學校才是「好學校」?「上好學」將有哪些新標準?
  • 時隔19年,省政府再次召開這場會議,事關基礎教育……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和我省關於基礎教育一系列重要文件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新時代基礎教育重點任務和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 第四場: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堅持以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崇高使命,以推進公平發展、質量提升為中心任務,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發展呈現格局性變化,整體水平邁入世界中上行列,人民群眾教育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教育部今天在北京舉辦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這樣總結道。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時間:2020年12月10日 10:00  地點: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  主持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  出席人員: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毛傑,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崔昌宏
  • 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教育部作出新部署
    10月22日,教育部在山西省長治市召開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工作會議,總結近年來各地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和教學工作經驗,分析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 時隔19年後,河南省政府又一次召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田明 文/圖12月24日,省政府召開全省基礎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和我省關於基礎教育一系列重要文件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新時代基礎教育重點任務和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 國家教育部調研組到沙縣調研基礎教育工作
    新聞導讀8月4日上午,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帶領調研組到沙縣調研基礎教育工作。市、縣領導張文珍、楊興忠、郭賢輝參加調研。、師資力量配備、特色課程開設等情況,並聽取了我縣基礎教育工作情況匯報。調研組要求:要堅持以提高質量為重點,持續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
  • 第四場: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圖文直播...
    2020-12-10 10:01:28續梅:  出席發布會的嘉賓有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呂玉剛司長,俞偉躍副司長,河南省教育廳毛傑副廳長,四川省教育廳崔昌宏副廳長,我們還特意請來了一位專家代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教授。  下面,首先請呂玉剛司長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總體情況。
  •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領導到巴溪灣小學調研
    8月3日下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一行到永安市巴溪灣小學調研基礎教育工作  呂玉剛一行實地察看了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聽取了「生命拔節教育」辦學理念的介紹,了解了學校圍繞「做『七者』好教師、育『七德』美少年」教育主線開展的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的做法和經驗,特別關注了學校關於STEM+、安全教育、課堂教學改革、書香校園建設、體藝、勞動教育、家校協同、輻射引領等方面工作實施情況。呂玉剛還詢問了學校的生源結構及師資配備、教師待遇等相關情況。
  • 我國基礎教育水平邁入世界中上行列
    教育部今天在北京舉辦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這樣總結道。歷史性解決了「有學上」問題,向「上好學」邁進「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達到了新高度。」
  • 基礎教育進入內涵發展新階段
    本報訊(記者 康麗) 「『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歷史性解決了『有學上』問題,全面提質進入新階段,綜合改革邁出新步伐,熱點難點實現新突破,整體水平邁入世界中上行列,人民群眾教育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 我國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有學上」問題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第四次「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  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以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學校為重點,大力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快縮小了城鄉、區域教育差距。
  • 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在南京召開
    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表示,基礎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基礎教育要緊緊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這一目標,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新理念,構建新格局,創設新模式,為建設教育強國奠基固本,著力在「強化」上下功夫。一是有教無類強化公平。要特別關注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特別關注殘疾兒童、留守兒童,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將全納教育的理念落到實處。二是堅持標準強化基礎。
  • 河南省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召開 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2月24日,河南省政府召開全省基礎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總結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新時代基礎教育重點任務和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 我國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有學上」問題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第四次「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以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學校為重點,大力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快縮小了城鄉、區域教育差距。
  • 「強師在線」高師基礎教育支持鄉村振興公益平臺啟動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田福元,珠海市政府副市長李翀,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珠海校區管委會主任王守軍分别致辭。田福元在致辭中指出,高等師範院校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基礎教育的公益屬性,堅持科學發展理念,不斷優化學科專業體系,在對標中央決策部署、促進教育公平、科學謀篇布局、深化改革創新、理論研究與理念引領五個方面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