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首超IBM成最大IT公司

2020-12-22 搜狐網

  惠普首超IBM成最大IT公司

  本報記者 饒宇鋒

  北京時間11月17日,惠普公司(HP)公布了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的第四財季的財務報告。其淨收入達到24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或6%。

而2006財年收入則創紀錄的達到了917億美元。首次超越IBM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IT公司

  2005年,當馬克·赫德走進位於加州的辦公室時,面臨的也許是惠普前所未有的艱難局面:惠普的股價在一路下滑,從1999年7月到2005年2月,惠普的股價縮水了63%;華爾街建議出售PC業務、分離印表機業務的聲音不斷,仿佛偌大的惠普集團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而僅僅一年半以後,外界對惠普的態度便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

  北京時間11月17日,惠普公司(HP)公布了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的第四財季的財務報告。其淨收入達到24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或6%。而2006財年收入則創紀錄的達到了917億美元。首次超越IBM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IT公司。

  「我們以強勁的收入增長、主要業務利潤的全面提升和運營中穩定的現金流為2006年財年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惠普(HP)董事會主席、執行長兼總裁馬克·赫德興奮地表示。

  美國當地媒體普遍認為,因為收購康柏長期陷入文化和業務整合雙重泥潭的惠普終於走回了正軌。

  重回正軌

  「好的公司要麼善於增長,要麼精於效率,要麼取勝於資本市場。而偉大的公司則在於這三者都成功。」惠普公司總裁兼CEO馬克·赫德(Mark Hurd)認為。

  2002年,惠普花費240億美元巨資收購康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收購併沒有帶來質的飛躍,相反,公司業績卻一直表現不佳。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其明星總裁卡莉的黯然離去。

  不難想像,2005年3月29日空降惠普的赫德來到的是怎樣一家15萬人的公司。「我們都覺得公司可以做得更好,但沒有人知道怎麼做。」一位在惠普中、美兩地工作近10年的員工回顧稱。

  甫一上任,赫德就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直奔主題,不管是什麼人、部門和背景,一切以數字說話。

  控制成本理所當然地成為重中之重。而精簡人員無疑是最有效的手段。

  從去年7月至今,惠普全球已經裁減了1.5萬名「非銷售人員」。節約下來的接近10億美元的成本將有一半用於強化業務運營的再投入,其餘則將計算為惠普的運營利潤。

  而在赫德看來,這還是不夠的,赫德希望從2007財年開始,惠普每年能節約19億美元的成本,其中包括16億美元的人力成本和3億美元的福利金。

  赫德希望,惠普需要將成本控制在與主要對手更為接近的水平。

  與精兵相伴的是對內部業務的大規模整合。

  繼將原來跨業務部門銷售平臺的一萬多名銷售人員直接併入到TSG(企業計算及專業服務集團)、IPG和PSG三個獨立的業務集團之後,今年6月,惠普再次宣布把全球運營部門所承擔的工作,也分別融入IPG、PSG、TSG之中,由三大集團分別承擔供應鏈管理、採購、後勤、物流、訂單管理以及包括客戶關係管理在內的相關市場職責。

  「更加扁平化的組織架構讓惠普和客戶之間的聯繫更緊密,內部管理架構也更精練,這可以讓銷售人員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客戶服務方面。」一位惠普員工如此評價這次調整。

  惠普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孫振耀(孫振耀新聞,孫振耀說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前惠普的做法是銷售大集中,把簡單留給客戶,把複雜留給自己。赫德來了後發現,把複雜留給自己後成本是很難負擔的,必須在組織結構上取得平衡。因此,惠普把公司全球運營分解到三大業務集團,同時賦予他們60%的獨立決策權,從而使得惠普這樣的大公司會跟小公司一樣靈活。

  「赫德的管理理念很簡單。正是因為簡單,才可能執行,最終才會有效。」孫振耀認為。

  企業戰略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會在財務報告中反映出來。2006財年全年,惠普(HP)淨收入為917億美元,同年比增長6%或7%(考慮匯率變化後)。按照公認會計準則(GAAP),利潤為66億美元,每股收益為2.18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2美分相比有大幅增長。

  按照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運營利潤為74億美元,每股收益為2.38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2美元相比漲幅顯著。

  「惠普不再是那個身體虛弱的巨人,它的穩健正在變得強壯而可怕。」一位競爭對手如此評價現在的惠普公司。

  整合的力量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IT公司之一,惠普在列印及成像領域和IT服務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

  但龐大的產品線也同樣造成了惠普公司競爭對手太多,譬如在大企業用戶市場上面對IBM、消費市場上遭遇聯想、戴爾等對手的多線競爭。

  「如果惠普堅持走大客戶路線的話,賣掉PC,走IBM的老路會是一個穩妥的選擇,但此前過分依賴列印業務已經把惠普拖離了這個軌道。」資深分析師程宏認為。

  當年卡莉之所以成立CSG,就是因為有像福特和波音這樣一些大客戶抱怨需要與惠普幾十個獨立的銷售小組分頭聯繫,卻忽略它們對統一系統的需要,因此卡莉才決定將銷售部門獨立出來,希望能夠加強針對大客戶的服務。

  赫德顯然不希望惠普各個部門陷入各自為戰的尷尬境地。

  上任不久,赫德就將CSG打散回各集團內部,「以一個形象面向用戶進行服務的服務型架構」在惠普內部已經形成共識。

  11月14日,惠普更在國內首次提出了「平衡部署,全面管理」戰略,將惠普的整合優勢營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過我們在IT領域的優勢以及在成像和列印領域的專業知識,惠普有能力獲得、管理並提供企業客戶所需的能力,以改善客戶的業務流程。」中國惠普有限公司列印成像及消費市場集團副總裁、商用產品銷售總經理錢越說。

  今年8月,由TSG集團推動,並在中國惠普2006服務論壇上提出的「適應性運維」策略、花35億美元巨資買下軟體公司美科利等一系列舉動都在表明惠普正在試圖通過IT服務打造公司的新方向。

  「在強大的整體面對,單個的個體優勢將不堪一擊。」賽迪顧問分析師文芳認為。以目前的形式來看,惠普正在將適應性IT基礎設施、適應性運維服務、信息安全、IT服務管理等打造成為其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我們正在卓有成效地將惠普打造成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公司,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赫德表示,2007年惠普全年的收入將達到970億美元。

(責任編輯:蘇昌茂)

相關焦點

  • 惠普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莊正松:重慶已成惠普全球最大筆電基地
    原標題:智匯八方|惠普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莊正松:重慶已成惠普全球最大筆電基地   今(15)日,在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
  • IDC:戴爾取代惠普成為全球最大個人電腦製造商
    紐約當地時間4月17日(北京時間4月18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由於假日期間季節性的需求使其獲得了更多大型企業消費者的青睞,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裡,戴爾電腦公司一舉取代惠普公司,重新奪得全球最大個人電腦製造商這一稱號。
  • 華為不改革就會成為惠普?惠普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任正非在會議過程中表示「對於研發基層管理者管理能力退化,如果不能改革,我們就是下一個惠普。」那麼「惠普」是怎樣的一家公司呢?戴維·帕卡德(David Packard,1912年-1996年)和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暱稱Bill,1913年-2001年)兩人於1939年在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縣帕洛阿爾託市(Palo Alto,位於如今的「矽谷」)的一間車庫中創辦了惠普(HP)公司。公司名「HP」來源於兩人名字的首字母縮寫,據說是用扔硬幣的方式來決定誰的名字放在前面。
  • IBM收購普華永道諮詢公司: 便宜在哪裡?
    IBM收購普華永道諮詢公司是近年來諮詢業界最大的一筆併購。但實際上在此之前,IBM就已經成了諮詢業的領軍人物。在去年美國《諮詢新聞》的年度排行榜上,IBM以108億美元的諮詢收入名列第一。而長期以來作為業界領導者的安森哲(Accenture)以95億美元排名第二,安永(Ernst & Young)以59億美元排名第三。
  • 惠普:失去的 20 年
    3、中年蹉跎為哪般惠普無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科技公司之一,有數據統計,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惠普的產品。但就是這麼強大的企業,自 2012 年以來已經連續幾年大規模裁員,這標誌著惠普的管理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危機。
  • IBM 上海 Intern 職位來襲~
    ~~~~~~~~~~~~~~~~~~~~~~~薪酬數據分析錄入員【投遞郵箱】jiaydai@cn.ibm.com【實習具體時間】2015年1月到7月【實習期長度】3-6個月【每周實習時間】至少三天【實習地點】上海張江【招聘人數】
  • 惠普涉嫌強賣電腦配件 只換不修是公司強行規定
    惠普筆記本電腦用了不到兩年,屏幕突然成了「陰陽臉」。對於花屏問題,惠普金牌服務點給消費者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只能連同屏幕上面的蓋子一起換掉,別無他途,而這樣的花費大約需要4000元左右。
  • 杭州東站成全國瞬時客流量最大車站
    杭州東站成全國瞬時客流量最大車站今年5月1日,杭州東站到發客流40萬人次,首超上海虹橋站,成全國瞬時客流量最大車站。其中,70%以上的旅客是中青年,學歷高、消費能力強,是旅遊消費的優質目標人群。巨大的客流就是巨大的商機,豐厚的旅遊市場資源有待全面挖掘。
  • IDC評論:聯想收購IBM為戴爾和惠普提供良機
    IT及電信行業市場諮詢和顧問機構IDC,9日就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發表最新評論認為,儘管IBM的企業客戶的忠誠度很高,他們也可能藉此機會重新評估PC供應商,從而為其它PC廠商,特別是戴爾和惠普提供了良機。  IDC認為,位居前列的兩大PC廠商――戴爾和惠普將會積極尋找因客戶對新聯想的競爭能力心存疑慮而產生的任何機會並加以利用。
  • 惠普擬推出醫用虛擬實境顯示器
    原先的惠普(Hewlett Packard)於近期一分為二,其中一家便是惠普公司(HP Inc.),負責經營分家前的印表機和個人電腦業務。現在,惠普公司想要將它的虛擬實境技術帶給醫生,幫助他們完善診斷流程和規劃手術。
  • 全國上半年大宗交易成交884億 北京首超上海獲外資青睞
    全國上半年大宗交易成交884億 北京首超上海獲外資青睞 發布時間:2020-07-31 11:00:31      來源:觀點地產網   7月
  • 讀做IBM寫做傳奇 紀念IBM公司成立100周年
    全稱是「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的IBM公司於1911年創立於美國,總部在紐約州的阿蒙克市。IBM由三個技術互不搭界的獨立公司合併而成。由於業務的差異,其業務和經營方針從初始階段就具有良好的靈活性,這使其能夠在歷史的每個關鍵時刻都能緊跟時代步伐。
  • 輕薄全能 惠普Pavilion m4筆記本上市(全文)_惠普 Pavilion M4...
    延伸閱讀:Leap Motion:攜手惠普有多種合作方式     據業內人士爆料,惠普公司與體感控制器製造商Leap Motion達成協議,在今年夏季展開合作,為惠普的產品植入3D運動控制技術。具體引入至何種機型,暫無明確消息披露。
  • 華為首超蘋果 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品牌
    原標題:華為首超蘋果 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品牌   據美國媒體9月7日報導,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領先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華為的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在6月和7月首次超過了蘋果。
  • 惠普演示不進則退 部門重整能否獲得新生
    回顧1970 年代,是Kodak 最風光、美好時代,它掌握了美國9 成的軟片市場。Kodak 的工程師 Steven Sasson 在 1975 年創造了第一臺數位相機,隨後多家公司也投入數位相機研發銷售的腳步,在激烈市場競爭下,失去創新活力的老店敗陣下來。 相似的故事出現在印表機產業。
  • 商務周刊封面文章:惠普的劇本
    在這次強氣流中,有的百年飛行器已經墜落,有的搖搖欲墜,有的劇烈顛簸,只有少數得以保持穩健的飛行姿態,繼續爬升,惠普公司便是其中之一。4年時間,一位埋頭幹活的「打工仔」把一家左搖右晃的公司重塑為收入穩定的、抗風險能力超強的全球最大信息技術供應商。這家企業是如何圍繞「成本」進行自我改造,以及通過輸出「成本之道」探索新的生意模式,使自己成為這場經濟危機的獲益者?
  • Digimarc攜手惠普公司開發序列包裝印刷
    Digimarc公司推出了一種結合Digimarc條形碼和HP Link的新系列包裝,它可以為每個列印的產品提供一個獨特的標識,並為跟蹤供應鏈問題提供性價比很高的選項。惠普和Digimarc為消費品品牌和他們的數字印刷供應商,提供了在包裝上採用序列化全球貿易項目編號(serialized global trade item number,英文縮寫SGTN)的能力,可以在整個供應鏈中和在銷售網點(point-of-sale,英文縮寫POS)的零售環境中,保護產品的包裝。
  • 惠普併購康柏計劃遭受沉重一擊
    ,惠普公司最大的股東--帕卡德基金會宣布將投票反對這項廣受美國產業界關注的併購計劃,認為這樣符合基金會的最大利益。    帕卡德基金會擁有10.4%的惠普股份,是由惠普創始人之一的帕卡德和其夫人生前設立的,現在的基金會董事會主席由帕卡德的長女擔任。    在此之前,惠普的另一位創始人休利特的後人已宣布反對這一併購計劃。休利特基金會擁有7%左右的惠普股份。這樣,兩大家族的股份合在一起,已佔惠普股份的17%,在股東投票時佔有相當大的分量。
  • 惠普筆記本報價大全介紹
    導語:在筆記本的行業中,惠普憑藉著良好的口碑和優質的服務打動了消費者,在電子產品行業中嶄露頭角,現在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惠普是一家全球性的資訊科技公司,現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技術公司。相信也有不少的用戶使用過惠普的 筆記本電腦 吧?惠普作為一個國際品牌,它旗下的筆記本電腦價格方便是不是就比較昂貴 ?在 性價比上,惠普的筆記本又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