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人也會用詠春?這個國人畫師太牛,在日漫裡用中國功夫

2020-12-17 騰訊網

  為大家帶來最接地氣的二次元資訊和動漫賞析,遊戲日報鄰沸向讀者老爺們問好。

  《博人傳:火影新世代》到目前為止已經更新了97集,然而由於劇情本身的缺陷,人物塑造的失敗等多方面的原因,網絡上的評論一直對博人傳不怎麼友好,許多火影的粉絲紛紛表示「我們的青春已經結束,無法再追博人傳」,「博人傳根本不能稱為火影續作!」類似這樣的負面評論絡繹不絕。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評論不怎麼樣的博人傳,卻有一些火影的粉絲專門為了其中的一集跑過去圍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啊,很多人通過各種資訊渠道了解到博人傳中有一集打鬥相當精彩,堪稱動漫中的戰鬥場景典範,而負責這一集的分鏡導演竟然是一個國人畫師,他的名字叫做黃成希。

  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後,黃成希為了追夢去到了日本,在日本經歷一段艱難的時光後,黃成希憑著自己的努力進入火影忍者的動畫製作組,並最後得到了在博人傳中成為單集導演的機會,而黃成希把握住了這次機會,一鳴驚人,為日本、中國乃至世界的觀眾都奉上了一場視覺盛宴,當時的一些日本漫迷甚至將其評論為火影史上最優戰鬥作畫。

  而黃成希負責的這一集就是博人傳第65話:父與子,這一集中鳴人和佐助聯手登場,面對強大的敵人桃氏展開了戰鬥,在這一集中細心的觀眾很快就發現,鳴人使用的一些打鬥動作跟「詠春」很像,比如下圖中鳴人使用的「正踹」,就是詠春中經常使用的招數。

  如此細膩的動作展示在以前的火影當中都極難見到,因為這不是日本動漫習慣使用的戰鬥表現手法,日漫中打鬥大都喜歡表現誇張的視覺衝擊和破壞效果,比如經典的鳴人對陣佩恩,以地形破壞和稀奇古怪的異能力來打造戰鬥張力。

  當然這也不是說日漫打鬥中不會製造細節,岸本老師就經常在動作設計中加入中國元素,比如小李的醉拳,小李對陣君麻呂的一戰當中動作設計也很精妙,但是岸本老師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始終是有局限的,所以才會選擇「醉拳」這種動作辨識度比較高的功夫。

  而黃成希想到的卻是在外國人中關注度較低的詠春,把詠春精妙地融入動漫打鬥當中,這也需要對詠春的動作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和考究,黃成希能夠辦到這一點,跟他自己的努力和對動畫製作的獨特理解是分不開的。

  據說博人傳第65集的鏡頭達到了18000個,分鏡圖500張,而業內常規的水準是8000個鏡頭,300張分鏡圖,這些都是黃成希用跟鳴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和努力拼出來的,對於這樣的國人來說只有兩個字——驕傲!

  好了,關於黃成希與博人傳的話題今天就暫時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大家積極討論。

相關焦點

  • 【我愛你中國】義大利人白麒柏:愛中國功夫 做詠春傳人
    當時年僅28歲的白麒柏難以理解,為何年近70歲的溫鑑良能有如此驚人的力量,於是,為了探索這個奧秘,他放棄了心理諮詢師的全職工作,瞞著家人飛到香港,拜師學藝。詠春傳人 白麒柏:師傅見到我之後,聽說我要學拳,就讓我扎著馬步、衝拳,做了5個小時,我幾乎天天去拳館,6個月之後,他才相信我會學下去。身處異國,意味著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 中國原畫師第一人!曾以一己之力拯救博人傳,真正的國漫之光!
    比如我曾經講過的國內第一個登上《周刊少年JUMP》本刊的漫畫家——第年秒,比如我今天要講的中國原畫師第一人——黃成希!1999年,漫畫家岸本齊史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新作,他從日本忍者中得到靈感,畫出了一部圍繞夢想、友情、成長、熱血的少年漫畫。漫畫一經刊登就引爆了日本,動畫化後更是一播就播了16年,在全世界都擁有極高的人氣。
  • 霍華德北京探館尋拳 挑戰功夫詠春
    霍華德在《武林風》總冠軍王洪祥的帶領下,探訪了北京詠春拳學會館,並在其中的直播環節與中國廣大的功夫迷與自己的粉絲展開互動,一代NBA魔獸再一次展示出他對中國功夫的痴迷。「功夫大師」在王洪祥的引領下循聲走進練功房,見到了正在擊打木人樁的詠春師傅王志鵬,看著王師傅剛猛的拳法,霍華德一下子激動的喊了起來:Wing Chun!大家都知道魔獸的偶像是詠春弟子李小龍,因此才會對功夫詠春情有獨鍾。
  • 說一說火影從中國學走的功夫,鳴人打詠春拳,博人傳裡出現獅吼功
    其實到了博人傳我們更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功夫的影子,比如鳴人打詠春拳,還有雀乃淚的獅吼功等,且聽喵喵細細道來!火影裡寧次用點穴可以封堵敵人的經脈運行,博人傳裡的大筒木桃式也可以作用點穴,很明顯這連環掌和點穴的能力是從中國學走的……八門遁甲加醉拳說實話當年看到小李用出醉拳的時候,喵喵心裡是拒絕的,因為這醉拳可是人家成龍大哥的能力啊!這小李怎麼可能天生就會呢?
  • 這個義大利人努力30年,已成為詠春傳人
    詠春傳人 白麒柏:李小龍的功夫太酷了,我真的很想學。因為他,我和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都愛上了功夫。李小龍是個哲學家,他把哲學和武術精神帶到了世界上。當時年僅9歲的白麒柏從此迷上了中國功夫,但當時義大利沒有人教授詠春拳,白麒柏只好先學習日本傳統武術。
  • 《功夫詠春》詠春拳創始人打服老公(組圖)
    看點一  詠春是個「施暴狂」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電影《功夫詠春》中,葉問祖師嚴詠春是個瘋瘋癲癲、舞刀弄棒的「假小子」,直到遇到早有媒妁之言的未婚夫梁博儔,她才逐漸回到了女性的軌道上來。平日裡,她跟男孩子們打作一團,影片剛開始,她便嚇走了上門提親的夫婿梁博儔,兩人自此便「結下了梁子」,成了一對見面就要打的冤家。
  • 《功夫詠春》聚焦創始人 惠英紅50歲重做打女
    惠英紅拒用替身上場  《功夫詠春》的演員陣容是金牌配角加新人,這部陣容強大的浪漫功夫影片,被譽為是自《葉問》以來「詠春」系列電影中「最原味、最過癮又最具戲劇性」的一部。  除了白靜和餘少群這兩位是第一次參演功夫片,片中飾演配角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老戲骨。
  • 為什麼39年前的《敗家仔》,是最好的詠春功夫電影?
    這時的梁贊學全了詠春的長短二橋,加上為師報仇的悲憤,出手又狠又重,同時還能保持基本功法和步法不亂。在交手過程中,梁贊也完整的把梁二娣和黃華寶,兩位師父的絕招應用於身,完成了詠春的傳承。除了一部功夫電影必備的經典武打戲,《敗家仔》在劇情設計上,也充滿內涵深意。40年後來看這部老電影,其現實意義仍不過時。
  • 中國武術是花架子?葉問與張天志不服,詠春分分鐘打趴西洋拳
    對此,河南大學武術文化研究所所長喬鳳傑教授表示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且種類健全,國際上很多拳術流派都來源於中國武術單項功夫的提煉,而且真正身負中國功夫絕技的高手們,是不會出來比賽的,所以因為一場比武的勝負來質疑中國武術
  • 會詠春的不僅僅是葉問,張晉與甄子丹的詠春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傳說在歪果仁的眼中,咱們中國人都是會功夫滴,就連廣場老大爺耍個太極也能把他們唬得一愣一愣的。這可就得歸功於功夫片在國際帶來的影響力了。本逗今天要講的就是一部功夫片《葉問外傳:張天志》,趕緊關注本逗,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詠春警告!
  • 《葉問外傳:張天志》:張晉的詠春功夫也甚是了得
    該片講述了詠春傳人張天志在惜敗葉問後,如何走出內心陰霾,用傳統功夫抗擊外商毒販,重喚詠春精神的傳奇故事。電影之前在釜山電影節展映,被贊「武打戲編排有心、設計豐富、每一場都各具看點,整場看下來酣暢淋漓、非常過癮」。
  • 看日漫能學會「日語」嗎?別鬧了,看日漫聽日語只是為了一種感覺
    不少二次元愛好者表示,通過大量接觸日漫,是不是意味著可以學會「日語」。別鬧了,看日漫聽日語只是為了一種感覺。 文/小鳴人 在二次元愛好者中,自然存在一些日語基礎較好的小夥伴,他們通過日漫學習日語,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 功夫電影帶動詠春學習熱 佛山3年增長70多家詠春拳館
    原標題:功夫電影帶動詠春學習熱佛山3年增長70多家詠春拳館,詠春傳人推行現代化教學管理「佛山作為功夫之鄉、武術之城,有著深厚的武術文化底蘊。把我們豐富的武術歷史和人物故事挖掘出來,通過功夫電影周帶出去,將會是佛山武術的重要發展契機。」
  • 《葉問4》中國功夫到底能不能打,甄子丹打敗對手細節給出了答案
    《葉問》系列經過11年的時間終於都迎來了自己的終章《葉問4》,跟前三部不太一樣,這一部的葉問有點戳人淚點,11年累積的情懷,在最後一部終於決堤爆發。不知不覺,葉問這個人物通過電影走進了觀眾的心裡,一個有點古板但是永遠站在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面前的男人。在《葉問4》裡,葉問提到了自己的學武宗旨,看見不公之事必須站出來,那就是他的學武初心。
  • 牛年就要「牛」!「我太牛了」用英語怎麼說?
    國人都喜歡「牛」,詞語「牛氣沖天」形容事業蒸蒸日上,「牛角掛書」比喻讀書勤奮,一個「牛」字,不僅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一種激勵,一種期待,一種憧憬。今天的《我太……》系列緊跟時事,來教教大家「我太牛了!」應該如何地道表達!說I'm good或許已經太稀鬆平常了,但是形容詞裡還有一些冷門詞可以用。
  • 在英文裡看中國功夫
    從此中國功夫揚名於世,許多洋人甚至特地來華,不遠萬裡拜師學藝。李小龍的功夫根植於詠春拳(WingChun),他在1967年11月接受美國的武術與搏擊雜誌《黑帶》(BlackBelt)採訪時說,「我的成就歸功於之前詠春拳的訓練」(IowemyachievementtomyprevioustrainingintheWingChunstyle.)
  • 最牛插畫師加盟 《笑傲江湖》御用畫師曝光
    這些作品跳出了以往武俠的固有畫風,用截然不同的感覺來繪製江湖。那麼這些畫作到底出自誰手呢,他們還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來認識一下其中的三位御用畫師,同時也期待他們能給遊戲以及玩家帶來更多精彩的作品。 小說插畫師:獅子 最擅長熱血武俠 獅子,是一個專業小說插畫師,給很多武俠小說和懸疑小說設計封面以及插畫。
  • 不是甄子丹,他是被忽略的詠春大師,有多少人知道
    《敗家仔》林正英也演過一部著名的詠春電影《敗家仔》,只是因為林正英的殭屍道長形象太過深入人心,以致於很多觀眾忽略掉林正英這部詠春電影《敗家仔》。但並非如字面所說那麼簡單,林正英為了演好殭屍道長會去學茅山術,為了設計好電影裡的詠春動作,也會去學詠春,《敗家仔》的電影籌備就用了一年多。影片裡的長短橋、攤手、木人樁這些詠春動作的節奏章法,一拳一腳,有板有眼,帶有很強的觀賞性。
  • 日漫主角所代表的含義,士道代表博愛,路飛是自由,鳴人卻是這個
    日漫主角所代表的含義,士道代表博愛,路飛是自由,鳴人卻是這個。日漫如今是青少年娛樂的方式之一,究其原因是國漫的不給力和日漫的過於經典。在日漫中有著許許多多的經典作品,每一部作品中自然都會有主角的誕生,那麼這些主角分別代表什麼,各位漫迷是否知曉了?
  • 看了《葉問4》,不是只有我想立即打套「詠春」吧?
    10年一「葉問」葉問1,豆瓣評分1930年代,中國武術之都佛山。北方武師金山找(樊少皇 飾)率眾來佛山踢館,各大武館館主皆成手下敗將,葉問(甄子丹 飾)。葉問用詠春拳以柔克剛將金山找制服。葉問4豆瓣暫時評分來到美國唐人街的葉問,與美國海軍陸戰隊軍營拼死一戰,以正宗詠春,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