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帶來最接地氣的二次元資訊和動漫賞析,遊戲日報鄰沸向讀者老爺們問好。
《博人傳:火影新世代》到目前為止已經更新了97集,然而由於劇情本身的缺陷,人物塑造的失敗等多方面的原因,網絡上的評論一直對博人傳不怎麼友好,許多火影的粉絲紛紛表示「我們的青春已經結束,無法再追博人傳」,「博人傳根本不能稱為火影續作!」類似這樣的負面評論絡繹不絕。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評論不怎麼樣的博人傳,卻有一些火影的粉絲專門為了其中的一集跑過去圍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啊,很多人通過各種資訊渠道了解到博人傳中有一集打鬥相當精彩,堪稱動漫中的戰鬥場景典範,而負責這一集的分鏡導演竟然是一個國人畫師,他的名字叫做黃成希。
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後,黃成希為了追夢去到了日本,在日本經歷一段艱難的時光後,黃成希憑著自己的努力進入火影忍者的動畫製作組,並最後得到了在博人傳中成為單集導演的機會,而黃成希把握住了這次機會,一鳴驚人,為日本、中國乃至世界的觀眾都奉上了一場視覺盛宴,當時的一些日本漫迷甚至將其評論為火影史上最優戰鬥作畫。
而黃成希負責的這一集就是博人傳第65話:父與子,這一集中鳴人和佐助聯手登場,面對強大的敵人桃氏展開了戰鬥,在這一集中細心的觀眾很快就發現,鳴人使用的一些打鬥動作跟「詠春」很像,比如下圖中鳴人使用的「正踹」,就是詠春中經常使用的招數。
如此細膩的動作展示在以前的火影當中都極難見到,因為這不是日本動漫習慣使用的戰鬥表現手法,日漫中打鬥大都喜歡表現誇張的視覺衝擊和破壞效果,比如經典的鳴人對陣佩恩,以地形破壞和稀奇古怪的異能力來打造戰鬥張力。
當然這也不是說日漫打鬥中不會製造細節,岸本老師就經常在動作設計中加入中國元素,比如小李的醉拳,小李對陣君麻呂的一戰當中動作設計也很精妙,但是岸本老師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始終是有局限的,所以才會選擇「醉拳」這種動作辨識度比較高的功夫。
而黃成希想到的卻是在外國人中關注度較低的詠春,把詠春精妙地融入動漫打鬥當中,這也需要對詠春的動作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和考究,黃成希能夠辦到這一點,跟他自己的努力和對動畫製作的獨特理解是分不開的。
據說博人傳第65集的鏡頭達到了18000個,分鏡圖500張,而業內常規的水準是8000個鏡頭,300張分鏡圖,這些都是黃成希用跟鳴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和努力拼出來的,對於這樣的國人來說只有兩個字——驕傲!
好了,關於黃成希與博人傳的話題今天就暫時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大家積極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