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綠色覆蓋的雲南高原氣候涼爽,爽到極處還會感覺到一絲寒意。晝夜無常的陣雨連日襲擾著昆明市區,但沒有影響到由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在這裡舉辦的創新創造教育「燎原計劃」品牌活動之一:青少年學科創造(新)教育創新思維與技能展示研學活動的如期舉行。200多名來自四川、山東、深圳等地的青少年小朋友們在這裡開展了四天緊張有序、輕鬆活潑的研學活動,點燃了一顆顆「創造型人才」的火種。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也在此點燃了意欲引爆全國的學科創造教育燎原之火。
8月2日上午8點剛過,同學們早已躍躍欲試地一對一端坐在課桌上的六角形數字棋盤前,只等裁判員一聲令下後大顯身手。該項活動是本屆活動的數學學科創造教育研學活動內容,旨在使同學們通過創造性地應用小學數學知識進行競技實踐,以來檢驗同學們的數學計算和創新思維能力,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其應用數學知識進行創造性實踐的良好習慣。
數學學科——國際數棋個人活動
8點30分,活動正式開始了。只見同學們你來我往地將自己一方的數字棋子快速地「跳」向對方「陣營」,時而一次跳過同一條直線上的幾枚棋子,時而又一次連續跳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幾段棋子,他們每走一步棋都要進行計算,你堵擊,我設防,看得人目不暇給,總覺一頭霧水。小同學們也不知從哪裡來的靈感,一枚枚棋子不知不覺就快速佔領了對方十個編有數字的「陣營」空位,首先搶佔對方「陣營」的一方就會舉手「叫停」,「叫停」後開始計算得分,得分高者為勝。後來了解到,這個數字棋叫做「國際數棋」,共有20枚棋子,對弈雙方各持有十枚,棋子上分別編寫有0至9的數字,六角形棋盤的兩個正對角內也各有十個空位,空位上同樣編寫有0至9十個編碼,行棋之前需要將十枚棋子對號入座地放入「陣營」內。國際數棋對弈中,棋手往往需要完成大量「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的數學題型,以此來鞏固所學數學知識,並同步訓練「發散」、「聚合」、「想像」等創新性思維。
數學學科——國際數棋個人活動開始
第二天上午是國際數棋團體技能展示研學活動,這將是一場集體智慧的大碰撞、大比拼。
8月3日上午8點30分,20個學校代表隊的主力隊員們在十副大棋盤上擺開了戰場,只見每個棋盤足有十幾平方米,棋子個頭也不小,棋子上面的數字耀眼奪目。他們每兩個隊佔據一幅棋盤,每個隊有五名隊員,包括三名「智囊團」成員、一名「行令員」和一名「行棋手」。「智囊團」專門決策行棋方案,包括所行棋子的路線、算式等,「行令員」要認真領會「智囊團」所決策的行棋意圖,然後用一連串的「棋語」向「行棋手」進行授意表述,「行棋手」必須一邊全神貫注地聽取「行令員」的「棋語」,一邊還要認真觀察盤面態勢並理會「行令員」所表述的內容,最後按「命令」實施行棋。從裁判桌上的計數器可以了解到,每方用時限定為20分鐘。可以想見,這是一場關於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推理力和判斷力的智力綜合要素大對決,同時也是團隊協作能力的大練兵、大考驗。
數學學科——國際數棋 團體行棋禮
數學學科——國際數棋 智囊團決策
好戲往往在後頭,後續將是圍繞語文學科開展的創意實踐研學活動內容。語文學科與創意實踐能有什麼關聯呢?帶著這個懸念我們觀摩了下午的活動。
午3時正,活動禮堂裡靜悄悄的,只見每個小朋友們手裡都把玩著一個魔方塊,轉來轉去的,他們的目光緊緊關注著塊面上的一個個漢字,個個屏氣凝神,嘴裡還念念有詞,好像想急切的讀出什麼。當小朋友們如獲至寶地發現了什麼時,便會匆忙地拿起筆在「試卷」上又寫又畫起來。後來我們了解到,這個魔方叫做「創客魔方」,是一種叫做「概念創新法」的應用工具,它可以幫助小朋友們快速地「發散」出大量可供選擇的似乎是創意就在其中的想像命題。現場我們看到的命題有「發光鞋」、「回字形杯」、「照明傘」、「海水淨化船」等等,不一而足。45分鐘的一場活動下來,輔導員老師們會收集起近200份彩色的創意作品。通過這樣的的創意創作活動,孩子們除掌握了創新方法,訓練了創新思維,還切身體驗了字、詞、句等語文知識應用在創意創作中的樂趣。
語文學科——「創客魔方」 創意大比拼
當我們還沉浸在這種創新方法和創新工具的神奇所帶來的無限遐思之中時,孩子們又開始了新的挑戰。這次活動組織方推出的活動項目叫做「創客撲克」創意創作活動,雖然又是應用「概念創新法」進行創意創作,但創意「工具」特別有趣,是對傳統撲克經過漢字化改造而成,因而絲毫沒有影響孩子們探究的興致。如出一轍地,孩子們又一次很快完成了一幅幅精彩紛呈的創意作品。
語文學科——"創客撲克" 創意大比拼
一連串的驚喜,不禁激起我們對「概念創新法」的極大興趣,急想一探究竟。通過與活動組織人員交流,我們對「概念創新法」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概念創新法」是指通過將一定屬性的精選詞語(ABC三類)按照規定語法結構進行組句,形成新產品概念或創意命題的發明創造方法或創新思維訓練方法。她充分利用了「組合」這一發明創造的本質特點,克服了傳統發明創造「以需求激勵產生創新概念」這一客觀過程對青少年實施創新教育的制約瓶頸,而是用詞語按語法原理進行組合,快速形成「創新概念」,再在「創新概念」的啟發下進行猜想、探究進而發現或創造最終的「需求」,是對傳統創新過程的顛覆與革命。其主要的實用價值在於可以有效地幫助發明人產生「創造性想像」。
兩天的活動從時間安排上看讓人感覺到滿滿當當的,或許是為了讓孩子們緩解一下兩天來的創作疲憊,活動組織方終於「開恩」將後兩天的活動安排為雲南民族村和世界恐龍谷科普考察活動內容。誰曾想,活動主持人卻宣布了一連串的科考「課題」,具體有「雲南省常住人口超過5000人的少數民族有25個,居全國之首,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關於雲南少數民族傳統工具與現代工具實用性的比較」、「關於恐龍滅絕原由的想像」等命題作文。從孩子們一個個愜意的「鬼臉」不難看出,只要讓俺「玩」,叫幹啥也行!
在後兩天的時間裡,當孩子們穿梭於雲南各少數民族的「村寨」時,當他們乘著時光隧道,進入恐龍王國,穿越著侏羅紀世界,快樂地體驗著億萬年前的世界奇觀時,活動評委組的專家們卻神往於一份份承載著孩子們創造力稟賦的作品畫卷裡,沉浸在未來世界美妙的人生中。
專家評委閱卷中
活動期間,昆明市素質教育協會執行會長徐慧涵女士、雲南隱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毓洀先生蒞臨觀摩了活動現場,給予活動以極高的評價,並與舉辦方詳盡探討了在昆明市普及開展這一活動的可行性方案。
5日晚7時許,舉辦方組織了隆重而又簡約的頒獎儀式,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會長、全國著名中小學創造教育專家譚迪熬老師做了熱情洋溢的閉幕致辭。致辭中,他用「學以致用、用以創造、寓教於樂」一句話給這項活動做了註解,彰顯出了活動自身的「創造性」和生命力。我們深信,引導啟發孩子們從小養成邊學邊用知識、活學活用知識、創造性地應用知識的習慣,使教育回歸治學的本真,這樣的教育活動,必將星火相傳,燎原廣大。
承辦暨項目單位:北京科瑞升創新文化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