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看見一句很有趣的話:
仔細想想,你喜歡的東西,都害你不淺。
你喜歡吃甜食,就要接受長胖長痘的變化;
你喜歡睡懶覺,就會過著沒有上午的生活,拖延症加劇;
你喜歡放肆去玩,就要承受玩物喪志,一事無成的後果。
如果完全按照你的喜好來選擇生活方式的話,極有可能到最後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塌糊塗。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任憑他去選擇自己的所愛。
毫無節制,隨心所欲。
長時間沉浸在舒適區裡,即便你曾經是一隻戰鬥力極強的青蛙,在溫水裡面煮久了,也會慢慢死去。
時代拋棄你,連聲招呼都不會打。
2
之前在閱讀的時候,了解到一件很特別的事情—愛斯基摩人獵殺狼的方法:
嚴冬季節,他們在鋒利的刀刃上塗上一層新鮮的動物血。
等血凍住後,他們再往上塗第二層血。
再讓血凍住,然後再塗………
如此反覆,很快刀刃就被凍血坨藏的嚴嚴實實了。
下一步,尖刀反插在地上,刀尖朝上。
當狼順著血腥味找到這樣的尖刀時,它們會興奮地舔食刀上新鮮的凍血。
融化的血液散發出強烈的氣味,在血腥的刺激下,它們會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
完全不知道它舔食的其實是自己的鮮血,直到最後精疲力竭地倒在雪地上。
令人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誘惑。
而最終耗盡一個人精力的,卻往往是他自己。
我仿佛看到很多帶著同樣屬性的人們,他們也是這樣。
滿足於眼前享受,喜歡什麼就去做什麼。
舉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大旗招搖過市。
一邊替自己的行為找說辭,一邊拉攏其他人入夥。
人生苦短不錯,間或有甜也不錯。
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選擇權在你手裡。
你現在勤勤懇懇,以後就多一個選擇的機會,多一種改變的可能。
你現在懶懶散散,透支掉以後的清閒和安逸,只不過是推遲了吃苦的時間。
3
比起看得見的挫折,那些看不見甚至讓你可以隨意選擇的愜意,才是毀掉一個人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當下有一個詞很適合來形容這種狀況——捧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顧二爺被後母捧殺式嬌慣,致使人生的前三分之一被毀得一塌糊塗,搞得聲名狼藉。
《武林外傳》裡,莫小貝和佟湘玉約法三章要求不再管她,小貝此後吃喝玩樂,那叫一個快活。
之後因為貪玩忘記做功課被先生狠狠罰了一場,哭著嚷嚷「嫂子你管管我吧」。
拉回到現實裡,不乏30多歲啃老族在家打遊戲,白髮老媽替他出來找工作的新聞;
也不乏對著資料一籌莫展,理直氣壯說「我不會啊」的大齡實習生;
更不乏各個領域中成批的寄生蟲,不學無術,好吃懶做。
別問,問就是:我不會。
他們之前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
抱著電腦和手機熬夜玩不停,早晨熟練的關掉鬧鐘。
沒有上午,午飯之後又是新一輪的玩樂,直到深夜。
周而復始,沒有改變。
你以為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真的是一種幸福嗎?
不是,你只會一步步更趨近於失敗。
別說什麼當下已經夠苦了,你想要短暫放縱一下。
耽誤一天的健身塑形,第二天就會腰酸背痛;
耽誤一天的遊泳訓練,第二天就會落後秒數;
耽誤一天的既定計劃,第二天就成了「明天再說吧」。
更難的永遠在未知的以後。
生活本來就是苦的,然而你可以從艱苦的努力中收穫自己滿意的結果。
不要還沒經歷過生活的大風大浪,還沒有嘗過以後的艱難辛酸,就倒在自己搭建的安逸墳墓裡。
閒暇時間去學一門樂器,煩悶時候去寫點文字,開心時候外出野遊......
那麼多有趣的事情,你偏偏選擇把自己綁在床上,黏在手機上。
浪費生命,毀掉自我的人,最後被生命浪費。
生而為人,生來帶有「意志力」。
你想做的事情,沒什麼攔得住你。
同樣的,你甘願做阿鬥,也沒有人能救贖你。
《請回答1994》裡,七封說:不到結束,就不算結束。
以後還有很多很多個明天,別愣著了。
趕快踢掉纏雜的自我放縱,拋棄勉強的藉口,跑起來去擁抱一種嶄新吧。
人生這麼美好,我們真的沒有什麼理由去浪費。
END
互動話題
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的?
(評論區裡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