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過得「太舒服」

2020-08-17 文文育兒寶典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見到或親身經歷孩子不聽話,脾氣大的情況,他們不分地點場合,只要稍稍有些不順心,就撒潑、打滾、發脾氣,家長們是有氣又無奈。

在外面讓人看笑話有些羞恥,打罵孩子還會哭的更厲害。

就如上圖所示,孩子在高鐵站滿地打滾,她的媽媽怎麼勸都勸不動,扶她起來又馬上躺下打滾,引來許多群眾的圍觀,她的媽媽是又氣又急但卻無可奈何,只好妥協了孩子的要求,孩子才停止這一行為。

網友:「現在的孩子怎麼變成這樣了?像個小流氓一樣!

為何孩子會變成這樣?還不都是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讓孩子變得太過自我,從而變得蠻橫無理。

所以說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孩子過得「太舒服」

說起這個話題,我便不由得想起了我同事家的孩子,她這個孩子7歲的,連橘子皮都不會剝。

我這位同事是個大忙人,平時工作量大還經常出差交流,老公比她還忙,所以就把孩子放到了孩子他奶那裡。

老人照顧孩子,真可謂是面面俱到,甚至可以說無微不至,7歲大的孩子還幫他穿衣服,餵飯,繫鞋帶,就差孩子上廁所端夜壺了

有一次朋友與她老公難的會在家呆一段時間,所以就把孩子接回來了,給孩子買了一些水果,孩子卻不吃,朋友問為什麼不吃?你不是最愛吃橘子了嗎?

結果孩子回答:「我不會剝皮媽媽,在奶奶家都是奶奶給我剝皮。」

朋友以為孩子就是懶,所以就是這讓孩子自己剝皮,結果孩子怎麼扣都扣不開,最後把裡面的橘子都弄得稀爛。

朋友與老公在一旁看的又氣又急,都七歲了居然還什麼都不會,這以後可怎麼辦吶!

這就是溺愛孩子所帶來的後果!

著名演員戚薇曾說過,一定不要溺愛孩子,她曾經因為一條裙子跟孩子發生了爭吵,她不會慣著女兒毛病,要讓她知道,不是她的東西就不能給她

一味的縱容孩子,並不是對孩子的愛,這只會讓孩子落入深淵之中。

其實教育孩子並不需要太極端,要麼對孩子太嚴厲,要麼對孩子太過縱容,其實家長只要把握好這之間的「」教育孩子方能無往而不利。

家長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1、愛也要有限度

家長要知道什麼叫做「寵愛」,什麼叫做「溺愛」,對孩子的愛也要有個限度,不論是孩子提出什麼要求,都不要輕易地答應孩子,而是要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區分好「寵愛」與「溺愛」,這樣孩子才不會變得恃寵而驕

2、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我們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去做一些事,給孩子創造一些鍛鍊的機會,讓孩子幫助父母打掃衛生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家長可以試著引導孩子,讓孩子主動幫你分擔家務,在孩子完成後要給予鼓勵或者獎勵,這樣孩子才能保持這個良好的習慣。這會讓孩子知道付出,並且更加獨立。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同性格的孩子就要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找到那個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孩子才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毀掉一個娃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過得「很舒服」
    毀掉一個娃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過得「很舒服」!還不是因為大人們的驕縱和寵溺,讓孩子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變得無法無天。你若問,毀掉一個娃最快的方式是什麼?那就是讓他過得「很舒服」!有人說,如何快速毀掉一個孩子,就是寵他,寵他,使勁寵他。
  • 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對「垃圾快樂」上癮
    一位家長留言抱怨,說孩子太愛刷抖音了:孩子才上三年級,喜歡刷抖音,他粉絲已經有好幾千了,還跟我說長大後要當網紅。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如何看待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他一部手機。一個原本優秀的孩子,有一天對手機上癮,一發不可收拾。他無法再從學習中得到快樂,只有刷短視頻能讓他快速得到快感,只有拿著手機能讓他得到安全感。
  • 毀掉一個孩子,就是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兒子放暑假了,但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每天我都可以看見他穿著睡衣睡褲,蓬頭垢面的坐在電腦前不知道在做些什麼,沒有老師的虎視眈眈,沒有同學間的你追我趕,空調、冷飲、沙發、手機,一應俱全。他每天都在毫無競爭壓力的狀態下悠哉悠哉,好不愜意。但他越舒服,我的心裡就越難受,因為我知道過得太安逸就越容易懈怠。長此以往,對孩子肯定是不利的。所以,不能以孩子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 毀掉一個孩子,就從毀掉他的暑假開始
    昨天,公眾號「洞見」推薦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文章開宗明義,放暑假,一定不能讓孩子太舒服。很明顯,文章的觀點受到了家長的熱捧,輕鬆10萬+。置頂的讀者留言稱:「再過十天孩子放假了,原本打算讓他到外婆家呆兩天放鬆一下,聽完洞見這篇文章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這位讀者的留言,獲得了640多個贊。單純從文章的標題來分析,可以斷定,他們認定,孩子「喜歡的方式」,是錯誤的;讓孩子感覺「太舒服」,同樣也是錯誤。
  •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讓他太忙
    講的就是:父母對孩子學業成就的渴望,讓他們把孩子「急推」過孩童時期,從一門課程急推進另一門課程,很少給他們休息和遊戲的時間,卻忘了他們還只是孩子。確實。童年的委屈和傷害讓他像一個被壓迫了太久的孩子,他冷暴力,他執拗、他冷漠、他更願意躲在屋子裡伺候魚缸裡的熱帶魚。
  • 心理學家: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保護」他
    紀錄片《鏡子》裡的家明,就是這樣一個悲劇。父母對他的管教太嚴格。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其實很簡單。寵著他,慣著他,讓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子裡毀掉他。孫楊其實就是一個被媽媽保護得太好的「巨嬰」。
  • 毀掉一個孩子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順著他"
    &34;,毀掉一個孩子最容易的方式就是&34;。古代有一個男子,小時偷針,長大偷金,最後殺人被判極刑。在臨刑前,男子提出再吸吮一次母親的乳頭,母親就真的解開衣襟餵他,他卻一口咬下母親的乳頭哭道:&34;這樣從小順著孩子,不加管教,最後釀成大禍的例子比比皆是。古有偷針男,今有李天一、張默、房祖名等人。他們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從小就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可以說是百依百順。一個個從小恣意妄為,最後都鋃鐺入獄。
  • 學點心理學: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保護」他
    英國倫敦大學做過一項研究,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多地限制行為、幹涉隱私的人,會造成終生的傷害,長大後不僅獨立性差,可能會給心理造成巨大的傷害。紀錄片《鏡子》裡的家明,就是這樣一個悲劇。父母對他的管教太嚴格。他買寵物回家,會被丟掉;想騎自行車出去玩,被反對;他想當歌手、學畫畫,父親都一一拒絕。
  • 毀掉一個孩子,就是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寒假!(深度好文)
    長此以往,必然會毀掉一個孩子。所以,放寒假,一定不能讓孩子太舒服。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說:「休息是好事,可怠倦是其兄弟。」一個學期緊張的生活結束,孩子應該休息是沒有錯的。這並不意味黑白顛倒,並不意味著三餐紊亂,並不意味著放縱玩樂。在網上看到一份人體24小時活動時間表:  1點:進入深睡眠期,此時人體對疼痛敏感。
  • 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賺快錢
    白巖松在《幸福了嗎》一書中很沉痛地寫道: 這個社會最大的危機是:底線正不斷地被突破,只要於己有利,別人,便只是一個可供踩踏的梯子。在我看來,這種賺快錢就是王道的思路,真的比什麼疾病都可怕。有句話說得好:對自己和世界了解越少,越容易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完暑假
    01孩子天性就愛玩如果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暑假,沒有一個孩子想要進步成長。其他孩子都在進步,只有你的孩子在退步。今天是一步之差,明天就是天壤之別。如果可以,沒有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讓孩子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但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告訴自己不能。
  •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讓他太忙,忙到沒有時間成長
    講的就是:父母對孩子學業成就的渴望,讓他們把孩子「急推」過孩童時期,從一門課程急推進另一門課程,很少給他們休息和遊戲的時間,卻忘了他們還只是孩子。確實。童年的委屈和傷害讓他像一個被壓迫了太久的孩子,他冷暴力,他執拗、他冷漠、他更願意躲在屋子裡伺候魚缸裡的熱帶魚。
  • 毀掉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給他留面子
    但是沒有人在意到,孩子被當眾羞辱傷了自尊而溢出的悲傷。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給他留面子。,嘲笑他,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給孩子留面子,就是在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賦予孩子最溫柔的力量。「私下教育」的方式,既維護了孩子的尊嚴,同時也能讓孩子很快地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妥。
  • 毀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手機,而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今年,全國上下的孩子們都過上了一個超長的假期,如今又理所當然的過起了暑假。一位媽媽卻對孩子假期的狀態有了擔憂,她稱兒子習慣網課後,每天穿著睡褲蓬頭垢面地一邊啃鴨脖一邊上課,不僅沒有老師的&34;,也沒有同學之間的&34;,有吃有喝還可以躺著,在這種毫無壓力的狀態下優哉遊哉。媽媽看到孩子這樣,心裡五味乏陳,兒子似乎享受著&34;,但太安逸的狀態容易讓人懈怠。
  • 成就一個孩子,怎樣引導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最近有一篇熱門文章《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裡面說今年習慣了上網課的孩子,面對暑假:「沒有老師的虎視眈眈,沒有同學間的你追我趕,空調、冷飲、沙發、手機,一應俱全。兒子每天都在毫無競爭壓力的狀態下悠哉悠哉,好不愜意。老話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於焉。吃的太飽容易犯困,生活太安逸就容易懈怠。
  • 毀掉一個孩子的上進心最快的方式,就是對他說這三句話
    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千萬不要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這不是激勵,而是踐踏。想要激勵孩子上進,就要肯定孩子做得對的地方。教育家Rita Pierson在TED演講的時候分享過一個小故事:她讓全班的孩子做了一個20道題的小測驗。其中一個孩子錯了18道,她沒有批評孩子,而是在試卷上寫了一個+2,並且畫了一個大大的笑臉。
  • 如何全面徹底的毀掉一個孩子?推薦3個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生活中如何做能毀掉一個孩子?如果你有孩子,你想要毀掉他,那麼就請做好這5件事情,肯定不會讓家長們失望的。第二件事情:語言暴力對待孩子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比山高,比海深,但是不正當的給予的愛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負擔,而且有可能成為阻礙孩子前進的致命點,其中之一就是用語言暴力對待孩子。」你真笨,怎麼就生了你這樣的廢物,這個你能做好了天都要變了......」生活中類似於這樣的話,是不是覺得特別的熟悉。
  • 李玫瑾:想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就是貶低他,「謙虛」地貶低他
    ,有可能毀掉的就是孩子的一生。通過更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和分析對比發現,教授發現中國傳統的「謙虛」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孩子進步的積極性,對孩子無異一場謀殺。李玫瑾教授指出:「謙虛的貶低」是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式。
  •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歇斯底裡地輔導作業,以為是愛其實是害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可謂是現實的完美形容,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輔導孩子寫作業堪比渡劫,家長們都被「折磨」得苦不堪言。她說自己要被孩子的作業折磨崩潰了,時間寶貴,下班後想著多陪孩子一會兒,順便講解講解,可孩子一寫作業就像是手機進入休眠狀態,完全打不起精神來,發呆都能發一個小時。就是催著他寫,作業錯誤率也很高,十道題錯五道、四道都是馬虎造成的,根本就沒用心。
  • 毀掉一個孩子最殘忍的方式:就是給他錯誤的回應
    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就是讓他擁有能清楚認識自己的能力,去戰勝生活中的失敗。有很好的自控力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孩子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放棄,他會不斷地找原因,去改變做這件事的方法,直到成功為止。在公益短片《豆芽》中,小女孩Ju在菜市場,指著賣豆芽的攤位問媽媽:「為什麼豆芽賣得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