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手機,而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2020-07-24 媽咪Jane黃靜潔

今年,全國上下的孩子們都過上了一個超長的假期,如今又理所當然的過起了暑假。一位媽媽卻對孩子假期的狀態有了擔憂,她稱兒子習慣網課後,每天穿著睡褲蓬頭垢面地一邊啃鴨脖一邊上課,不僅沒有老師的&34;,也沒有同學之間的&34;,有吃有喝還可以躺著,在這種毫無壓力的狀態下優哉遊哉。媽媽看到孩子這樣,心裡五味乏陳,兒子似乎享受著&34;,但太安逸的狀態容易讓人懈怠。

毀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手機,而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不是給他一個手機,而是讓他沉浸在&34;之中,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喜好享樂是人的本性,誰天生喜歡吃苦呢?孩子本身就缺乏意志力與耐心,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家長進行積極幹預,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樹立遠大的理想,引導他們一步一步成就自我。

毀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手機,而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34;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騙局,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能坐享其成,為了能爭取更優質的教育資源,為了實現想要的未來,孩子們不得不用盡全身力量去拼,家長們除了儘可能地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制定計劃並督促執行,特別是在可以自由安排的假期。

毀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手機,而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為了讓孩子的假期不至於荒廢,過得充實又有意義,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1.作息時間適當放鬆,但不能放縱。平時上學都呈現出很緊張的狀態,一到放假就容易鬆懈了下來。如果容忍孩子&34;的狀態,會讓孩子養成懶散的生活習慣。和孩子一起制定假期的作息時間表,將起床和入睡的時間規定下來,以保證既得到了放鬆又不至於太放縱。

2.每天堅持學習、閱讀。除了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外,還可以讓孩子讀一些他們平時沒時間讀的書,愛讀書的孩子知識更寬泛,也更善於思考。如果家長能堅持每天陪孩子進行1小時的有效親子閱讀,選擇對孩子智力、思想有益的書籍,讀完後進行有意識的交流,將對孩子更有益處。

毀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手機,而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3.鍛鍊身體,堅持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身體是一切得以實現的前提,而運動能使人保持活力。每天適當運動,既對體質和視力有益,又能讓孩子不至於倦怠,還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4.給孩子安排適當的家務。平日學習任務重,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情有可原,暑假中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既能提高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又能讓孩子懂得對父母的體諒。

毀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手機,而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5.養成&34;的習慣。讓孩子每天根據任務清單進行檢查,作業完成了之後才能玩,當天的事必須當天完成,培養孩子&34;的意識,這對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很有幫助。

趨甜避苦是孩子的天性,但他們必須經過一段痛苦方能成長。不寵溺、縱容孩子,是父母給孩子最深沉的愛;讓孩子做好自我管理,是父母最有格局的愛。讓孩子遠離&34;,待成人之後,他必會感謝父母的&34;之恩。

相關焦點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放任他用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1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成績不是玩出來的花開以曉春,葉落而知秋。看到街上的孩子多了,就知道暑假到了。坐車時,最怕遇到孩子在車廂裡喧鬧。在他的意識裡,假期不是用來休息的,而是用來反超的!國內曾經有一項關於中小學如何度過暑假的調查,調查發現:在暑假提前完成作業的學生,成績一般不差;在暑假提前預習下學期課程的學生,往往進步明顯。
  • 毀掉一個孩子,就從毀掉他的暑假開始
    進入暑假時間。昨天,公眾號「洞見」推薦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文章開宗明義,放暑假,一定不能讓孩子太舒服。很明顯,文章的觀點受到了家長的熱捧,輕鬆10萬+。置頂的讀者留言稱:「再過十天孩子放假了,原本打算讓他到外婆家呆兩天放鬆一下,聽完洞見這篇文章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這位讀者的留言,獲得了640多個贊。單純從文章的標題來分析,可以斷定,他們認定,孩子「喜歡的方式」,是錯誤的;讓孩子感覺「太舒服」,同樣也是錯誤。
  • 成就一個孩子,怎樣引導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最近有一篇熱門文章《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裡面說今年習慣了上網課的孩子,面對暑假:「沒有老師的虎視眈眈,沒有同學間的你追我趕,空調、冷飲、沙發、手機,一應俱全。兒子每天都在毫無競爭壓力的狀態下悠哉悠哉,好不愜意。老話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於焉。吃的太飽容易犯困,生活太安逸就容易懈怠。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完暑假
    01孩子天性就愛玩如果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暑假,沒有一個孩子想要進步成長。因為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不用努力的感覺,真的很舒服。大多數孩子只會在暑假期間放縱自己,整天瘋狂、看電視玩手機,睡懶覺……可一旦養成了懶散的習慣,過慣了沒人督促就不去努力的生活,真的會毀了孩子。孩子暑假是玩爽了,但是開學就悲劇了。
  • 毀掉一個孩子,就是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兒子放暑假了,但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每天我都可以看見他穿著睡衣睡褲,蓬頭垢面的坐在電腦前不知道在做些什麼,沒有老師的虎視眈眈,沒有同學間的你追我趕,空調、冷飲、沙發、手機,一應俱全。他每天都在毫無競爭壓力的狀態下悠哉悠哉,好不愜意。但他越舒服,我的心裡就越難受,因為我知道過得太安逸就越容易懈怠。長此以往,對孩子肯定是不利的。所以,不能以孩子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 毀掉1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暑假,其實是拉開孩子們差距的最快方式!小時候,總有一個經歷在腦海裡迴蕩:放假前的狂歡,和開學後的悵惘。兒時的我們,暑假,除了暑假作業,基本都是一個玩的狀態,怎樣玩舒適怎樣玩。去旅遊、走親戚,唯獨沒有安排學習。
  •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本用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可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尤其有了平板/手機之後,很多孩子便越來越願意沉浸在電子世界,想要成功地叫孩子出去玩,變成了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想讓孩子以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只能限於孩子三四歲之前。當孩子愛上了手機和電視,我們還想讓孩子以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那麼便害了孩子。
  • 孩子過暑假的方式裡,藏著他未來的樣子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生命中每一個虛度的假期,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沒有任何一個孩子不希望暑假能開心的玩過兩個月,因為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做父母的,需要監督指導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如果可以,沒有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讓孩子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但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告訴自己不能。這是一張學霸的假期學習安排表。密密麻麻的安排精確到了每個時間段。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手機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別販賣焦慮了,毀掉孩子的不是手機,而是是非不辨的家長
    文章會擺出一些手機等電子設備在不同年齡孩子中的普及率(高),然後又是不知道哪哪大學研究結果表明了手機對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影響(壞),然後又舉出來一些咱們孩子常見的對手機節目著迷的場景,再放一群戴眼鏡的小朋友的悽慘照片。這時候,作為一個家長,你如果不被套路進去,那就不是親爹親媽。性子急的家長馬上回頭一把就把孩子手機奪過來,然後再教訓一頓:「我說不讓你玩手機吧!你看手機對孩子影響多大?
  •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長大
    喜歡是人的本能,但是本能不是技能,如果凡事按照本能走,那麼人人都可能是失敗者。為人父母,不應是縱容孩子的本能,而是應該想著如何將本能變成孩子的技能。而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某個行業,某個領域,甚至為人處世上的「強者」。社會很現實,也很殘酷,弱肉強食的社會裡,更多時候不是適者生存,而是強者生存。
  • 毀掉一個孩子,就以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越捨不得,孩子越沒用
    任何事情,一旦讓孩子感覺到太舒服,就會形成一種綁架。長此以往,必然會毀掉一個孩子。所以,放暑假,一定不能讓孩子太舒服。周末,想帶孩子去爬山。孩子說,熱得要死,累的半死,還不如在家裡玩遊戲。我爭不過孩子,只好妥協,找間民宿,過幾天農家樂的日子。誰知,到了目的地,孩子一會兒嫌棄我找的民宿不夠特色,不夠有風情,一會嫌棄我預定的房間不夠敞亮,裝修不夠檔次,床品也不舒服。吃完晚飯,他又開始嫌棄這家民宿的飯不好吃。
  • 一個家長的自述:和孩子最親的不是我,而是手機
    如果孩子玩一個暑假的手機,成績至少下降50分左右,這絕對沒有危言聳聽,只要孩子沉迷遊戲,耽誤學習不看書,而荒廢兩個月。開學後,孩子成績跟不上,落後的是整個學年。老師吐槽:人人離不開手機,7月5日武漢火車站前,我們見到一批從新疆、甘肅來參加夏令營的學生。
  • 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不是罵也不是打,而是忽視
    導讀: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不是罵也不是打,而是忽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不是罵也不是打,而是忽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廢掉一個孩子,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暑假已經到來,在公交上、地鐵裡隨處可見孩子的身影,在火車裡、飛機上也能看到許多出行探親、遊玩的孩子,有的人說:我坐車最怕遇到熊孩子,吵鬧起來沒完沒了,一路不得清淨;也有人說:我坐車遇到的孩子很安靜,一直在看書。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的不是手機和懶惰,而是父母的說話方式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的不是手機和懶惰,而是父母的說話方式可是在這些過程中,父母從來都沒有思考過自己的說話方式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34;;&34;;&34;。語言暴力的影響從來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且&34;的過程。似乎大多數人都低估了語言暴力的影響,語言暴力從影響孩子的心理改變他們的性格開始,而這些影響會讓他們的生活開始發生細微的變化。一旦語言暴力開始持續,那麼他們受到的傷害也是持續不斷的,這樣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被改變,更嚴重的會影響到孩子們的未來。
  • 毀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給他一部手機
    一個人說自己口渴,有人拿給他一杯毒酒。喝掉它,確實能夠解渴;不喝掉它,或許只是有點口渴。電子產品也是如此。你說你感到有壓力,所以想翻看手機放鬆一下,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舒緩壓力的方式有很多,運動、看電視、散步都行,為何非得要依靠手機才能舒緩壓力,只能說明潛意識中對手機產生強烈的興趣和依賴。
  • 毀掉一個孩子真的只需要一個手機,暑假到了,家長要做好暑期規劃
    毀掉一個孩子,也許只需要一部手機放暑假了,在小區散步,碰到了之前班上學生的家長。一見面,孩子媽媽就打開了話匣子,我還沒來得及寒暄,媽媽直接就問:「這怎麼辦,我們家的孩子只怕是毀了。」聽到這個話,除了詫異,好像找不出更多詞,因為這個孩子和我同一個小區,又在我班上,比別的孩子關注就稍微多一點。雖然不是特別優秀,但是絕對也算得上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但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卻影響深遠。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愛做家務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之後,就業率為15:1,而犯罪率為1:10。愛做家務的孩子,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數和家庭幸福指數。甚至在學業上,常做家務的孩子也往往表現得更加優異。
  • 大河夜讀 |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長大
    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相信這是大部分人的回答。而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某個行業,某個領域,甚至為人處世上的「強者」。社會很現實,也很殘酷,弱肉強食的社會裡,更多時候不是適者生存,而是強者生存。要想孩子不被現實所淘汰,就要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一名強者。而強者最大的品質就是遇事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