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本用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2020-07-26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網上有句話——

不登山,不知山高;

不涉水,不知水深;

不賞奇景,怎知其絕妙。

(一)叫孩子出去玩,變成了父母頭疼的事

如果孩子小,他會非常期盼到戶外去玩。

無論是看著大人們走來走去,還是看著孩子們蹦來跳去,都覺得格外有趣。看到一片飄落的樹葉,他能拿在手裡把玩很久;看到一隻雨後緩緩爬行的蝸牛,他能蹲在那裡觀察半天。外面的世界,在他的眼裡,很神奇,很有吸引力。

可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尤其有了平板/手機之後,很多孩子便越來越願意沉浸在電子世界,想要成功地叫孩子出去玩,變成了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

所以,如果我們想讓孩子以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只能限於孩子三四歲之前。

當孩子愛上了手機和電視,我們還想讓孩子以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那麼便害了孩子。

【分享一段我與孩子的對話】

我對兒子淏仔說:「你想出去玩嗎?我們今天去哪裡?」

他說:「不想,不知道。」

我問:「爬山去吧?」

他說:「不好玩,爬夠了。」

我問:「遊泳去吧?」

他說:「不想去,沒意思。」

「那你想做什麼?」

「不知道。」

於是,宅在家裡,他悠閒,我輕鬆。

當孩子本周很有限的暑假作業完成以後,就開始想著看電視、看電影、玩遊戲。

我相信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對話,可能出現在很多的家庭,很多的母子父女之間。

孩子越大,這種對話出現的概率越多。

我們小的時候,不但沒有什麼電子產品供我們娛樂,還有很多農活等著我們和父母一起去做。所以,無論是否學習,每個暑假我們都很充實,都有收穫。至少,可以強身健體。

可是現在的時代變了,孩子們不再需要去做農活,很多家長連家務活也不捨得讓孩子去做。再加上電子產品五花八門,所以,孩子宅在家裡很舒服,還可以自得其樂。

在這種情況下,漫長的暑假,真的可以讓孩子用他喜歡的方式度過嗎?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本用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二)不是每個孩子,都有隨心所欲過暑假的資本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淏仔10歲,玥玥8歲。兩個孩子,完全不同的兩種性格。

玥玥自律性強,要求完美,心態穩,做事不急不躁,相對緩慢;玥玥對電視和遊戲都不太感興趣,看書能看上一天,玩摺紙也能折上兩三個小時。

淏仔時間觀念強,有規則意識,做事效率高,容易急躁,質量差強人意(或偷工減料)。淏仔特別喜歡看電影和玩遊戲,如果作業寫完了,他會找各種理由和機會去看電子屏幕。因此,去年一個暑假沒看好,他就近視了。

這兩個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暑假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如果讓兩個孩子自己安排暑假內容,那麼暑假之後,玥玥有可能還是那個玥玥,但是淏仔一定不再是那個淏仔。別的差距暫且不說,他近視程度肯定會大幅度上漲。

所以,不是每個孩子都有隨心所欲過暑假的資本。

這一點,需要父母去衡量。

如果你的孩子能安排好自己的學習任務,也沒有對電子產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的事物上癮或痴迷,能夠勞逸結合,那麼我們就可以尊重孩子,給他自由的空間和選擇的權力。這樣不但能讓孩子越來越獨立、自信和自律,也能增進我們的親子感情。同時,我們也落得一身輕鬆。可謂一舉多得。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學習起來三心二意,沒有時間觀念,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加上沉迷動畫片或遊戲,大人稍不留意就拿著平板開始玩……那麼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去規劃整個暑假,不要讓孩子在這種「隨心所欲」中,荒廢掉自己。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本用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三)如何引導孩子健康過暑假?

如果您家的孩子是第一種自律的孩子,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就可以省略了。

對於需要大人參與孩子暑假規劃的家庭,下面的內容,或許能幫到你。

(1)心態上:孩子的暑假,與父母一起做主

首先,我們要在心態上對孩子進行引導,要讓孩子認識到放暑假不等於放羊。無論身邊的孩子如何過暑假,都無法代表我們。我們可以參考他們的方式,但不能盲目攀比。因為,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各有特色。

其次,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孩子,正是養習慣的階段,也是孩子自律能力還不充分的階段,這個時候父母參與進來,是必要的。

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要讓孩子認識到父母參與暑假是為了幫助孩子過得更充實,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收穫,而不是為了「控制孩子」。這個認知非常重要,它直接決定了孩子對父母參與的接納程度。如果我們本著控制孩子的心去參與,孩子反饋給你的一定會有「反抗」或者「消極抵抗」。

【注】

這裡的收穫,不止是學習上的。還包括生活能力、興趣特長、品德方面的……只要有助於孩子成長的,都是「收穫」。

所以,如果我們狹隘到只有學習上的收穫才叫收穫,那麼孩子的暑假估計不會得到多少快樂,多半會在複習、預習和題海中度過。那暑假就是變成了孩子的「第三學期」,這樣不太好。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本用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2)方法上:勞逸結合,多方面發展

每一個暑假,我都異常珍惜。一來因為時間長,二來氣溫高,出行不用大包小包帶衣服,很方便。

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周一到周五白天在上課,晚上回家寫作業,幾乎沒有多少放鬆的時間;到了周六周日還有特長班,想要弄個兩天遊,還得和老師請假。

暑假了,至少沒有了一天六節課。空出了很多時間,可以帶著孩子做一些平時沒有時間做的事情。

比如:

  • 旅行,去看看大千世界;
  • 回老家,體驗鄉村生活;
  • 短期特訓班:遊泳、籃球、輪滑、畫畫……
  • 還有一小部分心有大愛的父母,會帶著孩子們出去做公益。

閱讀、寫作業、運動、娛樂、親子互動、孩子的自由時間……都要搭配進行。孩子的生活越豐富多彩,孩子的內心便越充實,心智便會越健全。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本用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3)執行上:暑假計劃,必不可少。

制定暑假計劃表,是非常必要的。

我的兩個孩子,制定寒暑假計劃已經有三年了,計劃版本根據孩子的需要在不斷變化。有的時候,在假期執行過程中,也會適當調整。

做假期計劃,不是為了束縛或控制孩子,而是為了幫他們更好的成長。

——這個認知,父母首先要意識到,才能傳遞給孩子正向的信念,從而得到孩子的理解和配合。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同的孩子適合不同的暑假計劃表。

比如下圖這個假期計劃表(來自網絡),非常詳細,寫的字也非常漂亮。

但是,它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

比如內心追求自由的孩子,如果面對這樣一份計劃表,他會崩潰到失控,他的「被控制感」會非常強烈。

但是,做事有規律又很自律的孩子(會自己制定),或沒主見不懂得如何安排內容的孩子(家長幫助制定),就會喜歡這樣的方式,也會適合這樣的計劃表。

因為每一天,他們不需再次安排時間,只要按照表格內容按部就班去進行就好,有規律又很有安全感。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本用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內心追求自由的孩子,並不適合家長安排好所有的內容,因為他會感覺極其不舒服,被控制感會異常強烈。如果家長執意安排孩子的全部時間,可能會影響下面這兩種結果:

  1. 內心力量弱的人,會消極抵抗;
  2. 內心力量強的人,會直接反抗。

追求自由的孩子,適合單獨執行「項目」,不涉及準確時間。如果非要給項目規定時間,也不要定的非常精確,可以粗略劃定時間範圍。

比如:

一天中,要完成的項目有:

早讀(英語+語文)、做家務、運動半小時、閱讀一小時、暑假園地10頁……

孩子可以自己安排什麼時間做哪個項目。這樣,孩子依然有「選擇空間」,他會感受到自己的暑假,自己在做主。

自己做主的感覺,對這樣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對這樣性格的孩子,我們參與的環節越少,孩子越能感受到被尊重,從而更願意配合我們。

這就如同員工一樣。

  • 有的員工喜歡領導把所有的工作步驟和內容都給他安排好,他照著做就行;
  • 有的員工喜歡領導把任務下發給他即可,他想按照什麼順序做,他要自己做主。到了規定時間內,他會把所有成果都上交。

(4)跟進上:引導孩子反思、總結和調整

第一次制定暑假計劃,不要期望太高。根據執行情況及時調整,是非常正常的。

暑假計劃制定的過程,需要孩子參與,也需要孩子接納。只有被孩子接納的計劃,孩子才能主動完成。

當計劃制定下來,我們要本著認真的態度去執行。父母要起到及時提醒和監督的作用,幫助孩子儘量按照約定內容進行。如果遇到不合適的地方,父母要引導孩子反思和總結,看一看問題出在哪裡,應該如何調整。

【注】

不要讓「計劃」束縛住我們,捆住我們的快樂,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計劃」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度過暑假,而不是為了給我們扣上枷鎖讓我們難受的。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每個孩子也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天賦特長。

一份合適的暑假計劃,需要不斷地「制定—執行—發現問題—修改—執行—跟進」。不要著急,更不要奢望一蹴而就。

一份合適的暑假計劃,不但可以讓孩子充實地度過暑假,更可以讓我們的親子關係更加親近,讓孩子得到更多成長。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本用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四)結束語

約翰.正恩曾說過:「沒有人是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

很少有人脫離社會、用隱居深山的方式存在於世。大多數人都是普通的芸芸眾生,穿梭在不同的辦公樓和大街小巷,為著生活和理想而奮鬥。在這個科技發展迅猛的時代,每個人都沒有那麼輕鬆。每一個普通的孩子,都難以逃脫「競爭」的命運。

所以,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財力和能力保孩子一生無憂,現在就不要讓孩子在安樂窩裡得過且過。否則,他將無法磨練出強有力的翅膀,抵禦將來人生中可能出現的風風雨雨。

——END——

作者:皓月長歌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講師。家有兩隻神獸,挑戰不斷,成長不息。所寫文字皆出自個人學習與實踐,或有局限性,請大家建設性參考。如果你喜歡,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擁有更好的親子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繫,侵立刪,感謝。

相關焦點

  • 讓孩子用他喜歡的方式度過暑假,真的可以嗎?
    所以這個暑假,你真的還敢讓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暑假嗎? 前一段時間去朋友家:因下雨所以我出門比較晚,到朋友家都已經十點多了,我到的時候朋友家的大孩子正在自己寫作業,小兒子(只有兩歲)自己在沙發上自己看書,朋友在收拾家。
  • 孩子過暑假的方式裡,藏著他未來的樣子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生命中每一個虛度的假期,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沒有任何一個孩子不希望暑假能開心的玩過兩個月,因為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做父母的,需要監督指導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如果可以,沒有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讓孩子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但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告訴自己不能。這是一張學霸的假期學習安排表。密密麻麻的安排精確到了每個時間段。
  • 毀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手機,而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今年,全國上下的孩子們都過上了一個超長的假期,如今又理所當然的過起了暑假。一位媽媽卻對孩子假期的狀態有了擔憂,她稱兒子習慣網課後,每天穿著睡褲蓬頭垢面地一邊啃鴨脖一邊上課,不僅沒有老師的&34;,也沒有同學之間的&34;,有吃有喝還可以躺著,在這種毫無壓力的狀態下優哉遊哉。媽媽看到孩子這樣,心裡五味乏陳,兒子似乎享受著&34;,但太安逸的狀態容易讓人懈怠。
  • 成就一個孩子,怎樣引導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最近有一篇熱門文章《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裡面說今年習慣了上網課的孩子,面對暑假:「沒有老師的虎視眈眈,沒有同學間的你追我趕,空調、冷飲、沙發、手機,一應俱全。兒子每天都在毫無競爭壓力的狀態下悠哉悠哉,好不愜意。老話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於焉。吃的太飽容易犯困,生活太安逸就容易懈怠。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完暑假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生命中每一個虛度的假期,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01孩子天性就愛玩如果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暑假,沒有一個孩子想要進步成長。其他孩子都在進步,只有你的孩子在退步。今天是一步之差,明天就是天壤之別。如果可以,沒有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讓孩子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但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告訴自己不能。
  • 毀掉一個孩子,就是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兒子放暑假了,但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每天我都可以看見他穿著睡衣睡褲,蓬頭垢面的坐在電腦前不知道在做些什麼,沒有老師的虎視眈眈,沒有同學間的你追我趕,空調、冷飲、沙發、手機,一應俱全。他每天都在毫無競爭壓力的狀態下悠哉悠哉,好不愜意。但他越舒服,我的心裡就越難受,因為我知道過得太安逸就越容易懈怠。長此以往,對孩子肯定是不利的。所以,不能以孩子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放任他用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1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成績不是玩出來的花開以曉春,葉落而知秋。看到街上的孩子多了,就知道暑假到了。坐車時,最怕遇到孩子在車廂裡喧鬧。孩子的暑假過得如何,取決於父母如何定義這個假期。有家長說,暑假暑假,就該讓孩子好好放假,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也有家長說,放假不等於放縱,現在放縱一時,將來可能卑微一世。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任何一分優秀的成績,都不可能「玩」出來。教育的本質是改良天性,否則,被慣壞的孩子終究要自食其果。
  • 孩子過暑假的「九種方式」
    一直是眾教會和基督徒父母關注的重點,為此,《曠野呼聲》網站編發的《孩子過暑假的「九種方式」》一文,雖然介紹的是美國一些做法,但目的是開拓我們的思路,在啟發和有益的幫助中,讓孩子們「知識和智慧和身量、〔身量或作年紀〕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2:52下)  雖然我住在美國中部,據我所知,美國各地小朋友的假期活動基本差不多
  • 毀掉1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暑假,其實是拉開孩子們差距的最快方式!小時候,總有一個經歷在腦海裡迴蕩:放假前的狂歡,和開學後的悵惘。兒時的我們,暑假,除了暑假作業,基本都是一個玩的狀態,怎樣玩舒適怎樣玩。去旅遊、走親戚,唯獨沒有安排學習。
  • 李鎮西: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喜歡我
    因為不喜歡,情不自禁冷眼相對,不由自主地挖苦諷刺,或不公正地批評、懲罰……(不要以為李鎮西老師就沒有這樣做過,不是的!)有多少?那有學生不喜歡我甚至恨我,也很自然。但並不是每一個這樣的孩子都像李松。我不願意用「沒有經驗」「急躁」等理由來原諒自己那時的種種錯誤。
  • 如果家裡經濟不是太好,孩子暑假最好這樣過,會讓他受益良多
    導讀:如果家裡經濟不是太好,孩子暑假最好這樣過,會讓他受益良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家裡經濟不是太好,孩子暑假最好這樣過,會讓他受益良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廢掉一個孩子,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暑假
    同樣的暑假,不同的家長與孩子也過出了不一樣的效果,有的家長說:暑假就是讓孩子放鬆身心,好好玩耍的;也有的家長說:放假不等於放任自由,現在的放任自由只會用以後的不學無術來買單。每個孩子都渴望變得優秀,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羨慕與讚美,但是優秀都是用汗水和努力灌溉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只有努力才能獲得成果,只有勤勞才能彌補不足。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快樂」過暑假
    以前一放暑假,孩子不是窩在屋裡打遊戲,就是跟小夥伴們玩得不回家,老公也不管不問。每次王姐剛教訓孩子兩句,老公還跑出來護短:「上學時好好學習,放假了就該好好放鬆,現在都講快樂教育,別把孩子逼成了書呆子。」本來孩子期末考試時,還能勉強在班上排個中遊水平。開開心心地玩了一個暑假後,成績直線下降,開學的幾場考試都是全班倒數。
  • 毀掉一個孩子,就以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越捨不得,孩子越沒用
    也有一種「悔之晚矣」叫「輕舟已過萬重山」。不進則退,是永恆的真理。任何成績的背後,都有無數人的扼腕嘆息。任何優秀的背後,都有別人看不見,更體會不了的努力堅持,不懈奮鬥。告訴孩子,越是容易懈怠的時候越要努力。因為,當你感覺痛苦的時候,你正在走上坡路。
  • 小學生攀比暑假遊:出國遊學是炫耀的「資本」
    出國遊or國內遊 攀比讓旅遊變了味有的小學生把暑期出國遊當作炫耀的資本 讓家長發愁暑假即將過去,這個假期不少中小學生都把旅遊當成了一個「常規項目」。而近年暑假,不少家長都有這樣一個感覺:「旅遊好像已成為孩子間相互比較的『砝碼』。」出國遊學是炫耀的「資本」, 國內遊也要有「檔次」,近郊遊則沒「面子」。
  • 轉發: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喜歡我——新著《教育的100種可能》
    【李鎮西】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喜歡我——新著《教育的100種可能》跋原創 李鎮西1 鎮西茶館 今天 ( 這是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曾經在鎮西茶館推出過。這次《教育的100種可能》一書寫完後,我特意將這篇文章作為「跋」放在後面。)
  • 毀掉一個孩子,就從毀掉他的暑假開始
    進入暑假時間。昨天,公眾號「洞見」推薦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文章開宗明義,放暑假,一定不能讓孩子太舒服。很明顯,文章的觀點受到了家長的熱捧,輕鬆10萬+。置頂的讀者留言稱:「再過十天孩子放假了,原本打算讓他到外婆家呆兩天放鬆一下,聽完洞見這篇文章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這位讀者的留言,獲得了640多個贊。單純從文章的標題來分析,可以斷定,他們認定,孩子「喜歡的方式」,是錯誤的;讓孩子感覺「太舒服」,同樣也是錯誤。
  •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不是「快樂教育」,而是麻痺自己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寫字、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課文……作為一線教師,其實都明白,這些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大都是公開課上為了&34;給聽課的領導看的,如果常態課中用這些方式,那麼課堂特別是小學中低段的課堂會是萬馬奔騰
  • 暑假有必要給孩子報特長班嗎?小學生興趣班考級有用嗎?
    ,不給孩子學點特長,保姆都能從精神層面鄙視你,這幾天衣缽先生也深有體會,原計劃趁暑假帶孩子玩玩,結果所到之處連個學齡兒童都難看到,昨天去天獅廣場,服務員就體現出高水準的關懷:你家孩子暑假沒報個班嗎?就問問過來人吧,給周老師打了個電話,他家孩子今年考高中,孩子小時候能報的班基本都報了,證書一大摞,初中後主攻的鋼琴,一架鋼琴10萬+,一對一輔導一節課800,我覺得這孩子彈的不是琴,是支付密碼,他孩子現在鋼琴10級,但是沒卵用,是發證機構不權威嗎?
  • 銷毀一個孩子,就讓他以喜歡的方法過暑假
    任何作業,一旦讓孩子感覺到太舒暢,就會構成一種劫持。長此以往,必然會銷毀一個孩子。所以,放暑假,一定不能讓孩子太舒暢。任何成績的反面,都有無數人的扼腕嘆息。任何優異的反面,都有別人看不見,更體會不了的極力堅持,不懈鬥爭。告知孩子,越是簡略鬆懈的時分越要努力。因為,當你感覺苦楚的時候,你正在走上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