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輔導孩子寫作業永遠是家長的痛點,不教不知道,教了定要懷疑人生。
即使家長平時的脾氣再好,看到孩子寫作業吊兒郎當的樣子,或是錯的題離譜,都會不自覺地提高聲調、怒火中燒。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可謂是現實的完美形容,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輔導孩子寫作業堪比渡劫,家長們都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喝水、上廁所、看時間,明明能6點前就寫完的作業,非得拖到晚上十點……
這樣的場景相信很多家長都很熟悉,但這不能只怪孩子,問題的根源還要從家長自己身上尋覓。
前兩天,家長群裡的一位職場媽媽向大家求助,她可是大家公認的「女強人」。
她說自己要被孩子的作業折磨崩潰了,時間寶貴,下班後想著多陪孩子一會兒,順便講解講解,可孩子一寫作業就像是手機進入休眠狀態,完全打不起精神來,發呆都能發一個小時。
就是催著他寫,作業錯誤率也很高,十道題錯五道、四道都是馬虎造成的,根本就沒用心。
她這幾天是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可怎麼都不見成效,實在沒辦法了。丈夫就是受不了輔導作業才退下陣來的,這回說什麼也不願意再教了。
打聽了一下這位媽媽輔導作業的具體細節後,不少人都發現了問題根源,紛紛傾囊相授、提供建議。
不得不說,這事還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看來脫離輔導作業的環境,大家都還是比較冷靜清晰的。
想起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戶家庭,就是「深夜狂吼式」輔導作業,只是鄰居們苦不堪言。
每天晚上,附近幾棟樓都能聽到母親怒吼的聲音:「這裡是小a,你整個大A幹啥啊?」極具穿透力。
孩子學沒學會不得而知,總之鄰居們只能家家窗戶緊閉。
輔導孩子作業的初衷,都是希望能給孩子幫助,提高他的學習效率。但你知道嗎?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恰恰就是歇斯底裡地輔導作業,家長以為是愛其實是害。
誰都不想被強迫,孩子也是如此,很多時候他不是對作業有抗拒心理,而是對你的催促不滿。
家長越是一刻不落地監督、催促孩子寫作業,越讓孩子覺得反感,即便他聽話坐到了書桌面前,也會用發呆、馬虎、時不時喝水上廁所暗戳戳地表達抗拒。
最有效的方式,其實應該是引導孩子對寫作業產生興趣,多多鼓勵、表揚才對,也許換種表達和輔導的方式,孩子就能給你驚喜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導和溝通是解決問題最基本的方法,「大禹治水」告訴我們堵不如疏,輔導孩子做作業也是一樣的道理。
很多家長一看見孩子做錯題,就是一頓訓斥,這不可取。
強制打斷孩子思考,不但會降低其理解能力,還會給他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尤其是語氣重的時候。
家長越著急,孩子越想不出答案,因為他的大腦早已在你的歇斯底裡下,變得一片空白,還可能將自己的遭遇怪罪到學習上,引發厭學情緒。
唯有在孩子解答出題目,並充分思考後,你的引導才可能將其將帶到正確的思路上。頭腦冷靜的孩子才能舉一反三,而不是看著家長暴怒的樣子想著如何逃脫懲罰。
1、坐在旁邊
你陪著孩子寫作業,就是最好的支持,哪怕只是坐在旁邊看書。
切記,不要一道題一道題跟著講,這樣孩子無法形成完整的思考鏈,最好的辦法是等孩子把一科或一章作業做完再檢查,而後針對錯題輔導。
這樣孩子已經充分閱讀了題幹,也能擁有一定的反應時間,接受知識的效率更高。
2、保持安靜
家長要為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專心看書或工作都可以,只要不發出聲音,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
久而久之,孩子也會養成好的習慣,精神更集中,不會被外界輕易打斷。
3、多鼓勵少訓斥
千萬不要咬著孩子不會的題不放,一個勁地問責,這並不能讓她感覺好一些。
數據表明,被表揚的孩子更有積極性,學習成績也更好。
這不難理解,唯有多鼓勵孩子,才能激發他學習的動力,最終學有所成,這是訓斥無法起到的作用。
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根本目的,是想他有朝一日能自主做作業,因此家長不要過多幹涉,否則反而會招致依賴和抗拒。
陪伴、專注、營造好的學習氛圍,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