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沒用的3種教育方式,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2020-08-28 金榜在線高中

世界上最沒用的3種教育方式,正在毀掉你的孩子,90%的父母都不知道,再不糾正就晚了


「不管道理說過多少次,孩子是一句也沒聽進去=!」

「我被氣的頭疼,孩子還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

「我辛辛苦苦省吃儉用不都是為了孩子好麼,他怎麼就這麼不講道理?」


這些話是不是聽著很耳熟,你是不是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即使你沒說過,那是不是曾經也聽到過這樣的話?

1.在家庭教育中,講道理是下下策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他的著作《愛彌兒》中反覆提到: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然而,這三種卻是當下許多家長最青睞的教育方式,。

知乎有一個點讚過百萬的熱門問題——「父母有哪些令人難以接受且常見的邏輯思維模式?」其實有這樣一條回答——

「父母跟你講道理,道理講不過你的時候和你講倫理,『我說你啊,都是為了你好,我是你爸,我還能害你嗎?我怎麼不說人家孩子呢,為了你付出那麼多,你怎麼就不理解我呢?』像這樣的對話,很多家庭當中都會出現,其實很多孩子都討厭這樣的話,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勸你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甚至擅自替你做安排。」


所以,發現了嗎?大部分父母和孩子溝通會先講道理,長篇大論、喋喋不休的道理,孩子會反感甚至叛逆;這時父母會生氣、發脾氣甚至動手,孩子感到害怕、恐慌甚至惴惴不安;父母擔心自己發脾氣嚇到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就開始「賣慘」式的刻意感動,妄圖讓孩子產生「共情」,接受最開始的道理,並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執行。


但其實,在家庭教育中,講道理是下下策。你會發現你對孩子說了一大堆後,一點用都沒用。另外,孩子年齡越小道理越難講通,因為他們聽不懂,而不合時宜的講道理就是一種「冷暴力」。會阻礙與孩子之間有效溝通。

那這時候很多父母會很疑惑「講道理不聽,難道我就不講了?」該講的道理還是要講的,只是要換一種方式,改變「講道理」的思維方式。

我們大多數父母講道理,都是用「嘮叨」來實現的,語重心長的反覆絮叨,尤其是在某一件事情上,過多的嘮叨,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相對道理嘮叨而言,簡短、有重點、明確的面對面溝通更有效。

2.教育的天敵,是家長的脾氣

大家都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視頻——「爸爸吼孩子寫作業、媽媽吼孩子寫作業」,視頻中爸爸媽媽吼到情緒失控、雙手撫胸,孩子哇哇大哭。


網友們看到視頻後,評論無外乎是「同款孩子、同款爸媽、場景神還原」,甚至越來越多的人評論「陪孩子寫作業,這是一道送命題。」

但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像,父母有時候對孩子發脾氣,未必是孩子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錯,未必是孩子真做錯了,更多地是可能是孩子的某種行為打亂了自己的節奏。

相同的場景下,父母內心:「我辛辛苦苦送你上學、陪你寫作業,供你吃穿,不就是希望你考個好成績、上個好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安穩過一生嗎!」孩子內心:「我真的好想睡覺、這題真的太難了,我真的做不出來,我不想學習,嗚嗚嗚~~~。」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一味地壞情緒宣洩,只會加劇雙方的溝通成本。父母對孩子失望到痛心疾首,孩子對父母厭倦到不敢反抗。長此以往,這種環境中,很可能會給孩子未來性格塑帶來嚴重創傷。

曾經有調查發現:經常忍不住在孩子面前發火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會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表現得更強勢,也更容易情緒低落或者憤怒。曾經有媽媽這樣說:「他有個脾氣不太好的爸媽,她從小就在叮叮噹噹的吵鬧聲當中長大,小的時候就想:『以後當媽了,絕不像父母那般』,可是有了孩子之後,卻還是忍不住衝著孩子大吼大叫,每次發完火,看到孩子在一旁低著頭哭,我好像就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蒙臺梭利說過: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大人的壞情緒就像垃圾,當孩子成為大人壞情緒的垃圾桶時,他們會潛移默化地被感染,變得不會控制情緒。那些在父母的壞脾氣裡長大的孩子,也容易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身邊的人。

3.「爸媽都是為了你好」是一種自我感動的道德綁架。


最近很火的《三十而已》中的陳嶼(演員楊玏飾演)從小被窮養長大,媽媽偏愛弟弟,給他的教育「我們家裡窮,弟弟小,你要幫扶他」他從小到大都背負著親情枷鎖,多花一分錢都覺得罪惡,不會處理家庭親密關係,害怕育兒帶來的枷鎖。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他在進入婚姻生活後也是理性的冷漠,甚至於有點不近人情。



成家後的陳嶼面對妻子的撒嬌,他象徵性的禮貌;面對妻子的懷孕後失子,他冷靜地程式化處理;到最後矛盾爆發,他依然沒有袒露真實的自己。在陳嶼的幼年生活裡,沒有接受過完整的家庭愛的教育,所以他不會表達,單方面認為一切情感往來都是麻煩。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格影響往往是會烙印在靈魂深處。在家庭教育中,想讓孩子有上進心,願意吃苦努力,最簡單的方法是父母先成為這樣的人,靠說教約束、演苦肉計、刻意感動,往往既辛苦了父母,又委屈了孩子。

那些用自己的犧牲和愛付出,讓孩子產生內疚感,從而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也許只是想給孩子一點壓力,希望用自己的人生軌跡約束孩子少走彎路。但是,類似於「道德綁架」這樣的付出,很可能會逼得孩子適得其反。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媽媽愛吃魚頭」的故事吧,一位吃了一輩子魚頭的媽媽卻在最後臨終前告訴孩子:「其實媽媽不喜歡吃魚頭,只是為了把魚肉留給你」。給孩子好的、把委屈、不好留給自己,這就是非常典型的「自我感動式付出。」因為父母付出了,但孩子感覺不到開心甚至壓力倍增,導致最後的結果是媽媽委屈了一輩子,孩子也愧疚半生。

如果說講道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自我感動是讓這份溝通直擊心靈,那這份溝通,其實從來都是單方面的情感輸入,是不具備任何教育價值的。


4.教育是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好的家庭教育是什麼樣的?德國哲學家思貝爾斯曾說,「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父母努力上進,孩子自然不會落後;父母和顏悅色,孩子也懂好好說話;父母彼此相愛,孩子未來的婚姻幸福。在家庭教育中,育兒的最高境界,就是育己。父母不用講大道理、不要發脾氣、更不要刻意感動,而是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孩子,因為你,爸媽成了更好的自己。

當發現孩子某一方面出現問題時,先不要忙於斥責,也不要講長篇大論的道理,而是建立平等溝通,一起找到問題所在,搞清楚孩子的做法是否真的存在問題後,以平和的態度去引導孩子走正確的方向。


如果孩子不接受引導,或者「唱反調」時,父母別著急發脾氣,先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行為是否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理解,抱著心平氣和的態度,嘗試與孩子一起去探討有爭議的事件該如何去做。

面對爭議,父母突兀地「我這是為你好」其實是抹殺孩子內心選擇,特別那些忙於工作而疏於對孩子生活學習上的指導的父母,都自認為「給孩子的是最好的」,但那些「最好」並非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不如換個角度,尊重孩子的選擇,考慮孩子的感受,給一個彼此信任的機會。

教育孩子其實是一門藝術,在數十年的教育過程中,不嘮叨道理、不發脾氣、不刻意感動既是為人父母的「育兒」方式選擇,也是為人父母「育己」的漫漫修行。

相關焦點

  • 請別讓羞辱教育,成為你的教育方式,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
    導讀:請別讓羞辱教育,成為你的教育方式,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請別讓羞辱教育,成為你的教育方式,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很多家長卻都在做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一直以來中國人都非常的注重禮節,即使到了現代,父母依舊會利用古時候的故事和案例去教育孩子,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孔融讓梨,這更是登上了小學的教材上。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聽話,還有的父母會強制讓孩子學會懂禮貌的思想,而這就是「中國式禮貌」,這樣的禮貌不僅沒有讓孩子養成好品質,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甚至三觀都出現扭曲的情況,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很多家長卻都在做!有哪些行為是屬於「中國式禮貌」的呢?
  • 這3種「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下一代,別讓你的格局限制孩子發展
    為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青出於藍,能夠超越自己,擁有燦爛的人生。然而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很多人悲觀的發現階級正在逐漸的固化。窮人思維所帶來的狹隘格局,正在不知不覺的毀掉下一代,限制了孩子今後的發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窮人思維,以及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吧。
  •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而是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3種教育方式
    李女士有一個兒子,可是她卻經常說著自己的孩子已經被遊戲毀掉了,因為李女士每天回到家,看到最多的場景就是自己的孩子躺在沙發上,吹著空調玩著手機,而且作業也沒有寫,就連做好了晚飯,孩子都無動於衷,整個人都變得異常懶惰,甚至因為這個事情李女士還和孩子大打出手。
  •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而是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3種教育方式
    ,才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原來對孩子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雖然每次看起來都是皮肉上的傷害,可是實際上卻剪斷了孩子心靈上的翅膀。李玫瑾教授認為: 「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和懶惰,而是因為家長的處理方式不當,才導致孩子變成了如今的這般樣子。」下面是李玫瑾教授所總結出的三個觀點,各位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
    中國的「禮儀之邦」可以說是聞名舉世,中國在教育上自然也離不開對於禮貌的教導,還記得「孔融讓梨」嗎?孔融七歲的時候,將大的梨子讓給了哥哥,給自己留下了最小的那個梨子,這個故事流傳千史,甚至成為我們小時候課本上的一個典範。
  • 你真會管教孩子嗎?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和懶惰,是這3種教育方式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最普遍的,孩子沉迷於遊戲、懶惰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讓家長感到非常頭疼,覺得這些東西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於是會嚴厲斥責孩子。但殊不知,比起遊戲、懶惰而言,作為父母的以下這3種方式更是會對孩子引起嚴重的影響。
  • 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是世界上最沒用的教育方式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三種方法恰恰是當下許多家長和教師最熱衷運用的。,老打別人,講道理沒用,揍一頓也沒用。還有人問,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其實,這些家長只看到孩子的不是,卻看不到自己給了孩子一個生氣就打人、愛發脾氣的壞榜樣。而家長用行動告訴孩子的,遠比言語告訴得多。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三種方法恰恰是當下許多家長和教師最熱衷運用的。
  • 這幾種教育方式,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對孩子的教育可謂是全家最重要的事,可是當我在與很多寶媽寶爸接觸過程當,發現一些不當的教育方法,你知道嗎?這些方法真的會毀了孩子一生的:1.以暴制暴的教育方法這個不當的方法最為常,一些家長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或者孩子受了欺負時,反覆的教育孩子不能吃虧,他打你,你就要比他更狠的打他。
  • 可能會「毀掉」孩子的3種媽媽,一種就能讓孩子難受,希望你不是
    但是,當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才意識到,打罵孩子或許也不是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那究竟什麼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呢?但是,這其實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毀掉」孩子,它只會讓孩子更加挑食,更加不喜歡吃原本就不愛吃的東西,同時也會變得討厭媽媽。
  • 下面3種孩子,未來很可能被毀掉,你家的在其中嗎?
    很多人以為給自己的孩子打下江山,就能夠讓自己的孩子一生安枕無憂,殊不知如果在孩子教育上有所缺失,最後孩子反而會毀掉你親手打下的事業!一個孩子若是走向毀滅,身後的父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下面3種孩子,未來很可能被毀掉,你家的在其中嗎?
  • 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些教育方式,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朋友給我發來微信,說孩子愛玩手機遊戲的習慣,怎麼都改不了,而且有變本加厲的苗頭,讓她十分崩潰。末了,她補充一句,「我真是嘴皮子都快說破了,沒用啊!你說咋辦?我總不能打他吧!」聽完那句話,我眼前馬上出現了這樣一個場景:孩子癱在沙發上玩手機,媽媽在旁邊一邊做家務一邊就著孩子玩手機這件事不斷叨叨。媽媽一臉不耐煩,孩子卻風平浪靜。
  • 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對「垃圾快樂」上癮
    大人是大人,孩子是孩子,你能分清網絡與現實,孩子能嗎?之前,一個6歲男孩直播媽媽洗澡的視頻在全網瘋傳,人們驚訝地發現,「偷拍媽媽」的視頻早已在抖音上風行。孩子的世界是一片混沌,你為他劈開陰霾,照進陽光雨露,他就得到健康的營養滋長,你若不管不顧,任由他看網紅搔首弄姿、看搞笑低俗的視頻、看故意炫富擺款,他也會不分好壞照單全收。
  • 教育最大的騙局,正在毀掉孩子!
    關於教育的三個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扭曲著孩子的成長。釋放天性。在電影院裡,當大家都在認真觀影時,有一位孩子在位子上跳來跳去,時不時大笑一聲,鬧了差不多有半個小時,而他的媽媽就坐在旁邊不管不問。旁邊的一個大人受不了,讓孩子的媽媽說管一下孩子。這位媽媽卻說「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啊,我不能抑制他的天性。」
  •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幾句話
    語言能夠毀掉一個人,當然也能夠成就一個人。所謂: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可以是快樂的根基,也可以輕易毀掉一個人。當下,很多家長喜歡「打擊式教育」,用語言來「打擊」孩子,讓孩子「覺醒」,然後進步。但殊不知,孩子並沒有家長想像中的那麼強大,也會被一些話語摧毀。以下的話,出口前請三思... 1、笨蛋,沒用的東西:踐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世界上最著名的12種教育孩子的方法
    導讀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下面隨引領右腦一起看下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種方法!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不是打罵和離婚?而是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毒藥」是打罵和離婚?曾經有人討論過關於「什麼是毀掉孩子的罪魁禍首?」有人說是打罵式教育,說棍棒教育之下對於孩子的影響會讓他們缺乏自信心,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比較極端,甚至不容易控制情緒,之後相處也成問題。也有人說是家庭破裂也就是父母離婚,離婚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和他人交流之時,總是展現出來不信任的狀態、團隊協作能力差。確實,這兩種行為對於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 我們的認知,正在被這3種思維誤區毀掉
    所謂認知力,無非就是對世界萬物的判斷,你的判斷越接近事實,你的認知力就越高。大部分人的智力、能力都相差無幾,但出到社會後的幾年內,發展往往大相逕庭,其中除了機遇的因素,認知能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想要提升認知能力,其實並不容易,我們一直以為自己足夠冷靜理智,殊不知每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都被外界深刻影響著。
  • 「3歲女孩餵到70斤」:這三種「愛」,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導語近日新聞報導:3歲女童被父母餵到70斤,使人們陷入憤怒。網名&34;的3歲女童是個&34;,然而直播中的她,體重一天天失控。人們擔憂她的健康,也質疑父母利用孩子&34;賺錢,卻置孩子身體不顧。這讓我陷入思考,長輩們自以為得這三種&34;,實則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 你處理孩子情緒的方式,可能正在「毀掉」孩子
    養孩子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父母們的情緒智慧,那些大喊大叫的父母,總會錯過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緒的機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一門學問,父母對於情緒的掌控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並不知道,他們的壞情緒可能正在毀掉他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