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接診了一名4歲的小女孩,女孩的視力達到800-900度,還伴有200度的散光。據悉,孩子由於長時間看手機、電視,導致視力下降。由於孩子年紀太小,做手術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就算戴上眼鏡,近視度數的也不會停止增加。
醫生表示,孩子太小,非常想幫助她,但目前確實沒有很好的辦法。
那也就意味著孩子的近視還將不斷加深。60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視了,4歲女孩800度近視帶散光,再發展下去危害極大。
高度近視在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同時,會引起多種眼科疾病,患病概率比普通人要高很多,由於眼球變長,視網膜變薄,很容易引發視網膜出血、萎縮、脫離和變性。另外發生白內障及青光眼的機率也要比正常人患病高很多,而且還會遺傳下一代。
高度近視持續時間長,還容易造成眼球突出,影響外貌和自信。
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的《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中可以看出,我國青少年近視率現狀堪憂。
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65.3%,其中四年級女生視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別為18.6%、10.4%,男生分別為16.4%、9%;八年級女生視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別為24.1%、39.5%,男生分別為22.1%、31.7%。
目前我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居世界第一,已超過70%,而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澳大利亞僅為1.3%,德國的近視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
為防控青少年近視,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共同起草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要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及總體近視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教育部等九部門也印發了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三十條」。
2019年教育部還加大財政投入,新增全國近視防控工作專項經費1680萬元,通過更換教室照明燈具,改善照明條件,配備可升降課桌椅等方法,保障兒童青少年用眼環境。
但這一問題始終未得到社會、家長和學校真正的重視和切實的解決。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用原因是不注意用眼衛生。
孩子們學習壓力大,功課緊,睡眠不足,用眼過度,常識缺乏和忽視,家長的提醒和重視不夠,都是很大的問題。
與此同時,電子產品的普及也使孩子們近視的狀況進一步加劇。
手機不離手,查資料,打遊戲,看視頻,聊天,都成了孩子們業餘生活的主要愛好之一。常年累月,必然視力受損。
因此,預防青少年近視是全社會刻不容緩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協同作戰。
政府有措施就要有檢查、督促、考核。
學校要認真落實相關精神,加強學生用眼衛生教育,切實減輕課業負擔,增加學生在校課外活動時間,讓學生有時間可以放鬆視力,緩解疲勞。
家長不要只盯著分數,要關心孩子用眼情況,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間。至少每年給孩子做一次視力檢查,發現苗頭及時矯正。不要等到像案例中小女孩的情況嚴重後再悔不當初。
歡迎珂寶留言。
我們一起記錄生活,分享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