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則新聞,被驚訝到了。
河南鄭州一名4歲的小女孩,女孩的視力達到800-900度,還伴有200度散光。
孩子近視成因竟然是,奶奶為了讓孫女「好好吃飯」,允許孩子長期邊吃邊看手機,導致孩子視力直線下降。
吃瓜網友們紛紛留言,吐槽孩子的父母失職:
@手機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了;
@不稱職的父母,父母心太大了;
@沙雕家長,漫不經心中親手毀了孩子;
@現在大部分家長孩子一哭鬧,都會把手機塞給孩子玩;
@現在孩子很早就能接觸到電子產品,家長要以身作則啊,近視真的很痛苦。
近視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只要是高度近視,就約等於瞎,10米之外六親不認,50米之外雌雄不辨,眼前的世界好似被打碼了。
孩子年齡尚小,已經開始用眼鏡替代眼睛成了「心靈的窗戶」,是孩子最大的悲哀,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職。
近視孩子的背後,都是失職父母
近年來,相似的新聞總是重複出現。
2020年4月,江蘇淮安一名1歲多的孩子,因家長過早地進行視頻早教,被查出近視100度;
2020年4月,廣東東莞一名5歲男童,因每天使用早教學習機6小時以上,近視1000度;
2020年6月,江蘇揚州一名2歲半的女童,因長時間看手機,近視900度;
2020年9月,近視防控群裡,一位媽媽爆料3歲的孩子近視500度。
不僅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甚至連明星家的孩子也不能倖免,紛紛戴上眼鏡。伊能靜4歲的女兒米粒戴上眼鏡矯正視力;陸毅11歲的女兒貝兒戴上眼鏡;吳啟華12歲的女兒戴上眼鏡;黃磊大女兒黃多多12歲時也戴上了近視眼。
很多家長喊著「在意孩子」,卻忽略了孩子各個器官的生長發育與保養,以眼睛為例,由於父母護眼愛眼意識不足,發現孩子視物模糊後,壓根沒當回事兒,導致孩子視力繼續惡化,從最初的假性近視發展成不可逆的真性近視。
再次提醒家長們:不要等到孩子健康受傷後才追悔莫及,那時一切為時已晚!!!
未成年近視低齡化趨勢,令人吃驚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全國兒童近視率為53.6%,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學生為71.6%,高中學生已經達到81%,從數據上來看近視呈現低齡化了趨勢。
同時,小學生的近視率逐年上升,2019年增加11.7%,2020年增加15.2%,增長速度之快,令人吃驚!
另有數據顯示,亞洲國家近視發生率在70%~90%左右,美國和歐洲近視發生率在30%~40%左右。
歐美國家的父母普遍重視戶外活動,學生近視率普遍偏低;而在中國的大多數父母重視讓孩子上補習班,或用電子產品敷衍、陪伴孩子,學生戶外活動不足,導致學生近視率普遍偏高。
值得關注的是,導致孩子近視的直接「元兇」不是電子產品。
戶外活動時間長短,決定孩子視力
國外多項調查顯示,研究人員追蹤了幾百至幾千孩子視力變化發現:電子產品使用不恰當可能影響視力,但不是導致近視的直接原因,孩子在戶外活動時間長短決定孩子視力好壞。
運動不僅可以有效放鬆眼部肌肉,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循環,消除減緩眼睛疲勞,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同時運動促進孩子身體各個器官良好發育,改善機體功能、均衡營養攝入,促進孩子眼睛發育,改善眼調節功能,恢復視覺疲勞。
令人意外的是:即使近視存在遺傳,如果父母雙方都近視,但孩子每天可以待在戶外2小時,一周14小時,孩子患近視的概率也會降到20%。
換句話說,戶外活動越多,孩子發生近視的機率越低,如果孩子每天2-3小時的戶外活動,可有效延緩近視發展。
生命在於運動,唯有增加孩子運動量,讓孩子動起來,才能保障孩子各個器官更好地生長發育,才能鍛鍊孩子的意志和性格,讓孩子更自信、更自律、更有成就感。
家長慕課衷心希望,更多家長做好榜樣,通過言傳身教,與孩子一同參與更多的戶外活動,同時,降低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頻率,如果遇上孩子需要線上學習或上網課,使用電子產品時,能讓孩子看電腦就別看手機,能看電視就別看電腦......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用眼習慣。
只要願意何時都不晚,讓我們一起保護孩子的視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