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已經拉低行業的門檻,人人都容易進入。運營,又被看成是網際網路企業中門檻最低的崗位;但運營也是難出成績,難突破的崗位。有可能一直都在做活動、做圖文,加班加點,卻看不到用戶增加、產品火爆,職位也一直沒有提升。但是也有厲害的員工,看似做同樣的事情,卻能在幾個月內提升數據,擴展工作領域,過幾年就晉升為運營經理,甚至運營總監了。
一個好的運營者還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第一是熱愛。雖然運營需要綜合能力,如對外合作的商務能力,做活動的項目能力等,但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熱愛。熱愛運營,熱愛自己的產品。很多要做的事,不會寫在崗位說明書上,也不會有人一一告之,憑著熱愛,才會鑽研、挖掘,自動自發地思考學習。
第二要多和用戶在一起,最好能把自己變成一個典型用戶,這樣才能保持對用戶的洞察。哪怕承擔的是運營經理、運營總監這樣的管理工作,也一定要經常抽時間參與和用戶相關的事,保持用戶的感覺。三節課的聯合創始人黃有璨曾舉過一個做學習類網站的例子,自己花了差不多2個月的時間,參加了50多場線下的學習課程和沙龍,把用戶能做的都做了一遍:記筆記、畫腦圖、寫日記、早起等。在那之後他發現,他們網站上線的課程,凡是他喜歡的,賣得肯定不會太差;而他不喜歡的,賣得一定不好。精確找到產品群體,打成一片,傳播理念,輸出價值觀,這是運營最大、最根本的價值。
第三是把自己的定位放高一些。定位決定思考。做運營是一個崗位,是一個部門,還是中心的位置?把自己的定位放得更高一些,放在整個團隊去考慮。這樣在捕捉到用戶需求後,自己會主動去推動整個團隊下一步的發展和創新。運營是和用戶最近的部門,有時候運營經理會身兼產品經理的一些職責,定期跟用戶交流,隨時反饋,去推動產品改進。當然這需要運營人員有交流溝通技巧,並且能夠從諸多看似雜亂甚至無理的需求中提煉出產品的改進建議。這裡對運營的關鍵有三:
(1)運營要有大局觀。有大局觀,就不會只局限於執行,而是能夠站到如何更好連接用戶的維度上去思考和布局;
(2)運營要懂產品。充分懂產品,與產品間的溝通可以相對無障礙;
(3)運營要跳出工作KPI(關鍵績效指標)。不能只局限於今天閱讀量達到多少、用戶數量增加了多少,而要分析用戶的需求滿足程度。
第四是要有責任感。運營是個細緻活,要各方各面都考慮到,越是細節越容易被忽略。人的天性如此,每天重複同樣簡單的操作,就有可能做而不思考,只求動作到而不是做到位。有些小步驟,感覺做與不做好像相差不大,KPI也沒辦法評價出某個細小環節注重或忽略會有什麼數據差異。這就要求運營人員要有責任感,自動自發,可做可不做的事、細節的事,要從為產品出發的態度來考慮如何做。
第五是溝通學習能力。除了要會和用戶溝通、產品經理溝通,還會學會向行業內學習。行業內互通有無,學會共享特別重要。在米莊金融公關部負責人林芳坡看來:「一種推廣方式,有用的時間就是3~5個月,第5個月才用,效果就不好了。要多跟圈子裡的行業交流,網際網路變化是很快的,否則要被淘汰。」對於運營人員,要注重新工具、新方法的學習速度。
第六是堅持,不要抱怨。運營工作的性質就是難以迅速出成績,難以站在耀眼的舞臺,要學會堅持,學會成就他人,最後體現自己的價值。
一個好的運營者,需要極度感性(可以挖掘更深層次的需求)和極度理性(能調配實現)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