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書愛寫詩的腦癱男孩 「我會勇敢地堅持在路上」

2020-12-16 河北新聞網

出生才7天,他就遭遇核黃疸,雖被救回了生命卻損害了神經系統,引發了腦癱;5歲才能吸吮自己的手指,7歲才學會走路;就是這樣一個別人眼中的「笨孩子」初一熟讀了《三國演義》等經典名著,初二能寫古體詩詞……

    

媽媽是石康(左)最感恩的人,有了媽媽的陪伴他自信又幸福。

    出生才7天,他就遭遇核黃疸,雖被救回了生命卻損害了神經系統,引發了腦癱;5歲才能吸吮自己的手指,7歲才學會走路;就是這樣一個別人眼中的「笨孩子」初一熟讀了《三國演義》等經典名著,初二能寫古體詩詞……他就是平山18歲男孩石康。一直開心生活的他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希望自己的詩詞創作能夠得到專業老師的指導。

    通訊員 李建利 文/圖

    愛讀書愛寫詩的腦癱男孩——

    《紅樓夢》讀了不下5遍

    通過微信上石康的詩,很多人知道了石康。走進他的家中,沙發邊上擺放著《一生最愛古詩詞》《品三國》等一大摞書,石康正坐在沙發上,手裡拿著一本中英文對照的《唐詩三百首》認真地看著,直到媽媽提醒他,他才從書的世界回神。

    石康出生7天時,患上了核黃疸,雖經搶救挽回了生命卻損害了神經系統,引發了腦癱。別的孩子三個多月就能吸吮自己的手指,他在5歲的時候才完成這個簡單的動作。

    不到兩周歲的時候,媽媽帶他上街散步,看到兩邊廣告牌或商店櫥窗上的字,總指點著讀給他。等下次經過,媽媽讀一個音問他是哪個字的時候,雖然不會說話,但石康總能夠準確無誤地指出來。媽媽發現石康驚人的記憶力,便有意識地教他認字、讀書。到石康7歲上學的時候,基本可以沒有障礙地看書了。

    初一時,石康開始讀四大名著,尤其是《紅樓夢》他讀了不下5遍。

    石康愛上了讀書,而且涉獵面越來越廣,什麼《草原帝國》、《世界通史》等歷史類著作;《狼圖騰》、《滄桑》等文學類名作;《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經典詩詞,這些他都愛讀,用媽媽的話來說:「真正做到讀書『破』萬卷了。」當然,他最愛讀、讀的最多的就是歷史類的文學作品,這讓愛與石康談古論今的姥爺都覺得趕不上外孫子的步伐了。

    初中畢業,石康準備到平山職教中心會計班就讀。那個暑假,姨姨帶給石康一本《基礎會計》,讓他先熟悉一下內容,沒想到他埋頭鑽了進去。用媽媽的原話:「這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越看不懂的越愛看。」這本《基礎會計》,石康一個假期看了三遍。開學時,他已經熟練掌握了,在之後的每次考試,他的專業課成績在班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比貓畫虎」寫古體詩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博覽群書讓石康常常萌發寫詩的衝動。

    初二時,他讀了關於武則天的傳記,熱血一沸騰,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既不懂什麼格律,也不知道什麼平仄,卻「比貓畫虎」創作了飽含激情的古體詩《武則天》:「榮耀隨風去,空留無字碑。鐵血平叛亂,辣手掌乾坤。政啟開元盛,治宏貞觀夢。死去身前事,贏得身後名。」這首詩也是石康「大唐三帝」系列的「開篇之作」。

    讀了《紅樓夢》,他寫下了《夢語紅樓》,以「如夢令」為詞牌,刻畫了金陵十二釵。如《憐黛》:「嘗受神瑛甘露,相思以淚還宿,殤殘花易落,恨歸離恨天路。啼哭啼哭,誰曉顰兒淚苦。」著名紅學研究者郭五堂先生評價石康的《夢語紅樓》說:「詞作意象生動,人物性格鮮明,經歷、歸宿把握準確,作為一名中學生,實屬不易。」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焦慶生將郭先生的話寫下來送給了石康,他們都鼓勵石康在詩詞格律上再下下功夫,寫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內心世界。

    「獨為卒者,只前,不退,大有『捨生取義』之意也。或曰:『卒低卑種乎?』曰:『非也,子獨不聞『過河卒,半車也』乎?』。」這是石康用一根手指在電腦上「捅」出來的半文言體的《過河之卒》。

    媽媽帶石康經過冶河橋,橋上水霧瀰漫,石康大呼:「媽媽,我詩興大發!」回到家,他馬上就在電腦上「捅」出《鶴沖天》一詩:「冶河橋上,飛車窗外望。山巒忽起伏,天蒼茫,幾多白雲蕩。水面皺如卷裳,青柳隨風傍小船晚歸,把酒漁歌弄唱。小道歧路,依舊幾人遊逛也幸卻留得,一條巷。且等得閒時刻、穿屏障,再尋訪。何事感惆悵?謂那南岸,好似吾人故鄉。」

    愛的陽光陪伴他健康成長

    石康是不幸的,曾遭遇過重病的折磨;石康又是有幸的,他出生在一個沒有陰霾的幸福家庭。

    父母、家人平靜地接受了孩子神經系統受到損傷的事實。孩子身體不健康,活動受限,家人一有空閒就帶石康出門,坦然迎接旁人異樣的眼光,讓石康學會接受,大膽走出去。家人陪石康一起面對現實,讓石康養成非常陽光的心態。

    「改變可以改變的,讓精神展翅飛翔」,這是家人教給石康的又一個道理。不會走路,學,7歲,石康學會走路;不能寫字,練,直到能寫出,哪怕是歪歪扭扭的詩行。石康行動不方便,腦子卻很靈活。媽媽有意識地教他認字,他早早就可以自己讀書;爺爺陪他下棋,姥爺與他談古論今,爸爸寫了文章請他指導,石康活得充實、健康、陽光。

    盼望能有專業老師指導寫詩

    現在,石康快要從平山職教中心會計班畢業了,緊張的學習讓石康少了許多看書的時間,但《百家講壇》是每期必看的。沒有時間看直播,媽媽就幫他下載下來,讓他抽時間看。每晚寫完作業,睡覺前他還要再看一會兒書。

    能夠背誦250多首詩詞,最喜歡的詩人是蘇軾、辛棄疾和納蘭性德,石康渴望能夠找到一個願意輔導他的,懂得格律、平仄、對仗、押韻的老師。「得到專業老師的指導,讓他真正學會寫詩。」這是石康,也是父母共同的願望。

    媽媽說,石康能自己穿衣服,能收拾家,現在也學會切西紅柿了,以後還要教他學做飯,讓他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石康明年就要畢業了,希望他能夠找到一個適合他幹的工作,自己養活自己;她也希望石康能夠一直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抬頭做人,擁有健康陽光的性格。

    在石康心裡,媽媽是他最感恩的人,他為媽媽寫了一首《隨感》,這是他對媽媽的感激:

    每一次跌傷,告訴自己要堅強,因為不想讓您失望。雖然會感到彷徨迷茫,但我會勇敢地堅持在路上。

    感謝這陽光,撫育我成長,將冰雪融化於您胸膛,把心中所有角落照亮,讓我找到了心中的寶藏。

    藍色海洋,我心所往。夢已起航,哪管別人異樣的目光。有您在身旁,我可以縱情去倘佯。

相關焦點

  • 1歲男孩突患「腦癱」,兇手是媽媽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要重視
    導讀:1歲男孩突患「腦癱」,兇手是媽媽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歲男孩突患「腦癱」,兇手是媽媽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腦癱男孩」考研成功,專業成績第一名!努力,沒什麼不可能
    「腦癱男孩」專業成績第一名,成功考上本校研究生來自廣東河源的劉威麟是個不幸的孩子,由於是難產生下的孩子,腦癱後遺症將會伴隨著他。在劉威麟讀小學的時候,各科成績都非常差,連老師都不願意再教他了。但是劉威麟的父親卻力排眾議讓他繼續學習,還鼓勵他不要輕易放棄。劉威麟付出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終於考上了揚州大學,在大學期間,他還是堅持著每天學習的好習慣。
  • 稱我腦癱詩人我不難過
    因出生時倒產、缺氧而造成腦癱,使其行動不便,高中畢業後賦閒在家。餘秀華從2009年開始寫詩,主題多關於她的愛情、親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殘疾和無法擺脫的封閉村子。  不過,餘秀華對自己的走紅並不是特別敏感,對於蝸居鄉村的她來說,詩歌是一種個人的書寫,「我愛詩歌,從來不指望它帶給我什麼。」寫詩因為「不會打麻將」  「一切關於詩歌的表白都多餘,它是我最深切的需要。」
  • 兩戰高考,宜昌腦癱男孩考上大學
    直面命運不公 勇敢追逐夢想蔣脊楹收到大學通知書命運不公,伍家崗區蔣脊楹從小被確診為腦癱患兒。被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法學專業錄取的蔣脊楹,面對即將到來的大學校園生活,充滿期待……命運不公 從小被確診為腦癱2000年,蔣脊楹出身在宜昌市一個普通家庭,不幸的是他從小被確診為腦癱
  • 腦癱少年姚俊鵬到大學報到:被愛養大的孩子,永遠挺拔
    這名少年,從一出生就被打上了腦癱的印痕,但是他卻走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勵志之路,非常勵志,孩子的勵志一定離不開來自父母的堅持,樂觀與韌性!冰心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美麗,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水,灑遍了犧牲的細雨。」
  • 腦癱小夥旁聽9年讀到博士,我想起了我生活裡的,那個腦癱男孩
    看到一則新聞,腦癱小夥旁聽9年從本科讀到博士。他叫謝炎廷,謝炎廷媽媽說,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全自學,2011年高考選擇題總分280分,他考了262分,數學選擇題滿分。這個小夥高高瘦瘦的,雖然身體特殊,但是那股努力奮發的勁,很令人動容。
  • 患腦癱男孩3歲不會說話,今年卻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研究生
    01、腦癱男孩與眾不同的人生軌跡劉威麟出生於1997年,出生時碰上難產,由於在母親腹中停留過久,導致大腦缺氧。最後雖然搶救回了性命,卻不幸落下了「腦缺氧後遺症」,就是俗稱的腦癱。劉威麟因為患有腦癱,無論是生長發育還是做事,都比別人慢很多。當父親看到他3歲還不會說話,毫不猶豫的辭職回家,專門陪伴教育劉威麟,而當時他父親的工作可是「鐵飯碗」。有了父親的耐心教導,劉威麟慢慢地學會了說話、走路。當他5歲時,第一次喊出「爸爸」時,那一刻父親流下了眼淚。
  • 孩子從腦癱患兒到哈佛才子,這位單親媽媽,用愛創造了奇蹟
    在我的心中就有這樣一對「神仙級」母子,兒子曾是一名重度腦癱患兒,在大家對他不抱希望的時候,她的媽媽卻把他培養成了實實在在的人才。從腦癱患兒到哈佛才子,媽媽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個考上哈佛的男孩叫丁丁,他有一位偉大的媽媽——鄒翃燕。
  • 腦癱男孩姚俊鵬:「跑」出人生「加速度」
    姚俊鵬 蕪湖市委宣傳部供圖姚俊鵬:我仍然笨拙地飛,雲端遠比傳說中更加絢爛,我要獨自尋找,我會記得沿途有多精彩。上面這首詩的名字是《飛》,作者是安徽省蕪湖市安師大附中高考生姚俊鵬,一位先天性腦癱患者。今年,他的高考成績為623分,超過安徽省理科一本線108分。19歲少年姚俊鵬,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慶幸的是智力沒受到影響。為了訓練肌體靈活性,從小父母就陪著姚俊鵬在操場上堅持走步鍛鍊。隨著訓練和恢復,姚俊鵬也和其他學生一樣,走進了校園。
  • 《勇敢》
    ,然而,我看過太多的男孩子跌倒時,是被大人取笑,哭泣的時候,是被罵『膽小鬼羞羞臉』、『男孩子哭什麼哭』。         雖然大人以為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逼男孩『勇敢』,我卻從沒有看過這些男孩的勇敢,我反而看出這些孩子因為害怕被笑而不敢嘗試,我更看到的是,這些孩子在朋友跌倒時,大聲地嘲笑朋友,就如同大人對待他們一般。
  • 腦癱男孩考研成功獲專業第一,感恩!好家風成就生命的奇蹟
    哪怕是一個腦癱兒,在愛的哺育下,風雨彩虹,也會創造出生命的奇蹟!腦癱男孩劉威麟,自2016年考上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後,在6月畢業季裡,他又以專業綜合第一的好成績,考上本校研究生。盡到父母的責任永不言棄1997年,劉威麟由於出生時遭遇了難產,雖經及時搶救保住了性命,卻落下了「腦缺氧後遺症」,成為一個不幸的「腦癱男孩」。說話、走路,都要比別的孩子慢,是腦癱孩子的典型症狀。但小威麟到了3歲還不會說話,父親劉朝平有點著急了。這位畢業於汕頭大學,端著穩定的「鐵飯碗」的父親,很快就做了一個讓大家很意外的決定:辭職!
  • 河源腦癱男孩兌現承諾,考上研究生!
    來自河源的男孩劉威麟他雖患有腦癱但卻目標堅定、意志頑強2016年考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當時堪稱「奇蹟」入學報到時他面對校長的鼓勵立下考研的誓言四年後他以專業綜合第一的優異成績考取了該校化學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再一次創造了「奇蹟」這對普通大學生來說
  • 獨臂女孩、腦癱男孩先後被名校錄取
    在地震中,有一個名叫李欣雨的7歲小女孩,也因為地震永遠地失去了右手。但讓人詫異的是,這位堅強的「獨臂女孩」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開始用左手練就了一手好字,並且在好心人的長期資助下,考上了地處武漢桂子山下的華中師範大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華中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大學之一,國家211工程、「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個獨臂女孩能憑藉自己的力量考上中國名校,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 持之以恆 揚大「腦癱男孩」劉威麟考研成功
    上午,記者在宿舍見到了正在收拾行囊的劉威麟。考上研究生,小劉很自豪。劉威麟出生在廣東省河源市的一個小縣城,母親生他時難產,經過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小劉卻因為窒息時間過長留下了腦癱後遺症,至今說話都慢半拍。他成長的過程,多虧了父親相伴。
  • 腦癱少年高考623分,玻璃男孩654分: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
    取得這樣好成績的學生叫姚俊鵬,一名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的19歲少年。而他逆風飛翔的人生,既勵志又讓人感動。姚俊鵬是安徽蕪湖安師大附中高三理科考生,在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的智力沒受到影響。為了訓練肌體靈活性,姚俊鵬從小就堅持每天在操場上走圈。從幼兒園到讀高中,他幾乎從不午睡,堅持走步鍛鍊。
  • 銅雀臺13周年盛典 吳克群、楊麗菁、汪佩蓉齊聚「為你寫詩」
    音樂詩人吳克群、功夫巨星楊麗菁、R&B歌后汪佩蓉等人齊聚「為你寫詩」,現場3000餘名觀眾同唱經典,為浪漫情緣發聲。 R&B歌后汪佩蓉一首《請你chacha》,帶領現場觀眾重溫經典,並且以自身對音樂的堅持激勵在場的觀眾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曾塑造了眾多經典人物形象的功夫巨星楊麗菁,一首《鐵齒銅牙紀曉嵐》讓觀眾仿佛再次看到了那個敢愛敢恨的俠女「莫愁」。盛典當晚,吳克群傾情演唱了他的代表名曲《大舌頭》、《你是我的星球》、《為你寫詩》。
  • 堅持的動力是什麼?很多人都在尋找答案的路上堅持著
    堅持的動力是什麼?很多人都在尋找答案的路上堅持著成功就是堅持,當認準了方向並堅持去做,就是成功了經常有人問到堅持做一件事的動力是什麼,這個問題,也許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因為做事容易,但是堅持實在太難了。
  • 腦癱男孩623分被中國藥科大學錄取:我想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從小被確診為腦癱的他,行動不便,口齒不清,甚至拿筆寫字都很困難。不過,天生的缺陷沒有擊垮這個男孩,在2020年的高考中,他得了623分的好成績,超過安徽省理科一本線108分,被中國藥科大學錄取。從小就要克服肌肉的張力,握筆寫字異常艱難,先要用左手按壓或抓握什麼東西,把自己的身體控制,然後右手艱難地抓筆,就這一個簡單的動作都極其費力,他難以控制手部肌肉,每寫一個字都得費很大的力氣。十幾年來,他要用自己難以操控的手來寫字、完成作業,高中高強度學習應試訓練。
  • 腦癱男孩以專業第一成績考研成功,教育到最後還是得拼爹
    1997年出生的劉威麟因為先天原因,生下來就帶有缺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腦癱。他的父親有著穩定的「鐵飯碗」,但為了兒子選擇辭職回家。2016年,劉威麟考入了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在求學的路上,也是他自己一個人背著行囊乘火車從廣東來到江蘇揚州,並且獨立地完成了新生報導。廣陵學院的校長也經常勉勵他,讓他好好學習。
  • 腦癱男孩623分被中國藥科大學錄取:我想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從小被確診為腦癱的他,行動不便,口齒不清,甚至拿筆寫字都很困難。不過,天生的缺陷沒有擊垮這個男孩,在2020年的高考中,他得了623分的好成績,超過安徽省理科一本線108分,被中國藥科大學錄取。姚俊鵬在央視新聞採訪中,由於身患疾病,他胳膊粗壯,手掌寬大,說話也要費很大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