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為他關上了一扇門但是卻沒有為他打開一扇窗,而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父親的鼓勵硬生生鑿開了一道通向美好未來的大門。
前段時間,劉威麟的新聞衝上了熱搜。
1997年出生的劉威麟因為先天原因,生下來就帶有缺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腦癱。
他的父親有著穩定的「鐵飯碗」,但為了兒子選擇辭職回家。
一字一字地教,每天不斷地讓兒子練習說話,並且帶著他一起走路、跑步,雖然兒子經常跌倒,但父親告訴他: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向前走。
2016年,劉威麟考入了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在求學的路上,也是他自己一個人背著行囊乘火車從廣東來到江蘇揚州,並且獨立地完成了新生報導。
廣陵學院的校長也經常勉勵他,讓他好好學習。劉威麟從踏進校門的那一刻起,就立下了要考研的誓言,平日裡他勤工儉學,每天堅持,7:30起床學習直到晚上11點才一個人回到宿舍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兩位舍友也考研成功。
說實話,看到這裡我真的是非常的佩服這位劉同學。因為在很多校園中,一些因為身體原因的孩子會在校園裡受到其他同學的歧視和排擠導致厭學的心理。但是這位劉同學能在這樣的環境裡堅持下來不得不說真的是很棒。
對於劉威麟來說,他一出生就站在與別人不一樣的起跑線上,因此,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追上別人,而如今他甚至已經超越了許多人。
劉威麟身上的自強不息品格,令人敬佩,而父母的奮力託舉,才是劉威麟成才的關鍵所在。
父親畢業於汕頭大學,原本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劉威麟三歲那年,還不會開口說話,父親於是做出了辭職的決定。
他放棄了月薪六七千的「鐵飯碗」,回家教兒子說話、走路。
就這樣,受益於優秀的家庭教育,劉威麟得以成長成才!
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從小就被人欺負,直到遇到了珍妮。珍妮告訴他要跑,於是他窮盡一生都在奔跑,即使他曾經連路都走不好。
郭德綱回憶起自己的少年總會笑中帶淚,「我小的時候家裡窮,那時候在學校一下雨,別的孩子就站在教室裡等父母來送傘,可我知道我家沒傘,只能頂著雨往家跑。」
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凡普通,沒有優厚的家底,豐富的背景,很多人不僅沒有一把傘的庇護,還可能就站在了烏雲之下,接受著暴風雨的洗禮。
要想離開烏雲,我們必須奔跑;要想看到彩虹,就必須窮盡一生拼命奔跑。
今年年初,曾有一個「外賣小哥」在外跑單的視頻霸屏網絡!
他叫許龍慶,和劉威麟一樣,也是一名腦癱患者。
阿龍的工作是送外賣。平時送完外賣,他早早的就回家了。但是這一天,他回家很晚,正好被同事遇到。
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他因為接單時系統無法確認其本人,美團帳號被封,收入驟減,這才跑到很晚。
當阿龍在問及這些問題的時候,他沒有一絲抱怨,只是笑著認真回答。
當被問及「有些人聽不懂或聽不清你說什麼時,客戶會理解你嗎?」
他回答,有的會理解,有的會不理解。
「有沒有收到過差評?」
阿龍笑得很溫暖地回答,「差評很多」。
他純真的笑容、眼中明亮的光感動了無數網友。
隨著阿龍在網上走紅,很多網友心疼他,要給他捐錢,甚至有網友託他的同事轉給他,但都被他拒絕了。他說「我會憑自己努力賺錢的」。
當問到阿龍最感激的人是誰時,阿龍脫口而出:「是媽媽,我愛你媽媽!」
雖然從始至終未看到阿龍的父母,但可想而知,一個內心充滿陽光和愛的人,背後一定有個很愛他的父母。
父母無條件的支持和愛,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也讓他擁有生活最大的底氣。
作為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不是物質,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愛。
愛,鑄就孩子一個強大的內心。無論走到哪兒,他都不用擔心會不被愛,會有足夠的勇氣去生活。在不斷的奮鬥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未來。
所以不要吝嗇給孩子愛,這是一個人獨行於世最好的鎧甲。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思貝爾說過一句話:
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孩子看世界的角度,都是從父母那裡習來的。父母行事的一點一滴,都對孩子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父母優秀,孩子也會努力模仿,甚至超越父母的高度。
每個孩子的成長,處處都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或是父母語言的激勵,行為的榜樣,亦或是精神的引導,都是孩子成長的助推器。
生活中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只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不斷努力。
在父母高格局的引領下,孩子才能不斷創造好的未來。
面對孩子的成長,我們需要做一個善於看見的父母。
在這裡也希望廣大的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多鼓勵自己的孩子,以正當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看見孩子的不足,幫助孩子改正;看見孩子的優點,發掘他的長處;看見孩子的潛力,積極引導,讓孩子成長的越來越好。
當孩子不斷地被父母看見,內心成長的力量將會噴湧而發,不斷變強。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