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聖肽再戰直銷 曾被曝涉嫌傳銷被查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高原聖肽再戰直銷 曾被曝涉嫌傳銷被查

  來源:中國質量萬裡行

  近年來,由於生物活性「肽」所具備的獨特優勢,使其逐漸成為生物活性物質這類研究的熱點。而隨著與多肽合成相關的技術、設備和工藝等方面得以迅速發展,使得多肽藥物研發成本和生產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多肽藥物和肽保健品的開發持續升溫。  

  直銷行業有不少企業開始紛紛開發肽產品,甚至有的非直銷企業也開始準備走直銷的路線,這其中就有一家名為青海高原聖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高原聖肽」)的企業開始涉水直銷,創辦人為吳慶林的兒子吳長海。

  涉水直銷欲轉型

  據直銷百科網報導,在吳氏家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所有資產與下一代沒有任何關係,不會留給下一代,也不允許去揮霍。吳家的祖輩就是獨自創業,甚至到了吳長海,也是懷揣幾千元自立門戶。

  官網稱,2006年,吳長海把肽從幕後推到臺前,為學習肽,他遠赴日本深造。2009年,為肽辛苦拼搏三年後,2012年,他與青海省政府籤訂綠色生態發展合約,在青藏高原上開發綠色肽。2013年,在吳長海指揮下,陸續研發出健康夢系列、PHP系列、聖肽百金草系列、百錦草系列等多個系列產品。2015年,集團已發展成為健康肽行業的領跑者。不僅如此,吳長海還帶領集團向文化產業進軍,並成功開發出「餐飲娛樂、服裝服飾、運動器械、影視動漫、培訓機構」等多個產業群。

  早在2013年,高原聖肽就開始涉水直銷。當年,就有媒體曝出其直銷模式的獎金制度:公司拿出您直推會員(1代-3代)收入的5%作為您的領導獎金(也就是說您推薦一個人也能賺錢,只要您幫好您所推薦的這個人只要他賺錢您就賺錢),還推出「愛心獎金」、「幸運獎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8月10日,高原聖肽把註冊資本變更為8848萬元,不過實繳資金也僅為100萬元。

  

  

高原聖肽被曝涉嫌傳銷

  記者通過百度查詢發現,一篇名為《赤峰地區「國盟普惠」、「高原聖肽」兩起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告破》的新聞。而據中國經濟網報導,高原聖肽的銷售模式完全採用傳統的金字塔分級結構。

  從視頻中工作人員的講解中可以得知,該公司形成以「銷售獎」「推廣獎」「領導獎」「福利獎」等七大獎金制度為核心的激勵措施。業務人員可以通過直接發展和間接發展下線會員來達到相應的銷售業績,而計酬方式則會根據下線人數和銷售業績進行相應定級並獲得報酬。同時,該公司採用雙區多邊制,形成上下線關係且層次明顯,會員的收入完全取決於下線人數的多少和銷售業績,這種高額返利、發展下線的運作模式完全是典型的傳銷模式。

  其實,高原聖肽涉嫌傳銷的新聞已不是第一次被媒體曝光了。早在2013年,《中國經濟網》記者就曾在新聞調查後發表文章《北京高原聖肽公司打著連鎖旗號涉嫌傳銷》,引發人民網、新華網、環球網等數十家全國主流媒體的跟進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據該報導稱,高原聖肽公司推行員工「領導獎金」制。對於該制度,北京高原聖肽內部資料解釋為,「公司拿出您直推會員(1代-3代)收入的5%作為您的領導獎金(也就是說您推薦一個人也能賺錢,只要您幫好您所推薦的這個人只要他賺錢您就賺錢)」,並進一步舉例,「A今天一共賺了30000,那麼公司就會 出3萬的5%獎勵給您即使您今天沒有做任何事您也一樣賺1500元,這就是領導獎金。」

直銷牌照當「護身符」

  涉傳被查以後,從2017年9月12日開始,高原聖肽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高原聖肽」,隨即停止了更新。

  涉傳被查,並未能阻止肽家族在直銷領域的決心,如今肽家族第三代已接過直銷的大旗。據悉,肽家族第三代成員為吳長海的女兒吳彥知和兒子吳偉。

  最終,他們看中了直銷模式。據工商資料,2017年9月28日,姐弟倆合力打造的泓九公司,註冊資金增資到了1億元,不過實繳資本也僅為140萬元。

  沒有直銷牌照,怎麼辦?找到一個拿牌企業做「護身護」,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今,姐弟倆已經帶著肽家族的產品,找到了天津某家企業,並成為系統領導人。

  該公眾號展示了肽家族的兩個產業園:得肽系統山西產業園、得肽系統青海肽產業園。

  產品方面,分為三類:高原綠色肽、專項定製肽、營養保健品。其中,專項定製肽品類,涵蓋了姐弟倆一起打造的「依瀾納拉」品牌的相關產品。

  對於肽家族的直銷徵程,一名業內人士指出,找到拿牌公司合作的形式在業內很普遍,但是一定要規範化運作,因為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在規範直銷市場的「掛靠」行為。

  2018年4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在官網發布了《進一步加強直銷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對直銷行業的新動向、新經營手法會保持關注,如發現非直銷企業或團隊掛靠直銷企業,利用直銷企業的產品、銷售隊伍、物流體系、結算平臺等資源從事違法活動的,在對非直銷企業或團隊處以行政處罰的同時,對直銷企業也要依法進行查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由直銷百科網與中國經濟網綜合

(責任編輯:孫朋浩)

相關焦點

  • 打著連鎖經營旗號實為變種傳銷的高原聖肽
    由中國經濟網在本月8日發表的一篇題目為《中國膠原蛋白肽市場調查:傳銷模式大行其道》的新聞調查後,反響極為強烈,國內各大網站紛紛轉載,業界人士高度認可,專家也一再呼籲是該到了整頓、整飭、整肅這一領域的市場混亂情況了!
  • 赤峰「北京高原聖肽」傳銷案宣判!會員遍布全國十多個省份
    2014年12月以來,北京高原聖肽科技有限公司以推銷肽產品為名,採取拉人頭的方式,並以按發展人數多少進行計酬的模式大肆進行傳銷活動。在該組織中,會員人數高達38000餘人,其會員遍布全國十多個省份,涉案資金五億餘元。
  • 起底葆嬰:違規直銷、涉嫌傳銷……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繼權健之後,不少直銷企業的問題相繼被爆出。日前,業內人士胡華(化名)向中國商報記者透露,美國葆嬰公司在中國存在多項違規直銷業務並涉嫌傳銷。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葆嬰第一次被爆出違規直銷並涉嫌傳銷。
  • 中國膠原蛋白肽市場調查:傳銷模式大行其道
    但記者調查後發現,目前該行業中不乏投機者和不法者,他們從事非法直銷、非法斂財、非法集合、聚眾銷售等一些列完全違背行業宗旨的非法銷售活動,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破壞了中國膠原蛋白肽市場的產品聲譽,影響了行業內一些正規企業名譽,造成了極壞的市場惡名和行業秩序的混亂。業內專家亦坦言,目前膠原蛋白肽行業存在傳銷。
  • 直銷巨頭如新涉嫌在中國非法傳銷 遭中美律師調查
    信息時報訊 (記者 王曉梅) 自從8月份開始被做空機構「香櫞」研究指控在中國區實行「非法傳銷模式」之後,直銷巨頭如新集團股價大跌,致使股民蒙受損失,目前中美律師正聯手對此展開調查。   而在今年8月,香櫞發表報告稱,「如新在大中華區的商業模式遠離『直銷』,更接近『傳銷』,而傳銷在中國是違法的」。據相關報導,香櫞曾僱人深入如新在北京、上海和合肥的銷售團隊臥底,均被告知需先交納5000~15000元不等金額購買產品入會,此外,團隊的銷售網絡和資金鍊條的金字塔形特徵也十分明顯。香櫞以此報告作為證據,指控如新在上述三地的銷售模式均涉嫌非法傳銷。
  • 直銷行業再曝亂象 三生公司消費致富涉嫌傳銷
    不少知名直銷企業都存在越過法律紅線,涉嫌從事類似傳銷的情況。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認為,傳銷活動參與人群眾多,涉及金額巨大。他建議對「涉眾商業模式」進行監管立法,來規制公司行為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對違背商業價值規律、不可能盈利的經營模式加以監管。
  • "老牌直銷"三生公司消費致富涉嫌傳銷 號稱排隊賺錢
    不少知名直銷企業都存在越過法律紅線,涉嫌從事類似傳銷的情況。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認為,傳銷活動參與人群眾多,涉及金額巨大。他建議對「涉眾商業模式」進行監管立法,來規制公司行為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對違背商業價值規律、不可能盈利的經營模式加以監管。
  • 華林酸鹼平涉傳銷被查 產品網上仍在賣
    手機截圖華林酸鹼平被查 有員工自稱「正規傳銷」今年1月,有媒體記者在臥底兩月後,曝光了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林酸鹼平公司)涉嫌虛假宣傳和傳銷。在報導中,華林酸鹼平公司工作人員稱,該公司為具有直銷牌照的「正規傳銷」。
  • 直銷變傳銷?食品變神藥?監管部門對這說:不!
    圖片來源:攝圖網2019年初,在保健品業盤踞多年的數家知名直銷公司陷入輿論危機——權健保健品疑涉誇大宣傳產品抗癌效果致使用戶耽誤病情及涉嫌傳銷犯罪被查,華林酸鹼平疑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被立案調查直銷和傳銷的模式界限是社會一大議題。不少直銷企業疑掛羊頭賣狗肉。時代財經曾曝光春之堂或涉嫌多層次計酬及獎金實施雙軌制,中國經營報曾報導被多地通報為傳銷的東升偉業時隔4年後依舊獲得直銷牌照。直銷牌照並非直銷的「免責」金牌,直銷與傳銷一字之隔,常常過界。如直銷的分層模式和傳銷的金字塔等模式混沌不清。
  • 起底直銷巨頭春芝堂:違規掛靠 涉嫌傳銷 炒作原始股或涉非法集資
    去年11月,據《直銷視界》報導,億家寶就曾掛靠春芝堂,春芝堂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也承認了此事,並表示「兩家公司的合作早在幾個月前已經終止,億家寶已經搬出了上海春芝堂集團總部。」2019年5月13日,中國商報也曾報導,上海春芝堂經營模式涉嫌傳銷。
  • 來論|直銷管理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從本質上界定直銷與傳銷
    【編者按】2018年底「百億保健帝國權健」事件引起輿論高度關注以來,直銷行業內多家企業接連被曝涉嫌傳銷經營。今年6月,商務部披露,備受社會關注的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涉嫌傳銷犯罪且未按程序覆核登記。
  • 從葆嬰涉傳銷被查談起:直銷企業「外事無小事」
    日前,據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某外資獲牌直銷企業經銷商因涉嫌傳銷被立案查處,刑拘13人,掛網通緝數十人,凍結帳戶資金3.6億元。本月3日公司一人被警方從廣州帶走,同時帶走了十幾個高級別的經銷商,其中一人已經取保。消息一出,立刻在中國的直銷行業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 想良生活涉嫌傳銷被罰55萬 掛靠直銷企業欲保事業「長青」?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想良生活由於沒有直銷牌照勢必容易引發監管部門關注,此次與長青公司「合作」,間接取得直銷牌照的庇護以此達到降低運營風險的目的。但由於此行為屬於掛靠經營,因此風險猶在。事實上就在此前的本月(11月)6日,想良生活就因涉嫌傳銷才遭到處罰。
  • 涉嫌傳銷!這家業績100億的直銷巨頭被曝光!
    在他們看來,這家通過洗腦、交加盟費、拉人頭方式擴張的直銷巨頭實際上做的就是傳銷。只是由於天津尚赫的加盟店並不像權健一樣統一命名,做的業務也主要是減肥、美容,不容易發生惡性事故,所以更加隱秘。不過,這家2017年業績高達100億元,排名全國直銷行業第五,在天津僅次於權健的保健品直銷行業巨頭事實上一直沒有擺脫外界涉嫌傳銷的質疑。在搜尋引擎輸入「尚赫」就可以發現多篇「尚赫涉嫌傳銷」「虛假宣傳」「跨區經營」等各類媒體公開報導天津尚赫保健品有限公司違規經營的報導。
  • 隆力奇規避監管涉嫌傳銷 瀋陽事件僅為冰山一角
    徐春梅  編者按/ 高額返利、一夜暴富的宣傳口號等將隆力奇推向了涉嫌傳銷的風口浪尖,瀋陽隆力奇被查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近日,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隆力奇」)深陷傳銷旋渦。瀋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相關人士證實已約談隆力奇,原因是隆力奇瀋陽一經銷商成立的、與公司是合作關係的培訓機構打著隆力奇直銷的旗號,名為賣產品,實際上是為「拉人」,多次被市民舉報涉嫌傳銷。  「要求交納1~2萬元入門費,並以高額返利等誘人條件拉人進入,隆力奇的直銷模式在某些區域已經逐漸變味。」
  • 又一「保健帝國」涉嫌傳銷!公安部最新名單出爐:這些都是傳銷!
    然健環球有可能打著「全球積分會員」的幌子,一直在默認這種瘋狂傳銷模式的惡性蔓延,並從中獲得豐厚利潤。對此涉嫌傳銷的行為,真的沒辦法?專家表示,網絡並非法外之地,只要這些境外企業網絡營銷活動延伸到中國領土上,就要接受中國法律的管轄。
  • 成本幾百中脈Laca內衣售價六千 曾被舉報涉嫌傳銷及虛假宣傳
    而記者查閱資料得知,中脈Laca內衣曾因涉嫌傳銷及誇大宣傳被多家媒體報導。  天價內衣成本僅數百元 宣稱不僅塑身還能治病  據澎湃新聞報導,中脈「加盟商」稱中脈Laca內衣系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南京中脈)產品,整套中脈Laca內衣對外售價六千餘元。
  • 一周輿情盤點:涉案14億元特大傳銷案告破;中脈被實名舉報傳銷!
    這也將社交電商傳銷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了,近段時間相繼多家知名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斑馬會員、貝店)等屢屢涉傳被罰被查,整頓社交電商迫不急緩!南寧多部門聯合嚴厲打擊保健食品市場存在的違法生產經營、違法宣傳營銷、欺詐誤導消費等行為;安徽嚴打以微商、電商等為幌子的網絡傳銷;甘肅省規範直銷打擊傳銷再出拳…… 本周還有涉嫌傳銷和虛假宣傳的輿情事件依然成為關注焦點,如樂利來經銷商涉傳被罰2300多萬,被指「無牌直銷」多年涉虛假宣傳等多項違規;社交電商「名義初品」涉嫌傳銷被查等。
  • 「變味的直銷」:拉人頭收入門費,多品牌陷傳銷爭議
    風波華林按摩器捲入「命案」1月15日,據滄州發布微信公號,自聯合調查組進駐華林公司以來,經過緊張的工作,初步查明,該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探秘華林最高入門費被曝達10萬曾參與過華林直銷的小山告訴新京報記者
  • 起底安永瑞品歐陽繼延:涉嫌傳銷被緩刑,涉足拇信被指故技重施
    反觀拇信,無疑給曾創辦窩窩團、天城網,有著豐富行業經驗的歐陽繼延,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平臺。 不久前,據法制周報網報導,長沙消費者舉報湖南拇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拇信」APP涉嫌拉人頭式的非法傳銷行為,其APP帶著社交的帽子實際卻是利用網際網路的快速傳播性發展下線拉人頭購物成為合伙人,不但模式複雜,其盈利方式早已超出國家規定,發展人頭不限層數拿佣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