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原聖肽再戰直銷 曾被曝涉嫌傳銷被查
來源:中國質量萬裡行
近年來,由於生物活性「肽」所具備的獨特優勢,使其逐漸成為生物活性物質這類研究的熱點。而隨著與多肽合成相關的技術、設備和工藝等方面得以迅速發展,使得多肽藥物研發成本和生產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多肽藥物和肽保健品的開發持續升溫。
直銷行業有不少企業開始紛紛開發肽產品,甚至有的非直銷企業也開始準備走直銷的路線,這其中就有一家名為青海高原聖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高原聖肽」)的企業開始涉水直銷,創辦人為吳慶林的兒子吳長海。
涉水直銷欲轉型
據直銷百科網報導,在吳氏家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所有資產與下一代沒有任何關係,不會留給下一代,也不允許去揮霍。吳家的祖輩就是獨自創業,甚至到了吳長海,也是懷揣幾千元自立門戶。
官網稱,2006年,吳長海把肽從幕後推到臺前,為學習肽,他遠赴日本深造。2009年,為肽辛苦拼搏三年後,2012年,他與青海省政府籤訂綠色生態發展合約,在青藏高原上開發綠色肽。2013年,在吳長海指揮下,陸續研發出健康夢系列、PHP系列、聖肽百金草系列、百錦草系列等多個系列產品。2015年,集團已發展成為健康肽行業的領跑者。不僅如此,吳長海還帶領集團向文化產業進軍,並成功開發出「餐飲娛樂、服裝服飾、運動器械、影視動漫、培訓機構」等多個產業群。
早在2013年,高原聖肽就開始涉水直銷。當年,就有媒體曝出其直銷模式的獎金制度:公司拿出您直推會員(1代-3代)收入的5%作為您的領導獎金(也就是說您推薦一個人也能賺錢,只要您幫好您所推薦的這個人只要他賺錢您就賺錢),還推出「愛心獎金」、「幸運獎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8月10日,高原聖肽把註冊資本變更為8848萬元,不過實繳資金也僅為100萬元。
高原聖肽被曝涉嫌傳銷
記者通過百度查詢發現,一篇名為《赤峰地區「國盟普惠」、「高原聖肽」兩起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告破》的新聞。而據中國經濟網報導,高原聖肽的銷售模式完全採用傳統的金字塔分級結構。
從視頻中工作人員的講解中可以得知,該公司形成以「銷售獎」「推廣獎」「領導獎」「福利獎」等七大獎金制度為核心的激勵措施。業務人員可以通過直接發展和間接發展下線會員來達到相應的銷售業績,而計酬方式則會根據下線人數和銷售業績進行相應定級並獲得報酬。同時,該公司採用雙區多邊制,形成上下線關係且層次明顯,會員的收入完全取決於下線人數的多少和銷售業績,這種高額返利、發展下線的運作模式完全是典型的傳銷模式。
其實,高原聖肽涉嫌傳銷的新聞已不是第一次被媒體曝光了。早在2013年,《中國經濟網》記者就曾在新聞調查後發表文章《北京高原聖肽公司打著連鎖旗號涉嫌傳銷》,引發人民網、新華網、環球網等數十家全國主流媒體的跟進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據該報導稱,高原聖肽公司推行員工「領導獎金」制。對於該制度,北京高原聖肽內部資料解釋為,「公司拿出您直推會員(1代-3代)收入的5%作為您的領導獎金(也就是說您推薦一個人也能賺錢,只要您幫好您所推薦的這個人只要他賺錢您就賺錢)」,並進一步舉例,「A今天一共賺了30000,那麼公司就會 出3萬的5%獎勵給您即使您今天沒有做任何事您也一樣賺1500元,這就是領導獎金。」
直銷牌照當「護身符」
涉傳被查以後,從2017年9月12日開始,高原聖肽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高原聖肽」,隨即停止了更新。
涉傳被查,並未能阻止肽家族在直銷領域的決心,如今肽家族第三代已接過直銷的大旗。據悉,肽家族第三代成員為吳長海的女兒吳彥知和兒子吳偉。
最終,他們看中了直銷模式。據工商資料,2017年9月28日,姐弟倆合力打造的泓九公司,註冊資金增資到了1億元,不過實繳資本也僅為140萬元。
沒有直銷牌照,怎麼辦?找到一個拿牌企業做「護身護」,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今,姐弟倆已經帶著肽家族的產品,找到了天津某家企業,並成為系統領導人。
該公眾號展示了肽家族的兩個產業園:得肽系統山西產業園、得肽系統青海肽產業園。
產品方面,分為三類:高原綠色肽、專項定製肽、營養保健品。其中,專項定製肽品類,涵蓋了姐弟倆一起打造的「依瀾納拉」品牌的相關產品。
對於肽家族的直銷徵程,一名業內人士指出,找到拿牌公司合作的形式在業內很普遍,但是一定要規範化運作,因為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在規範直銷市場的「掛靠」行為。
2018年4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在官網發布了《進一步加強直銷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對直銷行業的新動向、新經營手法會保持關注,如發現非直銷企業或團隊掛靠直銷企業,利用直銷企業的產品、銷售隊伍、物流體系、結算平臺等資源從事違法活動的,在對非直銷企業或團隊處以行政處罰的同時,對直銷企業也要依法進行查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由直銷百科網與中國經濟網綜合
(責任編輯:孫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