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活的朋友們,常常會發生一些小金額(一萬美金以下)的財務糾紛。請律師?律師費可能比糾紛金額還貴。算了?又咽不下這口氣,吃不下這個虧。於是,去小額法庭這種「自己當自己的律師,自己給自己討公道」的技能,就應該要好好了解一下了。
今天,我們就好好教教您,怎麼在小額法庭當好一個「原訴人」?(文章較長,請收藏後仔細學習,已用於不備之需!)
1. 向答辯人(即令你受傷或財產受損的人)提交一封索取賠償的信。
a. 告知答辯人為什麼你認為他欠你的錢和具體金額。請一定要寫明:這是金錢的索償、一 段簡短描述事件經過、並附上證據副本, 如收據、相片等。請設一個回應限期(10至14日), 並警告若問題得不到解決,便會訴諸法律行動。
b. 保留一份副本,將正本寄 出。(建議寄掛號信,確保對方能收到)
c. 若對方沒回應,事情仍不能獲得解決,你便可向合適的小額錢債法庭申請陪償。
2. 確立你的法律理由和證據
a. 為何答辯人要承擔你的損失?(例如:是答辯人的疏忽 、口頭承諾、籤訂合約、財產轉移(竊取)等)
b. 你在金錢上的損失/傷害性質。你能否用收據、估值、證人聲明等方法去力證你所受的傷害?
c. 將你的損失以金額計算。(例如:「由於答辯人沒有在紅燈前停車,導至我修理汽車費用上的損失為 $2,500。」)
3. 尋找你的答辯人
a. 取得你答辯人的地址和電話號碼。若對方是股份公司,你需要檢查一下你所獲得的法律名字,和「法律程序服務代理」的名字及地址是否正確?
你可以在這個網址查詢: www.ss.ca.gov
你也可用郵寄方式獲取公司資料(正確法律名稱和法律程序服務代理)。
地址為:California Secretary of State, Attn: IRC Unit, 1500-11th Street, Sacramento, CA 95814 。請謹記附上一張四元美金面額的支票 或匯票。
c. 若對方是一個人公司或合伙人公司,那麼,你便要找出店東(們)的名字。可在市府或縣府的商業牌照登記處,/或縣府商號別名聲明紀錄處獲取。
你可在網上獲得有關東主的資料,網址為: www.acgov.org
d. 若對方是政府機構,(市府、縣府、州府、或校區),你可向該機構追討。(通常在事發後六個月 內便要追討)。若該要求被拒,你可在被拒日起計,六個月內向小額錢債法庭申請。
4. 決定審判地點
你可以下列地點控訴答辯人:
a.答辯人的居住地址或從事商業活動的地點。(若有多位答辯人,你可選擇其中一位的住址 作為控訴的地點);
b.籤訂合約的地點或履行合約的地點;
c.原訴人受傷或財產受損的地方。
5. 遞交申述表格
a. 要填好原訴人申述表格(SC-100) 。你可在網上填寫此表格。網址為: www.ezlegalfile.com ;
或從www.courtinfo.ca.gov 網上下載此表格----
(先選自助(Self-Help) ,
然後小額錢債追討(Small Claims)
再選擇小額錢債追討表格(Forms for Small Claims)便可) ;
或從網址www.acgov.org/courts 下載表格亦可
(先選擇法庭部門(Court Divisions) ,
然後再選小額錢債(Small Claims)) 。
b. 在 不同地點的小額錢債法庭書記處中,選擇一個地點,入稟文件,並要繳交 $22 的入稟 費。(低收入人士可申請免繳法庭費用。可向書記要求一份申請豁免繳交法庭費用表格。)
c. 法庭書記會編排一法庭聆訊日期,並會在你的法庭文件上列明。他會給回你一式兩份文件 (一份給你,另一份則由你負責遞送給答辯人。)
6. 將原訴人的申索文件遞送給答辯人
(此乃答辯人能獲知有關此訴訟的途徑)
可選擇下列任何一種方法:
a. 親自給答辯人遞送
1) 你可僱用一法律程序文件送達人(Process Server)
(費用大概為$35-$60,若你的追討獲得勝訴,此費用可加在你的法庭開支上。)
2)或你可僱用一位年齡超過18歲,與此案沒有任何關連,或不會為此案作證人的人士遞送。
送達文件的人一定要正確地填好「法庭文件 已送達證明」(Proof of Service Form)的表格。
你必須要將這填妥的表格在開庭三天前交 回法庭。
3) 法律程序文件遞送的時間限制:
--若答辯人身在縣府內,法庭文件必須在開庭前 15天內送達;
--若答辯人若身在縣府以外的地方,則以開庭前20 天為限。
b. 建議寄掛號郵件(Certified Mail)遞送:
1) 請與法庭書記確定遞送文件步驟已經完成及有效。
或者在網上查詢。網址為: www.acgov.org/courts 。
--選擇主網(Domain Web),
--然後按個案撮要(Case Summary),
--輸入你的個案號碼,
--再選登記行動(Register of Actions),
c. 其他取代服務 (只適用於僱用法庭文件程序送達人):
1) 如果送文件時接觸不到答辯人,送達人則可留下一份法律文件副本給他的一位同住,年齡超過十八歲的成員(並要告訴他文件內容)。
2)同時再將此通知文件以 一級郵件(first class mail)方式寄給答辯人。
在文件寄出後的十天,這項送遞過程便算任務完成。
--若答辯人是住在縣內,這行動要在開庭前25天前便要完成;
--若是住在縣外,則要在30天前完成。
7. 如何為訴訟作出準備
a. 找出你案件的關鍵點。(例如:「此案的關鍵是:若答辯人沒有合理的理由不把 $500 的押 金/按金退回給你,他是否有責任賠償你的金錢損失?」)
b. 組織你的證供和證據。(例如:「答辯人應該賠償我的損失。因為根據我的證據,答辯人違反了公民法(Civil Code)第1950.5條,他沒有退回我的租金押金/按金,或是在21天內提供給我一些數據,列明押金/按金的用途。」)
1) 把你的案件內容用簡單扼要的形式寫下(一頁以內),並要提出證明以支持你的指控。
2) 要求你的證人出庭作證,或以一封有證人籤署及附有日期的書面聲明(MC-030表格)呈堂支持你的申述。
--你可在電腦上下載此表格,網址為: www.courtinfo.ca.gov/forms,可在下滑條碼(drop down menu)選擇表格、然後再按表格號碼便可。
3) 可用相片、文件、收據等作為證物。但呈遞時要鋪排清楚及使人容易明白。
4) 呈給法官的重要證物要用代碼註明。例如:可用「證物 A, B, C」 等。請用螢光筆在文 件副本上突顯那些重要的段落或資料。
5) 影印文件副本,各給一份予法官及答辯人。請將原本保留,以便法官若有需要,可以查 閱。
c. 練習如何在法庭陳述你的案情。(可在一位不大熟悉你案件的人面前陳述)。你亦可前往小 額錢債法庭去觀察一下法庭如何處理案件。
d. 如有需要,可遞送傳召令要求證人出庭。
e. 如有需要,可要求答辯人或第三者以傳召令要求出示文件。(可向法庭書記辦事處領取表格。)
8. 在小額錢債法庭內陳述你的案情
a. 請提早出現在法庭內! 並要穿著整齊出庭。對待法官、書記、法庭出席者、及答辯人皆要表示恭敬。對法官要尊稱「法官大人」。要有禮貌。
b. 法庭書記會根據你的法庭案件列表來叫喊你的名字,並會詢問是否有關人等都已到達;交換 將會呈交法官的文件;及試圖解決此案。
c. 若答辯人不出現,請告訴法官你根據什麼認為你會獲得勝訴。法官便會給你下一個「缺席宣 判」(Default Judgment) (即是在答辯人不出現的情況下給原訴人的判決,或名為「失 責」(defaults)
e. 審案次序 (請謹記陳詞時要精簡,老實和正中要點)。
---原訴人大概有五分鐘的時間去陳述案情。利用供詞及呈遞證據。
---答辯人大概有五分鐘的時間去陳述自己的理據。利用供詞及呈遞證據。
---通常原訴人會就答辯人的理據作出回應;或法官會要求雙方澄清問題或留意本案重點。
f. 若你獲得勝訴,謹記要求法官宣判發還你所支付的法庭費用(包括入稟費、和法庭文件程序 送達費用等)
g. 大部分的法官都不會在法庭訊時即時作出決定。相反,他們會在日後用郵寄方式通知雙方有 關判決。故此你必須把正確的地址通知法庭。
h. 在三星期後若仍未收到郵寄的判決,請向法庭書記辦事處查詢。
i. 請記著,法官不需要向你解釋或交代他為何作出任何判決的原因!
9. 上訴或動議撤銷裁決
a. 上訴:
在小額錢債法庭,原訴人是沒有權利去上訴的,除非答辯人呈請答辯人的要求。在 小額錢債法庭,祗有答辯人才有上訴的權利,而且要在法庭寄出判決書後三十天內提出上 訴。
b. 動議撤銷(取消 )裁決:
---在下列情況下,原訴人可申述:
a) 原訴人有良好理由在聆訊當日沒有出席小額債審訊,可用SC-135動議撤銷裁決通知表格(Notice of Motion to Vacate (cancel) Judgment。)
b) 原訴人相信法官犯了法律上的錯誤;(例如,用錯法例判案。)或書記有手文之誤,(如書記在判書上寫下$100.00,但法官在庭上的宣判為$1000.00) 。可用SC-108要求更改或撤銷裁決表格(Request to Correct/Vacate Judgment)
你不能單以不同意法官判決的理由申請撤銷原判!
c)若答辯人上訴怎麼辦?
此上訴是一項由另一位法官主持的「簇新審訊」 (trial de nova) 。
你在最初的聆訊中有什麼心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去陳述你的案情? 有沒有更多的證據?
或者你可以利用這些資料、在這回合中將你的案件鋪排得更有說服力。
你不一定,但可以聘請一位律師去代表你。
這項上訴,由於是小額錢債法庭,仍會用非正規形式進行!
The End
本文由美國生活情報局編輯整理。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美國生活情報局微信公眾平臺保留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