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簡稱「杭」,古稱臨安、錢塘,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浙江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杭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錢塘江下遊、東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運河南端,是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2022年亞運會在杭州舉辦。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5位。2019年6月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開通運行。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將杭州定位為特大城市。杭州擁有四大火車站:分別是火車站杭州站、杭州東站、杭州南站、杭州西站等。
01杭州東站
杭州東站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是杭州市接駁功能最為齊全的交通樞紐,是杭州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大型鐵路樞紐站之一。杭州東站始建於1992年4月1日,於2008年12月27日進行改擴建。2013年7月1日,改建後的杭州東站正式投入運營。2014年1月1日,杭州東站西廣場投入使用。
杭州東站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站房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總投資117.33億元人民幣,車場規模達15臺(28臺面)30線,預留磁懸浮3臺4線。2019年9月25日,浙江杭州東站樞紐鐵路換乘地鐵開啟「免檢模式」。杭州東站樞紐地鐵安檢正式上移至鐵路到達層大廳,乘客從高鐵出站後可免安檢直接進入地鐵站,實現無縫換乘 。
杭州東站開通時只啟用了東廣場,西廣場主體部分於2014年1月1日投入使用,環站北路、新塘路、天城路三個下穿鐵路隧道以及西廣場公交樞紐也同步開通。
杭州東站的站房設計以「錢江潮」的建築形式為主題,以此體現出杭州「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城市形象和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時代特徵。「動車」的外形,塑造了一個充滿動感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未來感的新型車站。在車站站房功能設計上,杭州東站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流線組織,縮小換成距離,旅客進站和出站的流線簡介順暢、短捷,站內導向直觀明確,把最大的空間、最便捷的通道、最好的環境留給旅客,室內高空間、雨棚開敞通透,建設投入與維護成本兼顧,確保一百年不落後。
02杭州站
杭州站,又名城站火車站,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客運一等站,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絡——沿海通道上一個重要客站,也是杭州鐵路樞紐的主客站之一,同時是匯集城市快速公交系統、軌道交通和各類車輛等多種交通方式的大型的綜合客運交通樞紐。
杭州站建築面積5萬餘平方米,站房面積29000平方米,站臺規模為5臺9線。
杭州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站房、廣場、站場的交通組織,並把它和周邊的城市交通聯繫起來,使乘坐不同車輛、不同流向的旅客安全、快速、方便的集散。地下通道入口設在每個站臺和站房中心延伸線的交界處,旅客由此出站。經過出站大廳後,可繼續下樓乘坐地鐵,或上樓換乘其他交通工具。
03杭州南站
杭州南站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座鐵路車站,是杭州錢塘江南岸唯一一座客運火車站,也是杭州鐵路樞紐的主要客站之一 。杭州南站始建於1931年6月,原名蕭山站;1992年6月,在現址新建了蕭山站的新站房 ;2010年1月1日,蕭山站更名為杭州南站 ;2020年7月1日,杭州南站開通運營 。
杭州南站站房建築面積為3642平方米,站前廣場27972平方米,站場為7臺21線 。
新杭州南站站房為五層結構,分為地下二層(地鐵站廳層)、地下一層(出站換乘層)、廣場層、候車層和商業候車室夾層。杭州南站綜合交通樞紐以鐵路杭州南站為中心,由東、西廣場組成。
04杭州西站
杭州西站是集鐵路、軌道交通、長途客運、地鐵、公交、出租及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於一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樞紐位於杭州市的西部,餘杭區境內,規劃以車站樞紐為核心,打造一個媲美錢江新城的「城西科創新城」,利用樞紐優勢,助力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實現人流、物流、資金和信息流等生產要素的快捷化流動,推動城西科創大走廊從城市邊緣地區向競爭優勢地區轉變。杭州西站引入滬乍杭、杭臨績、湖杭、杭溫四向鐵路,無縫融入區域城際鐵路網絡。
杭州西站站房主體南北長302m,東西方向長230m,站房東西兩側各設110m長無站臺柱雨棚。杭州西站綜合體總建築面積約51萬㎡,其中杭州西站站房總建築面積約10萬㎡。
杭州西站總規模11臺20線,由湖杭場和杭臨績場組成,兩場拉開間距28米。其中,湖杭場規模6臺11線(含正線兩條),杭臨績場規模5臺9線(含正線兩條)。
杭州西站樞紐暨湖杭鐵路是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的重要節點工程,是服務保障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重要交通配套工程,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大民心工程。
在站房南側設置具「雲門」意向的建築(概念方案待進一步優化),它是樞紐和城市聯繫的門戶,規劃設置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長三角科創展示中心、良渚文化展示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