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果《出生醫學證明》可以被隨意地買賣,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借利一張假證明非法領養嬰兒,那些被拐賣的兒童可能永遠無法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10月21日晚,央視《焦點訪談》報導了四川射洪一民營醫院偽造、變造、買賣《出生醫學證明》。目前,醫院已停業整頓,包括院長在內的6名涉案人員已全部到案,警方已對6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射洪縣公安局副政委申興蘊介紹:「初步審查的情況是,遂寧現代婦女兒童醫院的負責人覃某和兩位主治醫師孫某、楊某以及助醫鄧某一起,為了謀取不當利益,採取的虛造、偽造病歷的形式出具虛假的《出生醫學證明》,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80條規定,涉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罪。」
事件回顧:
出生證網上公開出售醫生違法辦理
《出生醫學證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醫學文書,也是嬰兒出生後「上戶口」的主要醫學依據。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一般來說,嬰兒出生後,產婦必須要有真實的住院手續與病歷,醫院才能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然而,就是這麼重要的出生醫學證明,竟然會在網上公開出售。
據21日央視《焦點訪談》報導,記者鍵入戶口或者出生證等關鍵詞,就出現了一些QQ群,在群裡的確有人在討論買賣出生證明,費用在3萬多元左右。
經QQ群裡的網友介紹,記者以幫親友諮詢出生證明為由與四川的賣家宋某取得了聯繫。7月7日,記者來到了與宋某約定的地方——四川省遂寧射洪縣。
宋某帶記者來到遂寧現代婦女兒童醫院。宋某說,她就是在這家醫院辦理的新生兒出生證。隨後她還打電話將遂寧現代婦女兒童醫院的一位楊醫生喊了出來。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截圖
據這位楊醫生和宋某所說,只要一張身份證,產婦根本不需要到現場,就能造出一份看似真實的住院手續與病歷,那麼,登記表中有一項內容必不可缺,那就是接生人籤字,根據相關規定,籤字人是對此要終身負責,誰來籤字呢?
四川省遂寧現代婦女兒童醫院醫生楊某:這個籤字必須我給你籤,其他人不敢給你籤。
據這位楊醫生介紹,辦理這樣一份出生醫學證明,需要三至四萬元的「好處費」。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截圖
四川省遂寧現代婦女兒童醫院醫生楊某:我這個醫院肯定是百分之百行,我就搞的是婦產科,但是這個事情必須要保密。我就等著上了戶口,我才感謝那些醫生,我才給他們分紅包。如果上不了戶口,我就把這個錢退給你們,但是住院費就退不了。我這麼給你擔保,行不?這個事你放心。
那麼,這位聲稱「百分之百行」的楊醫生到底是什麼人?在醫院的告示牌上,記者看到了她的身份:遂寧現代婦女兒童醫院產科的副主任醫師。
作為醫護人員,製造虛假的住院手續和病歷,辦理出生醫學證明,是典型的知法犯法行為,暗訪中,這位醫生也直言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通過製造虛假手續,憑空辦出一張出生醫學證明,這種違法行為著實觸目驚心。然而這並不是個例,據央視新聞報導,在網絡QQ群裡還有其他賣家在公開叫賣。一個河北賣家,聲稱自己辦理出生醫學證明連住院手續和病歷都不需要。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她表示自己已經為別人辦理了多個出生證明,甚至還發送來了收取費用的圖片。
射洪縣衛生健康局局長:
「只是流程上注意了監管」
據當地調查組介紹,涉案醫院2015年5月成立,註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獲得《出生醫學證明》籤發資格,後更名遂寧現代婦女兒童醫院。2017年以來,醫院共領取《出生醫學證明》348份,已使用343份。
今年7月15日,遂寧對全市二級以上助產機構產兒科質量進行檢查,該醫院暴露出無菌物品不規範、診斷無明確依據等11項問題。在依法管理《出生醫學證明》方面,該院4項檢查合規。射洪縣衛生健康局局長侯穎告訴記者:4項檢查中,涉案醫院設專人管理《證明》,證書與印章也分別被保管,出具的《出生醫學證明》信息與產科記錄信息一致。
然而,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安部的聯合要求:《出生醫學證明》的真偽鑑定工作由申請鑑定的戶口登記機關所在的縣(區)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或其委託機構統一受理和反饋;當地縣(區)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或其委託機構要對證件載體作真偽鑑定,並協調籤發地縣(區)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或其委託機構對證件記載信息進行核查。
在整個過程中,射洪縣衛生健康局只是在流程上進行了監管,存在監管漏洞,局長侯穎回應:「證件的載體主要是病歷,再一個就是孕產婦的信息,這塊我們沒有做到深入去鑑別它的真偽,沒有一個嚴格的制度來鑑別和防控,只是流程上注意了監管,沒有對病歷和信息的真偽做很好的監管。我們現在正在做進一步的調查,我們要核實這343個人中,哪些是真的住院分娩的,哪些是虛假的信息來騙取《出生醫學證明》的。」
接下來,射洪縣衛生健康局將邀請專業人士和系統內的質控人員,成立核查組,對各醫院上交的辦證信息進行核查,同時對信息當事人進行電話和面對面核查,以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國家衛健委、四川省衛健委工作組已到達射洪
目前,射洪縣衛生健康局等單位、部門的責任人員正在接受調查。國家衛健委和四川省衛健委的工作組已到達射洪,開展相關工作。此外,射洪縣紀委監委也已介入,射洪縣公安局將對案件進一步深挖,並配合射洪縣紀委監委開展工作。
針對這一事件,央視新聞近日發布熱評稱:
「只要給錢就可以操作」,一些醫院的工作人員大肆偽造出生證,已經到了完全無視法律的瘋狂地步。造假者喪心病狂,必須受到法律制裁,如今,多名涉案人員已被控制。但是,當制度設計淪為牛欄關貓,誰來「制裁」?
本該分層管理,互相制約,而相關醫院的人員左手管著證明,右手握著公章,審核籤發集於一身。如此一來,監守自盜豈非必然?在這條黑色利益鏈條上,除了造假者,還有多少人染指和「分贓」?
報導稱,偽造出生證有可能是為了掩蓋拐賣兒童和非法領養的犯罪行為,嚴重影響公安機關對拐賣兒童案件的偵破和追查。這不是危言聳聽!在依法嚴懲不法分子的同時,更需修復硬傷、堵住漏洞,用監督的陽光照進那些孳生貓膩的灰暗角落!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央視財經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