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感覺統合訓練的第一步,先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

2021-01-11 自閉症互助圈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

在前幾期的推文裡,我們有談過感統訓練的重要性(點擊閱讀:感覺統合訓練怎麼用?這幾點請記住!)。感覺統合是兒童早期發育的重要能力,是其情緒、行為、社會適應等發展的重要基礎。

對於譜系兒童而言,感統失調會導致大腦注意能力、控制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判斷能力等受到影響。而感統訓練作為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的一種輔助幹預手段,即能夠有效減輕兒童自閉症的症狀,又可幫助改善自閉症兒童感覺統合障礙問題。

但令不少家長感到為難的卻是,自閉症兒童主動性不強,活動動機不強,所以,家長更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邁出感統訓練的第一步。

為此,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談談,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跨出感覺統合訓練的第一步,以及如何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感覺統合訓練。趕緊進來做筆記吧~

首先,認識自己的身體

遊戲在感統訓練中的滲透和遊戲與感統訓練項目的自然結合,有助於激發自閉兒童主動積極地參與訓練,增強了訓練的趣味性,提高了活動的自覺性。同時,遊戲輕鬆愉快的氛圍還有助於自閉兒童消除緊張、焦慮,放鬆情緒。那麼,想讓孩子從認識自己的身體到進入訓練狀態去,我們不妨從遊戲入手。

比如,如果孩子喜歡聽音樂,那麼可以聽一些節奏感較強的音樂,比如《幸福拍手歌》,和孩子通過音樂遊戲來認識身體。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跟隨音樂邊拍手邊唱「拍拍手」,再隨音樂邊踏雙腳邊唱「踏踏腳」。還可以替換身體部位的名稱並做動作, 如拍肩摸耳,拍腿叉腰等。

在活動開始前,家長可以先帶領孩子複習身體各部位名稱,一遍觸摸身體一邊說:「寶寶,拍拍小手,踏踏小腳……」以調動孩子進行遊戲的積極性。

此外,還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繪畫的特點並有意識地增加這類活動,那麼孩子活動的頻率也就增加。比如孩子喜歡畫畫,那麼我們可以和孩子拿一個畫筆,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提問「耳朵在哪裡?鼻子眼睛在哪裡?」讓孩子準確摸出身體部位,並照著鏡子並畫出自己。

以遊戲作為載體 , 加上有趣的情境, 能讓兒童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方式參與。那麼學會了認識身體,接下來我們還需要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

其次,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

如果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行動,那麼TA將面臨的問題有:

走路被自己的腳尖絆倒,平衡能力差;單腳站立時站不穩,身體運動方面很笨拙;無法進行精細動作,抓取小物品時會經常掉落,甚至不會繫鞋帶以及搭積木等。那麼我們家長如何協助孩子呢?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非常適合進行訓練,比如地板、草地、沙地、雪地和冰面等場地,選擇適合兒童練習身體控制和平衡能力的運動設備,開展各種平衡練習活動。

例如,用於練習翻滾的坡道或者有一定斜面的草地、墊子;用於練習平衡穩定性的平衡木、蹺蹺板、滑梯、木樁、繩子或固定在地上的長條膠帶;用於練習跳的羊角球、繩子、梯子或固定在地上的長條膠帶;用於練習推拉的玩具(車、輪胎、紙箱等);用於練習滾動的玩具(輪胎、鐵環等);用於練習旋轉或搖擺的玩具(鞦韆、轉椅等);用於練習在器械上保持平衡的帶輪子的設備(腳踏車、輪滑鞋、滑板等)。此外,也可以讓孩子沿著花壇邊行走或沿線行走,等等。

最後,動起來!

當孩子認識了身體部位,也明白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接下來就開始動起來吧!

比如孩子的雙腳分別站在家長的雙腳上,雙臂抱住家長的腰,然後兩個人隨著音樂慢慢地跳舞。或者針對孩子的運動協調能力的訓練,配合音樂來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簡單的雙臂環繞動作,跟隨音樂節奏時快時慢的變化。

也可以是家長和孩子並排站好,兩個人相鄰的腿用繩子系在一起,然後一起走路。行走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邊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

此外,可以結合各種生活場景來進行感統訓練。比如在人行道路上的地磚,都可以讓孩子沿著地磚直線行走。或者是進行戶外活動時,多玩一些拍球活動和跳繩、跳竹竿、跳格子運動,都能夠提高孩子的平衡力以及靈敏度。

最後,當孩子聽從指令並做出相應的動作,正確後要及時給予獎勵,可以選擇其喜歡的「有形的」強化物,比如糖果、飲料等食物來作為有效強化物。

那麼通過以上的感覺統合遊戲,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受訓兒童前庭、觸覺、本體、平衡等功能,還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和聽從指令等方面的能力。

寫在最後

感覺統合訓練對自閉症兒童發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當然不僅是為了學得某項動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取得運動以外的效果,比如促進自閉症兒童的身心發展,培養社會適應能力,這才是我們進行訓練的最終目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參考資料:1.韓文娟,鄧猛.國外感覺統合療法與自閉症兒童循證實踐相關研究綜述[J].中國特殊教育,2019(02):30-37.2.童愛梅.遊戲的開發對自閉症兒童手腳協調性的訓練的意義[J].教育教學論壇,2015(26):55-56.3.龐佳.自閉症兒童的舞蹈動作治療[J].現代特殊教育,2009,No.192,37-39.4.學前兒童身體控制和平衡能力發展的特點及教師的教育策略

相關焦點

  • 踏出感覺統合訓練的第一步,先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
    在前幾期的推文裡,我們有談過感統訓練的重要性(點擊閱讀:感覺統合訓練怎麼用?為此,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談談,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跨出感覺統合訓練的第一步,以及如何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感覺統合訓練。那麼,想讓孩子從認識自己的身體到進入訓練狀態去,我們不妨從遊戲入手。比如,如果孩子喜歡聽音樂,那麼可以聽一些節奏感較強的音樂,比如《幸福拍手歌》,和孩子通過音樂遊戲來認識身體。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為什麼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課程
    於是「感覺統合失調」一詞被提了出來,並由此陸續開發了一批矯治和訓練的器材。但是,圍繞兒童感覺統合是否失調、幼兒園有沒有必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問題,議論甚多。有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的培養
    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家長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既要關注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狀況,對孩子進行一些必要的早期訓練,又要充分認識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幼兒階段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是一種正常現象。很多父母會誤解,感覺統合訓練是針對問題兒童而進行的訓練和矯治,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其實,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和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早就提出過:0-6歲的學習主要以感覺學習為主。
  • 【感覺統合訓練】什麼是感覺統合?
    什麼是感覺統合人類學習最重要的並非知識,知識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識才是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身體感官、神經組織及大腦間的互動,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官,透過中樞神經、分支及末端神經組織,將訊息傳入大腦各功能區,稱為感覺學習。大腦將這些訊息整合,作出反應再透過神經組織,指揮身體感官的動作,稱為運動學習。
  • 感覺統合訓練是智商稅?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育遲緩、情緒暴躁、膽小愛哭粘人、身體協調性差....孩子小的時候,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很多家長都會不以為然,認為孩子就是年齡小,等長大了就好了。對於感覺統合訓練很多家長嗤之以鼻覺得就是子虛烏有純屬是交「智商稅」那麼感覺統合訓練到底是不是「智商稅「呢?
  • 感覺統合訓練及其意義
    於是「感覺統合失調」一詞被提了出來,並由此陸續開發了一批矯治和訓練的器材。但是,圍繞兒童感覺統合是否失調、幼兒園有沒有必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問題,議論甚多。有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
  • 【感覺統合教育】家庭中的感覺統合訓練,理論與實踐,建議收藏!
    很多家長都會問我什麼是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就是肌體將各個感覺通路的信息,傳入大腦經過大腦的分析判斷統一,在傳輸到機體,讓身體跟環境相適應的過程,這就是感統。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很多家長不理解,那我舉個例子吧。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視覺統合不佳主要表現:看書時容易漏子、掉字、寫字時,偏旁部首容易寫錯、不會做計算、學了就忘、抄錯題、甚至不認識字。  二、聽覺統合失調     什麼是聽覺?       聲波作用於聽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興奮並引起聽神經的衝動發放傳入信息,經各級聽覺中樞分析後引起的感覺。音變的能力來自觸覺。
  • 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
    原創 曹夢橋、靳夢蝶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上)近來門診常有家長抱怨她家的孩子很牴觸與身邊人的肢體接觸,日常活動時又顯得動作很笨拙,握筆寫字總是寫不到規定的格子中,本以為是身體不協調想著多練練總會好的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訓練原理
    孩子的學習、生活能力發展,主要依賴於大腦和身體運動神經系統之間的協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覺統合。當感覺統合運作良好時,孩子在學習、運動、移動時,其大腦、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協調,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適應性強、在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強,沒有發展遲緩的情況。
  •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及訓練方法
    「言語治療工具」微信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和ID一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將從身體各感官傳來的感覺信息,進行多次的組織分析大腦的不同部位必須經過統一協調的工作,才能完成人類高級、複雜的認識活動,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和理解能力。當大腦對感覺信息的綜合發生問題時,就會使機體不能有效運作,稱為感覺統合失調,主要分為平衡統合、觸覺統合、本體感統合、視覺和聽覺統合五大方面。
  • 別亂給孩子貼「感統失調」的標籤,先來理解什麼是感覺統合
    中科院吳老師的《感覺統合理論與實踐》課上為大家詳細講解了這部分知識,我在這裡分享給更多家長一起學習。首先,我們要先理解什麼是感覺統合。3、本體感覺:是感受個體身體所處的空間位置、運動狀態及其變化的感覺。本體感受器廣泛分布於人體的骨骼肌、肌腱等組織。人體會使用皮膚、肌肉、關節等感覺信息分辨自己身體的位置;了解自己的姿勢、動作、平衡等產生了什麼改變;明白身邊物品的位置、重量、平衡等信息及其變化。
  • 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下)
    原創 曹夢橋、靳夢蝶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感覺統合失調的康復訓練(下)在上一篇科普中我們提到了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以及在治療幹預時的原則和注意事項等。大多數感覺統合治療活動中可以同時提供給孩子多種的感覺刺激,而感覺統合訓練設施是感覺統合治療的載體,在治療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 家庭感覺統合訓練的6大原則,打造孩子的超強專注力
    而我們的很多感統訓練項目是通過運動的形式來訓練的,儘管所有的項目危險性並不高,但是如果孩子在訓練時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也有可能會傷害的自己。比如滑板車、大龍球、踩踏車等,初次玩耍的孩子特別要注意安全,需要家長的陪同。同時,在運動的時候,過於激烈或者運動時間過長,違背了兒童的生理規律,也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身體。
  • 每個孩子都需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嗎?
    感覺統合是什麼呢?其實它並不神秘:人體器官歌部分的感覺信息輸入到大腦後,通過一系列的組合,經由大腦的統合作用,才能對身體內外的知覺做出正確的反映。簡單的說: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觸覺,前庭覺,本體覺是感覺統合的三大主要系統。三個系統運作正常,與大腦的聯繫良好,感覺統合才會良好運行。
  • 為什麼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感覺統合
    孩子的學習、生活能力發展,主要依賴於大腦和身體運動神經系統之間的協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覺統合。當感覺統合運作良好時,孩子在學習、運動、移動時,其大腦、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協調,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適應性強、在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強,沒有發展遲緩的情況。
  • 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是什麼?
    感覺統合,是身體所有感覺器官將信息傳入大腦,經過整合作用,指揮身體內外做出適當反應,這就是感覺統合,簡稱感統。人的感覺統合系統一般分為視覺統合系統,聽覺統合系統,觸覺統合系統,平衡統合系統和本體統合系統等感覺統合是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它從根本上決定了孩子的行為能力、專注能力、思考能力、創造能力、探索能力、組織能力、決策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多種能力。
  • 感覺統合訓練原理
    孩子的學習、生活能力發展,主要依賴於大腦和身體運動神經系統之間的協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覺統合。當感覺統合運作良好時,孩子在學習、運動、移動時,其大腦、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協調;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適應性強、在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強,沒有發展遲緩的情況。
  • 孩子感覺統合訓練推薦遊戲
    感覺統合訓練遊戲不但可以發展孩子的前庭功能,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平衡感、本體感、視聽覺,起到改善觸覺敏感不足,提高運動能力、注意力和情緒控制能力的作用。前庭平衡功能訓練。訓練方式:親密大籠球。1壓滾遊戲:孩子俯臥或仰臥,將大籠球放在孩子身上,前後左右滾動或中間輕輕擠壓。作用:鍛鍊觸覺,發展身體協調性。
  • 為什麼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感覺統合!
    孩子的學習、生活能力發展,主要依賴於大腦和身體運動神經系統之間的協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覺統合。當感覺統合運作良好時,孩子在學習、運動、移動時,其大腦、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協調,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適應性強、在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強,沒有發展遲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