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加入網約車亂戰,以機場、火車站開始會撬動滴滴的市場嗎?

2020-12-2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騰訊深網」(ID:qqshenwang),作者:韓依民,36氪經授權發布。

「500元以下機票5折!500-1000 6折!1000以上機票7折!機場停車費我們全買單!敢不敢帶?」

五一小長假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攜程國內專車事業部CEO李喬在朋友圈分享了攜程專車立即單將在重慶、成都上線的消息,他同時介紹了上述玩法:通過打通攜程機票業務,體驗攜程順風車的車主將能夠享受到購買機票的折扣。

立即單及順風車是攜程開展自營專車業務以來的第一次重要功能升級,此前攜程專車以預約單為主。

攜程專車立即單的邏輯與普通打車軟體並無二致:司機安裝攜程專車客戶端,用戶使用攜程向司機發送叫車請求,平臺派單。看上去這是一個與滴滴、美團打車並無太大差別的模式,唯一的不同在於,攜程專車立即單僅限在機場、火車站等大型交通樞紐使用。 

一個月前,攜程宣布獲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線上服務能力認定》,也就是俗稱的「網約車牌照」。這表示,攜程專車具有了網絡預約計程車線上服務能力,可在全國範圍通用。

2018年春天的中國出行市場並不平靜,美團打車3月22日正式在上海運營拉開了滴滴與美團兩大獨角獸的戰爭序幕,中國出行市場迎來了自2016年8月滴滴與Uber中國合併以來的最大變數。

在這個網約車格局有可能被重組排列的敏感時刻,於4月初高調宣布獲得網約車牌照的攜程被市場看做新入場的玩家,雖不可輕視,但也很難看懂。身為攜程專車業務的負責人,李喬並不同意這樣的看法:「我們並不是因為美團才做出行的。」 

在出行市場進入新一輪混戰的背景下,攜程專車的打法、競爭力和目標是什麼?在攜程力促內部創新的環境下,身處大公司體系內的專車事業部又該如何調動資源?

這是一個充滿了疑問的故事,它同時又蘊藏著諸多可能。

年輕的攜程專車 

在攜程龐大的業務體系中,攜程國內專車事業部是一個相當年輕的業務部門,它的前身來自2014年成立的攜程用車事業部以及2016年1月成立的去哪兒專車事業部。2016年下半年,在攜程去哪兒整合的大背景下,攜程與去哪兒的汽車業務進行合併,團隊整合耗時不短,合併完成後,攜程開始申請網約車牌照,經過七個月的努力,攜程專車最終在今年3月底正式拿到牌照。

因此,在李喬眼中,一切都是在按時間表進行,於今年4月美團入局出行市場攪動一池春水之時高調宣布獲得網約車牌照完全是時間上的巧合,「我們做這個事比美團早,所以說你問我美團做打車對我們的戰略影響是什麼——這個事佐證了我並不是因為美團才做出行的。」 

為什麼一家在線旅遊公司要做網約車?對這個問題,兩年前,彼時身為去哪兒專車事業部CEO的李喬在接受騰訊《深網》專訪時曾如此解釋:市場容量很大,全國每天通過專車或公共運輸往返機場、火車站的出行人次接近1000萬;但更重要的在於去哪兒專車業務與去哪兒主營業務相配合的打法,可以提升去哪兒整體的營收能力。

兩年後,當自營專車業務被放進體系更大的攜程體內,這一邏輯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在李喬的眼中,儘管出行產業已經存在滴滴這樣的超級獨角獸,但出行市場的未來空間更加巨大,並且它之於攜程的意義也更加豐富。

在近期接受《深網》專訪時,李喬這樣闡述自己對中國出行市場的理解,「人口的流動減去步行就等於出行,中國有多少人?這樣大一個市場,今天滴滴也好、我們也好,加起來才多少訂單?」

但與外界想像的不同,攜程專車業務目前只在抵離交通(接送機、站、酒店、景區)範疇內開展,確立如此戰略重要原因在於,這樣能與攜程主營業務產生最大程度的協同。 

近年來,攜程致力於打造一體化出行平臺,希望能夠將旅途中的大交通、小交通、住宿,甚至門票、景區都包括進去,為商旅客人或旅遊客人提供完整服務,而接送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同時,專注抵離交通並非嘗不到出行市場的大蛋糕,事實上,抵離交通由於客單價高因此GMV非常高,機場、火車站的接送GMV佔整個專車市場近20%,「它是一個頭部市場。」

整體來看,無論之於攜程還是之於整個網約車市場,做自營專車都是一個有利可圖且有戰略意義的舉動。

在大象體內跳舞

與《深網》見面當天,攜程專車團隊在位於北京蘇州街的辦公室有多場會議,對李喬的採訪在會議間隙中完成。 

會議室就在採訪間隔壁,圍坐在會議室的攜程專車團隊成員大多是年輕面孔。見面當天距攜程專車立即單功能上線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是攜程做自營專車業務以來最大的一次功能更新,李喬及他的團隊懷有極高期待,正因如此,壓力也同樣巨大。已過下班時間,未有散會跡象,攜程國內專車團隊正在研究訂單數據反映的問題,並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法。

數據是這個團隊非常倚重的指標,李喬表示,「交易類每個環節都在映射著乘客的服務體驗,或者乘客的價格體驗。我們對數據的要求是很高的。」他介紹,從用戶搜索或者生成訂單開始到訂單結束,期間的每一個時間點都與乘客體驗相連,例如訂單接起的時間、司機接機到達的時間與乘客飛機落地的時間,以及二者之間的匹配。 

「所有的狀態我們都把它徹底數據化,管理每一個細分的指標來給乘客提供服務。這些數據也可以指導線下團隊」

在攜程專車的業務運轉邏輯中,與機票業務的協同是其一大優勢。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在於,用戶在攜程上購買機票時其通常也將有接送機的需求,用戶買完機票攜程即可推送接送機的產品,這是常見的交叉營銷,轉化率高。 

「在最合適的時間點為用戶提供一款合理的商品,可以有效地降低渠道的成本,最終這個渠道的成本也會獲利給客人或者司機。」根據《深網》的實際比對,以北京為例,攜程專車的機場送機價格只有滴滴專車的80%左右。

機票業務帶來的另外幫助在於調度。得益於攜程在機票業務上的深耕,攜程專車可以打通航班進出港數據,根據實時航班進出港數據,能夠優化司機調度,最大程度減少司機的空駛率以及乘客落地無車可乘的情況。 

「我們到場誤車率(指乘客到了機場司機未到或不來的情況)的指標幾乎是一萬個客人可能有一個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的客服可以自動發現,立即介入跟客人溝通。」

根據攜程方面提供的數據,截至2017年,攜程提供服務的車輛和專業駕駛員為十餘萬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全國上百個城市開展業務,覆蓋上千萬乘客。從年客單量看,這一業務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00%。 

「我們之前做的預約接送機,今天可能和滴滴平分秋色,」李喬介紹。而已經在重慶、成都試點推出的立即單、順風車業務,意味著攜程專車往對手的戰場更踏進了一步。

攜程專車的未來

推出立即單的目標在於豐富服務類別,「我們的策略是,預約單主做服務,立即單主打性價比,給一些更在意性價比的客人,給一些需要返空單太多的司機,包括我們的機場順風車也是解決這個問題。」

在新業務上線的初期,聯動機票業務為用戶提供更多優惠成為攜程專車團隊的一個重要玩法,按照李喬提供的信息,為提供順風車服務的車主提供機票打折優惠,這確實是攜程資源體系內才能做出的玩法。

身為攜程小老虎計劃(攜程內部創業項目代稱)的一員,專車事業部承載了攜程創新、探索業務邊界的期待。

過去幾年,攜程這家中國最大的OTA在享受規模紅利、實現高速增長的同時,也遭遇盈利模式局限下來自用戶口碑的反彈。某種意義上,創新成為攜程的剛需。 

靈魂人物梁建章是攜程內部推動創新的核心力量,即便如今已卸任CEO一職、在公眾場合的發言也幾乎圍繞人口問題,但據《深網》了解,在攜程內部的月會、季度會上,梁建章與小老虎的負責人們交流不少,李喬告訴《深網》,對於專車業務,梁建章給出的建議是:做好接送機,服務好客人。

攜程在機制上的安排保證了專車這樣的新興業務能夠在大公司內部爭取到強勢業務部門的支持。

據《深網》了解,在制度上,攜程內部被分散為諸多業務單元,各自配備了研發、產品、服務和分銷功能,彼此之間被允許購買業務單元的虛擬股票和虛擬股票期權,各事業單元間遵循自由市場的原則協商處理。攜程管理層希冀通過這樣的制度安排,激發內部的創新活力。 

身為小老虎的負責人之一,李喬對此給予了積極反饋,「集團內設計了非常好的機制,它可以把流量結算,比如說機票過來的車車訂單,我們也會有一定的佣金給到機票。這樣大家相互之間有動力做這個事情。」 

從結果來看,小老虎被允許擁有多種可能性,這代表專車業務未來被分拆獨立運作的可能性同樣存在。 

至於專車未來究竟會怎麼樣,李喬認為,時機、與集團大戰略的互補以及全球化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不過現在,更重要的事情是將專車業務規模做得更大,立即單和順風車業務的上線,便意在延展專車業務的邊界,這同樣意味著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更多項目已在醞釀中,李喬透露,團隊後期會做一個項目:司機可以將自己在攜程或其他平臺上的送機(或接機)訂單告知攜程,攜程可自動匹配出返程(或去程)的訂單,「我們把這個項目叫返空寶。」

市佔率是評斷新業務成敗的關鍵指標。「我們預約已經做到第一了,我們現在就是要把立即單做好,現在距離目標還差差半年時間。」

對於攜程國內專車事業部來說,新的戰役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滴滴進退兩難,聚合平臺乘勢擴張,網約車市場能否打開新窗口?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截至目前,已有119家網約車平臺公司獲得了經營許可。更值得注意的信號是,美團、高德、攜程等網際網路公司跨界踏入網約車市場;戴姆勒、吉利等車企也開始入局。這些新玩家的進入帶來的不僅是競爭,還有新的網約車商業模式——聚合平臺。
  • 滴滴上線機場排隊功能 加強網約車停車秩序管理
    近日,為維護機場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滴滴聯合新橋機場公安推出機場排隊功能,即滴滴司機在進入排隊區域後,即可進行排隊等待接單。  合肥新橋機場排隊區域  據悉,目前在機場設立了排隊區域,當司機接送機前往機場時,在開始行程後將自動加入「送機隊列」,將乘客送達機場後可按照送機隊列排隊等待接單;或司機在空駛的情況下前往機場時,將自動加入「空駛隊列」,按空駛隊列排隊等待接單。
  • 網約車市場暗潮洶湧,誰動了滴滴的奶酪?
    幾乎是同一時間,滴滴陷入「大數據殺熟」傳聞,不到兩個月後,「空姐打順風車遇害」事件轟動社會。內憂外患下的滴滴,似乎正給其它網約車企業釋放出市場空間。  在眾多對手的包圍下,一家獨大的滴滴面臨著新的挑戰,網約車市場格局會否生變?下一個能撼動滴滴的會是美團打車嗎?差異化競爭的第二梯隊們如何佔得一隅之地?  美團能否撼動滴滴?
  • 山東濟南網約車戰火重燃?法律責任歸屬仍無明確規定
    高先生記得,當時網約車剛剛登陸濟南的時候,打車非常便宜而且接單很快,後來市場穩定下來後,不管是打車的價格還是等待時間都增加了不少。「難道網約車市場又要回歸原來的狀態嗎?」今年8月份,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圖率先推出了有別於滴滴、神州等平臺的網約車平臺,被業界稱之為聚合平臺。當月,高德地圖上便接入了40家出行平臺。隨後美團、百度、攜程等平臺也紛紛上馬聚合平臺。
  • 在機場火車站不能用滴滴優步叫車?
    在機場火車站不能用滴滴優步叫車?  網約車改革正在不斷提速,在7月28日出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後,8月1日,交通運輸部又公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營服務規範(徵求意見稿)》,針對網約車的運營服務、安全監管等做出詳細規定。
  • 靠高補貼和零抽傭,「新司機」美團能撬動網約車市場嗎?
    曾在2014年初掀起打車紅包大戰的滴滴和快的,讓補貼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出行市場各個玩家的必殺技,就連「外來者」Uber在進入中國市場後也學會了這一招。如今,這一幕或將再度上演。今年2月,美團在南京上線網約車的舉動攪動了原本歸於平靜的網約車行業,大量司機湧入新的平臺,為了獲取用戶,美團毫不吝惜地向車主和乘客拋出補貼「橄欖枝」。
  • 滴滴進軍巴西網約車市場 劍指Uber全球最大「糧倉」
    來源:墨騰創投TheLowdown作者:Chris White本月初,滴滴宣布正式收購巴西本土網約車平臺99打車,從而實現了在巴西市場的運營。這將會是滴滴在中國市場以外第一次的正式運營(而不僅僅是投資)。 這次收購將會造成怎樣的影響?而滴滴的目標又是什麼?為什麼是巴西?
  • 先投資攜程美團又下注滴滴 OTA巨頭Booking圖啥?
    Booking先後投資了攜程和美團,但相較於攜程和美團,滴滴對Booking意義略有不同。Booking和攜程、美團仍存在競爭關係,合作主要集中在庫存房互換,和滴滴的這次合作則是相互導流,也可能有更多新的業務協同。左馭資本執行董事孫胤睿對本刊表示,Booking的主業是住宿,而攜程的優勢在於機票,到達目的地後,還需要有當地的地面交通服務,這就需要與滴滴的合作。
  • 計程車與網約車的矛盾:叫個滴滴卻坐了回三輪
    App上叫了一輛滴滴,可最後是坐三輪車回的家,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有人曾經叫到過大奔,那是因為車主無聊,接單打發時間;也有人獵奇般叫到過大貨,那是滴滴早期審核不完善,車主順手來了個移花接木。可是,現在還有乘客叫到三輪車,則讓人大跌眼鏡。
  • 司機向左 乘客向右:美團、易到、摩拜能否靠補貼大戰撬動滴滴?
    自從滴滴快的合併、易到修整以後,網約車市場的打車紅利也進入了淡季,在基於出行需求的剛需下,網約車市場也開始進入了滴滴一家獨大的局面。不過,近來的網約車市場再起風雲,美團跨界者、摩拜升級者、易到重生者三者的高調亮相為網約車市場掀起了一陣熱鬧的景象。
  • 攜程之後,下一個過街老鼠會是滴滴嗎
    按說,這虐童事件攜程確有失察之責,但還不至於成為公眾討伐的主要目標,為什麼最終大家卻矛頭一致地向攜程開火呢?這個事情,商君只能這麼說:一個企業,名聲一旦臭了,一丁點小事都會被公眾無限放大,更何況虐童還絕對不是一件小事!做企業做到這個份上,不知梁建章作何感想!不過,攜程的事兒,總會有平靜下來的一天,公眾的注意力遲到會轉移的,那麼攜程之後,誰可能會成為下一隻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呢?
  • 哈囉打車以「拼多多」式進軍網約車市場,滴滴毅然選擇降價迎擊
    哈囉就開始以聚合打車的業務形式踏足網約車市場,離真正進軍網約車只差一步。關鍵時候,滴滴給了哈囉機會,受一系列事件的影響,滴滴下線了當時有龐大受眾群體的順風車業務,而哈囉出行則順勢推出了自己順風車業務。截至年底哈囉順風車車主數量超過1400萬、乘客數量超過4500萬,2020年增長超過100%,平臺規模不斷擴大。
  • 應對新型肺炎,百度攜程淘寶京東做了這些
    OTA平臺:免費取消武漢相關訂單      1月21日,攜程方面宣布,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因疑似新型冠狀肺炎被機場(港口)隔離勸返的用戶,以及作為密切接觸者的同行人,可免費取消攜程平臺預訂的全部產品,損失由攜程承擔。除此以外,春節期間武漢地區酒店、門票、用車訂單,攜程提供免費取消保障。對於無法協調的酒店訂單損失,攜程將為用戶承擔。
  • 設在火車站、機場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在火車站、機場等地方打過網約車的乘客,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地方那麼大,我該去哪裡找車?同樣,網約車駕駛員也會犯難:很多區域不給停,我該去哪裡接上乘客?為了給司乘雙方提供便利,南京首批「網約車上車點」7月16日正式在南京南站和祿口國際機場啟用了。有了指定的上車點後乘客打車是否便捷呢?鐵路南京南站目前共設置了三處網約車上車點,分別位於鐵路到達層負一層的P2停車場、南廣場負二層的P6停車場以及北廣場負一層的P5停車場內。
  • 網約車,在快車領域,滴滴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網約車,在快車領域,滴滴仍然是最好的選擇入冬了,北方開始降溫。部分工地停車工,一直在工地上幹活兒的老雲想找點兒其實差事。考慮到北方冬天戶外的氣候,老雲準備跑一段網約車,掙錢多少在其次,最起碼不受冷凍。網約車市場快車應該是一個用戶最大的門類,比順風車響應速度要快,價格也還算是實惠。但這個門類似乎也是最難做的門類,並沒有太多平臺願意嘗試,即便嘗試也很難做大市場份額。美團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開了幾城再沒了動靜,而且據說一直在虧錢。滴滴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負面,但勝在用戶基數夠大,勝在系統完善,勝在流程合理。
  • 滴滴將向計程車開放網約車訂單 已有計程車公司加入
    昨天,滴滴出行計程車融合發展發布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上,滴滴相關負責人表示,滴滴目前正力促計程車行業融合發展,將從出行流量、服務和技術三方面為計程車發展提供支持。目前,滴滴已經和全國50多家計程車公司籤約開放網約車訂單。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網約車發展已經有兩年時間,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但融合發展仍有難度。滴滴願意開放技術和流量,與計程車公司共同發展。滴滴出行副總裁(參配、圖片、詢價)、滴滴政策研究院院長張貝介紹,具體操作上,打通滴滴後臺,導入訂單,將出行流量共享給計程車司機。
  • 為何滴滴司機很少去火車站接單,就算有大單也不去?老司機怎麼說
    現在的網約車市場已經過了高補貼的時代,如今想賺錢,靠的都是一個個訂單積累的。短途訂單一般很難賺到錢,只有長途訂單滴滴司機才可以從中牟利。不過現在經常遇到在火車站打不到滴滴,就算是長途訂單也沒有司機接單,這是為什麼呢。
  • 滴滴比亞迪聯合造網約車,動了誰的蛋糕?
    2020年11月,滴滴發布了與比亞迪合作的首款定製網約車D1。相隔937天,那支射出去的箭,終於轉回來了。滴滴與比亞迪,一個出行服務平臺,一個製造產業平臺,首次以聯合開發的形式,醞釀出了D1這款車,對行業的觸動其實非常大。
  • 私家車加入滴滴打車需要什麼證件和流程?滴滴加不上車怎麼辦?
    滴滴公司自2012年在北京開始創立,一開始程總艱難前行,後來通過努力吸引投資,然後用補貼戰,燒錢收穫大量司機和乘客,迅速佔領網約車市場,並且不斷壯大,坐穩了網約車第一把交椅,現在坐擁3000萬以上的註冊滴滴司機,可謂是徒子徒孫眾多,隊伍龐大,市場地位很難被撼動。
  • 先投資攜程美團又下注滴滴,Booking這家公司圖啥? | 獵雲網
    滴滴布局外賣,反攻美團,此次攜手在線旅遊公司,如果將來涉足酒旅市場也不意外。業務邊界逐漸消失,互相攻入對方腹地,這兩個大玩家重合的戰場正越來越多。有意思的是,Booking去年10月成為了美團新的投資方,雙方也宣布了戰略合作。Booking對中國市場的渴望可見一斑。此次和滴滴合作,與以往合作不太一樣,滴滴或將成為其拓展中國市場的一個新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