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備受關注的
天津國家會展中心
已經初現雄姿
12月14日,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蔡雲鵬及相關處室負責人做客由海河傳媒中心推出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十四五 開新局——2020委辦局長年終訪談」市住建委專場,就國家會展中心建設進展作出回應。
一期工程5月竣工、6月首展
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一期展館區已於2019年3月底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全部鋼結構工程;一期綜合配套區已於2019年9月底開工建設,預計年底主體結構工程完成70%;二期展館區已於2020年4月初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底完成基礎工程,計劃於2021年底完成鋼結構工程。一期主體和配套工程計劃於2021年5月竣工,確保6月順利召開首展。
會展中心工程一期展館區已完成全部鋼結構工程、幕牆工程、屋面工程,室外工程、精裝工程、智能化工程正在實施。工程計劃於2021年6月完工。一期綜合配套區辦公寫字樓、酒店及裙房已完成部分主體結構。工程計劃於2022年6月完工。二期展館區已完成基礎施工,鋼結構屋面梁、人防地下室主體結構正在實施。工程計劃於2022年12月完工。
▲天津會展中心效果圖
周邊配套工程地鐵、道路
「十四五」期間,將完成國家會展中心展館區及周邊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打造兼具文化休閒與創新景觀的城市公共空間。
周邊配套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一期項目共23項,其中:東文南路、辛柴路二期工程等16項工程已進行施工,其中海沽路等3項工程已完工;垃圾轉運站、海沽道綠化等4項工程正在開展施工招標等前期工作,以上工程計劃於2021年6月完工。二期項目共11項,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工程計劃於2022年6月完工。
地鐵一號線東延線北洋村站、國展路站已於2019年底開通運營,可通過以上地鐵站點前往國家會展中心。
基本概況
國家會展中心項目是商務部與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項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是繼廣州、上海之後的第三個國家級會展中心,對於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全國展覽業布局、助力天津市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都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會展中心建設項目位於津南區海河中遊南岸,東至規劃國展路,南至天津大道、西至寧靜高速、北至規劃海河南道,項目集展覽、會議、商業、辦公、酒店功能於一體,總建築面積134萬平方米,總投資175億元,其中室內展覽面積約40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約15.8萬平方米,為中國北方展覽面積最大、使用體驗最佳的會展綜合體。
國家會展中心呈南北向布局,展廳呈模塊化分布,以簡潔的十字軸心動線串聯,單層無柱結構設計和開闊的室外展場能夠滿足舉辦重型題材展覽及相關活動的需求。項目整體布局西側為高24米單層展館,東側配備充足的商業配套。
展館區總計32座展廳,每座展廳建築面積均為1.25萬平方米,24座展廳設計為普通展廳,荷載為5噸/平方米,8座展廳設計為重型展廳,荷載為8噸/平方米,可滿足輕重結合的使用需要,其中13號展廳為多功能展廳,可承攬大型峰會。
特色亮點
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項目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好用的超大型展館,成為承接國家級、國際化會議和展覽的最佳場地,對比廣州、上海展館具有以下4個特點。
面積大
天津展館總展覽面積55.8萬平方米,超出廣州展館18萬平米,與上海展館基本持平。天津展館規劃了11萬平方米的輪候區,此功能為廣州和上海所不具備。
題材廣
天津展館採用單層無柱設計,便利程度上大大優於廣州、上海的全部或局部多層設計,布展的靈活性和使用效率全國最優,在承接展會題材的廣泛性上優於廣州、上海,特別是在承接重型工業裝備展會方面為全國最佳。
綠色型
項目以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展館」為整體設計理念,設計標準達到「三星綠色」等級,展館建設採取全裝配式建築模式,採用環保可再循環建築材料,設備選型滿足「節能評價級」標準。
智慧化
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以行業頂尖技術開展綠色智慧展館頂層設計,通過智慧城市、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5G和VR等領先技術,打造開放創新、技術領先的智慧型綠色型國際一流示範性國家會展中心。
▲節目現場
11月30日-12月30日
8:10-9:30
直播平臺
天津新聞廣播
(FM97.2 AM909)
津雲客戶端
直播熱線
022-23601441
022-23601442
022-23601443
在線提問
你可以在本文下方
點擊「寫留言」直接提問
節目安排
策劃 | 孫陽
記者 | 趙敏 肖荻 楊凱程
原標題:《最新 | 天津這個國家級大項目明年啟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