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板塊徹底火了,補資本迎刃而解?2871億永續債落地後,19家IPO...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翁榕濤

新一輪牛市已經呼之欲出,銀行股能否借勢而起,借政策利好徹底走出「低估值」的陰霾?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7月5日收盤時,A股36家銀行全線飄紅,共有23家漲停,大部分均為中小銀行,其中青農商行在上周連續2個漲停後繼續漲停,張家港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今年以來漲幅最大,分別上漲20.88%、15.28%以及10.59%。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新途徑。受此消息影響,上半年表現低迷的銀行股連續多日全線大漲。

補充資本金的利好政策為何能帶動板塊估值上漲?對於當前「資本饑渴」的中小銀行而言有多重要?

多重利好推動銀行板塊上漲

受業務發展和規模擴張等因素影響,補充資本成為銀行業的一項長期工作。原本因為疫情等原因而估值低迷的銀行股,在上半年IPO融資上「顆粒無收」,隨著近日銀行股價受到市場熱捧,銀行再融資也有望打開新的局面。

西澤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資深銀行從業者仝思考指出,根據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無論是「提供銀行業務的科技公司」還是「以金融科技為戰略的傳統銀行」,都需要遵循「資本-風險-利潤」的經營法則:利潤來自所承擔的風險,而所能承受的風險規模與程度取決銀行所擁有的資本。

上半年政策號召銀行讓利實體經濟,板塊估值幾近觸底。然而近日風向急轉,銀行迎來了重大利好。

有分析指出,此輪銀行股上漲的直接原因是7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到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中小銀行在非常時期補血的新渠道終於「落地」。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中小銀行是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面對疫情衝擊,需要加大對小微企業、實體經濟提供更多的信貸支持,自然對銀行資本金提出更高要求。中小銀行普遍存在資本金不足問題,此次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就是一個新的渠道。」

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大貨幣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此外,央行近日發文稱,決定於7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其中,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調整後,3個月、6個月和1年期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分別為1.95%、2.15%和2.25%。再貼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

中原銀行(港股01216)首席經濟學家王軍指出,銀行股的走高,主要是央行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這可以適當補償銀行所承擔的小微、三農貸款的信用風險。這一政策也有利於降低商業銀行這部分來自於央行的資金成本,提升商業銀行主動進行信貸投放的動力;也可以看成是中央銀行讓利實體經濟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金融系統讓利1.5萬億,其中有一部分是由央行來承擔的,而並非完全由商業銀行承擔。

多項指標顯示,國內經濟正在復甦反彈,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發力,再貸款、再貼現利率下調為銀行支持實體經濟增加動力,此外向銀行發放券商牌照的「混業經營大討論」也助力銀行股走強。

廣發證券(港股01776)的研究報告指出,當前國內經濟處於復甦環境中,貨幣政策相對寬鬆,銀行業基本面緩慢向下,市場悲觀預期下,板塊估值已接近歷史底部,近期混業經營引發關注,板塊估值修復行情開啟。我們預計本輪銀行板塊上漲空間與上兩輪行情期間基本相當,銀行板塊PB(LF)估值有望修復至1 倍~1.1倍左右。

上半年2871億元永續債落地

受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加大、業務發展需要,再疊加疫情的影響,商業銀行面臨著補充資本的壓力。除了地方政府專項債以外,今年上半年永續債也成為了中小銀行的補血「利器」。

婁飛鵬指出:「非上市中小銀行資本金補充壓力大的問題主要通過優化業務結構降低資本佔用,以及豐富資本金補充渠道來解決。在銀行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下,通過利潤留存補充資本金的空間也在減少,更多的需要通過外援渠道補充,具體包括股權融資、發行次級債、永續債債券等。」

為緩解資本壓力,永續債等資本補充方式受到歡迎。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銀行成功發行永續債。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1日,上半年已有16家銀行成功發行17單永續債,發行規模合計為2871億元。

其中,發行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永續債有5單。中國農業銀行(港股01288)發行規模達到850億元,位於首位。

最新發行永續債的為招商銀行(港股03968),7月2日發布的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債券計劃發行本金總額為人民幣500億元,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補充發行人其他一級資本。發行後,招行資產負債率將由91.67%降低到91.06%,一級資本充足率將由12.69%增加至13.77%,資本充足率將由15.54%增加至16.63%。

相比大型銀行而言,中小銀行的融資成本較高。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的利率普遍在4.5%~5.5%,中國農業銀行5月份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850億永續債,發行利率僅為3.48%。

從發行主體來看,中小銀行逐漸成為發行主力,在數量上佔據優勢,但在募資規模上仍比不過大行。除了郵儲銀行(港股01658)、中國銀行(港股03988)、農業銀行、平安銀行外,其他永續債的發行主體均為中小銀行,包括杭州銀行、江蘇銀行、湖州銀行、東莞銀行、深圳農商行等。

平安證券的跟蹤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大行不良率1.39%,環比小幅提升1BP,股份行1.64%環比持平上年末,城農商行不良率分別較上年末抬升13BP、19BP至2.45%、4.09%,中小銀行受疫情衝擊更明顯,相較上市城農商行不良率基本平穩,板塊不良率顯著上行的差異反映了尾部地方性小銀行存在一定資產質量壓力。

不難看出,永續債可有效解決多數中小銀行長期資金來源問題,支撐銀行業務規模持續發展。

「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的話,時機選擇很重要,要看市場整體的流動性,是否有合適的發行價格。」溫彬指出,「另外,中小銀行因為流動性較差,所以需要政策方面的鼓勵和支持,以票據互換工具CBS為例,就可以提高金融機構投資中小銀行永續債的積極性。」

銀行「資本饑渴」排長龍上市

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6.14%、13.44%、12.65%、14.44%、12.81%,其中民營銀行、農商銀行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93%、0.16%。

作為能夠快速補充資本金且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方式,IPO融資受到不少中小銀行的青睞。然而,排隊上市的銀行雖然多,在上半年能實現「搶灘登陸」資本市場的卻沒有。

「上半年銀行IPO審核節奏放緩,可能的原因包括:疫情衝擊實體經濟,肩掛部門加強對實體經濟的傾斜;上市銀行估值較低,監管在審核銀行上市時相對也較為謹慎。」婁飛鵬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

最新的消息是,渤海銀行於6月30日-7月9日招股,擬發行28.8億股,每股發行價4.75-4.98港元,預期7月16日上市。以上限價4.98港元計算,市值約863億港元;7月3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重慶三峽銀行A股招股說明書,該行計劃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擬發行A股數量不超過18.58億股。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7月1日,共有19家銀行排隊候審,且均為中小銀行。其中,2家銀行處於「已反饋」狀態,包括上海農商行和湖州銀行;17家銀行處於「預先披露」或「預先披露更新」名單,包括重慶銀行(港股01963)、廈門銀行、齊魯銀行、蘭州銀行、海安農商行、大豐農商行、廣州農商行、順德農商行、南海農商行、瑞豐農商行、廈門農商行、東莞銀行、藥都農商行、崑山農商行、馬鞍山農商行、廣州銀行和重慶三峽銀行。

自去年8月重慶農商行過會後,就再無中小銀行闖關成功。回顧2019年,在政策鼓勵之下,銀行上市節奏提速,上半年共有紫金農商行、西安銀行、青島銀行(港股03866)、青島農商行4家銀行實現A股掛牌上市,蘇州銀行成功通過發審委審核。去年下半年,還有重慶農商行、浙商銀行(港股02016)、郵儲銀行3家銀行上市,可謂真正的「上市大年」。

在政策利好以及市場火熱情緒之下,銀行是否會擺脫上半年的「陰霾」,迎來和去年一樣的「上市大年」?

婁飛鵬指出,「預計下半年部分銀行IPO審核通過上市是大概率事件,主要是IPO是銀行補充資本金尤其是核心一級資本的重要方式,實體經濟發展也需要銀行的融資支持,銀行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需要資本金支撐。」

中國民生銀行(港股01988)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上市融資以及定增都是補充一級資本的主要途徑,從政策來看,還是鼓勵中小銀行上市補充資本一級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下半年隨著經濟復甦和資本市場的持續向好,經營業績優良的中小銀行有望可以加速IPO進程。」

相關焦點

  • 新年首單CBS落地 永續債等多渠道助力中小銀行資本補充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開展2020年第一期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以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實際上,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開年以來多次「點名」中小銀行資本補充,要求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同時促進中小銀行回歸服務小微主業,提高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能力。央行本期CBS操作量為60億元,期限3個月,固定招標費率為0.10%。
  • 交通銀行完成中資銀行首單境外永續債發行
    28億美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永續債)發行,最終票面利率3.8%。本次發行是2019年中資銀行永續債品種推出以來的首次出海,單觸發條件和減記吸損條款真正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創下2020年以來全球美元其他一級資本永續債券最大發行規模,拓展了交行多元化資本補充渠道。此次發行窗口的選擇克服了境外疫情蔓延背景下的市場不穩定因素,抓住了美元利率處於歷史低位的有利時機,簿記訂單峰值超過40億美元。
  • 浦發銀行完成300億元永續債簿記定價 全場認購倍數超2倍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顏劍)10日,浦發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完成3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以下簡稱「永續債」)的簿記定價。  浦發銀行表示,資本補充完成後,將不斷強化資本約束理念,完善資本管理體系,加強資本的精細化、集約化管理。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綠色產業等重點領域的資源配置力度,同時加大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促進各項業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
  • 別再誤解CBS是中國版QE 力挺銀行永續債
    來源:券商中國多部委力挺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未來還有更多支持政策將出臺。2月19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出席介紹支持商業銀行通過永續債補充資本金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關情況。
  • 銀行永續債該怎麼理解?
    來源:金融界網站本文作者:鄧海清,華爾街見聞首席經濟學家;陳曦,華爾街見聞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銀行於1月25日發行2019年第一期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意味著我國首單商業銀行永續債即將落地。對此,人民銀行正會同有關部門以永續債為突破口,加快推進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永續債是銀行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重要渠道(銀行的資本可分為核心一級資本、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三類)。因此,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是為了服務於「寬信用」的。
  • 評央行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銀行永續債發行在即,央行提前鋪路
    本文來自【華泰金融沈娟團隊】原文標題《銀行永續債發行在即,央行提前鋪路——評央行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1月24日央行決定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可使用持有合格銀行永續債從央行換入央票。
  • 央行:探索發行轉股型永續債 CBS操作規模沒有數量目標
    「永續債既可以拓寬銀行資本補充渠道,又可以深化和豐富債券市場的產品序列。」2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  潘功勝還表示,下一步央行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永續債的政策框架,包括拓寬投資者範圍、研究櫃檯發行、探索發行轉股條款的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等。
  • 中國央行:為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
    2020-12-24 09:06:37來源:FX168 中國央行:為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2020年12月24日(周四)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2020年第十二期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
  • 成語 迎刃而解 詳解
    杜預認為要乘勝追擊,趁士氣高漲時出兵就能迎刃而解,不久就一舉佔了吳國。首字為「迎」的成語迎新送故  迎門請盜  迎刃以解迎頭痛擊  迎新棄舊  迎刃而理迎神賽會  迎風冒雪  迎風待月二字為「刃」的成語迎刃冰解  迎刃而理
  • 為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 央行開展60億元CBS操作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圖片來源:攝圖網1月20日,為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2020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2020年第一期央行票據互換(CBS)操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9年1月24日央行公告表示,為提高銀行永續債(含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決定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銀行發行的永續債從中國人民銀行換入央行票據。
  • 江蘇銀行:配股補資本「搶跑」同業 「買到賺到」引配置熱議
    根據公告,江蘇銀行將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以4.59元/股的價格向全體A股股東配售34.63億股股份,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0億元,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在銀行板塊整體低估的背景下,低定價和高價值令江蘇銀行配股受到了市場的熱切關注。截至股權登記日12月8日收盤,配股定價相當於現價折價約23%。
  • 企業觀 兩銀行獲準發行轉股型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銀行新型資本...
    財經網金融訊 在年內銀行業資本補充承壓、監管層引導中小銀行拓寬資本補充路徑的背景下,兩家銀行獲準發行轉股型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銀行補充資本工具或再度擴容。12月28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寧波銀保監局同意寧波通商銀行發行不超過15億元人民幣的轉股型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 CBS助銀行補充資本 專家稱是對合格銀行隱性擔保
    昨日,民生銀行(港股01988)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創設CBS的主要目的是增強機構配置銀行永續債的意願,進而減少銀行資本消耗。CBS的操作流程可簡單歸納為,銀行間市場的優質參與者,可以用自己買入的其他銀行發行的永續債到央行換回等額的央行票據。
  • 36家中國上市商業銀行畫像:1.65萬億壞帳、8700億淨利潤
    具體來看,18家不良率上升,佔比一半;另有14家銀行下降。當然,疊加商業銀行資產規模擴張,這些數據意味著商業銀行風險敞口呈現實質性擴大的趨勢。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預計有相當規模貸款的風險會延後暴露,未來不良上升壓力較大。未雨綢繆的做法是,在風險徹底暴露之前加大撥備計提力度,撥備計提增長則意味著商業銀行盈利的下滑。
  • 資本金篇:銀行資本約束差異化,補充工具創新應提速
    除已經落地的永續債外,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含定期轉股條款資本債券和總損失吸收能力債務工具的推出也需重點關注。此外,可以借鑑國外商業銀行的資本補充創新工具,如荷蘭合作銀行2010年發行的高級或有資本票據、2011年發行的非積累優先股,瑞銀集團於2012年推出的「延遞或有資本計劃」以及其他銀行發行的反式可轉債等。
  • 資產超2000億南粵銀行決定不行使二級資本債贖回選擇權
    在行使贖回權後發行人的資本水平仍滿足銀監會規定的監管資本要求的情況下,經銀監會事先批准,發行人可以選擇在本期債券第5個計息年度的最後一日,按面值一次性部分或全部贖回本期債券。同時選擇贖回權須取得銀保監會批准並滿足兩個條件之一:1、使用同等或更高質量的資本工具替換被贖回的工具,並且只有在收入能力具備可持續性的條件下才能實施資本工具的替換;2、行使贖回權後的資本水平仍明顯高於銀監會規定的監管資本要求。
  • 如何看待地方專項債用以補充中小銀行資本?
    特別是還有可能會涉及到省級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權責分配問題2、可轉債僅有上市銀行才可以發行,如果僅有認購可轉債這一路徑,則意味著非上市銀行可能沒辦法享受這一政策傾斜。因此我們認為除可轉債之外,認購永續債會不會成為其中一種路徑也值得關注,抑或調動地方AMC的力量也未嘗不是一種考慮(可參照之前重慶銀行2004年剝離不良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模式)。
  • 華能成功發行10億美元永續債券
    華能成功發行10億美元永續債券 2020-12-10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