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得更好是每個人心嚮往之的大命題,我們生活的世界稱之為娑婆世界,也就是不完美有缺憾的,這種不完美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煎熬,無論是命交華蓋還是漏船載酒的人都會有機會嘗試這種滋味,這種煎熬自人類有了思維起的那一剎那就開始困擾著我們,讓我們食不甘味夜難成寐,人們想到各種解脫的方法,宗教開始出現,我們將思維層面所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全部打包交給冥冥中的神靈,讓他來給我們做出抉擇,將自己的命運交付給他,隨著科學的進步,哲學出現了,心理學出現了,提出我思故我在,那麼由於思維推導出來的痛苦其實也就是我們本身,這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問題!
痛苦來自哪裡呢?有時候我們發現物質上肉體上痛苦是轉瞬即逝的,是微不足道的,而精神上痛苦是綿長的歷久彌新的,他們潛伏在你的潛意識深處蠢蠢欲動,一旦外界環境允許,他們就爆發了,他們來自你未被滿足的欲望,沒被處理好的關係,被苛責怠慢的自己,形成我們稱之為嫉妒憤恨怨怒後悔懊惱自責不安緊張委屈悲傷焦慮擔憂生氣沮喪自卑等等這些負向情緒,他們以你的負能量為生,他們用思維牢牢控制住你,讓你相信他們就是你的本身,你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這就是小我!並導致小我思維:我就是不配,我就是不值得,我就是受害者.......
在他們的操控之下,你過著毫無意識的生活,你將你的意識投射過去,在頭腦層面繼續編織作為受害人的故事,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或者事縈繞你的腦海,除非時間倒流除非施害者跪地認錯,否則這種魔咒永遠不可能打破,你永遠將自己囚禁在頭腦思維製造的幻境中,所以我們常說人生如夢幻泡影,偶爾某個時候,你意識到了,你感覺不能這樣生活下去,但是小我的力量如此的強大,你沒有擺脫它的可能,於是你的意識投射向未來,你不斷憧憬未來,透過重重迷霧你看不到希望,未來是令人不安的,這種不安再次被反射回來,你開始焦慮了,我該怎麼辦?你開始抽菸你開始咬指甲你開始來回踱步失眠,但是這一切都無濟於事.......
沉淪吧!在抑鬱焦慮的輪番夾攻之下你再一次的陷在頭腦的無意識的胡思亂想中去了!至少在那裡能夠獲得片刻的慰藉,拋在當下的身體無人照料,麻木的苟活著渾渾噩噩的走向自己的墳墓,這無異於慢性自殺,在外界的刺激下,你本能的接納更多的負向情緒來餵養你的小我,而心身分離帶來的痛苦感更加強烈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意識走向了更遠的過去跟未來,小我強大到你根本沒有辦法拉回你的意識,於是殺死自己的身體成為了唯一解脫的辦法!
墮落吧!那些不甘心被小我操縱玩弄的人們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他們發現可以藉助外界的力量去暫時擺脫小我的操縱,那就是酒精毒品和性,在一段時間內,這的確很有效,讓自己忘記了痛苦的過程是短暫的,於是再次去借,這個連續藉助的過程就是上癮,酒精上癮毒品上癮性上癮,他們不知道他們借的是「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是要連本帶利的加倍奉還,徹底墮落的代價是難以承受的,只有在午夜夢回的時候發出幾聲無力的嘆息聲!
意識療法不要求立即就改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想再一朝一夕之間就擺脫小我的桎梏,好比是痴人說夢,你唯有逐漸增加你意識的強度,慢慢的將意識往回拉,像是拉回遠飛的風箏,拉回到你自己的身體上,這個過程並不意味著抗拒逃避小我,你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小我就會瘋狂報復你,好比強迫症,你越是刻意不去思考,你的思維越是強大,你的無意識也就越強大,你的小我也就越強大,所以我提到一個詞叫做「臣服」,臣服你的小我,匍匐在它的腳下,好吧!我承認自己就是一個痛苦的人, 我承認自己就是一個失敗者,我承認自己就是一無是處的人,痛苦之所以成為痛苦在於你對待它的態度,你越是抗拒逃避,他就越強大,只有承認痛苦的本身,就像是承認一個硬幣的正反面一樣,你才能接納自己,你怎麼能要求硬幣只有一面呢?
當你開始接納痛苦的時候,小我就開始放鬆了警惕,交出控制權,那麼你的意識回來了,意識多一點,小我製造的無意識就會少一點,王陽明先生說:破山中賊易 破心中賊難,如果你不保持你的意識,那些賊見到無意識的黑暗就像是向他們發出的邀請,他們會呼朋喚友一擁而上,當意識之光在你心中點燃的那一刻起,這些山賊就不會輕舉妄動了,當然也並不意味他們會束手就擒,他們會潛伏在黑暗中,伺機而動,一個無意識他們就抓住你,透過意識之光,你能夠看清楚那些賊的面目,那些構成你小我的無數負向情緒,以及掩蓋在那些情緒背後的實質,這就是《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裡提到的覺知!
覺知狀態下,不會增加你的痛苦,但也不意味之前的痛苦會離你而去,他們遠沒那麼容易被打發,隨著意識的增加,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你的心中會升起觀照,觀照就像是照鏡子,意識就是一面鏡子,觀照就是帶有意識的來和看,看著你的小我,看著他的滑稽看著他的荒誕不經,此刻你再回想之前的所作所為你可能會笑出聲:自己怎麼會那麼無聊!藉著觀照,你出離頭腦的思維活在當下,對當下的身體說聲對不起:你值得被溫柔對待,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