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現象比預想的更糟

2020-12-13 搜狐網

  列印 關閉

  據新華社電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現象比先前預計嚴重。理論上說,如果南極西部冰蓋融化,部分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幅度比先前預測要高出最多25%。

  這項研究由來自多倫多大學的傑裡·米特羅維察和同事共同發起,研究結果發表於6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

  依據地球過去數十億年發展史,極地冰蓋始終處於為期數百年到數千年的擴大和消融周期。當冰蓋融化,海平面將上升。

  一些科學家擔心,如今的全球氣候變暖可能使南極西部冰蓋在未來數十年到數百年中崩塌或部分崩塌。儘管冰蓋何時融化以及是否會融化還沒有科學定論,但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2007年的報告數據預測,一旦南極西部冰蓋全部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5米。「如果南極西部冰蓋完全融化,所有過程產生的後果將是,許多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幅度比先前預測要高出最多25%,達到6至7米,」米特羅維察說,這意味著處於低洼地勢的美國首都華盛頓、紐約和加利福尼亞州沿海地區可能被淹沒。

相關焦點

  • 邁阿密:海平面上升之殤
    比如,1993年,邁阿密-戴德縣就開始了第一個減少碳排放的計劃,但幾乎沒有人來參加聽證會,到2015年,在縣預算聽證會上,居民紛紛問為什麼不為應對海平面上升做更多。所以,莫莉目前的緊急任務就是研究洛克菲勒基金會的100個恢復力城市計劃,以擁有一筆應對海平面上升的資金。但莫莉接到危機公關顧問布萊恩·安德魯斯的電話。
  • 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為什麼世界各地海平面上升速度不一樣
    我們有一種稱為驗潮儀的設備,它們測量的只是潮汐的每日漲落,如果你關注長期變化,如果你觀察足夠多的驗潮儀,你會發現海平面確實在上升。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速度上升。為什麼會這樣?這些差異背後的一些因素相當簡單。你可能會想到水漲得到處都是,就像你在給浴缸加滿水一樣。但那實際上是錯的。例如,土地本身可以移動。
  • 全球氣候日漸變暖,如果海平面上升500米,地球上的陸地會怎樣?
    其中和人類生活最息息相關的還是海平面的高度,因為現在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導致溫室效應的現象正在變得的越來越明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溫室效應帶來的南極冰川融化,有人就提出現在全球氣候日漸變暖,如果海平面上升500米,地球上的陸地會怎樣?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將會給全球很多國家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對於人類的生活更是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始終如一?美媒:有升有降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新媒體專電 隨著氣候變化,海平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13日發文稱,海平面其實有升有降。全文摘編如下:有些地方,海平面實際上在下降。海平面上升不是新現象。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統計,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全球平均海平面一直在緩慢上升,大約每年上升1.4毫米。但是過去20年間,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快了一倍。2005年至2015年,海平面每年上升3.6毫米。但是,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始終如一嗎?不,完全不是。
  • 如果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66米,一線城市還能剩幾個?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一線城市會消失?答案是除了深圳,全軍覆沒,人類也不好過! 上升66米是兩極冰川融化之後的海平面,如果兩極冰川都融化了,雪山上的冰雪基本上也保不住了,海平面將會上升至70米。
  • 實用英語:沿海「海平面上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沿海「海平面上升」 2008-01-24 16:34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英財長判斷經濟危機比預想更糟 持續時間將更久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將在本周的演講中表示,經濟危機將比政府的最初預想更糟,持續時間也將更久。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財政部的一些經濟預測家已經調低了經濟預期,其中的悲觀者甚至認為,英國經濟將經歷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 美東北海岸海平面上升全球最快
    研究人員分析了1950年至2009年的北美驗潮儀記錄,發現美國東海岸北部——從北卡羅來納州的哈特拉斯角到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市——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比全球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了3到4倍。 從絕對數值來看,自1980年以來,這一段海岸的海平面每年爬升2至3.7毫米,而同時期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0.6至1.0毫米。
  • 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地區會被淹沒嗎?
    全球變暖是當今人類最重大的氣候課題,全球變暖會給我們地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包括極端性天氣現象多發、海平面上升、原有生態系統的改變、對人類產業活動特別是農業活動產生影響、導致地球資源條件的變化。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冰川,特別是兩極地區冰川的融化增加;另一方面是由於海水的「熱脹冷縮」,全球變暖導致海水體積膨脹,這兩方面共同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
  • 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從而引發海水沿河道倒灌,我們該怎麼辦?
    全球變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重要環境問題,雖然我們對於全球變暖的形成原因還有不少的分歧,但是從工業革命以來,或者說人類有氣象數據記錄以來來看,全球平均氣溫確實是在不斷的波動上升之中的,在過去的20世紀一個世紀中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大約0.6℃。全球變暖帶來了一系列的後果,包括海平面上升、加劇了自然災害、導致生態系統的改變、極端性天氣現象多發等。
  • 世界上第一個即將被海平面上升淹沒的國家
    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帶來的系列問題包括,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資源重新分配、物種滅絕、極端性天氣多發、引發各國農業問題等。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全球變暖的一個直接後果,其產生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於全球變暖,海水熱脹冷縮,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另一方面是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有更多的冰川融化進入海洋,導致海平面上升。
  • 海平面上升加劇,最高或升60米,我國哪些城市會成為水下世界?
    自從工業化以來,隨著人類溫室氣體排放的加劇,全球變暖也越來越嚴峻了,所以產生的極端性氣候現象也更加的強。例如:高溫,強降雨等氣候現象在全球更加的普遍,當然對人類的影響也更加的大了。同時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強了,在2020年,全球的海平面也在加速的上升,所以氣溫變化推動全球海平面上升已經成為了定局。
  • 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加快:海平面上升超出想像
    如果格陵蘭冰原的上冰蓋完全融化,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約7米。據外媒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和挪威奧斯陸大學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到2100年,格陵蘭冰蓋融化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的高度比之前預估的高出60%。根據先前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到2100年,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格陵蘭冰蓋地融化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10釐米左右。
  • 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淹沒網絡(雙語)
    但網際網路的另一個威脅只是常規的海平面上升。   「Uh, yeah, some is already happening."「我的意思是有很多數據顯示海岸的海平面正在上升。」   And that, she says, means big problems for internet connectivity in major coastal cities like New York, Seattle and Miami .
  • 受全球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多的8個城市
    全球變暖會使南極冰川融化,從而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世界上會有很多城市會因為海平面的上升而被淹沒。受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大的首先是一些島國,一些很小的島國。比如島國吉里巴斯,已經計劃在其他國家購買大片土地,以重新安置本國的百姓。
  • 現代海平面上升與人類活動有關 而非地球軌道變化
    現代海平面上升與人類活動有關據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在過去6600萬年中,地球曾有過近乎無冰的時期,二氧化碳水平並不比現在高多少,而且,在過去6600萬年中,在以前被認為是無冰的時代也曾有過冰川期
  • 中國海平面上升速度超全球平均水平 35年來已上升11釐米
    3月22日,國家海洋局公布2015年《中國海平面公報》與《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5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9釐米,較2014年低2.1釐米,為1980年以來的第4高位。近30年,中國沿海的十年際海平面呈明顯上升趨勢。
  • 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島嶼也在變大,這就是進化論?
    人類活動造成了全球氣候變暖,不斷上升的溫度使冰原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面對不斷上升的海洋,一些地勢低洼的島嶼似乎處在危險之中,它們隨時都會被海水淹沒,除非它們能成長壯大。奇怪的是,有些島嶼確實是這樣做了。雖然這聽起來挺讓人難以置信的,但是在持續的氣候危機中,科學家發現有些島嶼就是這麼幹的。
  • 假設海平面上升60米,看看有哪些城市會被淹沒?
    首先要提前說明一點,南極是大陸冰川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而北極是北冰洋,冰川漂浮在海面上,冰川融化並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但溫室效應的影響,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只是一個小問題,並不是說淹沒或者不被淹沒的問題。它的其它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例如冰川融化凍結的微生物進入海洋生態系統,整個氣候環境的變化,也會讓人類難以招架。
  • 如何應對海平面上升 | 經濟學人閱讀
    這是英語書架的外刊泛讀專欄,不定期分享一些有意思的文章,供大家閱讀漲姿勢~Planning for rising sea levels規劃應對海平面上升亞洲其他許多城市也受到同一現象的威 脅。隨著地球變暖,海平面不斷上升。暴雨也愈加頻繁,熱帶氣旋變得更猛烈。就在洪水風 險升高之際,亞洲的沿海城市數量卻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