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每年的4.23世界讀書日,總是掀起一陣全民關注閱讀的風潮。但我們都明白,閱讀不是一陣風潮,讀書也絕不僅僅是一天。2020年,我們都度過了一個不容易的春天。多個行業受到疫情的影響。實體書店和出版業也不例外。但是,我們欣喜地看到,在艱難的狀況下,出版界依然在努力,依然在為讀者提供好的精神文化食糧。我們請來來自北京、上海、四川、浙江、重慶、湖南等全國12家出版社的社長或總編輯,請他們推薦各自社最新出版的好書。12家出版社社長書單分為上、中、下給予發布,以饗讀者。
⑨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推薦
《我的原野盛宴》
張煒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在這本書中,作家張煒以孩童的視角,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融入自然的成長姿態,從幼年的童真生活寫起,為讀者還原了一段被人遺忘的民間歷史,精彩地描繪出一場「原野盛宴」。
他以質樸的筆墨記錄了那時的生活經歷,以一個兒童的視角和口吻,為我們講述了幾十個天真感人的故事。綠色的林莽,豐饒的原野,飽含的意趣……源自土地和大自然的能量充盈於每一個故事,讓人為之動情。而隨處可見的360多個動植物知識點,又使得文本具有廣博的知識含量,極大地拓展了閱讀的空間和意義。
這樣的作品,既適合青少年,也適合成人。尤其是作品的後半部分,有多個故事涉及文學閱讀和寫作,也涉及理想和努力。因此在我們看來,這部作品不僅是作家童年時代的回憶,還是他有關寫作緣起的自白書,是十分難得並且值得研究的資料。
《柏楊版資治通鑑》
司馬光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著作,與《史記》並稱「史學雙璧」,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歷時19年完成。 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記錄了春秋戰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
由於《資治通鑑》為文言文,現代人閱讀有諸多不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柏楊用獨特的語言,將全書翻譯為白話文,使得原為晦澀難解的文字,有了平易可親的一面。讀者不僅限於專家、知識分子,更擴及到學生、上班族等所有人群,將舊時帝王之「借鑑」,轉化為現代百姓的「明鏡」,成為當下讀者掌握歷史規律,釐清混沌時局,看清未來道路的最佳讀本。
⑩ 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陳徵薦書
《浦東人家》
陶玲芬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這是一部極具生活氣息、描繪浦東發展歷程的長篇小說。
曾經遙望浦西「大上海」城市生活的浦東一家人,各自在時代風雲面前經歷了不同的命運變革:他們從七十年農民、繡民,種田養豬、鋼廠工人的身份一路走來。他們與命運搏擊,在浦東不同發展階段,尤其是改革開放和浦東開發開放時期,歷經考驗,展開無比豐富的人生圖景。數十年的悲歡離合成就了浦東,攜手起浦東人與浦西人的融合,也成就了真正「大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欣欣向榮。
小說作者以一個浦東媳婦感同身受的細膩筆法,勾勒出一個家族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寫下了三代浦東人在這片熱土上激情奮鬥,柳暗花明,走向光明未來的故事。作者陶玲芬,是知名編劇、作家,作品有《婆婆、媳婦和小姑》等。
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鄭重薦書:
「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茶人三部曲」之《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築草為城》,是中國第一個反映茶文化的長篇小說系列,勾畫了一部近現代史上中國茶人的命運長卷,曾獲茅盾文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茶的清香、血的蒸氣、新的碰撞、愛的糾纏,在作者王旭烽清麗柔婉而勁力內斂的筆下交織,世紀風雲、杭城史影及華茶的興衰過程在書中盡顯。
綠茶之都杭州,忘憂茶莊主人杭九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風流儒雅,卻不好理財治業,最終死在煙花女子的煙榻上。下一代茶人杭天醉,生長在封建王朝徹底崩潰與民國誕生的時代,他身上始終交錯著頹唐與奮發的矛盾,有學問,有才氣,有激情,也有抱負,但卻優柔寡斷,在各種愛的糾葛中,不得已向世外逃遁。
以杭嘉和為代表的杭家第三代和以杭得荼為代表的第四代的經歷則是一個更加廣闊的時代,他們以各種身份和不同方式參與了華茶的興衰起落的過程。民族、家庭及個人命運錯綜複雜,跌宕起伏,小說因此勾畫出一部近現代史上的中國茶人的命運長卷。
《劍來》
烽火戲諸侯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劍來》是網絡作家「烽火戲諸侯」創作的一部長篇古典仙俠小說。也是作者繼《雪中悍刀行》後最具才情的全新力作。
小說以宏偉的敘事、宏大的架構、宏富的想像力,令人讚嘆不已。在《劍來》構建的「光怪陸離卻合理有趣的仙俠世界」裡,不僅充盈著具有中國古典傳統的氣韻和精神,更帶有濃濃的入世救世思想,隱約呼應著中國歷代儒家尤其是現當代新儒家探求救國自強之路的哲思。
作者在小說中塑造的眾多以陳平安為代表的人身上,寄予了「中國人格」,隱動著精神上承繼中華優秀傳統而又體現當下社會的浮脈。小說徐徐展開的不僅是一步步的道山跋涉,更是忠孝、家國間的艱辛抉擇,情與法難兩全的傷痛,俠氣與仙氣的異同爭執,以及最根本的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的分歧爭端。
重慶出版集團科技分社社長、總編輯吳向陽推薦:
《與失智老人快樂相處》
呂洋 主編
重慶出版社出版
《與失智老人快樂相處》一書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老年病科的專家團隊編撰,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案例帶給受老年失智症困擾的家庭相關的基本知識,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日常指導。
趁父母健康,好好愛他們。若父母老了,好好待他們。當父母日漸衰老的時候,我們做兒女的準備好了嗎?吳向陽說,「第一眼打動我的,是書封上的這句話:如果明天,父母連你也忘了……失智老人,這是一個艱難的話題。
在我們步入中年的時候,父母便開始衰老了,最初我們可能不在意,突然有一天,我們發現他們做菜時會忘記放鹽,會翻來覆去說同一句的話,甚至還把自己走丟,忘記回家的路。慢慢地,他們性情也變了,脾氣越來越暴躁,疑心越來越大。身體上機能上的衰老,兒女們可以用更細心的關愛和陪伴來彌補;而智力上的衰老和性情上的改變,兒女們往往感到無所適從。老年失智症帶來一系列的家庭問題甚至社會問題。」
《擁抱抑鬱》
王璐 著
重慶出版社
女檢察官王璐在事業的巔峰期患上抑鬱症。病退後她在醫生的指導下,與抑鬱症展開持久的鬥爭。其間也走過彎路:擅自停藥、病情復發;也遇到家庭變故,老父親因心境障礙自殺離世……但她都堅持了下來,通過藥物治療、物理康復、通過做公益、培養興趣愛好,終於將生活拉回到了本位。這樣的一部與抑鬱症共舞的心路歷程,是極為難得的。就如作者在後記中所提及,在寫作時,她曾幾次擱筆,因為每一次的回顧,都仿佛是重新墜入那泥潭之中。
感謝作者帶著極大的勇氣,完成了書稿,不僅在寫作時要重新感受那負面的情緒狀態,還要將自己的生活暴露在公眾的視野下,這對普通人來說,是極大的壓力。希望作者的努力,能夠為更多病友帶去向前走的勇氣,也希望能夠給抑鬱症患者的親友們一點啟發:我愛的人,他現在真的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