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圍繞新時代高校「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全面部署和系統規劃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目標、原則、內容、要求、方法和舉措,為我們準確把握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科學內涵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全育人」核心是「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育才造士,為國之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的發展是一切發展的核心和最終目的,這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靈魂,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訴求,教育的主體是人,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人,「三全育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育人」。新時代,貫徹落實「三全育人」理念,要堅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基本原則,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培養社會發展、知識積累、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所要求的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全育人」根本是「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三全育人」在「育」的目標上要遵循「六個下功夫」: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三全育人」在「育」內容上要堅持「五育並舉」,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實現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發展、相輔相成。「三全育人」在「育」的方法上要做到「八個相統一」: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三全育人」關鍵是「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成為「教育者」「育人者」,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實現人人育人。「全過程育人」,要求將立德樹人貫穿到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實現時時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將育人貫穿到教育教學方方面面,課上課下、網上網下、校內校外相結合,實現處處育人。「三全育人」要求聚焦重點任務、重點群體、重點領域、重點區域、薄弱環節,強化優勢、補齊短板,加強分類指導、注重因材施教,著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時間上無空檔、空間上無死角、人員上無懈怠、內容上無遺漏,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全育人」基礎是「合」。「三全育人」重在協同協作、同向同行、互聯互通,形成合力。要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要建設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的「十大育人體系」。要形成一體化育人合力,全過程連結「生師家校社」五大主體,全局性優化「人財物時空」五大條件,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要使教育教學更有溫度、思想引領更有力度、立德樹人更有效度,切實提高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圖文來源:《甘肅日報》2019年5月28日第6版、蘭州大學馬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