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遵醫囑!最常用止痛藥過量易致中毒肝損傷,藥真的不能亂吃

2021-01-08 前瞻網
謹遵醫囑!最常用止痛藥過量易致中毒肝損傷,藥真的不能亂吃
 CHEN • 2020-10-30 17:12:42 來源:前瞻網 E1486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撲熱息痛,商品名稱百服寧、必理通、泰諾、醋氨酚等,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熱鎮痛藥,解熱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特別適合於不能應用羧酸類藥物的病人,用於感冒、牙痛等症。

來自瑞士的一項研究表明,高劑量的撲熱息痛更容易使人意外中毒,雖然這並不經常導致死亡(有解毒劑可用),但它會導致嚴重的肝損傷。

此藥口服後自胃腸道吸收迅速且完全,吸收後在體液中分布均勻。該藥90%~95%在肝臟代謝,主要與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結合,中間代謝產物對肝臟有毒性作用。

在瑞士,大多數非處方藥(OTC)片劑含有約500毫克撲熱息痛。但在2003年,該國推出了一種含有1000毫克這種藥物的處方藥片劑。兩年內,這種劑量較大的藥片在全國銷量超過了較小藥片。而現在,高劑量的藥片銷量增加了十倍。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藥物流行病學家桑德雷·伯頓(Andrea Burden)解釋說表示,「撲熱息痛的一個問題在於其不能對所有患者或所有形式的疼痛都發揮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會自行增加劑量。事實上,該藥的推薦劑量為成人每天4000毫克以下(我國為2000毫克)。

2008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成人服用撲熱息痛劑量實行建議限制,並在包裝上附帶警告,說明該藥物的有毒副產物會在肝臟中積聚,導致肝功能損害甚至失效。

但是瑞士相關部門並沒有採取相關措施,之前推出的更大劑量的止痛藥反而更受歡迎。研究人員注意到,在該大劑量藥片推出一年後,向瑞士國家毒物中心打諮詢撲熱息痛相關問題的人數顯著增加。

根據統計,從2005年到2008年,中毒病例實際上增加了40%,老年人和兒童群體的增長更突出。

瑞士國家中毒中心的科學主任、心理學家史蒂芬·魏勒(Stefan Weiler)總結說,「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毒病例的增加與1000毫克片劑有關(獲取容易)」。

研究中90%過量服用撲熱息痛的患者在8-10小時內接受了解毒劑,降低了其肝損傷和死亡的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單純加大劑量推出1000毫克的止痛藥片完全沒有必要,如果需要這樣的劑量,開兩顆500毫克的藥片就可解決問題,同時,後者也相對更安全一些。

雖然現在確定中毒的確切原因還為時過早,但公共衛生專家卻認為,患者可能會將高劑量藥片誤認為是普通藥片,渾然不知地將劑量增加一倍。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幼兒身上,一粒藥丸有時足以使他們遠遠超過每日最低劑量,並有中毒的風險。

研究人員建議,「如果撲熱息痛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不要想當然地加大劑量。相反,應該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以便找到最佳的治療選擇」。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racetamol

https://www.sciencealert.com/accidental-overdoses-are-on-the-rise-for-the-most-widely-used-painkiller-in-the-world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女孩吃感冒藥身亡 真相是感冒藥亂吃中毒身亡!
    一般人得了感冒,不太當回事,通常就自己買感冒藥吃。但有人卻因為吃錯藥丟了性命!讓人扼腕。同服兩種感冒藥,18歲女孩不幸身亡廣東江門的一名18歲女孩同吃兩種感冒藥後離奇死亡,據報導,女孩服用的羅紅黴素緩釋膠囊與複方甲氧那明膠囊會致人茶鹼中毒。
  • 小兒感冒藥不能多吃 輕微過量可能致死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報告認為,常見感冒藥主要成分對乙醯氨基酚,超過最大劑量一丁點,就可導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報告:感冒藥輕微過量或致死  作為解熱鎮痛藥,對乙醯氨基酚廣泛用於治療感冒、咳嗽、鎮痛等。
  • 服藥需謹遵醫囑,亂吃這5種藥,可能腎會受到傷害
    因此,平時在用藥治療疾病時,需要謹遵醫囑,合理用藥。並且,有些常用藥物對人體腎臟有影響,需要提高警惕。哪些常用藥物對人體腎臟有影響呢?1、抗抑鬱藥物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壓力大,或者感情、家庭事務處理不當,出現了很多負面情緒。
  • 提醒:這三類常見藥會損傷肝臟,要遵醫囑服用,排毒養肝選5種食材
    但是,有時候人體出現了各種疾病,難免要吃一些藥物、保健品或者中草藥等等,「是藥三分毒」,所以有不少藥物可能會對肝臟產生各種不良的影響,所以如果一旦人體的肝臟有疾患或者健康狀況受損的情況,那麼就必須限制那些對肝臟有損傷的藥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的藥物中就有一些對肝臟有損傷,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 女孩吃感冒藥身亡 記住這些藥千萬不能一起吃
    女孩吃感冒藥身亡 記住這些藥千萬不能一起吃時間:2018-09-23 16: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孩吃感冒藥身亡 記住這些藥千萬不能一起吃 最近天氣驟冷,很多小夥伴們都感冒了。
  • 不出門怎麼能買到藥?這裡讓「謹遵醫囑」成為可能!
    然而還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無法大聲疾呼,因為在這個時候,好像有太多更急需幫助的人他們也無法出門自我求醫,因為他們也知道「不出門就是給國家做貢獻」此時非常時期的關愛更具意義慢病患者,讓「謹遵醫囑此時,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能夠「謹遵醫囑「按時服藥。咳嗽發熱者不再讓他們被「感冒還是感染」這道判斷題反覆折磨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恐懼和恐慌會超越事情本身。而疫情期間的「咳嗽發熱」者,正在被這種不確定性所折磨,到底是感冒還是感染,找不到答案。
  • 女孩同吃兩種感冒藥後死亡!這些兒童常用藥,千萬不能混著吃!
    據報導,女孩服用的羅紅黴素緩釋膠囊與複方甲氧那明膠囊,導致茶鹼中毒。 無論是我們大人自己,還是孩子生病吃藥,感冒藥、退燒藥等都是我們最常用到的。除了不同感冒藥混著吃有風險外,以下常見兒童藥物、食物混著吃,也有發生意外的可能,甚至威脅寶寶的生命健康。
  • 哪些藥不能一起吃 這些藥同吃不治病會致命
    相信沒有任何人能夠說自己從不吃藥,人生病了就要吃藥,只有這樣才能夠治癒疾病,避免疾病惡化危害健康,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藥物是不能一起吃的,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哪些藥不能一起吃,吃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哪些藥不能一起吃如果你家中常備醫藥箱,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時,會自己拿藥吃那可就要注意了,下面所說的這些不能同時吃的藥物一定要牢記。
  • 深圳90後小夥為治白髮狂吃它,卻中毒變「小黃人」
    何首烏致肝損傷風險何首烏治療白髮、脫髮是否有效,目前還沒有確切循證醫學證據可證明,但何首烏的危險性國家藥品部門早已有警示,尤其是關於何首烏肝毒性的警示佔比較多。藥物性肝損傷是臨床較為常見、易產生嚴重後果的藥源性疾病之一。多在用藥後2~8周內出現臨床症狀,發熱為最早表現,隨即出現乏力、消化道症狀、皮膚瘙癢、黃疸、皮疹和多形性紅斑。
  • 8歲女孩感冒吃藥後離奇死亡,父母們注意:這2種藥不能同時吃!
    天氣寒冷導致感冒的孩子越來越多,前兩天小編看到一個報導:一個8歲的小姑娘感冒以後媽媽怕請假去醫院耽誤學習,就從家裡藥箱找了兩種感冒藥給孩子吃了,沒想到孩子去了學校,出現了噁心嘔吐等症狀,最終病情加重沒能挽回生命。 孩子的媽媽都哭死了,她怎麼都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感冒怎麼會要了孩子的命呢?
  • 補鋅過量易導致鋅中毒
    補鋅過量肯定有害處,補鋅過量易導致鋅中毒 。補鋅過量易致鋅中毒。兒童缺鋅常表現為食欲不振,營養不良。補鋅過量造成鋅中毒則表現為食慾減退、上腹疼痛、精神萎蘼,甚至造 成急性腎功能衰竭。鋅是機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參與機體內的生化代謝過程。但必須指出,*對鋅的需要是有限的,服用鋅過量,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甚至可致中毒。補鋅一定要在醫師指導下,確定科學的服用劑量,以確保安全可靠。
  • 是藥三分毒 4種用藥方法正在損害肝功能
    1、五類用藥不要同時服用 美國內科醫師協會會長莫莉·庫克博士曾強調,過量使用處方藥已達到近10~15年來最嚴重的狀況。臨床發現,感冒藥、安眠藥、平喘藥、止痛藥、抗生素等最容易用過量。 這幾種藥物有一個共同特點:不少患者按說明書服用後,症狀卻沒有按照預期及時消除,於是他們會不遵醫囑的間隔再次服用,導致過量。而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等藥物,在很多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藥和止痛藥中都含有,也容易造成疊加使用。
  • 止痛藥可不能亂吃 !
    據媒體報導,一7歲男孩因牙痛出血,奶奶給他吃了兩粒止痛片後,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經醫院搶救,孩子脫離危險。 醫生稱,孩子的肝、腎功能不成熟,對藥物代謝較差,不能亂用成人止痛藥。 啥意思?牙疼吃止痛藥還能吃出毛病來?
  • 泰諾+芬必得,到底能不能一起吃?
    很多人認為,對付小小的感冒,自己隨便吃幾種藥就行。但稍一個不留神,有人便進了ICU……近日,一個豆瓣的帖子突然在網上瘋轉。發帖人稱:自己一個二十年老友因同時服用泰諾和芬必得,出現嚴重肝損傷,正在ICU搶救之中。泰諾!
  • 感冒藥不能亂吃 27歲小夥濫用感冒藥致死留下的警告
    抗菌藥物針對的是細菌感染,未明確細菌感染之前不可盲目的服用,不但不能緩解感冒本身的症狀,反而會使病原體產生耐藥性,甚至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應。02.為什麼感冒藥不能亂吃?絕大多數感冒藥中都含有的對乙醯氨基酚,對乙醯氨基酚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苯胺類的解熱鎮痛藥物。
  • 服用撲熱息痛過量當心中毒
    專家介紹:   據二炮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睢揚介紹,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是目前解熱、鎮痛、治療感冒的常用藥物之一,效果良好,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並且對胃腸道刺激小。目前該藥已被許多國家列為非處方藥,在我國,各種中外品牌的感冒藥的成分中絕大部分都含有撲熱息痛。
  • 國家最新修改了這四大常用藥說明書,增加了不良反應,許多人要...
    用藥期間如發現肝生化指標異常或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噁心、上腹脹痛、尿黃、目黃、皮膚黃染等可能與肝損傷有關的臨床表現時,應立即停藥並就醫,建議對乙醯氨基酚口服一日最大量不超過2g。2、過敏體質者慎用,對本品過敏者禁用。3、應儘量避免合併使用含有對乙醯氨基酚或其他解熱鎮痛藥的藥品,以避免藥物過量或導致毒性協同作用。
  • 止疼藥很會「幫忙」,很多人卻踩了7個「雷區」,危險難以估量
    很多患者在出現疼痛症狀時,都會選擇吃止痛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止痛藥不能亂吃,錯誤服用很容易會導致病情加重。吃止痛藥容易陷入哪些誤區?2、短期內服藥不會有副作用是藥三分毒,服用止痛藥物之後經過肝臟代謝會加重肝臟的負擔。長期服用小劑量止痛藥物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另外超過劑量服用止痛藥還會造成嚴重的肝損傷。最佳的服藥方法就是在短期內根據劑量服用,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疼痛。
  • 吃感冒藥吃出了肝衰竭?買藥吃藥「雷區」千萬別踩
    藥不能亂吃!即使是小小的感冒藥,「吃錯藥」也可能傷肝傷腎甚至丟了性命!27歲小夥幾種感冒藥同時吃,結果出現肝衰竭日前,微博上一個熱門話題,引起網友關注:27歲的梅州小夥劉某,感冒後自行買來感冒藥。吃了幾天,退熱作用不明顯,於是,他又買了幾種感冒藥,還加大劑量吃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