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做善事,為人生建立良好的品格做好鋪墊!

2020-12-22 小沐芽育兒

文|小沐芽育兒,歡迎關注與分享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裡這段話說的是人本來都是善良的,人與人之間習性挺相近,但在成長過程中接觸的事物不同和受環境影響不同,習性便有了差別,有了好壞之分。

這句話也在啟示,人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從小就要好好教育,做個善良的人,做個會區分善惡的人,將來做個道德高尚的人。

善良是好品質的根基,尊重、互助、團結、友愛等等,似乎都離不開善良之根本,它是一切好品質的源泉。

善良是美好品質中的奇葩,擁有它,孩子會寬容待人,變得豁達開朗,不會斤斤計較;而且能夠主動地幫助弱小。朋友因此增多,心情更加快樂,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

所以,父母要抓住黃金起點,從小引導孩子做善事,積善德,為孩子人生建立良好的品格打好基礎。

多給孩子講做善事的古代典故

● 屈原背米

屈原小時候幫助過一個老奶奶背米。有一次屈原在路邊玩,看到了一個老奶奶背著一袋米,走起路來東倒西歪,很吃力的樣子。屈原心地善良,起了惻隱之心,不由分說地跑過去,扛起米幫老奶奶送回了家,老奶奶高興壞了,誇讚有加。

張良拾鞋

張良年輕時,有一次過石橋時,見一位老人把自己的草鞋丟進了河裡。老人叫張良去撿,張良出於對老人的尊敬,撿回了草鞋。誰料想,老人接過鞋又順手將鞋丟進了河裡,並再次讓張良去撿,張良則不厭其煩地去撿。

這樣,一連三次,張良終於將草鞋恭恭敬敬套在了老人腳上,老人會心一笑。經此事老人看出了張良的道德品格,遂將聞名於世的《太公兵法》傳授給他。

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最小的吃。大人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吃得少,應該拿最小的。」

通過故事讓孩子了解,做善事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既了解了歷史人物,豐富了知識,又提高了做善事的意識。

學習身邊善事,並鼓勵孩子的善心之舉

一天,樓下有很多小孩子在玩,諾諾也參與其中。玩著玩著,其中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吵了起來,那個女孩兒先打了男孩一下,男孩接著推了他一把,女孩就座在地上哇哇大哭了起來。

女孩的媽媽急忙上前扶起女孩說:「誰打你了告訴媽媽」,女孩指著小男孩說,「是他」。女孩兒的媽媽正要向男孩兒發威,諾諾急忙上前說:「阿姨,是小妹妹先打那個男孩的」,女孩的媽媽只好作罷。

諾諾爸爸都看在眼裡,遠遠地朝女孩兒翹起了大拇指,她開心地笑了。

關注孩子的善舉並予以認可和肯定,讓其鍛鍊明辨是非的能力,鼓勵做善事的勇氣。

有一次,爸爸接彤彤放學回家時,看到遠處門口一個年輕男士拿著許多包裹在等電梯。彤彤便急忙跑過去說,「叔叔,我幫你拿包裹吧」。男士詫異的一笑,遂環視了周圍看看誰是孩子家長,於是彤彤爸爸向他微笑地點頭示意了一下,也跑去幫忙。

男士便高興地對彤彤說:「小朋友,拿這個最小的吧」,「謝謝你們了!」,並在電梯裡不停地誇彤彤真懂事。

臨別時,他從兜裡拿出一個小玩具送給彤彤,彤彤不要,年輕人堅持要給,沒有辦法,彤彤這才收下。彤彤幫助別人竟然有了意外收穫,她高興得手舞足蹈的。

做善事能讓孩子感受到收穫和快樂,雖然不是為了收穫,但小小收穫也是一種肯定和動力

當然,生活中引導孩子做善事的場景很多,比如撿拾垃圾放入垃圾箱、關掉流淌的水龍頭、幫小朋友撈夠不著的玩具、幫盲人過馬路、給老弱病殘讓座等等。鼓勵孩子從點滴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把做善事當成一種習慣和義務。

正確樹立孩子做善事的觀念

當孩子有善事之舉,你不能視而不見或批評孩子是個傻子。這種不認可的態度會讓孩子自我否定,久而久之善良行為就會越來越少,直至消失。

孩子主動幫助別人,你要及時表揚和讚揚。孩子的行為受到肯定得到強化了,才會一直保持下去。

當孩子遇到和別人發生矛盾或者大打出手時,要告慰孩子不要記恨,學著不計前嫌,用和善的心原諒他人。這樣孩子在寬容別人的同時,也就放下了心中的怨恨,就會更加快樂。

告誡孩子做人要懂得與人為善,不互相為難。不為難別人是一種善待,更是一種智慧。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不易,只有將心比心才能築得長久。所以,只有這樣,路才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最後,教孩子做善事首先要做好標榜,家長是孩子一面明鏡。想要引導好孩子,還得從我做起。

相關焦點

  • 長期有效的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
    書中分析了用嚴厲懲罰的手段管教孩子所帶來的代價和負面效果,並給出了檢驗有效管教的四個標準,即「是否對孩子尊重與鼓勵」、「是否有助於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是否長期有效」、「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存技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總結了不良行為的四種類型,並給出了一些具體問題的解決措施和方法。
  • 6歲前是孩子品格養成的關鍵期,堅持2個原則,培養孩子好品格
    好品格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好品格,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善良、有素質,誠實的孩子,是每一個家長的責任。在生活中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品格,是當代家庭教育值得關注的問題,今天教大家讓孩子遵守兩個原則,將來一定會是一個品格好的孩子。
  • 6歲前是孩子品格養成的關鍵期,堅持2個原則,培養孩子好品格
    在生活中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品格,是當代家庭教育值得關注的問題,今天教大家讓孩子遵守兩個原則,將來一定會是一個品格好的孩子。每個小孩子都是純潔的天使,但是所有的孩子在成年後都發展成了不同的人,也就是說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等等都會有所不同。
  • 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和優秀的EQ「簡慢行讀書匯(一)03」
    今天,我們繼續共讀本書的第五、章,進一步了解,我們需要培養孩子什麼樣的良好品格,又該怎樣讓孩子擁有優秀的EQ。02||孝道「百善孝為先」,說的就是在所有「善」特質的品格中,孝道是排在首位的。我們經常看到中央電視臺一個公益廣告:媽媽忙了一天,回家給奶奶端洗腳水,孩子看見了,也去廚房裡給媽媽端了一盆水出來,奶聲奶氣地說:「媽媽,洗腳!」公益片講的是孝的傳承,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怎樣教孩子以孝道。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五章 為兒女建立健全的品格
    他們的品性乃建立於流動的沙土上。在塑造的品格內並沒有克己自製。他們被溺愛放任,致令實際的人生受敗壞而變為無用。愛好歡樂之心控制了他們的心思,他們也由於受諂媚而被慣壞了。(三)借著禱告和信心來鞏固孩童--你們把孩童生到世上來,他們對自己的生存無發言權。對於他們將來的幸福,永恆的福利,你們要負上至大的責任。
  • 教育:培養良好的品格,引領孩子走向陽光
    品格代表著一個人的教養,是在後天的教育過程中形成的,遠比文化知識重要。現在的學生在家裡不做家務,習慣於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時會對爺爺奶奶大聲使喚。在學校裡看見不正當的事,事不關己,漠不關心,遇事也不知道採用正當手段自衛。吃不得一點苦,表現在學習上作業多一點就開始抱怨。只喜歡聽別人表揚的話,不能接受批評,玻璃心。
  • 怎麼給「零基礎」的孩子做好學英語的鋪墊?
    認識一個朋友,她家小孩正上幼兒園小班,為了給孩子早早做好鋪墊,又擔心普通教育機構不靠譜,便給孩子報了全外教班,原因是這樣從小接受的就是正宗英語,就算學不到語法,口語以後也不會差到哪去。為了給他們信心,我說這樣挺好的,然後不到半年來給我吐槽沒什麼效果,雖然上課的老師都是外教,孩子們都喜歡做遊戲,但是感覺沒學到什麼東西,仍然只會說apple、tiger,儘管上課很開心,可是孩子什麼都聽不懂,然後我問,那他們的外教會說漢語嗎?結果只會說謝謝、你好,所以小孩子在課上哭鬧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性格
    由此可見,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最重要的時期是幼兒期,幼兒期是孩子情商教育的敏感期,好奇、好動、好動,好模仿,這個時期注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全面的健康發展。
  • 槐蔭三幼提醒:面對疫情 幼兒要養成這些良好品格
    在這個我們難以左右的特殊時期,做好孩子的心理防護,就是給孩子一份特別的愛。  在疫情面前,在家裡隔離的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養成哪些品格呢?作為品格教育實踐基地,第三實驗幼教集團積極引導家長將疫情變為孩子們品格成長的大課堂,在疫情面前讓幼兒們品格獲得更好地成長。  面對疫情養成勇敢的品格  困難來臨時,要勇敢克服恐懼,做困難面前的強者。
  • 小孩如何獲得良好的品質
    對於孩子良好的品質如何培養,今天金嫂我就和大家一同聊聊:有句俗語叫做「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對於孩子的品格培養並不是想那些知識技能一樣,可以通過訓練學習獲得的,而絕大部分是由父母的品格潛移默化地、不由自主的形成出來的,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一般也會如此。如果希望小孩擁有良好的品質,父母首先還是要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做一個很好的榜樣。
  • 渝北區空港實驗小學:品格,為孩子插上騰飛的翅膀
    激勵和感染老師、學生與家長在 「有序、專注」的品格教育中自我成長,自我訓練。品格作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與之相匹配的行為能力,良好的行為形成習慣,品格也就形成了。空港實驗小學以此為切入口,不斷增強學生個性化發展。
  • 《好心先生》:培養孩子良好品格
    河青新聞網訊 這是一本充滿溫情,且寓意豐富的繪本,能使孩子從中得到啟示。通過故事,培養孩子有愛心、樂於助人等良好品格。另外,本書圖畫非常有趣,裡面隱藏著豐富多彩的細節,需要孩子們運用智慧和耐心去尋找。在尋找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收穫到遊戲的喜悅,和學習的成就感。
  • 長頸鹿美語教出孩子好品格(組圖)
    由此兩件事而觀,或許父母為孩子選擇培訓學校,就像是決定跟誰交朋友,事業上和哪家公司建立合作一樣,要看雙方是否擁有共同的思想,即家長的個性化選擇與培訓品牌的教育理念。就長頸鹿美語而言,其教學、教育理念是:以品格教育為先,創造快樂的學習成效。
  • 好品格成就好人生|景德鎮市百樹學校「品格教育課」
    在這個過程中,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光有好成績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好品格加好學識,才能實現好人生。      11月25日下午,家庭教育指導師廖逸涵走進百樹教育·景德鎮市百樹學校,給一年級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品格教育」課——《好品格 好成績 好人生》。      一個好的品格可以成就一段好的人生,品格教育是學科教育的基礎,品格教育是幸福人生的基石。
  • 孩子被老師喜歡會更快樂,家長這樣做,幫孩子建立良好師生關係
    一、師生關係對孩子人生的重要影響1.讓孩子變得更加上進積極其實很多孩子不願意去學校,甚至心裡感覺到恐懼,都是因為在孩子的眼中老師是嚴厲的,是不好接觸的,上學的過程中,孩子們一直非常緊張,所以他們會感覺不舒服,可是一般來說老師嚴格只是為了讓孩子在學習上更認真
  • 「家長學校」幼兒品格培養——育才幼兒園組織觀看家庭教育公開課
    孩子是祖國未來的繼承者,同樣也是祖國的花朵,家庭的希望,幼兒階段是學習和生活的基本階段,是培養良好品格行為的關鍵期,一個孩子只有在早期形成良好的品格,才能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7月24日國家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中國教育電視臺共同推出了主題為&34;的家庭教育公開課。
  • 上幼兒園之前家長應該教給孩子什麼
    教孩子適應環境不要以為,適應環境只是對大人而言,其實小孩子也是一樣的。初上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絕對是一個全新的環境,所以家長要多跟孩子談論幼兒園,讓孩子對幼兒園既好奇又嚮往,還應該帶孩子「參觀」園所,熟悉環境,做好鋪墊,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好感,減少孩子的抗拒心理。
  • 3到6歲是培養孩子性格的黃金期,3個辦法,養成孩子優秀品格
    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每天接觸的時間很長,一起經歷的事情也很多,孩子可以通過觀察家長在做一些事情時的反應來幫助自己品格的養成。1.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孩子在上幼兒園前後,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與其說是我們陪伴著孩子長大,還不如說是,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進步、成長。從一定程度來講,孩子教會我們的不一定比我們教給他們的少。
  •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上篇我們談到了如何教孩子與同學相處,今天聊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 有的孩子抱怨教他的老師不好,孩子的父母千辛萬苦,求爺爺告奶奶幫孩子換班,甚至是換學校。孩子的成績起來了嗎? 有的父母覺得老師沒有認真的管理自己的孩子,可管嚴了又說老師給孩子的壓力太大。
  • 以品格塑造為基礎的性教育原則
    品格教育是一項非常細緻的工作,它致力於幫助年輕人了解和關心核心的倫理價值並把這些價值觀體現在日常的行為中。品格教育基於以下前提:1、暴力、不誠實、濫用毒品和性濫交之類的有害行為,都是由於缺乏良好的品格而導致的。2、人們並不會自動地發展出良好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