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鄧曉博上任新董秘 市值差距與美的進一步拉大

2021-01-16 中國經濟網

  出品:新經濟觀察

  自格力電器前董秘望靖東8月離職後,董事長董明珠11月17日之後一直代行其職務,格力電器新董秘人選一直備受外界關注。4個多月後,格力電器新董秘終於落定。

  12月27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董事會同意聘任鄧曉博為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聘任舒立志為公司副總裁。

  公告顯示,鄧曉博為本科學歷,已取得董事會秘書資格證書,2020年11月加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7月至2020年11月任陝西煤業化工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舒立志為碩士研究生學歷。2019年12月加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曾任國家審計署武漢特派辦副處長、處長。

  今年1月2日,格力電器股價每股65.7元,截止12月27日股價為59.21元,今年至今股價降幅為9.88%;9月29日,格力電器股價低收52.06元後,股價不斷上漲,但12月2日,股價創新高至69.79元後,股價不斷呈下跌態勢,股價較12月2日高點股價降幅為17.87%,目前市值為3561.91億。美的與格力市值現分水嶺,兩者差距3012.91億元。

  1月2日,美的集團每股收盤價為58.15元,9月10日,美的集團股價低收69.5元後股價整體走勢不斷高開,11月19日股價創新高95.31元後,股價整體走勢較為波動,截止12月27日,美的集團每股收盤價為93.58元,今年至今股價漲幅60.93% ,目前市值6574.82億元。

  面對股價接連受挫,格力電器首次開啟大規模股票回購計劃。報告期內,格力電器通過回購專用證券帳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94,184,662股,佔公司截至9月30日總股本的1.57%,最高成交價為每股57.00元,最低成交價為每股53.01元,支付的總金額為51.82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辭職的原董秘望靖東,曾捲入內幕交易。11月2日,廣東省證監局在官網披露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喻筠內幕交易海立股份股票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該起內幕交易發生在2018年格力電器增持海立股份期間。喻筠與內幕信息知情人望某東關係密切,二人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存在4次電話聯繫。

  此外,格力電器8月17日公告指出,截至本公告日,望靖東直接持有公司股票884,674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1%。以目前12月27日股價59.21元計算,望靖東股票總價值為5238.3萬元。

  業績方面,三季度格力業績受疫情影響與美的相比,更為嚴重。格力財報顯示,格力電器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74.68億元,同比增長下降18.8%;歸母淨利潤136.99億元,同比大降38.06%。美的財報顯示,集團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77.53億元,同比下降1.81%;歸母淨利潤220.18億元,同比增長3.29%。

  三季度,格力電器存貨有所減少,應收帳款有所承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則下降90.74%,財報解釋為銷售商品、提供勞收到的現金減少所致。2018-2020年以及三季度末存貨分別為165.68億元、200.12億元、240.85億元和206.7億元;應收帳款分別為58.14億元、77億元、85.13億元和130.57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075.99億元、1350.29億元、1663.88億元和983.63億元。

  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收695.02億元,同比下降28.21%;歸母淨利潤63.62億元,同比下降53.73%。其中,核心業務空調首次被美的趕超。數據顯示,上半年美的集團空調業務營收為640.3億元。而格力電器上半年空調業務營收為413.33億元。

  信達證券12月研報表示,11月空調內銷景氣度持續向上。11月作為原本的空調銷售淡季,受雙十一大促拉動,整體銷售情況向好。根據產業在線數據口徑,2020年11月份空調內銷量達541.85萬臺,同比增長6.42%,較十月份同比增速進一步加快。

  信達證券研報稱,格力內銷份額有所回升,奧克斯市佔率進一步下跌僅佔 3.1%,白電龍頭與其他空調品牌的差距進一步拉 大。 其中格力、美的、海爾分 別佔比 47.6%、29.5%和 9.9%,同比分別上升 0.9、1.0、1.1 個百分點。原材料上漲周期在短期內難以結束,企業為規避原材料價格繼續大規模上漲的潛在風險,選擇提前排產儘可能降低生產成本,儲存更多低成本庫存。

(責任編輯:馬先震)

相關焦點

  • 11月下半月董秘紅黑榜:董明珠跨界任董秘,*ST富控董秘陶婷婷上任月...
    二、41位新董秘上任,「話題女王」董明珠進軍董秘圈11月16日到30日,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41名新董秘上任(包括11名代理董事會秘書)。其中,「話題女王」董明珠女士代理董事會秘書一職,攪動了A股董秘圈的一池春水。在深交所互動易上,格力電器的問答熱度也空前高漲,大量的股民湧入留言,直接對話董明珠,既有表示對公司未來前景的看好,也有股民對公司發展的建言獻策。
  • 三季度報來襲,美的完勝,格力徹底輸了
    【美的】:1-9月,扣非歸母淨利潤206.16億元; 【格力】:1-9月,扣非歸母淨利潤125.82億元。 差距已經非常大,背後的邏輯是,兩家都受疫情影響和房地產不景氣影響,傳統的空調產品都不好賣,業績都受一定衝擊。
  • 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格力電器難再「養尊處優」
    自2020年5月至11月,從格力董明珠店、抖音、快手、京東等各大平臺,到相繼輾轉江西、河南、廣西、山東、澳門、江蘇等地的巡迴直播,董明珠已累計完成12場直播,帶貨銷售額高達450多億元。比起2019年「董明珠的店」在線上7億元的銷售額,直播更加凸顯董明珠的線上影響,其甚至表示未來直播帶貨可能常態化。
  • 格力電器董秘突然「裸辭」 18年元老11天前剛被解聘CFO
    格力電器董秘突然「裸辭」,18年元老持股市值超5000萬,11天前剛被解聘CFO,董事會席位留懸念! 摘要 【什麼信號?
  • 美的與格力空調差距這麼大,原來玄機在這裡……
    文/劉步塵2017年,美的空調板塊實現營收953.52億元,比格力空調營收少了280.6億元;到2018年,美的空調板塊實現營收1093.94億元,比格力空調少了600多億元。二者的差距不僅沒縮小反而拉大許多,究竟發生了什麼?
  • 海爾電器私有化背後,淨利潤比美的、格力差一半
    經過 4 天的停牌期,12 月 17 日,海爾電器港股復牌交易,開盤股價漲幅達 18.31% ,市值達 683.13 億港元。復牌前夜,海爾電器回應了海爾智家將對其私有化的計劃,公告稱若「潛在私有化」方案進行,可能導致海爾電器於港交所撤回上市,至此,雙方的上市公告都印證了關於海爾智家私有化海爾電器一事大概率會推行下去。
  • 白色家電巨頭扎堆 美的 海爾轉型高端 格力電器布局多元
    美的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推出了COLMO,不過由於推出時間短,效果有待進一步體現。向高端化轉型,既是中國家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實施全球化進程的必然要求。中國不可能一直居於全球家電產業鏈末端位置,必須向高技術、高品牌、高品質的三高方向發展。
  • 是董明珠成就了格力,還是格力成就了董明珠?
    前一陣子,知網上的一篇論文從學術界火到了大眾視野,論文名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對格力老闆董明珠的「自戀」人格作了深入分析。根據現代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董事長自己一個人對整個企業,尤其是市值千億的大企業的影響很有限。但格力是個例外,就像羅永浩和錘子手機、馬雲和阿里巴巴類似,董明珠的個人形象已經和格力的品牌形象深度綁定了。
  • 應收款項融資:格力電器的「新」業務
    據天眼查顯示,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背後有高瓴資本、興業銀行、太平洋人壽保險、上海汽車集團的身影,同時還有美的、國美、格力電器經銷商系統的背景。按照公告轉讓價格計算,格力電器15%股權轉讓價格將不低於398.57億元。自此,格力電器的混改終於落地。對於董事長董明珠來說,這是一個穩定軍心的好事。
  • 市值累計蒸發近350億 格力電器再推百億讓利 背後降價邏輯是什麼
    雙11的促銷狂歡仍在繼續,格力電器(000651)「讓利」再加碼。11月26日深夜,格力電器發布消息稱,今年「11.11」期間,公司開展「30億大讓利」活動,總銷售額突破100億。現組織開展「再掀11.11百億大讓利」活動,使更多消費者充分享受到格力優質產品帶來的生活改變,進一步打擊低質偽劣產品。
  •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原標題: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摘要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透過 「明撕」的表面現象看,是渠道變革下,兩大空調巨頭的「暗戰
  • 格力電器「新東家」高瓴資本 還重點布局了海螺水泥、愛爾眼科等
    其中,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高瓴資本僅出現在了愛爾眼科、泰格醫藥、海螺水泥、格力電器四隻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上。需要注意的是,海螺水泥是其新進入的。持格力電器賺近12倍據了解,高瓴資本由張磊於2005年創立,最早開始出現在A股市場的時間是2013年一季度末。其中,首次現身在了世聯行、冀東水泥、上海機場、中國國貿四隻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上。
  • 為什麼海爾的市值比美的、格力差那麼遠?原來背後藏有隱情!
    2004年之前的海爾還是很牛的 完爆格力和美的 但是海爾自從90年代末大局擴張後,走了一段時間的彎路,當時海爾一個勁想國際化,本來海爾的冰箱和洗衣機當時在國內都是巨頭級別,於是海爾開始多元化,空調,手機都有涉及,然後開始國際化,花了很多資本和經歷,但是戰線一下太長了資金明顯跟不上了,空調領域冒出了格力,小家電出了美的 冰箱也有了容聲
  • 白電「三巨頭」年中PK美的營收約2個格力
    但就格力而言,在多元化發展難以突破、銷售渠道持續震蕩、空調行業發展空間受限、被美的全面超越的現狀下,下半年面臨的是從價格到渠道的艱難戰鬥。差距拉大,美的營收約2個格力不難看出,格力和美的之間的營收差距正在進一步拉大。
  • 格力電器世界500強排名下滑 渠道變革效果存疑
    業內人士認為,格力電器在世界500強榜單排名下滑背後,是自身面臨一些問題。近年來,該公司從產品和渠道層面不斷進行改革,但從業績上來看,其面臨被競爭對手趕超的局面。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格力電器營收和淨利更是雙雙下滑。「2020年『格力董明珠店』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零售模式,公司穩步推進銷售渠道和內部管理變革,繼續實施積極的促銷政策。」
  • 格力電器還會有春天嗎?寫在離開格力第十年!
    對比三者2019年的數據,可以發現,格力電器的營收均低於同行,但其歸母淨利潤卻是最高的。實際上,格力電器的息前稅後經營利潤率始終高於美的集團與海爾智家。毋庸置疑,格力電器的盈利能力遠超同行,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
  • 海爾智家(SH:600690):被網友狂罵血汗工廠,市值更是被美的和格力碾壓,曾經的家電王者海爾電器還能行嗎?
    市值3768億,空調一姐格力電器市值3537億,現改名為海爾智家的原海爾電器,市值僅1020億,不到前面兩巨頭的三分之一。 恐慌中的海爾,是否為了追趕美的、格力開始壓榨員工?近日,海爾有四名員工在午飯後被巡查人員拍到午休,立馬被責令一周內離職。甚至有實習生稱:公司流水線上的工作工時基本為12個小時,有時處理不合格的機器,14個小時都有可能。「醒來就幹活」「吃完飯要立刻到崗」成為海爾流水線上的常態。
  • 千鈞之秘——董秘價值成長25年
    如侯鬱波1993年一上任即經歷了中國首例股權收購案「寶延大戰」——深寶安A收購延中實業,在方正科技先後遭遇4次舉牌、2次更換大股東的一系列實戰歷練下,侯鬱波逐步從董秘升任總裁。增值:好公司和好董秘互相成就公司治理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董秘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組成。
  • 格力電器的技術專利有哪些 發明專利710多項
    說起格力電器相信大家都是不會陌生的,對于格力電器能夠發展到現在也是因為在不斷地創新,而在電器方面,格力電器取得的專利也是有很多的。此前,董明珠也談到,「格力電器是全球製冷行業的引領者,它的技術研發不會停步,它會依然改變、提升,從節能、環保、舒適這個角度去做技術升級,它的市場依然還會有很好的成長空間。」30年磨一劍,格力電器當下不僅是世界製冷行業的領軍者,其多元化戰略也在有序推進。格力電器今年上半年的智能裝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56億元。
  • 格力和海爾,兩個加起來不敵一個美的了?
    來源:雪球截止昨天收市,格力電器市值3600多億,海爾智家市值1100多億,而美的集團市值是4900多億。如果股票市場的價格是真實合理的,那麼格力和海爾兩家公司加起來也不如一家美的了。A股家電市場三傑,格力和海爾真的如此不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