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古代的科學發明,可能很多人一下子就會回答出造紙術、活字印刷、指南針以及火藥這樣的答案。可若是再問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哪些科學家,怕是還真的是沒多少人能夠說出幾個的。
自小我們就知道牛頓的蘋果、瓦特的蒸汽機、富蘭克林的風箏和愛迪生的燈泡。這些來自於外國的知名科學家和他們的故事我們是如此的熟悉,可是一但要講出幾位我們自己國家古代的發明家,還真的是一時想不起來到底有誰。
身為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傳人,卻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曾經出現過哪些科學發明家。這真的是很令人感到尷尬的一件事。
這種尷尬連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的兒子錢元凱在小時候也曾經遇到過。雖然他自小就喜歡讀書,上小學時就知道許多科普知識,可是當父親錢偉長問他知道哪些中國的科學家時,他同樣也沒有答上來幾位。原因是書上沒有寫過,而以科學研究為事業的父親錢偉長,也未曾給他講過。
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深深地觸動了錢偉長先生,他開始收集大量的古籍,要給自己的孩子編撰一本有關於中國科學發明的書籍,將中國科學家的故事講述給自己的孩子來聽。《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便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本《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的最初版本。
為了能夠寫好這本書,錢偉長先生幾乎調用了自己所有的師生朋友關係,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圖書館與資料室,查閱了大量的古籍資料,利用工作之餘,悉心將這些內容評價總結編撰成文。全書雖然只有6萬餘字,卻是他一生著作中耗時最長的一部作品。
在這本書中,除了眾所周知的「四大發明」之外,還能夠讀到中國古代在農業、數學、天文、機械、建築等九個科學領域所作出的貢獻。它不單單是講述了中國的科技發展歷史,還將同樣的科學技術在世界其他國家出現發展的時間段,列舉出來作為比較。用歷史的事實來向讀者證明,在人類科學發展歷史上,中國人曾經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人所做出的成就,值得身為後人的我們為之自豪。
《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位著名科學家對中國科學發明歷史的梳理,也是一個父親對孩子深深的一份愛意,更是一位愛國者對祖國未來希望的一種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