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人類是什麼?《攻殼機動隊》所帶來的深邃反思

2020-12-15 8分電影

「Who are you?Who slips into my robot body and whispers to my ghost?」

「你是誰?是誰悄悄滑進我的機械義體,並向我的靈魂低語?」

用這句印在電影海報上的話來引出這部電影再合適不過了。這部動畫電影幾乎與《2001太空漫遊》《銀翼殺手》齊名,被科幻迷們奉為聖經,在科幻電影、動畫電影甚至是整個電影屆都稱得上是偉大的作品。

其華麗繁複帶有濃濃東方色彩的賽博朋克風格、晦澀深奧的臺詞、具有哲學深度和廣度的思想主題、超前的科幻設定使得這部1995年上映的電影在這二十幾年的時間裡一直為影迷們所津津樂道,甚至在2017年被好萊塢改編成真人版電影。

這部電影當然就是押井守導演1995年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

這部電影裡一開始(特別是在第一遍沒有看懂劇情的情況下)就令觀眾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電影裡的眾多描寫城市風貌的空鏡頭配合上詭譎音樂所呈現出的賽博朋克風格。

這有一部分原因得益於我們中國的香港,因為故事的發生地——日本新濱市,是導演虛構出的一個未來的日本城市,其具體的城市風貌其實取材於中國香港。電影中出現了大量紅紅綠綠的霓虹燈管廣告招牌、擁擠到遮蔽天空的高聳建築、牆上反覆覆蓋的招貼畫和小廣告、有軌電車等,這些來源於香港的元素配合上如同《銀翼殺手》一樣的陰雨綿綿的天氣,營造出了一種不符合未來高科技設定的擁擠、混亂、骯髒的城市面貌。

再加上押井守非常喜歡的配樂師——川井憲次創作的空靈詭譎的《傀儡謠》,整部電影呈現出一種科技高度發達但貧富差距巨大的社會末日景象,這種搖搖欲墜的末日感成就了《攻殼機動隊》獨特的賽博朋克風格,也給觀眾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聽感受。

但很多觀眾享受到了這種華麗視聽之後就放棄了進一步探索電影內在思想的想法,說到底是因為其主題宏大深邃,而表達卻又晦澀難懂,導致觀眾失去興趣或心有餘而力不足。其晦澀難懂,我們從電影臺詞就可以窺見一二:

「你我猶如隔鏡視物,所見無非虛幻迷濛。」——叔本華

「已存在的事物,既是虛幻亦是現實。」

「孩童之時,所言俱為孩童,所感如是孩童,所思亦復是孩童,唯成年之後,便將童心擯棄。」

光是看到這些深奧臺詞,觀眾們就開始雲裡霧裡,甚至哈欠連連。但是,能引起人們思考的電影才是好電影,不是麼?

《攻殼機動隊》的主題宏大深邃,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窺視一二:

1.「我」是誰?

電影中有一個被幕後黑手用虛假記憶控制住的清潔車司機,當他的腦子裡被植入了原本不屬於他的虛假記憶之後他完全沒有發覺,如果他沒有被草薙素子抓捕並告知陰謀,這個在單身公寓住了二十年的單身漢可能永遠會以為自己有個可愛的女兒,還養了一隻狗,家庭美滿婚姻幸福。

我們的意識是取決於我們的記憶的,記憶塑造了意識。可如果記憶可以偽造,那意識是不是可以由完全虛假的記憶憑空產生?這也是草薙素子糾結的問題所在,如果自己的記憶全部都是其他人編排出來的虛假記憶,那麼自己會不會並不是草薙素子而是其他什麼人?又或者,自己根本不是人類......押井守導演提出了 記憶塑造意識 這樣一種言論,但卻將這個說法所引發的問題留給了觀眾思考。「我」、「我們」是真實的麼?

2.什麼是「人」?

人類統治地球的這麼多世紀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人類中心論」,我們甚至不願意承認人類也只不過是一種動物,不過是高等些的動物罷了。那麼現在人類一手創造的機器,當它們擁有了和人類一樣甚至更完美的容貌,擁有了和人類一樣甚至更深邃的思想,擁有了和人類一樣甚至更清楚的自我意識的時候,這些機器們能稱作生物麼?甚至,它們能稱作「人類」麼?這類機械的代表便是電影中的「傀儡師」,他在網絡內遊蕩,產生了自我意識,並且鑽進了一副人型機械中獲得了身體,希望能夠得到人類的承認。

那麼人類呢,當我們全身上下、裡裡外外都換成了金屬機械的身體時,我們還是「人類」麼?這便是主角草薙素子的處境,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是一個機械:

「大概所有的全身義體化的生化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也許自己很早以前就死了,現在的我只是由義體和電子腦構成的虛擬人格,也許真實的我根本就不曾存在過......我的存在終究也只是由周圍的狀況做出相應的判斷而已。」那麼到底什麼才是「人類」和「機械」的區別呢?

3.人類與機械的最後命運

如同上一點所提到的那樣,一個擁有了自我意識的機械——傀儡師,和一個全身義體化開始自我懷疑的人類——草薙素子,他們兩個仿佛代表了人類和機械的發展趨勢和走向。他們是如此相似,

「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就像在鏡子裡會看到自己一樣。」

於是,二人融合了,這仿佛預示著人類終將與機械融合的命運,電影中那棵進化樹的盡頭翻譯過來是「human」,human之後是不是還會有一類新的物種出現呢?那麼人類是滅亡了麼?機械是滅亡了麼?

「人類本身就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希望保持自我的執念一直在限制你。我連接在一個龐大的網絡上,我自身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對尚未接觸體驗到的你而言,也許只能感知其為一道光芒。吾等均曾束於一隅,故需彼此比鄰而連,我們一切的集合體,雖只依附於些微的機能,但現在是時候衝破捆綁我們的藩籬枷鎖,升入更高層的構造了。」

這段出自傀儡師之口的話語顯然說明了問題,人類與機械融合,二者都得到了升華,升華為更高等級的生物。我們人類從機械那兒得到了強壯、長壽、方便、快捷,而機械從我們這裡得到了自我意識,獲得了自由。

相比起人類與機械的無腦對抗和砍殺,這樣的預言是否更為科學我們且不論他,畢竟,科幻片存在的意義從來就不是預言未來,但這樣的一部電影是否給我們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呢?略顯枯燥的劇情和晦澀的臺詞固然阻擋了我們理解他的步伐,但這樣一場豐富的思想大餐也是暫時只有人類才能享受到的美味不是麼。

「網絡無限寬廣,接下來我們去哪兒呢?」

文/小八

當你追求自由的時候,你就已經失去自由了。——《攻殼機動隊》

相關焦點

  • 《攻殼機動隊》:一部思考邊界的動漫是如何重構人類二元對立關係
    這種謬誤被吉爾伯特稱為「機器中的幽靈」,也就是《攻殼機動隊》的原名「GHOST IN THE SHELL」。「現象意識」心理學:不同於過去的自我意識,並嘗試克服自己的身份,認同外在現實現在讓我們重新理解《攻殼機動隊》裡所說的「Ghost」不是指靈魂,而是指腦部運作所產生的心理狀態,也就是意識。
  • 《攻殼機動隊》:沒有靈魂只有殼
    當然,在《心的概念》和《攻殼機動隊》之間還缺了一環,那就是1967年出版的亞瑟·庫斯勒(Arthur Koestler)的《機器中的幽靈》,這本號稱「應該被所有關心人類未來的人們學習」的書並未掀起太大波瀾,但所幸影響到了畢業於大阪藝術大學美術部油畫科的昆蟲愛好者士郎正宗。
  • 薩姆賴利加盟《攻殼機動隊》
    時光網訊 薩姆·賴利將加盟《攻殼機動隊 真人版》,飾演反派人物,與斯嘉麗·詹森、喬漢·菲利普·阿斯巴克等人對戲。  真人版《攻殼機動隊》由魯伯特·山德斯(《白雪公主與獵人》)執導,夢工廠出品。電影改編自士郎正宗於1989年創作的同名漫畫。
  • 《攻殼機動隊》:後人類主義時代的來臨,是喜是憂?
    ▲攻殼機動隊劇照日本導演押井守拍過兩部《攻殼機動隊》劇場版,背景設定如賽博朋克的定義描述的一樣,在地球不遠的未來,在人類器官被各種改造、全世界也被網絡連接在一起的時代,各種始料未及,打破固有認知的新型案件層出不窮,而名為
  • 攻殼機動隊有彩蛋嗎?真人版電影攻殼機動隊片尾有彩蛋嗎?
    今天,攻殼機動隊真人版電影登上了國內各大影院的屏幕,想必大家非常想知道片尾有沒有出現彩蛋,那麼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攻殼機動隊》上映後,口碑並不理想,IMDB僅達6.9,連帶北美地區的票房也未如預期,愛德華看了3月31~4月2日的周末票房排行,《攻殼機動隊》在北美地區的開盤開得不太理想,僅有1900萬美元的票房,輸給了《寶貝老闆》(The Boss Baby)及上映3周的《美女與野獸》,排在第3位,幸好海外票房達4010萬美元(佔了67%),首周全球票房達5910萬美元,不能說不好
  • 《攻殼機動隊》的殼讀ké還是讀qiào
    早在前些日子《攻殼機動隊》還有好幾天才要上映的時候,小編去參加了片方組織的15分鐘片段觀影活動。片段放映前,當從片方工作人員口中聽到「感謝大家今天來觀看《攻殼(qiào)機動隊》吧啦吧啦……」時,包括我在內的全場觀眾都是方的。
  • 攻殼機動隊新動畫,採用全新3D建模,草薙素子御姐變蘿莉?
    《攻殼機動隊》可以說是賽博朋克風動漫中的神作了,故事講述了在未來科技迅速發展下,人類的大腦通過技術手段升級為了電子腦,而人的身體也可以進行機械化改造。但網絡連接大腦後,人腦也可能被黑客入侵,也由此產生了許多侵入大腦神經網絡系統的犯罪。
  • 【攻殼機動隊】日本動畫史上至高無上的神作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電影的數位化儘管不失為一次重大變革—它也的確是重大變革,我也有種「能碰上這玩意兒,真是生在了好時候」的感覺呢。但相對於過去有聲電影的出現和彩色膠片的推廣這些變革來說,數位技術的影響還遠未夠班。它還不足以改變電影的本質,也可以說它只是「順應大家期待而應運而生」而已。而新技術的一個成果便是這次的「攻殼機動隊」。
  • 從《攻殼機動隊》,看日本的MediaMix產業模式
    剛才說過,《黑客帝國》也深深地受到《攻殼機動隊》的啟發和影響,而在《黑客帝國》取得巨大成功之後,製作《攻殼機動隊》的動畫公司ProductionI.G又接受沃卓斯基姐弟的委託,製作了《黑客帝國動畫版》。內容來源渠道的多樣化,我認為這是對中國相當重要的啟示。由《攻殼機動隊》的案例,我還想提一下日本文化創意產業的MediaMix模式。
  • 《攻殼機動隊 無罪》先賢哲思與東方神韻 日本科幻經典裡的中國風
    出品於2004年的日本科幻電影《攻殼機動隊-無罪》,以對未來人類自我認知及內心矛盾上的探討演繹而蜚聲國際影壇,一部作品的成功,尤其電影這種團隊作戰的作品成功,必定凝集了多方心血之大成。《攻殼機動隊》裡的「中國風」在承襲以上嫁接融合方式的同時,還把後半段電影人物語音設置成粵語,且非常口頭化,與當時巴特身處的氛圍環境完美的融合為一個具有中華古風,且神秘奇異的賽博朋克世界。
  • 《攻殼機動隊》發新海報 暗黑藝伎驚豔亮相
    根據殿堂級漫畫作品改編的同名科幻動作電影《攻殼機動隊》發布一款「暗黑藝伎」海報和特輯,詭異神秘的藝伎機器人面目陰森,令人不寒而慄。在同名TV版動畫中,藝伎機器人曾在《公安九課》一集中短暫亮相,讓人印象深刻。
  • 《攻殼機動隊》電影日語聲優陣容確認 動畫原班人馬再聚首
    《攻殼機動隊》真人電影近日公布了日語配音名單,採用了和TV動畫、劇場版一樣的聲優陣容:田中敦子(草薙素子)、大冢明夫(巴特)與山寺宏一(陀古薩),相信比起英文原音版,會有更多的影迷想要看到日版的《攻殼機動隊》電影。
  • 《攻殼機動隊》日文原版配音演員將回歸4月7日內地上映
    《攻殼機動隊》時隔22年,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的日文原版配音演員將悉數回歸,為斯嘉麗·詹森主演的真人版《攻殼機動隊》進行日文版配音。曾在動畫版《攻殼機動隊》三部曲中為少佐草薙素子配音的田中敦子將親自為斯嘉麗·詹森飾演的新版少佐配音。
  • [視頻]日漫改編科幻電影《攻殼機動隊》連發五個片段
    (原標題:[視頻]日漫改編科幻電影《攻殼機動隊》連發五個片段)
  • 北美票房|夢工廠《娃娃老闆》奪魁,《攻殼機動隊》慘澹開場
    北美票房|夢工廠《娃娃老闆》奪魁,《攻殼機動隊》慘澹開場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17-04-03 17:48 來源
  • Sci-Fi Movie Night 科幻電影之夜 攻殼機動隊(一)
    因為草薙素子在事前就推測出公安六課的綁架行動,促使公安九課成功攔截傀儡師,並發現傀儡師並不是人類,而是公安六課設計來操縱人類的電腦程式「2501計劃」。2501計劃在意外中產生自覺意識,決定逃出公安六課以求生存,並且要求和草薙素子的靈魂「融合」以求進一步發展。 《攻殼機動隊》於日本上映時,票房出色,也獲得廣泛的正面評價。
  • 《攻殼機動隊》的殼到底怎麼念?·都市快報
    記者 宋贇 斯嘉麗·詹森主演的科幻大片《攻殼機動隊》本周五(4月7日)上映,但昨天杭城各大影院就開始預售了。IMAX廳座位雖多,但「最佳」位置就那麼十幾二十來個,你動手搶座了麼? 選完座,付完錢,到你想跟朋友炫耀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一件事,這個《攻殼機動隊》的「殼」到底該念「ké」還是「qiào」?
  • 北美票房:《娃娃老闆》奪冠《攻殼機動隊》啞火
    北美票房:《娃娃老闆》奪冠《攻殼機動隊》啞火 時間:2017.04.0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oie
  • 《攻殼機動隊》少佐、巴特原聲22年後回歸_遊俠網 Ali213...
    據外媒報導,時隔22年,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的日文原版配音演員將悉數回歸,為斯嘉麗·詹森主演的真人版《攻殼機動隊》進行日文版配音。  曾在動畫版《攻殼機動隊》三部曲中為少佐草薙素子配音的田中敦子將親自為斯嘉麗·詹森飾演的新版少佐配音。大冢明夫和山寺宏一也將回歸分別為巴特、特古沙配音。
  • Netflix動畫《B》3月上線 《攻殼機動隊》動畫電影製作方製作
    動畫由製作過《攻殼機動隊》動畫電影的Production I.G製作,共12集,將於3月2日在Netflix獨家播出。除了《攻殼機動隊》,公司還製作有《好想告訴你》、《黑子的籃球》和《舞動青春》。此外,永井豪原作改編的暗黑動畫劇集《惡魔人 Crybaby》正在Netflix全球獨播。Netflix的吸血鬼題材動畫《惡魔城》第二季計劃今夏播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