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好書,斥爛書,該罵的出版社就罵
日本作家中有許多的作品都能打動筆者,比如川端康成,還記得高中時桌上擺了《雪國》,老師見了說快高考了這些就少看看,但筆者還是忍不住看完了,現在回憶起來最深刻的一段便是葉子在列車上看著窗戶上自己的眼睛在上面的倒影,小說雖然不是電影,但卻自帶著畫面感。
村上春樹自是不必說了,除此之外還比較有印象的是高村光太郎的《山之四季》,集子講述的是高村在山裡隱居的生活往事。他寫自己會在下雪的時候還會興奮地從屋子裡跑出來,活生生像個山野裡的快樂小老頭。由此這本散文集子讀起來也是頗為真實有趣。
當然今天想提到的這本書的作者是谷崎潤一郎,一位唯美派的日本作家。書名譯作《廚房太平記》,講述的卻是曾經大戶的女傭們的故事,作者『雖然打算如實記錄,但筆記還是寫小說,不能說沒有幾分潤色』。
但是這部中篇小說讓人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其所展現的或者說營造的真實感,小說中的幾個女孩子其實也都是那種鄉下到大戶人家來打工的年輕女孩,各有各的故事和感情生活,
這裡的女僕並非不是供公子哥或者老富商淫樂的後宮團,她們雖然會幫著服侍主人甚至為主人按摩,但卻是像家人和主人們生活在一起,就像《唐頓莊園》裡一樣。
有長得很美的阿銀和光雄的糾葛的感情故事,有癲癇常常發作嚇死人的阿梅,還有經常作嘔吐聲的阿駒以及老是愁著嫁不出去的阿初,當然也有脾氣傲慢但又想不斷向上爬的阿鈴。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種世相,甚至在那個時候還有Les的身影(但是最後免不了被發現且趕走的結局)。
小說裡的主人家和女僕們常常關係很好,他們時而給阿初愁著結婚的事,時而又受阿玲所託給她推薦做了演員的助理,阿梅發癲癇的時候東家夫人也許諾著要將她的病負責到底並照顧好。
這一切其實和如今簡單的僱傭制度已然有著鮮明的不同了,作者想要描寫的可能是東家和女傭之間更為傳統而凝聚力強的社會關係,那種社會關係顯然是不平等的,然而在這種不平等下彼此之間產生的溫情卻並非只是所謂的偽裝。
小說很短,人物也不多。但是每個女傭都有自己的故事,就仿佛女傭列傳似的,然而作者卻沒有真的一個個人列出來寫,反而是用故事來回將她們這一些人串了起來,這種紀實性的寫法與作者構建的故事框架相得益彰,不僅沒有變成惹人煩的流水帳,反而利用描寫的一件件事讓每個女傭的性格都鮮明起來,小說不僅情節緊湊而且也頗具柔情。
所以說從小的切口切入寫好了自然也是能夠折射出整個社會的世相的,且還能讓人被過去那種精緻而細膩的人情味所打動。
不過除卻小說本身,但是筆者還是要誇一誇出版這本書的上海譯文出版社的。
小說那麼一個橋段將阿駒不小心忘了照顧狗,狗跑到後山,身上惹了一聲蟎蟲(當然這肯定是谷崎潤一郎的虛構),因為文章在這裡五處提到了這兩隻狗身上長滿了蟎蟲。
【原文】:
這兩隻狗一個叫「阿助」,一個叫「阿覺」,經常逃到興亞觀音的山裡面,長一身〖蟎蟲〗回來。阿駒費了好大力氣,總算把兩條狗領了回來,就下來又花了三個小時把〖蟎蟲〗一隻只抓住按死,數了數,據說有五千多隻〖蟎蟲〗。阿駒一邊留著眼淚,一邊把這五千多隻〖蟎蟲〗按死在了石頭上。問他為什麼流淚,她回答說,是在生自己的氣,因為自己太冷酷了,竟然讓兩隻可憐的狗在外面待了這麼久,弄得它們渾身都是〖蟎蟲〗。
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不得不認為它是小說了,因為虛構的成分太大了,個人理解蟎蟲應該是肉眼看不到的。百度百科上對蟎蟲這一詞條如此解釋:
蟎蟲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廣腹亞綱的一類體型微小的動物,身體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數種類小於1毫米。
這樣一來五千隻蟎蟲可能說法就比較合理了,不過如此說來我們就要覺得谷崎潤一郎著實是有點缺少常識了,或者寫書的時候寫得太過於疏離生活了。
上海譯文出版社作為出版方當然肯定是反覆校對過了,只是如此明擺著放上去大概也是覺得國內的讀者習慣了這種卡夫卡式的虛構,對於這點小小的虛構顯然是司空見慣,出版方覺得連為作者寫個註解都覺得沒有必要了。
當然筆者這樣的死腦筋還是想去問一問具體的情況,畢竟雖然是文科生但是好歹有一些生物常識:
▲微博原圖
無可奈何上海出版社的官網小編在周末回了句周末不上班,並與筆者展開了如下的對話:
▲評論原圖
「上海譯文」:周末休息
「筆者」:啊哈~那多休息一會兒
「上海譯文」:那是,周末不休什麼時候休
「筆者」:這位小編大概還不知道這本(譯本)暴露出的貴社對譯本質量把控和校對上的問題的嚴重性吧,現在的文學出版社都開始那麼油膩了麼(?)
「上海譯文」:還請多多品鑑。
「筆者」:真是個奇妙的回覆,我截圖了。
「上海譯文」:周末愉快
先應該羅列一下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輝煌成就
上海譯文出版社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專業翻譯出版社,成立於1978年1月1日1992年,該出版社被國家人事部、新聞出版署命名為新聞出版系統先進單位,是中宣部表彰的全國『首批優秀出版社』之一以「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叢書」為代表的一批經典名著譯叢因『選題精彩、譯文優美、學術價值高』而獲第一屆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特別獎,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選題精彩、譯文優美的「現當代世界文學叢書」、「世界文學名著普及本」、「譯文名著文庫」等品牌叢書,如今仍在源源不斷地推陳出新,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憑藉雄厚的出版實力與良好的信譽,這些作品的中譯本,『無論就數量還是質量而言,在中國都堪稱佼佼者』(源自網絡,百度百科)
上海譯文出版社作為我國權威性的出版社,譯文界的佼佼者,其聘用的肯定是成熟穩重、處事不驚的新媒體運營人才。筆者可能還是比較死腦筋,沒有好好地冷靜反思,反而老是覺得如果是翻譯的問題應當及時更正、如果是作者本身就如此寫,也應該有個標註。
但是反過來一想,這樣確實有點多此一舉了,這樣出版社還要先召回譯本,修改再重新印刷,費時費力還費財。
這點倒是不能像愚昧的鄰國學習了,三星要炸得召回,蘋果出了小Bug也要召回。
而且想一下在倫敦隨便一本書可能在8、9磅,上海譯文出版社給我們這些民眾提供了那麼廉價優質的好書譯本我們還要針對這一點點虛構問題糾結,真是不知道感恩,這實在也暴露出了筆者的小家子氣(值得深刻反思)。
這次事件又讓筆者想到了好久之前一個新聞,一個海鮮攤賣帝王蟹,顧客買回去開殼煮粥發現裡面都是寄生蟲,回去找攤主,攤主很無奈地挑起粥裡一隻蟲吃了說,哎呀,這就是蟹蛭,很常見嘛,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上海譯文這種處事不驚的態度讓筆者感觸頗深,畢竟不是寶馬車少了個剎車,文學的東西看得人不多,豆瓣上不也都是五星好評,你是來挑刺的,人家還大度地歡迎你再來品鑑,實在是難得。
就像是吃了有寄生蟲的帝王蟹,攤主還會和你一起吃,並且微笑地祝你周末愉快。果真是如此不拘小節的出版社,才可以成為國內的權威性社科類出版社,
就這個情況,筆者還是奉勸各位譯本還是少看,畢竟浪費上海譯文的寶貴資源,他們需要百般尋找譯者翻譯已經不容易,不可能花那麼多功夫去考證細枝末節的東西,這樣的書讀多了,日後我也不知道那些美容院做廣告說除蟎蟲可以用手抓是真的還是假的了。
PS:
◤1. 筆者還是不贊成剝殼吃蟹的,這和剝開猴子腦袋一樣的道理;
2. 關於翻譯的事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還有《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 Bird),可以說這是翻譯界活著的恥辱,為什麼,因為Mocking Bird(反舌鳥)不是Robin(知更鳥).◢
『致力於素食主義者和讀原文』的Muzuer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