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機關單位,有很多編制種類,比如行政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務員編制),有事業編(事業單位編制),另外還有臨聘人員、聘用制幹部,不同類型的編制,其工作性質、工資待遇、發展路徑都是有差別的。就拿公務員和事業編來說,二者從任何一方面都存在著不少差距。
工作性質的差別
事業單位:國家機構改革過程中,對事業單位的改革也在同步進行。對於事業單位的界定及其人員編制的界定,文件上寫得非常清楚:事業編制的人員主要還是從事社會公益性質的工作,比如紅十字會、科協等,這些單位是不盈利的,沒有收入的,所有的工作經費都有政府財政撥款,是受政府領導,但不歸政府機構範疇。
公務員:公務員也就是國家行政人員,所以也被叫做行政編制,主要從事公務活動,工資、退休保障、福利獎金等全部由政府承擔。
工資待遇的差別
事業單位:工資待遇組成部分都大同小異,無非就是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等,各省份經濟發展決定待遇收入水平。
對應這個工資標準,事業單位每兩年要晉檔,然後並不是像公務員一樣到了時間自動晉升。我一個朋友在體育局下屬事業單位,是個技術崗位,到了時候之後發現前面還有幾個人沒有解決職稱,所以必須等,等空出來了名額才能晉升,也就是說工資也只能等晉升了才能加。
公務員
其實,國家公務員的待遇和事業編制單位的待遇基本上一樣,至少從工資結構上來說,差別不大,特別是國家機構改革之後,完全規範了公務員的福利獎金待遇。公務員的工資表上,每一項都是職務與職級相結合的,所以正科與正縣之間差別還是比較大的,主要在基本工資、津貼、補貼以及五險一金,公務員與事業編制的幹部,其福利待遇的差別,主要還在於獎金發放標準,不過隨著獎金服務待遇的規範,現在已經基本持平,不存在落差了。
下表是全國各地公務員的平均薪酬待遇,要說高還真是一般,相對於房價和物價水平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另外,從考試難度和考試的頻次來看,公務員難考是肯定的,事業單位相對來說簡單很多。而且事業單位招考次數多,動不動就招人,公務員的招考都是相對固定的。每年一次或者每半年一次,機會並不多,所以每次開考都是人山人海,競爭高壓。所以,選擇公務員還是選擇事業單位,各位小夥伴們要謹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