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發腎病的徵兆 糖友要清楚

2020-12-23 長青谷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併發症的一種。長期的高血糖侵蝕,多年的降糖藥毒害,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腎臟不堪重負。糖尿病腎病已成為了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糖尿病腎病起病隱襲,緩慢進展,早期的腎臟病有關症狀不多。初期腎臟增大,腎小球濾過功能亢進和微量蛋白尿可持續多年,也不容易被注意,因此大多數糖尿病腎病患者是在出現明顯蛋白尿或顯著水腫時方被覺察。

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多留心,儘早發現糖尿病,那麼,糖尿病患者就能多一絲生存的希望。具體來說,糖尿病腎病具有以下三個徵兆。

一、視物模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腎均屬於糖尿病的小血管併發症,兩者高度相關,多數糖腎患者也患有糖網。因此,若發現糖網,需警惕糖腎的可能。如出現視物模糊,應及早就診眼科,行眼底鏡檢查。

二、尿中泡沫增多——微量白蛋白尿,早期腎損傷的標誌。隨著尿蛋白量增多,患者可能會出現尿中泡沫增多、眼瞼及雙下肢水腫等症狀,此時應及早檢查。

三、夜尿增多——腎小管損傷。近年研究發現,腎小管損傷在糖腎早期即可出現,可表現為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等。通過檢查腎小管功能,也可早期發現糖腎。

如果糖尿病腎病的發現時間較晚,比如出現大量蛋白尿者(>3gm/d),多於6年內死亡;間斷出現蛋白尿者,存活可超過10年;無蛋白尿者不發生腎功能衰竭。高血壓可加速腎功能衰竭的進展,因其為不可逆性改變,故最終會導致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因此,糖友們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

訂閱可了解更多降糖知識哦!

相關焦點

  • 糖友近期有4個狀況,別大大咧咧,要懷疑「糖尿病腎病」
    長時間血糖過高容易導致糖尿病出現,在糖尿病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甚至引發併發症。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併症之一,其發病率日漸增高,對人體腎臟功能會造成影響,甚至引發代謝紊亂這種情況,在治療過程中也十分棘手。
  • 糖友發心梗為啥沒徵兆?防心梗5招,趕緊學起來
    年逾花甲的張先生,患有2型糖尿病十年。日前,他清晨出門鍛鍊,在路上突然昏倒,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經過全力搶救才轉危為安。張先生家屬趕到醫院後既欣慰又納悶,他僅有糖尿病並沒有心臟病,為什麼會突然心梗?心梗發病前為什麼沒有心絞痛的先兆?
  • 糖尿病難逃併發症?這個「警戒」線如何區別
    得了糖尿病其實並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因為糖尿病併發症會嚴重危害糖友的生命健康,而一旦出現了併發症,糖友的生活質量也會因此大大降低。得了糖尿病一定會出現併發症嗎?要如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及時的預防呢?
  • 我們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有什麼徵兆?醫生說清楚!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這兩種糖尿病的原因是不同的。當然,嚴格說糖尿病的病因並不是非常清楚,更何況就算是同一類型,病因也有不同。大體上說,遺傳和環境決定了糖尿病的發生。二、糖尿病的前期徵兆糖尿病初期,或叫早期,大部分是沒有徵兆的,如果非要說有,那麼相對來說1型糖尿病徵兆比較明顯,2型糖尿病沒有明顯徵兆。
  • 糖尿病早期的十大徵兆你都知道嗎?
    糖尿病是一種讓人既無奈,又難以治療的疾病,特別是老年患者。這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疾病。也是每年疾病當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有研究表明,25%的糖友發病後還不知道已經患病。專家提示,以下10個糖尿病徵兆應引起注意。
  • 糖尿病是個傷腎的「惡賊」,往往因忽視它而引發尿毒症!
    據統計目前中國的透析患者當中,大約有兩到三成的人群患有糖尿病,且此類人群的平均壽命也只有53周歲,遠遠低於正常的國民基本壽命。糖尿病之所以會引發腎病,乃至腎衰竭,主要是因為血糖濃度過高會導致腎臟過濾過多的血液,過濾器難以完成額外的負荷,把對人體有用的蛋白質過濾進尿液當中,從而出現尿蛋白。
  • 糖尿病腎病都是拖出來的,這三種跡象表示你可能有腎病,快去檢查
    昨天給大家介紹了糖尿病腎病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以及它的發展過程,今天「問上醫」跟大家說一下如何發現糖尿病腎病,以及發現後如何調整生活方式來防止其加重。如果你有這三個不好的習慣,請儘快改掉現代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出現腎病的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這跟我們的生活方式有關。
  • 糖尿病早期10個徵兆,越早知道越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得糖尿病的人也是越來越多。調查發現,有1/4糖友在發病後都不知道已經患上糖尿病。 因此,及時發現糖尿病徵兆,避免糖尿病副反應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出現以下這10個糖尿病徵兆,你就要提高警惕了!糖尿病早期10個徵兆 1、有飢餓感:如果糖友吃了含糖量較高的食物,胰島素會迅速升高引起血糖快速下降,這時會感到虛弱,而且飢餓感明顯。
  • 預防糖尿病腎病,糖友需要做的7件事
    目前,糖尿病已經被公認為慢性腎臟病(CKD)的危險因素之一。事實上,從血糖升高到腎臟出現嚴重損傷之前存在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只要能及早發現腎損傷,合理保護,就能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程。
  • 糖尿病日:糖友能不能吃糖?血糖正常了還用吃藥嗎?
    吃鱷梨有助增加飽腹感,減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保持血糖穩定;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減輕體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風險。3.全麥麵包。作為一種全穀物健康麵包,全麥麵包中加工原料少,富含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葉酸和維生素C,有益血糖控制。4.南瓜籽。南瓜籽富含鎂,可參與能量代謝的多個過程。研究發現,鎂缺乏與胰島素抵抗有關,可引發糖尿病。
  • 一周吃兩次魚有助預防糖尿病腎病 飲食需控制
    原標題:一周吃兩次魚有助預防糖尿病腎病 飲食需控制   糖尿病腎病也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併發症,患病人數逐年有上升趨勢,那麼糖尿病腎病應該如何防治呢?   不過研究進一步發現,在糖尿病病人中,吃魚頻率低於每周一次的,18%有蛋白尿,而頻率高於每周一次的,有蛋白尿的比例降到4%。阿德勒說,這個結果表明,多吃魚能預防因為糖尿病而導致的腎臟損害。這可能是因為魚油改善了血脂狀況,從而減少了腎病的發生,也有可能是魚肉中的蛋白質等微量元素對腎臟有保護作用。但值得提醒的是,清蒸魚較比煎炸的魚,對糖友更有益。
  • 要警惕糖尿病腎病!
    伴隨著糖尿病出現的,還有因其引發的一系列併發症。糖尿病腎病,就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合併症之一。糖尿病腎臟病,簡稱糖尿病腎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包括腎小球濾過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及影像學檢查異常,或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是糖尿病危害性最大的一種嚴重慢性併發症。
  • 糖尿病致殘的三大併發症你了解多少?
    高血糖狀態是引發眾多併發症的根源在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中,有三種併發症雖算不上家喻戶曉,也能說是耳熟能詳。它們分別是:視網膜病變、腎病和神經病變,對糖友生活質量的影響非常嚴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嚴重降低了糖友的生活質量。
  • 糖尿病腎損傷要補充尿蛋白,怎麼補?
    那麼,對於糖尿病腎病患者,如何正確攝取蛋白質?其限制的量又是多少呢?什麼是蛋白質?蛋白質是細胞組分中含量最豐富、功能最多的高分子物質。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的營養在於它的20餘種胺基酸。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病變,是因為高糖所致腎小球硬化、濾過率增加,病變持續進展出現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衰;而限制蛋白質攝入後可降低腎小球濾過率,有效避免高蛋白對腎臟造成的負擔,延緩腎功能惡化,有利於逆轉糖尿病病友的早期腎臟病變。糖腎攝入多少蛋白質最合適?
  • 糖尿病人發生水腫,是腎病引起的嗎?
    糖尿病人會引起腎病變,腎病變有時會引起水腫,尤其是下肢浮腫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一種症狀,但是,「下肢浮腫」並不完全是「糖尿病腎病」引起的,一定要區別開來!首先來了解一下,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情況:水腫不一定是糖尿病腎病,如果要診斷糖尿病腎病,需具備以下條件:①足夠長的糖尿病病史;②尿的改變是從微量白蛋白尿發展到臨床蛋白尿,再到大量蛋白尿;③且從臨床蛋白尿到大量蛋白尿時會逐漸出現腎功能減退
  • 糖友要重視糖尿病併發症的檢查
    糖友要重視糖尿病併發症的檢查 2020-12-15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警惕糖尿病加重的四個徵兆
    以下四個症狀是糖尿病加重的徵兆,「糖友」平時需多加注意。頻發低血糖高血糖固然可怕,但低血糖,尤其是嚴重低血糖,往往更加兇險,在短時間內使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昏迷甚至死亡。血糖波動大、頻繁發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提示其胰島功能較差、併發症風險較高,病情較重。感覺減退周圍神經病變(尤其是感覺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表現為肢端麻木、疼痛、灼熱感、蟻行感、感覺遲鈍或完全沒有感覺等。當糖尿病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時,往往提示病情加重。
  • 糖尿病患者,尿液有泡沫需警惕!做好這些預防糖尿病腎病!
    如果出現這種狀況,一定要警惕,可以做好以下三點,用來預防糖尿病腎病的出現。1、控制飲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控制手段就是飲食,與糖尿病控制一樣,都是要減少含糖量豐富食物的進食,比如甜食、油膩食物、含澱粉豐富的食物以及各種垃圾食品、飲料等。控制住體內血糖的含量,也就控制住糖尿病的惡化,併發症也就不會出現了。
  • 【答疑】什麼樣的糖友適合用胰島素泵來治療糖尿病?
    ▉ 使用胰島素泵要定期(一般建議3天)更換輸注部位,否則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易產生硬結。 那現在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胰島素泵,總到來說胰島素泵的優勢遠大與劣勢,那每個糖尿病友都可以用胰島素泵來控制血糖嗎? 這些糖尿病友適合戴泵 ▉ 1型糖尿病友。
  • 腎病並非毫無徵兆,身體接連給出五個信號,提醒你腎亮「紅燈」了
    近些年來,我國腎病的患者是在逐步增多的,慢性腎病發病率增加到了11%,並且由於糖尿病和高血壓引發的慢性腎衰竭人數也是在不斷的增加的,因此患腎病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需要高度重視腎病的預防。很多人腎病早期不痛不癢的,導致出現明顯症狀時,一檢查就是腎病中晚期,增加了治療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