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思路決定出路,好的想法比埋頭苦幹更重要!無論是工商業、服務業,還是做農業,一個好的想法往往能夠讓你事半功倍。
如果想要搞採摘園或現代農莊,你覺得什麼東西是必需品呢?想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耕地,沒有土地哪來的瓜果蔬菜呢?沒有土地,哪來的農莊呢?的確,沒有土地就種植不出這些農產品,可以說土地是農業的基礎。
在當今這個年代,就我們個人而言,如果想要做農業,就一定先要承包耕地嗎?其實有這些東西更好,如果沒有的話,依然可以做農業,只要你有想法、有恆心。前幾天和幾個朋友一起去摘櫻桃,我們所去的採摘園其實是一處以採摘為主題的農家樂,大概有上百畝。裡面有櫻桃、葡萄、蘋果、草莓、香瓜等多種瓜果,還有一小片兒童樂園,遊客們既可以採摘瓜果,又可以帶孩子玩樂、吃飯、燒烤。
採摘園老闆是一個80後農村小夥,園中卻沒有他一分耕地,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該老闆姓張,他之前在外地打工,上過工地、做過銷售,後來他想返鄉創業,於是就回到了農村老家。因為他家所在的村子離我們市區不遠,村裡種植瓜果的人很多,每當到了瓜果成熟的季節,村民們都會在路邊擺攤來賣。而張老闆發現,很多城裡人更喜歡親自採摘,於是他就萌生了做採摘園的想法。
最開始張老闆也苦於自己沒有適合的地塊,同時他也發現沿河有一片地,非常適合做採摘園和農家樂,他不想錯過機會。於是張老闆就去找這幾位農戶商量,看自己能否將土地流轉下來,結果大家都沒有同意,而且這幾位農戶也都沒有做採摘園的打算。
之後張老闆改變了思路,準備與這幾位農戶合作,大家一起來搞採摘園,而且這幾位農戶只需要種好自家的瓜果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而且張老闆保證,如果做採摘園,大家的收入只會比現在高。幾位農戶見狀,於是就抱著試試的態度,反正也不需要自己投資。
之後張老闆與幾位農戶籤了協議,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權益。農戶們負責把瓜果種好,有遊客前來採摘時,農戶們可以按照市場價格出售,張老闆負責採摘園的宣傳、日常運營。就這樣,張老闆把幾家農戶的瓜果園打通,組成了一個大的採摘園。經過簡單的改造,同時也在張老闆的努力之下,前來採摘瓜果、遊玩、燒烤的遊客絡繹不絕。
遊客進入園區之後,需要購買10元的門票,這個收入歸張老闆所有;遊客採摘了誰家的瓜果,這個收入就歸該農戶所有;餐飲等收入,張老闆與農戶按比例分紅。就這樣,張老闆沒有一分地,卻成功地做成了採摘園。同時,農戶們也多了一個銷售渠道,而且比直接賣給收購商,大家賺的錢更多,除此之外大家也多了餐飲方面的分紅。對於張老闆和幾位農戶來說,這是一件互利共贏的事情。
從張老闆創業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好的想法很重要
好想法是思考出來的,學習能夠讓人開闊眼界,而思考卻能夠讓大家成就人生。在遇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時,弱者經常逃避找藉口,而強者卻會思考找方法。張老闆沒有投入一分地,他卻成功地做成了採摘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善於思考,找到了好的方法。
其實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的經濟活動很活躍,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經濟業態。「網際網路+」、家庭農場、直播帶貨等,這些新的經濟模式也給咱們農民帶來了很多機會,所以說只要我們有好的想法、善於思考,大家基本上都能找到好方法。
對於以上話題,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來分享更多的三農故事,以幫助有想法、想創業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