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農村小夥沒有一分地,卻成了百畝採摘園的老闆,好想法很重要

2020-12-20 鄉村漫步

#三農#思路決定出路,好的想法比埋頭苦幹更重要!無論是工商業、服務業,還是做農業,一個好的想法往往能夠讓你事半功倍。

如果想要搞採摘園或現代農莊,你覺得什麼東西是必需品呢?想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耕地,沒有土地哪來的瓜果蔬菜呢?沒有土地,哪來的農莊呢?的確,沒有土地就種植不出這些農產品,可以說土地是農業的基礎。

採摘草莓

在當今這個年代,就我們個人而言,如果想要做農業,就一定先要承包耕地嗎?其實有這些東西更好,如果沒有的話,依然可以做農業,只要你有想法、有恆心。前幾天和幾個朋友一起去摘櫻桃,我們所去的採摘園其實是一處以採摘為主題的農家樂,大概有上百畝。裡面有櫻桃、葡萄、蘋果、草莓、香瓜等多種瓜果,還有一小片兒童樂園,遊客們既可以採摘瓜果,又可以帶孩子玩樂、吃飯、燒烤。

採摘櫻桃

採摘園老闆是一個80後農村小夥,園中卻沒有他一分耕地,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該老闆姓張,他之前在外地打工,上過工地、做過銷售,後來他想返鄉創業,於是就回到了農村老家。因為他家所在的村子離我們市區不遠,村裡種植瓜果的人很多,每當到了瓜果成熟的季節,村民們都會在路邊擺攤來賣。而張老闆發現,很多城裡人更喜歡親自採摘,於是他就萌生了做採摘園的想法。

百畝採摘園

最開始張老闆也苦於自己沒有適合的地塊,同時他也發現沿河有一片地,非常適合做採摘園和農家樂,他不想錯過機會。於是張老闆就去找這幾位農戶商量,看自己能否將土地流轉下來,結果大家都沒有同意,而且這幾位農戶也都沒有做採摘園的打算。

之後張老闆改變了思路,準備與這幾位農戶合作,大家一起來搞採摘園,而且這幾位農戶只需要種好自家的瓜果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而且張老闆保證,如果做採摘園,大家的收入只會比現在高。幾位農戶見狀,於是就抱著試試的態度,反正也不需要自己投資。

採摘園中的果子

之後張老闆與幾位農戶籤了協議,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權益。農戶們負責把瓜果種好,有遊客前來採摘時,農戶們可以按照市場價格出售,張老闆負責採摘園的宣傳、日常運營。就這樣,張老闆把幾家農戶的瓜果園打通,組成了一個大的採摘園。經過簡單的改造,同時也在張老闆的努力之下,前來採摘瓜果、遊玩、燒烤的遊客絡繹不絕。

農家樂

遊客進入園區之後,需要購買10元的門票,這個收入歸張老闆所有;遊客採摘了誰家的瓜果,這個收入就歸該農戶所有;餐飲等收入,張老闆與農戶按比例分紅。就這樣,張老闆沒有一分地,卻成功地做成了採摘園。同時,農戶們也多了一個銷售渠道,而且比直接賣給收購商,大家賺的錢更多,除此之外大家也多了餐飲方面的分紅。對於張老闆和幾位農戶來說,這是一件互利共贏的事情。

好想法成就了採摘園

從張老闆創業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好的想法很重要

好想法是思考出來的,學習能夠讓人開闊眼界,而思考卻能夠讓大家成就人生。在遇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時,弱者經常逃避找藉口,而強者卻會思考找方法。張老闆沒有投入一分地,他卻成功地做成了採摘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善於思考,找到了好的方法。

創業致富,好的想法很重要

其實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的經濟活動很活躍,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經濟業態。「網際網路+」、家庭農場、直播帶貨等,這些新的經濟模式也給咱們農民帶來了很多機會,所以說只要我們有好的想法、善於思考,大家基本上都能找到好方法。

對於以上話題,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來分享更多的三農故事,以幫助有想法、想創業的農民。

相關焦點

  • 80後女醫生種草莓,35畝大棚變親子樂園,採摘園扭虧為盈
    一次和家人去郊區的一家採摘園摘草莓,感覺太美好了,酸甜適中的口感,比水果店的草莓更好吃。第一次看見草莓在地裡的樣子,以前總以為是長在樹上的,我比女兒還要興奮,走時還買了一顆草莓苗帶回家,我想我是愛上草莓了。
  • 農村80後小夥回家創業,投資大棚種植草莓,一畝地淨賺五六萬
    在山西就有這麼一位80後農村小夥,他通過農業創業,在當地一下子出了名。他做的是什麼項目呢?一起來看看吧。和大多數農村青年一樣,這位小夥以前也在大城市打工,後來女兒出生後,每次聚少離多,他就有了回老家創業的打算。最後和家人商量後,他在自家農田裡建起了兩座溫室大棚,大棚裡種植的是當地少有的一種水果。它就是草莓。
  • 建起10畝採摘園
    從小就喜歡花花草草的他,大學選擇了園藝專業,還未畢業的他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已在西安長安區子午大道附近建起了無公害蔬菜採摘園。  95後男生從小愛花草   當許多大學生還在糾結是選擇考研還是就業的時候,田鳳暉加入了創業大軍。
  • 門票25元隨便吃採摘帶走一斤15元 草莓採摘園人均消費百元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四月到了,草莓採摘季逐漸進入倒計時。周末,還是有不少市民來到農村,在大棚裡體驗採摘帶來的樂趣。村民宋師傅承包了4畝農田,種植了草莓,他的採摘規則是,進棚可以隨便吃,每人需要交25元門票,如果帶走每斤15元計價。一位市民不一會兒功夫就採摘了一小筐。
  • 皖北農村大姐20畝葡萄採摘園豐收,五個漂亮女兒幫忙,年收入30萬
    皖北一農村大姐種植20餘畝葡萄採摘園,近日喜獲豐收,大姐姓申,叫申春蓮,今年46歲,生有5個漂亮的女兒,沒有兒子。申大姐說,葡萄園裡的農活都是靠她和五個女兒管理忙碌。圖為申大姐的二女兒在採摘葡萄銷售。申大姐告訴小編,她家種植了20多畝葡萄,品種10餘種,有陽光玫瑰、玫瑰香、美人指、醉金香、金手指、紅棋等優質品種葡萄,批發價格8至10塊錢一斤,另外還種一畝無花果。果農申春蓮大姐在葡萄園裡為顧客採摘葡萄,見小編帶照相機前來採訪拍照,非常熱情。
  • 烏拉特中旗海流圖林場建成 百畝旅遊觀光採摘園
    日前,筆者從中旗林業局了解到,在該局的重點扶持下,海流圖林場建成百畝獨具特色的旅遊觀光採摘園。從3月份開始,海流圖林場選擇立地條件較好的100畝土地,由旗林業局提供果樹苗木、小美旱12200株,建設獨具特色的旅遊觀光採摘園,現已全面建成。果樹主要樹種為:早熟梨、人參果、北京紫李、奧冠紅梨、改良大櫻桃、比利時杏、杜梨、仁用杏。
  • 西安長安區建百畝大草海,採摘、種植、體驗農場生活,全家玩一天
    與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西安周邊的農家樂、採摘園有很多,最近小口又發現一個好地方,不同於傳統休閒場所,是一個將百畝草海和觀光農場合二為一的自然營地,遠處背景就是雄峻的秦嶺山脈。我們到了之後,老闆很任性地告訴我們,平時周二到周日營業,別周一跑去撲個空。地方大,任你燥起來!我們進入大草海後發現,這裡地方好寬敞,感覺是個適合團建、家庭聚會、溜娃、情侶約會的好地方!
  • 50畝採摘園,40多個葡萄品種!萊西望城的這個葡萄園迎來豐收季
    豐收節來了,萊西望城街道張家莊村村民張俊浩的葡萄園也熱鬧起來了,來自各地的遊客邊觀看農村豐收的景象,感受秋收農村田間的氣息,邊品嘗各種色澤各異、形狀不一的特色葡萄。據了解,51歲的張俊浩種植了50畝葡萄採摘園,葡萄新品種多達40多個,採摘期將一直持續到11月中旬。
  • 淺談葡萄觀光採摘園現狀,經營方式不錯,大家借鑑!
    不同於一般種植戶的是,這些老闆發展葡萄,少則幾十畝,動輒上百畝、幾千畝的都大有人在。雖然說有錢就可以任性,不可否認他們中有人做的非常成功,但更多人是「一入農業深似海」,箇中滋味唯有老闆(股東、合伙人)深有體會。今天,我們就以局外人的身份來扒一扒葡萄觀光採摘園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 80後小夥自主創業 「家庭農場」託起致富夢
    近日,記者在青神縣漢陽鎮該縣首家家庭農場——綠園農場看到,該縣初次種植的黃秋葵迎來了採摘期,成片綠油油的黃秋葵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在80後農場業主呂平和技術員的指導下,剪下一枚枚嫩果,共享豐收的喜悅。
  • 漯河大學生創業種百畝桑葚愁銷路
    昨日,源匯區空冢郭鎮馬店村村支書寧華鋒向本報求助說:「這仨80後大學生創業不容易,希望廣大市民多多支持!」 種植三年迎來大豐收 孔宏偉、陳明坤、趙曉磊都是80後的大學生,分別來自許昌市、南陽市和我市,其中趙曉磊畢業於漯河職業技術學院。
  • 從世界五百強到百畝葡萄園,看「80後"小夥如何根植夢想創富田園
    魯網9月18日訊(記者 曹國鳳)從海爾離職以後,韓修銳開過飯店、做過建築,在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後卻返鄉創業,當起了「80後」新農人,將200畝荒地打造成人人稱讚的百果園。  青島鴻瑞農業生態示範園是青島西海岸新區為數不多的葡萄採摘園,二十多個葡萄大棚緊密相連,這片200多畝的生態園內葡萄佔主角,另外還有櫻桃、草莓、樹莓、西瓜、甜瓜、蜜桃、杏等各種水果,甚至只供觀賞所用的葫蘆就有
  • 農村大姐承包百畝果園養千隻動物,40畝杏全部分享
    「我這個果園總共有80畝,種的有桃、李子、杏、蘋果等水果,下面養了土雞、兔子、山羊等家禽;另外還有一個佔地40畝的園果,裡面養了上千隻野雞。現在杏兒已經下去了,李子正是成熟的季節,歡迎大家前來品嘗。」桑大姐是安徽省亳州市人,為人熱情大方,深受周邊群眾歡迎。
  • 農產品滯銷,學草莓園「自助採摘」能行嗎?
    近幾年國家開始鼓勵農民返鄉創業,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回到家鄉,而這一批返鄉的農民們在回到家之後,從事的工作依舊會主要集中在種植和養殖上面,畢竟這兩項工作在農村可以說是具備得天獨厚的環境支持的,於是,農產品採摘園就這樣出現了,一些有膽識、有資金、有種植能力的農民率先建立了用於實驗的採摘園
  • 80後小夥,種甜瓜,每年純利60多萬!
    不賺錢無非就是你的東西都爛到地裡賣不出去,原因很簡單,就是品質差。要想打破僵局,你還真得從品質上下功夫,真正的好產品是不會滯銷的。在遼寧朝陽大凌河生態保護區內,有個叫馮華東的80後小夥,他僅憑種植甜瓜、小番茄等幾個簡單的品種,每年純盈利60多萬。他能有今天的成功,還要從8年前說起。
  • 農村老漢跟風辦起了桃子採摘園,可來的客人都不是為了桃子
    導讀:農村老漢跟風辦起了桃子採摘園,可來的客人都不是為了桃子採摘園的模式從前幾年就開始興起。自己採摘的果子,新鮮而且好吃,加上周末能夠帶上孩子感受一下農村的果園風光,很多採摘園一到採摘的季節,前來採摘的人群絡繹不絕,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銷售方式。能夠更加直接地拉近顧客跟商品之間的距離。而且一些人整天在鋼筋水泥包圍的城市之中,自己去採摘園採摘,就跟旅遊了一趟差不多。
  • 農村農家樂倒了,採摘園今年也不好過,原因讓人唏噓不已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最近幾年農村的發展有了天翻覆地的變化,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在以前很多人提起農村,馬上就想到髒亂差的形象,現如今,我國的農村不僅通上了水泥馬路,並且隨處可見的都是新房子,新別墅等等,這些都是隨可見的,現在的農村給大家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到處充滿了發展和生機。
  • 泰安市寧陽縣伏山鎮:草莓採摘園裡歡樂多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2日訊初夏時節,寧陽縣伏山鎮西場村宏祥草莓採摘園成為遊客假期休閒、踏青遊玩的好去處。只見他們人手一個小籃子,在長勢喜人、莓香四溢的草莓基地中暢遊穿梭、邊摘邊嘗,盡情享受果實的香甜,體驗採摘的樂趣,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情。
  • 「空中草莓採摘園」引來八方客
    □劉曉龍 特約通訊員 肖定懷1月11日,筆者來到南江縣公山鎮石礦村何登亮的「空中草莓採摘園」,紅紅的草莓映入眼帘,來這裡採摘草莓的遊客絡繹不絕。老何一邊領著筆者裡裡外外參觀,一邊介紹著發展草莓的過程。老何說,當時舉棋不定,於是便拿出3萬多元積蓄,南下巴中、重慶,北上漢中、西安等地在市場中找答案。當考察到河南三門峽時,一位曾經在一起包工搞建築的朋友請他去參觀自己的草莓園,並詳細介紹了種植草莓的效益和經驗。自那以後,他便下決心,把最初打算種香菇的想法變成種草莓。後來,經過當地農技專家論證,說他這個想法非常可行,於是他就著手種起了草莓。選定了種草莓的項目,在什麼地方種呢?
  • 上海十大採摘精選地推薦,上海水果採摘園哪裡好?親自體驗才知道
    上海十大採摘園1、呂巷水果主題公園 西瓜、哈密瓜、藍莓、蟠桃、葡萄、火龍果、黃桃、冬棗、獼猴桃、甜柿、草莓……水果主題公園最大的特色就是品種多,齊全,一茬一茬收穫著。第一批美味是櫻桃。平漾櫻桃園佔地百餘畝,園內種植大果短柄、紅纓一號、烏皮等優良品種,現為上海規模最大的櫻桃種植採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