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9日沉寂了四年之久的Fuchisa OS突然面向開發者開源,這款作業系統是谷歌準備已久的,目的就是想接替Chrome OS和安卓,而且Fuchisa採用了谷歌自研的Zircon內核,在應用生態上也是兼容安卓的,並且支持X86和ARM指令集處理器。
此外就是該系統同樣是多端,從可穿戴設備到手機再到個人電腦,從低功耗到高性能,幾乎是全場景覆蓋的,其實看到這裡很多人也都明白了Fuchisa OS就是一款為物聯網而打造的作業系統,很明顯谷歌也知道安卓雖然應用生態龐大,但並不適用於物聯網生態,其實最終目標和華為的鴻蒙是一樣的。
當然軟體一直都是谷歌的優勢,這毋庸置疑,但谷歌的野心遠不止於此,谷歌也要開始自研晶片了,根據外媒Axios報導,谷歌一款SOC已經於近期流片,這款晶片採用三星5nm工藝,除了ARM的CPU和GPU之外還集成了谷歌自研的TPU神經網絡加速單元。
也許很多人對此比較驚訝,實際上谷歌要自研晶片早就已經提上日程了,而且以谷歌的財力也完全撐得住造芯的燒錢模式,谷歌一旦自研晶片成功,那麼就會形成軟硬一體的競爭模式,而這種競爭模式更容易收穫成功,當然也意味著更多的Money!
軟硬一體模式最成功的自然就是蘋果了,蘋果的iPhone 手機採用了自研的A系列晶片和自家獨有的iOS生態,不僅使蘋果有強大的競爭力還有非常高的利潤率,蘋果的一家的利潤已經比其他所有商的利潤之和都要多,而蘋果能躋身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公司iPhone可以說功不可沒。
而谷歌呢?安卓雖然佔有移動市場80%的份額,但是谷歌自家的Pixel手機銷量整個市場佔有率不足1%,可以用沒有什麼存在感來形容,所以谷歌不會對蘋果產生羨慕嫉妒恨嗎?很顯然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達到蘋果的高度必須要學習蘋果的模式,谷歌軟體有了,就差硬體了。
其實三星和華為一直都在走軟硬一體的模式,而且華為做得很成功,華為推出鴻蒙系統,一方面是為了物聯網生態,而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讓軟硬協調更加完美,除此之外還有三星,不過三星的獵戶座晶片表現一直不理想,所以三星的軟硬一體一直做得不太成功,但目的是一樣的。
根據爆料,搭載谷歌自研晶片的Pixel明年可能就會上市,根據之前的傳聞,初期的谷歌SOC實際上除了上面說的TPU是自研的,CPU和GPU其實還是由三星代勞,谷歌只是掛個名,但後期肯定會逐漸提要自研度,那麼這樣一來對其他安卓手機商就是一大威脅了。
不止如此,而且會對其他晶片供應商同樣產生威脅,雖然安卓是開放的,但是應用標準依舊是谷歌來制定,這就是為什麼國產定製UI明明功能比原生安卓豐富,但是如果一直不升級安卓底層不行,因為隔代太多,就會出現兼容問題了。而這樣一來安卓系統肯定是偏谷歌自家晶片優化的,其他晶片供應商的會處於劣勢。
所以谷歌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很簡單,就是坐擁整個安卓高端機市場,安卓依然持開放態度,但是留給其他手機商的就只剩下利潤不高的中低端市場了,谷歌的Pixel就像是iPhone一樣,而且這種過渡方式是柔和的,並不會給人霸道的感覺。
那麼其他手機商就無路可走了嗎?也不見得,全球手機市場格局已經形成,很難被打破,而且這些手機商未來也不會專注於手機,會去開闢更大物聯網市場。谷歌的軟硬一體形成需要時間,但物聯網時代要到來了,巨大的產業變革,會再次大洗牌,也許不能讓谷歌按著計劃走,就像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曾經桌面領域的霸主微軟卻變得跟不上節奏,腳步凌亂。